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产生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      负债经营,这是一种借他人之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支付借款成本后的剩余利润,这是实现快速积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企业背上沉重的负债包袱,企业既要充分了解它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      1.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   (1)负债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杠杆效应   负债经营者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则会给企业所有者收益带来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效应在财务管理中被称之为“财务杠杆效应”。负债对每股收益的杠杆作用程度可以通过计算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与税息前利润变动百分比的比率。财务杠杆系数反映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它是由企业资本结构决定的,支付固定性的资本成本的资金借入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每股利润的增长比息税前利润的增长还要快。杠杆系数可表示为:   DFL=(△EPS/EPS)/(△EBIT/EBIT)=EBIT/(EBIT-I)   其中,   DFL-财务杠杆系数   △EPS-每股收益变动量   EPS-每股收益   △EBrr-税息前利润变化量   EBIT-税息前利息   I-支付的利息   既然企业负债经营债权人只能得到按固定利率计算的利息,而不参与企业的分红,也就是说,负债经营只要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情况下,企业是可以赢利的,负债经营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   (2)具有迅速筹集资金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必须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企业单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利用负债经营,就可以补足自身资金的缺陷,争取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先机,以获取较大收益。   (3)保持股东控制权   在新的筹资决策当中,假如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必然会分散现有股东们的控制权,利用举债方式筹资还可以使企业既增加了资金总额,又不分散企业的控股权。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之所以可以保护原有股东的权益,是因为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就不会影响到股东们的控制权。因此,举债筹资比增发股票更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支持。   (4)负债经营可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里,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金更有利,因为在负债偿还期内,企业实际偿还的负债以账面价值为准,当通货膨胀率日益剧增时,债权方得到的固定利息越来越贬值,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因为发生通货膨胀而增加,实际上债务人已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因此,债务在企业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企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越小,对企业越有利。      2.负债经营的负面影响   (1)财务杠杆的副作用   企业采用负债越多,经济效益越高,企业价值越大,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负债比例是不能无限增大的,因为财务杠杆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作用。如果企业将财务杠杆用足,杠杆效应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大幅度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因此,企业对财务杠杆的使用要流有余地,资本结构在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应当保持适度、略低的负债水平。   (2)负债经营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了破产的机会或普通股盈余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增加债务。必然增加利息等固定费用的负担。另外,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息税前盈余下降时,普通股每股盈余下降得会更快。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利息的负担,在资金利润率下降时,投资者收益率将会以更快速度下降。   (3)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   经济不景气,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就可能上升,此时企业负债成本将会增加;价格不变或价格提高幅度小于负债利率提高幅度时,企业利润将减少;当经营利润不足以抵偿债务利息时,企业将赔本经营,严重时可能导致破产。由于企业的负债利息是固定的筹资费用,而企业的投资收益则具有不确定性、市场因素的多变性和负债本身相关因素的不合理性等等。例如:企业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动作不当等原因,出现投资收益率低于债务利率的情况,则所有者收益会下降,进而可能丧失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这样既影响企业信誉和形象,又阻碍正常经营,企业被迫延期债务或借新还旧,严重时还会危及企业生存,导致企业破产。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适度性分析   负债经营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负债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减轻通货膨胀损失等利益,但当企业负债比率过高时,它存在一定的风险,负债经营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经营者在决定借债经营的时候,必须权衡利弊,在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的条件下,正确合理地使用资金,而不要盲目过度借债,企业还要增强风险意识,按需举债,根据企业自身状况量力而行,并对负债进行适时监测,也就是要采取适度负债。负债是否适度的具体标准主要有如下两条:      1.资本成本   企业的资本成本(由负债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组成)是资本结构中各类资本的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即企业的资本成本是由负债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共同决定的,在两者确定的前提下,企业资本成本随着负债比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资本结构最佳时也就是资本成本最低时,企业的负债是适度的。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筹资时运用负债等成本固定的资金后,可能存在的以后的会计期间里的财务费用的增长,所以即使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资本的时候,也极有可能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当负债企业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经营者将负担较多的债务成本,并受到较多负债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冲击,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兼顾财务杠杆利益带来的财务风险,不能无限度的大肆借债,因此,财务风险较小时的负债是比较合理的、适度的。      三、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

