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2 历史中的德育资源
历史的长河总是给人留下许多启示,璀璨、辉煌历史带给每个国民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在现今德育问题上,我国古典文化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给人以心理上的提醒和涤荡,时刻警醒自身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道德,真正做到从内到外的优秀。从我国历史长河分析,伟大的智慧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延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炎黄子孙繁衍生息。
1)历史政治制度。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政治制度建构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进行剥削与压迫。在当今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教师应教育学生透过古代的制度来学习、认识现今的生存之道、政治政策和法律制度,清楚地认识到古今社会的不同。在政治上,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认清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分理解国家做出的各项决定,努力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类发展的脚步和基本规律;在法律上,应该使学生明白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认清相对应的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历史上萦绕着浓厚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气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铸就了享誉海内外的文明古国。通过认知我国古代的文明和了解灿烂的文化,应该使学生认清现今的社会趋势,跟随国家发展的步伐,透过古时的政治制度清楚地认知自身所处的时代,确立自身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杰出人物。我国历史上出现大批量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的辉煌,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其中为西藏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婚,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造酒、研磨、纸墨等生产技术,与中原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上保持了友好的关系。这一和亲的举动不仅密切了唐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习松赞干布在历史上的伟大事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传统的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在实际意义上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上面提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迷茫,中华民族都坚定走过。如今更需要教育学生学习历史杰出人物的爱国精神、高尚品格,坚定热爱祖国的思想,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成自己的任务,让民族精神流传到每个角落,与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坚持不懈地拼搏。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从心里发出来的激情,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是一种直入心底的执着,更主要的是内心的尊严散发出来的一种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心里的正义感,对人生观和自我实现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 实现历史德育的多样性
社会的进步推动德育的发展,在现今的教育当中应该寓德于史,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契合点。
1)道德归类。将历史优秀人物体现出的各种道德修养,在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类,让学生在整理的时候加深印象,形成自己初步的、正确的道德观。
2)日期提示。在我国历史重要节日到来之际,提醒学生温习历史的那一天,加深对历史德育的感受程度,增强对祖国、家乡、自然、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影视再现。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能够生动地展现历史,通过人物和事例反映出古人的道德思想,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影视再现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满足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4)角色体现。通过班级组织活动,模仿历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形象模拟。通过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视、听等手段把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真切地显示出人物真、善、美的道德内涵,将远去的历史变为有形的,巩固加深正面历史人物在心中的印象。
4 历史课外活动的培养
1)开展关于历史教育的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形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家乡、祖国、人民充满爱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2)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名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体现。①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讲学,让学生看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壮丽河山,认识到祖国江山的瑰丽宏伟,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②参观文物展览,由于文物的生动、形象、真实等特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③通过各时期的古文物收集,让学生认知不同历史时代的经济、文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上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问题的提出、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方式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zLp"I]FIq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身心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和侵蚀了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对自己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学习动机不明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作为一名多年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深感在新时期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在太重要了。
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新的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传统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二)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处在农村的中学新课改还处于摸索时期,在这样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碰撞的特殊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陷入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注重形式化,脱离具体的特定历史情境,孤立、人为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空洞、生硬,也是无力、低效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和反感心理,认为你是在生搬硬套政治理论,使历史教学中这部分教育失去原有的价值,造成事与愿违。
