沙伊冲突的溢出效应有限

2016年1月14日 18:29 阅读 552

丁  隆

因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而引发的中东外交冲突仍在持续。这次风波虽以教派冲突的面目示人,但背后却有着沙特国内挑战和海湾安全格局变化等多重因素。

这次风波是沙特面临的多重挑战叠加所致。过去一年,沙特国内压力陡增。首先,国际油价暴跌,沙特财政状况恶化。而沙特不断放大的战略野心,又使其不得不缴纳沉重的“地缘政治税”,它在也门战争、叙利亚内战以及援助埃及等阿拉伯盟友等方面都得大笔撒钱。

从政局看,去年沙特连续经历王位传承和王储更迭,新领导层立足未稳,各种挑战便接踵而至。特别是“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武装等极端组织活动抬头,挑动教派冲突的意图明显。

从地缘政治看,沙特安全环境急剧恶化。也门战事久拖不决,叙利亚问题朝着不利于沙特的方向发展。更令沙特担忧的是,伊朗也被“放虎归山”,这让沙特感到真实的威胁。沙特处死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意在挑衅伊朗,延缓其回归国际社会的步伐。

虽然这次外交风波不断发酵,但影响不应被夸大。沙特与伊朗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次危机并未给两国关系带来实质性变化。伊朗对尼米尔事件的过激反应主要是为显 示什叶派代言人的地位,但在事态升级后保持了克制。虽然两国关系短期内难以缓和,矛盾将常态化。但风波过后,双方竞争将按原有逻辑演绎,代理人战争升级的 可能性很大,但正面冲突的可能性很小。沙特和伊朗虽能迫使部分中东国家选边站队,但无力要求大国这样做。只要海湾安全不受到直接威胁,大国就不会出面干 预。因此,这次风波也不会有世界性的溢出效应,甚至不能说是整个地区层面的危机。

海湾是世界最重要的产油区,这里的风吹草动关乎世界能源安全,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同时,沙伊交恶将对反恐、也门和平、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带来 负面影响。但就目前看,两国都不愿发生正面冲突,矛盾最终还得靠对话和谈判解决。因此,国际社会短期内应帮助两国缓和关系,长期内应帮助海湾地区建立新的 安全架构,形成新的安全机制和行为规范。

某种程度上说,当前海湾紧张局势是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直接后果。美国虽欲“淡出”中东,但仍在海湾地区保持强大军事存在,对该地区的政治和安全事务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沙特是美国的盟友,伊朗制裁解除的进度也掌握在美国手中。因此,美国应有所担当,不能坐视不管。每当中东出现波澜,国际上都有要求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声音。海湾地区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中国在该地区拥有重大经济利 益。中国与沙特、伊朗均保持良好关系,在劝和促谈方面具有一定条件。但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与两国矛盾无涉,向来不谋求在海湾事务上的发言权。因此,国际 社会应实事求是地评估中国在缓解两国矛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还可以输入118字

分享

赞过的人 (共27人)

智能人做超人

我分享了@环球时报 的文章O沙伊冲突的溢出效应有限

10秒前 来自微博 weibo.com

2016年1月14日 18:29 阅读 552

丁  隆

因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而引发的中东外交冲突仍在持续。这次风波虽以教派冲突的面目示人,但背后却有着沙特国内挑战和海湾安全格局变化等多重因素。

这次风波是沙特面临的多重挑战叠加所致。过去一年,沙特国内压力陡增。首先,国际油价暴跌,沙特财政状况恶化。而沙特不断放大的战略野心,又使其不得不缴纳沉重的“地缘政治税”,它在也门战争、叙利亚内战以及援助埃及等阿拉伯盟友等方面都得大笔撒钱。

从政局看,去年沙特连续经历王位传承和王储更迭,新领导层立足未稳,各种挑战便接踵而至。特别是“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武装等极端组织活动抬头,挑动教派冲突的意图明显。

从地缘政治看,沙特安全环境急剧恶化。也门战事久拖不决,叙利亚问题朝着不利于沙特的方向发展。更令沙特担忧的是,伊朗也被“放虎归山”,这让沙特感到真实的威胁。沙特处死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意在挑衅伊朗,延缓其回归国际社会的步伐。