  正是由于负债经营风险的存在,因而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建立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1.提高市场竞争力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总之,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当正确认识筹资风险,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确定合理的企业负债规模   (1)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的,其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一般来讲,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企业举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所有者来讲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债权人的钱经营,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但对债权人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因此要设法收回自己的贷款,使贷款风险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企业争取贷款,而且有可能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影响企业经营安全。因此负债规模是受到限制的,不是想负债多少就能负债多少,这要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   (2)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经常使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这些比率应是越高越好,这样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   负债经营能给企业的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同时又增大了经营风险。将这些风险收益因素进行权衡,企业应该存在一个能在一定风险条件下获取最大收益的资本结构,即最佳资本结构。在理论分析中,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往往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为依据。   想要达到最佳负债经营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有偿付长、短期负债本息的流动资产;二是债务利率应低于资产收益率;三是资产负债率虽然高于同行业水平,但能控制权益资本不被债权人收购;四是举债经营是为了促使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为了借新债还旧债,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的恶性循环。能否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以及能否消化高负债所带来的额外风险,从一般原理出发,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风格。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局考虑,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经营结构。      4.正确运用负债经营,合理确定负债比例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其二是企业从别人那里借入的资金。自有资金可以无偿使用,并且不用偿还利息,这样就减轻了企业的沉重负担。借入的资金虽然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里扣除,从而减轻一些税负,但是过度的负债会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当中,甚至破产倒闭。这就需要企业确定一下合理的负债比例问题,在确定合理负债比例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利率的关系。如果企业的预计资金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企业就可以适当的加大一些负债比率。二是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的总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块,若要把总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必须搞好两者的比例关系。如果经营风险增加,则要通过降低负债比率来减少财务风险,因此,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是否最优,还必须视经营风险大小来确定。      5.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会计人员队伍   企业有了风险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专业人员。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企业的会计人员要与企业融为一体,成为企业管理阶层的一部分,不应仅仅局限于记账、算账,应实现自身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产生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      负债经营,这是一种借他人之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支付借款成本后的剩余利润,这是实现快速积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企业背上沉重的负债包袱,企业既要充分了解它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      1.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   (1)负债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杠杆效应   负债经营者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则会给企业所有者收益带来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效应在财务管理中被称之为“财务杠杆效应”。负债对每股收益的杠杆作用程度可以通过计算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与税息前利润变动百分比的比率。财务杠杆系数反映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它是由企业资本结构决定的,支付固定性的资本成本的资金借入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每股利润的增长比息税前利润的增长还要快。杠杆系数可表示为:   DFL=(△EPS/EPS)/(△EBIT/EBIT)=EBIT/(EBIT-I)   其中,   DFL-财务杠杆系数   △EPS-每股收益变动量   EPS-每股收益   △EBrr-税息前利润变化量   EBIT-税息前利息   I-支付的利息   既然企业负债经营债权人只能得到按固定利率计算的利息,而不参与企业的分红,也就是说,负债经营只要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情况下,企业是可以赢利的,负债经营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   (2)具有迅速筹集资金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必须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企业单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利用负债经营,就可以补足自身资金的缺陷,争取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先机,以获取较大收益。   (3)保持股东控制权   在新的筹资决策当中,假如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必然会分散现有股东们的控制权,利用举债方式筹资还可以使企业既增加了资金总额,又不分散企业的控股权。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之所以可以保护原有股东的权益,是因为债权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也就不会影响到股东们的控制权。因此,举债筹资比增发股票更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支持。   (4)负债经营可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里,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金更有利,因为在负债偿还期内,企业实际偿还的负债以账面价值为准,当通货膨胀率日益剧增时,债权方得到的固定利息越来越贬值,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因为发生通货膨胀而增加,实际上债务人已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因此,债务在企业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企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越小,对企业越有利。      2.负债经营的负面影响   (1)财务杠杆的副作用   企业采用负债越多,经济效益越高,企业价值越大,但是,在实际经营中负债比例是不能无限增大的,因为财务杠杆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作用。如果企业将财务杠杆用足,杠杆效应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大幅度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因此,企业对财务杠杆的使用要流有余地,资本结构在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应当保持适度、略低的负债水平。   (2)负债经营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了破产的机会或普通股盈余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增加债务。必然增加利息等固定费用的负担。另外,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息税前盈余下降时,普通股每股盈余下降得会更快。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利息的负担,在资金利润率下降时,投资者收益率将会以更快速度下降。   (3)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   经济不景气,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就可能上升,此时企业负债成本将会增加;价格不变或价格提高幅度小于负债利率提高幅度时,企业利润将减少;当经营利润不足以抵偿债务利息时,企业将赔本经营,严重时可能导致破产。由于企业的负债利息是固定的筹资费用,而企业的投资收益则具有不确定性、市场因素的多变性和负债本身相关因素的不合理性等等。例如:企业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动作不当等原因,出现投资收益率低于债务利率的情况,则所有者收益会下降,进而可能丧失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这样既影响企业信誉和形象,又阻碍正常经营,企业被迫延期债务或借新还旧,严重时还会危及企业生存,导致企业破产。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适度性分析   负债经营具有双重作用,适当的负债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减轻通货膨胀损失等利益,但当企业负债比率过高时,它存在一定的风险,负债经营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经营者在决定借债经营的时候,必须权衡利弊,在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的条件下,正确合理地使用资金,而不要盲目过度借债,企业还要增强风险意识,按需举债,根据企业自身状况量力而行,并对负债进行适时监测,也就是要采取适度负债。负债是否适度的具体标准主要有如下两条:      1.资本成本   企业的资本成本(由负债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组成)是资本结构中各类资本的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即企业的资本成本是由负债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共同决定的,在两者确定的前提下,企业资本成本随着负债比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资本结构最佳时也就是资本成本最低时,企业的负债是适度的。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筹资时运用负债等成本固定的资金后,可能存在的以后的会计期间里的财务费用的增长,所以即使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资本的时候,也极有可能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当负债企业债务资本比率较高时,经营者将负担较多的债务成本,并受到较多负债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冲击,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兼顾财务杠杆利益带来的财务风险,不能无限度的大肆借债,因此,财务风险较小时的负债是比较合理的、适度的。      三、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

