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仙源学校讲学稿 课题 “祖国心脏”——北京市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3、通过介绍北京市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熟悉北京市的旅游景点。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北京市的城市职能,特别是政治、文化、交通的地位。 难点: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三、学习方法:读图+梳理+归纳 四、学习过程: 课前导学:学生预习教材 学生预习并完成: ⎧⎧位置: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北部 ⎪⎪⎪自然环境⎨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市 ⎪⎪⎧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自然环境问题—沙尘暴、水资源匮乏⎪环境问题⎨人文环境问题—人口增加,交通拥挤⎪⎩⎪⎩课堂导学: 读北京及其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1)从纬度位置判断,北京位于北回归线______;天津在北京的_ 方向。 (2)在一年中,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此时正是澳大利亚的__ (季节),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均为_______
。 第 1 页 共 4 页
1
(3)一年中,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______,与广州相比比北京全年降水总量_______(多或少),
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_______(大或小)。
课堂练习:
知识点1:自然环境
1. 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部
B 、北京市位于燕山的西侧,太行山脉以南
C 、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D 、北京市位于永定河南岸
2. 北京市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终年炎热干燥
3. 根据河流的流向可判定北京市地势的特点是(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西高东低 D 、北高南低
4.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北京位于( )
A 、干旱地区 B 、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半湿润地区
5. 北京所处的温度带为( )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知识点2:城市职能
6. 北京市的主要职能为( )
A 、经济中心 B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C 、工业中心 D 、旅游中心
第 2 页 共 4 页 2
7. 北京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
A 、电子、信息为主 B 、航空航天设备为主
C 、细胞克隆技术 D 、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8. 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
A 、交通网四通八达 B 、北京火车站的扩建
C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D 、城市住房非常紧张
9.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旅游资源是( )
A 、香山、天坛、圆明园、北海
B 、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地坛、天安门
C 、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八达岭长城
D 、明十三陵、鼓楼、故宫
10.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传统工业发达
C 、科技和智力资源丰富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知识点3:环境问题
11. 北京市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表现在( )
A 、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和水资源匮乏
B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
C 、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交通越来越拥挤
D 、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
12. 北京市的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 )
A 、河北 B 、江苏 C 、辽宁 D 、内蒙古
13. 下列措施,不利于解决北京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是( )
A 、发展城市地铁和轻轨 B 、修建和拓宽城市道路
C 、鼓励购买私人轿车 D 、加强交通管理
第 3 页 共 4 页 3 - )
-
14. 活动与探究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市的另一大问题。多年的超负荷开采,使得北京市的地下水资源难以为继。同时,工农业生产导致地下水污染,使得北京市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资源也日渐减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
(1)有人描述北京市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情景:北京市水井之多,如同一个巨大的“筛子”。长此下
去,这种现象将产生哪些问题?
(2)对材料中提及的问题应怎样解决?
课后反思:
第 4 页 共 4 页 4
仙桃市仙源学校讲学稿 课题 “祖国心脏”——北京市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3、通过介绍北京市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熟悉北京市的旅游景点。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北京市的城市职能,特别是政治、文化、交通的地位。 难点: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三、学习方法:读图+梳理+归纳 四、学习过程: 课前导学:学生预习教材 学生预习并完成: ⎧⎧位置: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北部 ⎪⎪⎪自然环境⎨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北京市 ⎪⎪⎧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自然环境问题—沙尘暴、水资源匮乏⎪环境问题⎨人文环境问题—人口增加,交通拥挤⎪⎩⎪⎩课堂导学: 读北京及其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1)从纬度位置判断,北京位于北回归线______;天津在北京的_ 方向。 (2)在一年中,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此时正是澳大利亚的__ (季节),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均为_______
。 第 1 页 共 4 页
1
(3)一年中,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______,与广州相比比北京全年降水总量_______(多或少),
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_______(大或小)。
课堂练习:
知识点1:自然环境
1. 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部
B 、北京市位于燕山的西侧,太行山脉以南
C 、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D 、北京市位于永定河南岸
2. 北京市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终年炎热干燥
3. 根据河流的流向可判定北京市地势的特点是(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西高东低 D 、北高南低
4.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北京位于( )
A 、干旱地区 B 、湿润地区 C 、半干旱地区 D 、半湿润地区
5. 北京所处的温度带为( )
A 、寒温带 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知识点2:城市职能
6. 北京市的主要职能为( )
A 、经济中心 B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C 、工业中心 D 、旅游中心
第 2 页 共 4 页 2
7. 北京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
A 、电子、信息为主 B 、航空航天设备为主
C 、细胞克隆技术 D 、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8. 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
A 、交通网四通八达 B 、北京火车站的扩建
C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D 、城市住房非常紧张
9.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旅游资源是( )
A 、香山、天坛、圆明园、北海
B 、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地坛、天安门
C 、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八达岭长城
D 、明十三陵、鼓楼、故宫
10.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传统工业发达
C 、科技和智力资源丰富 D 、劳动力资源丰富
知识点3:环境问题
11. 北京市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表现在( )
A 、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和水资源匮乏
B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
C 、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交通越来越拥挤
D 、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
12. 北京市的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 )
A 、河北 B 、江苏 C 、辽宁 D 、内蒙古
13. 下列措施,不利于解决北京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是( )
A 、发展城市地铁和轻轨 B 、修建和拓宽城市道路
C 、鼓励购买私人轿车 D 、加强交通管理
第 3 页 共 4 页 3 - )
-
14. 活动与探究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市的另一大问题。多年的超负荷开采,使得北京市的地下水资源难以为继。同时,工农业生产导致地下水污染,使得北京市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资源也日渐减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
(1)有人描述北京市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情景:北京市水井之多,如同一个巨大的“筛子”。长此下
去,这种现象将产生哪些问题?
(2)对材料中提及的问题应怎样解决?
课后反思:
第 4 页 共 4 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