二、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例如有一位高三学生曾对历史作这样的评价:高中三年的历史学完后,感觉就像背完一本目录。时间、地点、事件,这些乏味的数据连同统一规定的结论一起丢给我们,很难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其中的人性味道。这位学生的评价让我们历史教师不禁汗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学科的历史教育,竟然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人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历史教育的一大缺憾。同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表现在学生心灵的枯竭,思维的定势,人生态度的世俗化以及行为方式的畸形。行为上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又如在课堂上讲战争史中战士的伤亡学生却不以为然、对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麻木不仁、对新中国的艰难漠不关心等等。又联想起历史课上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时,面对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暴行,个别学生不仅无动于衷,反而与别人在下面搞小动作,甚至还在谈笑;这些历史本应该引起学生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由此产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正义感,但是部分同学的反应不得不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感情世界的深思。或许可以理解为个别学生的“幸灾乐祸”出于个性的标新立异,但每次都有,尽管是少部分学生的对生命的淡漠的共性表现,决不是偶然可忽视的现象。相反,近年很多中学生对影星歌星的崇拜,丑化抵毁英雄,似乎出现了“世上无英雄仅存影星歌星”的文化“恶臭”现象;现在的一部分高中生,受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悲观消极、妄自菲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表现出不屑一顾,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漠视甚至嘲讽,也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哈韩族”、“哈日族”。以上事实说明中学生在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时候让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归了。
三、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下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谈几点看法:
(一)、用讲述法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二)、用情境法唤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无法重复验证,两者的关系很疏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一个主要历史史实创设情境,激趣启情,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如观投影、看录像、听故事、赏歌曲等,使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特定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景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如上秦始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他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王位。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此开始亲理国事。39岁,实现了国家统一。50岁病死。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有人推测,英语的China一词,可能来源于“秦”(chn)。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个人物》,把秦始皇列入其中。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3岁时,你在干什么?22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39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50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用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要应该发奋学习,才会有作为的。
(三)、用比较法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通过对商鞅与张居正这两位古代改革家的比较,我们会认识到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编撰史书
的情况的比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玄奘与鉴真的比较,我们一定会为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友好交往的国际主义精神等这些早已融进中华民族意识形态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用联想法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象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愿意根据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信息,针对教材的空白之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动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情感。如讲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展开想象,讲叙泼水节、那达慕等节日的概况;诵读《木兰辞》、《敕勒川》等优美诗歌;还可以表演历史短剧,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距离也会由此拉近,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五)、用辩论去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论是最具激情,最富有挑战性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挑起问题,让学生去辩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起到教师起不到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突破的重要途径。例如:结合必修一第二单元相关内容“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根据这一主题设计了论题:正方:“没有鸦片中国就不能接触到近代文明。”反方:“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迟早也会进入近代化。”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侵略、抢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带来近代化只是客观效果。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也会以别的契机进入近代化的。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落后是会被挨打的,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
(六)、提供材料,丰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于历史课文是粗略地介绍历史事实,教学时,我让学生呈现课前收集的历史材料,如图片、故事、文字、名言警句、诗歌等,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去伪存真。同时我提供大量的史实材料,如图象、文字等,如在历史学习中,我带领学生接触哲人的思想,诵读政论家的言辞,领略文者的诗句,钦佩武者的韬略,有时候让先人的墨迹呈现于学生眼前,有时候让历史的旋律和歌声氤氲于学生耳畔,有时候让真实的历史纪实镜头震慑于学生心魄。同时结合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丰满历史事件和人物,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变得真实、生动、丰满,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在上《马关条约》时引出《春愁》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配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的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