虽然这次外交风波不断发酵,但影响不应被夸大。沙特与伊朗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次危机并未给两国关系带来实质性变化。伊朗对尼米尔事件的过激反应主要是为显 示什叶派代言人的地位,但在事态升级后保持了克制。虽然两国关系短期内难以缓和,矛盾将常态化。但风波过后,双方竞争将按原有逻辑演绎,代理人战争升级的 可能性很大,但正面冲突的可能性很小。沙特和伊朗虽能迫使部分中东国家选边站队,但无力要求大国这样做。只要海湾安全不受到直接威胁,大国就不会出面干 预。因此,这次风波也不会有世界性的溢出效应,甚至不能说是整个地区层面的危机。

海湾是世界最重要的产油区,这里的风吹草动关乎世界能源安全,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同时,沙伊交恶将对反恐、也门和平、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带来 负面影响。但就目前看,两国都不愿发生正面冲突,矛盾最终还得靠对话和谈判解决。因此,国际社会短期内应帮助两国缓和关系,长期内应帮助海湾地区建立新的 安全架构,形成新的安全机制和行为规范。

某种程度上说,当前海湾紧张局势是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直接后果。美国虽欲“淡出”中东,但仍在海湾地区保持强大军事存在,对该地区的政治和安全事务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沙特是美国的盟友,伊朗制裁解除的进度也掌握在美国手中。因此,美国应有所担当,不能坐视不管。每当中东出现波澜,国际上都有要求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声音。海湾地区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中国在该地区拥有重大经济利 益。中国与沙特、伊朗均保持良好关系,在劝和促谈方面具有一定条件。但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与两国矛盾无涉,向来不谋求在海湾事务上的发言权。因此,国际 社会应实事求是地评估中国在缓解两国矛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应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还可以输入118字

分享

赞过的人 (共27人)

智能人做超人

我分享了@环球时报 的文章O沙伊冲突的溢出效应有限

10秒前 来自微博 weibo.com


相关内容

  • 读[撒哈拉的故事]对爱情的感悟
  • 姓名:宣文菊 学院:外语学院 年级:大二 班级:经英09-1班 看<撒哈拉的故事>对爱情的感悟 爱,是什么?是生死相偎?是有缘无份?是飞蛾扑火?从古至今,不同国度的人们都在探索着,爱到底是什么? 在<撒哈拉的故事>--<爱的寻求>这一章节中,沙仑对沙伊达的爱却是沙 ...

  • 再论人身关系--兼评民法总则条文建议稿第三条
  • 再论人身关系--兼评民法总则条文建议稿第三条 我在"人身关系流变考"一 文[1]中着重研究了人身关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民法中的存在形态,强调了人身关系法 是市民社会的组织法,揭示了人格关系法与人格权关系法的区别,证明了前者是关于法律主 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规定,后者为晚近 ...

  • 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及其产生条件分析
  •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它表现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集群效应的产生条件,指出要发挥产业集群规模经济.集体效应.溢出效应等竞争优势, ...

  • 干中学效应.国际分工格局和动态比较优势
  • 作者:周燕 中国经济问题 2010年12期 一.导言和文献综述 干中学效应首先由Arrow提出,指在生产和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外溢.沿着Arrow的思路,后续研究开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拓展:一类研究基于内生技术变迁模型研究技术溢出的范围.作用大小及其动态影 ...

  • 经济复苏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
  • 作者:潘敏缪海斌 世界经济研究 2011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10]12-100518-0362 一.引言 在本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为避免全球经济因危机影响而出现大幅度的衰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 ...

  • 3.1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综述
  • 情㊀ 报㊀ 杂㊀ 志第31卷㊀ 第6期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Vol. 31㊀ No. 6 2012年6月June㊀ 2012JOURNAL OF INTELLIGENCE 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综述 王珊珊㊀ 王宏起 ...

  •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
  • 作者:刘安国杨开忠谢燮 地球科学进展 2006年02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藤田(Fujita)[1].克鲁格曼(Krugman)[2].维纳布斯(Venables)[3] 和蒲格(Puga)[4] 等以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以下简称D-S模型)[5 ...

  • 经济学的实证与规范研究分析
  • 经济学的实证与规范研究分析 摘 要:广义实证研究方法指所有经验研究方法,比如实地研究法.调查访谈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也包括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狭义实证研究方法则指通过计量(或数量)分析技术,研究并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方式.定量变化关系等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是经济学的两大研究范式,实证研 ...

  • 维基解密网站搬迁 在美服务器提供商终止服务
  • 维基揭秘在推特网站的主页. 图/人民图片 最近几天,维基揭秘网因公布美国秘密外交电报而造成的影响持续发酵.继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该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发出"红色通缉令"后,美国国务院1日要求其雇员不要登录该网站,为其提供服务器支持的美国亚马逊网站也宣布终止合作.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