  正是由于负债经营风险的存在,因而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建立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1.提高市场竞争力   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总之,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当正确认识筹资风险,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确定合理的企业负债规模   (1)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的,其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一般来讲,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企业举债越多,利润越大,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所有者来讲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债权人的钱经营,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但对债权人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因此要设法收回自己的贷款,使贷款风险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企业争取贷款,而且有可能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影响企业经营安全。因此负债规模是受到限制的,不是想负债多少就能负债多少,这要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   (2)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经常使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这些比率应是越高越好,这样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   负债经营能给企业的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同时又增大了经营风险。将这些风险收益因素进行权衡,企业应该存在一个能在一定风险条件下获取最大收益的资本结构,即最佳资本结构。在理论分析中,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往往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为依据。   想要达到最佳负债经营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具有偿付长、短期负债本息的流动资产;二是债务利率应低于资产收益率;三是资产负债率虽然高于同行业水平,但能控制权益资本不被债权人收购;四是举债经营是为了促使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为了借新债还旧债,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的恶性循环。能否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以及能否消化高负债所带来的额外风险,从一般原理出发,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风格。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局考虑,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经营结构。      4.正确运用负债经营,合理确定负债比例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其二是企业从别人那里借入的资金。自有资金可以无偿使用,并且不用偿还利息,这样就减轻了企业的沉重负担。借入的资金虽然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里扣除,从而减轻一些税负,但是过度的负债会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当中,甚至破产倒闭。这就需要企业确定一下合理的负债比例问题,在确定合理负债比例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利率的关系。如果企业的预计资金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企业就可以适当的加大一些负债比率。二是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的总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块,若要把总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必须搞好两者的比例关系。如果经营风险增加,则要通过降低负债比率来减少财务风险,因此,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是否最优,还必须视经营风险大小来确定。      5.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会计人员队伍   企业有了风险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专业人员。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企业的会计人员要与企业融为一体,成为企业管理阶层的一部分,不应仅仅局限于记账、算账,应实现自身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相关内容

  •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创造财务杠杆效应
  •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创造财务杠杆效应 企业适度举债,除了税赋的好处外,通常还能减低公司的代理人成本.因为在企业举债 经营的环境下,管理层会随时面临还款的压力,这在无形中或许会减低管理层对剩余现金的 滥用,从而抑制盲目的投资行为.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所 ...

  • 浅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 第2009年第1期(总第318期) (2009)01-0058-02[文章编号]1009-6043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2009TotalNo.318 浅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吉力茹 (黑龙江北大荒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负债经营是 ...

  •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研究毕业论文(设计)
  •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设计)题目:企业适度负债问题研究 系别专业: 管 理 工 程 系 班 级: 注 会 1***9 姓 名: 关** (学号)2**7 指导教师姓名: 温 ** 完成时间: 2014.3.14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研究 摘 要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

  • 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对策研究
  • 提要·································································································2 1.负债经营的基本内容······································ ...

  •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毕业论文
  •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入 学 年 月____0000秋 ___ 姓 名____AAAAAA____ 学 号___ 0000000000 专 业_____会计学___ 学 习 中 心____AAAA电大__ 指 导 教 师__ 陈 AA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 ...

  • 论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 论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廉洁 摘要:财务指标分析是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的工具,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必不可少的地位.本文首先对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的概述进行分析,之后探讨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终笔者指出管理者要适度利用财务指标 ...

  • 浅谈负债经营
  • 浅谈负债经营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模的不断发展,企业仅靠内部积累和自有资金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资金和数量上也难以满足需求,使企业丧失商机,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借债能有效.快捷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所需的资金.负债经营作为一种资本成本最低的企业外部筹资方式,由于其巨大的税 ...

  • 现代企业负债经营及偿债能力的分析
  • 第13卷第4期2001年7月 嘉兴学院学报V o l. 13No. 42001. 7Jour nal o f Jiax ing Co llege ・47・ 现代企业负债经营及偿债能力的分析 樊淑娥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 河南洛阳471039) 摘 要:该文就企业是否负债经营, 以及如何保持 ...

  • 负债经营论文
  • 09级工管系会电2班 苏园 企业负债经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和国家逐步经济市场不断完善,企业的自主权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筹资方式和途径不断增加,负债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和筹集资金的一种主要来源,负债经营也成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方式. 关键词:负债经营条件 风险于管理 从会计上说,负债是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