(七)、分析史实,深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弄清重点、难点,认识历史事实的实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历史表象,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心灵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戊戌政变甘洒热血的谭嗣同等等。学生对于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是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远远不如活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总之,新课标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突破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直未引起人们普遍而足够的重视,归纳其中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对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的操纵、调控缺乏具体的指导。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人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作用的先知先觉为我们今天的努力提高了一定的基础,而尚存认识的不足与局限,则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进步
《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11-25 23:46:54)
标签:
杂谈
《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11-25 23:46:54)
标签:
杂谈
高中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八策 (2008-08-05 12:09:32)转载▼
标签: 杂谈
高中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八策
黄陂七中 吴建红 [1**********]
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历史教材编写和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①新课程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开放的世界意识。②为了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和听课实践,提出实际教学中可供操作的八种方案。
1、踩点启情,主要是对大纲和教材的深度挖掘,剖析、寻找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支点。这种方式是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选定主题,适当引用资料拓展教材,把相关知识素材加以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如明末清初七十年间反清斗争史实,教材涉及极少。我们可以整合相关材料,精选袁崇焕、史可法、阎应元等名将统帅军民的抗清斗争史实,以及洪承畴的对清妥协行为,组织适当的历史评论材料,使学生深刻领会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辩证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自觉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作者曾写课例《明清之际的民族主义》,获湖北省高中历史优质课例二等奖)。这种整合教材方法,可能会增加课时,增加教师工作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应试,但它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利于学生情感培养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因而也是符合新课改主旨的。
2、客观识情,注意对历史人物、现象和概念的客观历史情景呈现,客观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尊重史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踏实严谨的科学精神,促成学生真善美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过去历史学科研究受史料局限和“左”的思想影响,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分析不够客观,某些观点进入教材后,易使学生形成不正确,不全面的历史认识。中学课堂教学,就应当审慎精选素材,还历史以客观真实,把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史学观念传授给学生,从而给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比如对抗日时期国共两党作用的评价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最新成果则认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并非敌后战场,而是正面战场,国民党也并非只是奉行片面抗战路线”。③把这种最新的评价观告诉学生,既符合历史的客观性原则,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过去和现实中的国民党,也符合国共两党关系改善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大方向。
3、对比生情,注意历史学科知识的前后勾连和比较,在联系、比较和例证中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实现学生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受学生知识、阅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高中历史教学中可能使用的一些现象和概念,学生无法理解,或无法在识记知识的基础上生发情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适当引入与该问题相关或相近的观点和现象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透理解,并内化为相关情感。如我们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在讲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时,可顺带讲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的扩张掠夺的罪恶,工人阶级劳动条件的恶劣和生活的艰难。这种强烈的对比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文明的进步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并进而使人本、人文的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4、升华增情,选定与学生认识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点,在学生初中已学有关知识和认识情感基础上适当拓宽和加深,增加新材料,创设新的情景,使整合后的新结论更加适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适应高中学生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发展的现实,更加有利于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如讲授“南京大屠杀”,时,初中教师只是结合教材文字、图片、幻灯和相关回忆材料分析,使学生认识日本侵华罪行,由对国耻的认识升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但是高中阶段讲到抗日战争史实时,可把“南京大屠杀”作为独立教学内容进行情感突破。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初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屠杀的民族心理因素,当时国际人士对大屠杀的分析评价,以及当今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分子对大屠杀的历史认识,还可讲到在当今中日关系渐趋友好的背景下,我们对这段历史所应有的理性态度。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渲染了合理的民族主义因素,使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而且进一步升华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扩展煽情,教材中某些史实讲完之后,及时组织材料,由该史实引申扩展知识,强化特定情感对学生人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讲完林则徐虎门硝烟部分内容后,引出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阐明林则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有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强烈使命感,然后,教师可稍加引伸,引用名言,如戚继光“封侯非吾志,但愿海疆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史可法“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的头可断,而志不可屈”。教师对材料加以适当评析,就能使名言警句的强烈感染力和古人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责任意识集中汇聚,必然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6、方法引情,教师摒弃以讲为主,教材至上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情感。这方面,可用的方法很多,包括电影、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图书博物馆资源等。如讲到二战后的东亚秩序时,组织学生课余看电影《东京审判》,然后教师讲解背景材料,列出几个问题给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东京审判代表的是人类公正和正义力量,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破坏和平的战争罪行的痛恨,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经验表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能收到单纯讲解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备课,在备知识,备学生的基础上,还应该备教法,这样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好地完成课堂育人的目标。
7、设景移情,指的是教师“神入”历史,以饱满的激情,以类似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准确、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创设情景,造就课堂情感教育的“场”氛围,使学生动容,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悲情事件之一,教师上课时若只慷慨激昂地铺陈史实,再现历史,则无法实现情感教育目标。有些教师恰当引用甲午海战影像资料,故意渲染战败的悲情氛围,以悲愤低沉的语调再现情境,分析历史,对战败的结果和影响作出了客观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与前一种情况大不相同。
8、依纲定情,领会教材、大纲和课标编写意图,合理介入情感教育切入点。不同教师对历史教材相同内容有不同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落脚点,分别指向不同的情感教育目标。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点。选点的依据,就是领会大纲、新课标和教材编写意图。如统编教材《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教师可以从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创业史中找到“艰辛奋斗,不惧失败”的切入点,但这个点并不切合大纲意图。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编写指导思想包括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④使学生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这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独立成节的依据。由此,我们认为,该节情感教育切入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为教材后面内容导出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打基础;中国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⑤ 为教材后面内容导出中国无产阶级必然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打基础,该节内容构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教师只有依此思路组织教学,才能全面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任务,实现情感教育
目标。
语文教学中孝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 (2014-04-12 08:33:17)转载▼
标签: 课题进展 阶段性成果 专家评估 教育 分类: 教师习作与课题研究
课 题 名 称 语文教学中孝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与实验
课题负责人 周中亮 武雪峰
所 在 单位 嘉祥县第二中学(原嘉祥县梁宝寺镇第三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1年12月
一、中期论证活动简况(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 间:2011年12月
地 点:学校办公楼二楼会议室
主 持 人:钱恒百
评议专家:梁之全
参与人员:周中亮 张中尚 王学德 武雪峰 武桂花 曹忠军
会议议程:1、为了进一步论证本课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学校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学习曾子孝道文化和相关的课题理论。2、有张中尚老师整理文字图片资料并修订和完善实验方案。3、有武雪峰老师总结开展孝德教育手抄报、孝德教育演讲比赛的情况,把内容充实图案精美的复印张贴悬挂,进一步营造孝行学校的氛围。4、有武桂花老师浅谈语文课堂孝德资源课堂挖掘的途经和方法,尽量建立课堂评价机制;有王学德主任收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材料,对照本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并对本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估。5、有张新苗老师联系建立孝德教育基地,举办成果展示或课题研讨现场会。整理各项实验阶段成果,迎接总课题组中期检查评估。其他与会人员对本课题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二、中期报告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通过互动、互补,使课题研究开展有序,进展良好。
1、深入学习曾子孝道文化和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领会有关“孝德”的内涵,加强对 《语文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对课题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们注重校本培训, 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为此,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我 校课题研究小组邀请了曾子研究专家来校开展孝道文化专题讲座。为了配合嘉祥县人民政府 颁实施孝德工程打造“中国孝城”,课题组武雪峰撰写了论文《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曾子孝 道文化》,形成了各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认识,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课题小组极力营造和谐的研讨氛围,积极开展课题研讨工作。课题组明确指出作为语文教师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孝德教育切入点。,通过听课、评课;或进行案例分析与反思;或学习传达省、市各级有关开展课题研究的会议精神和实施方案,消除课题组成成员的畏难心理;。我校课题研讨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规范有效的流程:课题组发布通知→授课教师提前备课→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发到个人手中→评议修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集中评议研讨→平行班二次授课→评课→反思总结。通过课堂观摩、听课反思,引起教师的思想震动,以达到教师想去教研的目的。
3、为了真正落实孝德教育思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孝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感恩父母”亲情体验活动,组织 “做一件孝敬父母或长辈的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创业的艰辛,培养学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
德;二是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爱
心和亲情,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提供服务,在活动中体会“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三是调查采访我们身边孝亲敬老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让孝德思想走进千家万户。课题组成员加入省中语会“语文实践研究”,利用教师培训在网上参与课题互动,达到信息互补。
4、县级领导、教研员不定期对我校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对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收获 给以充分的肯定,尤其是我们能把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更是得到 领导的一致赞同;还对我们在研究中的一些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也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增添我们的科研热情与信心。
5、打算在语文课上,利用孝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每个学生成为具有以德立身、以孝立品的新一代青少年。积极挖掘课堂教育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孝德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有效落实国家的德育目标。既然嘉祥拥有优质的曾子孝道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有责任组织和引导教师充分挖掘,积极探寻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我们已走出了初始阶段的困惑,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已有一定的把握,相信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本课题研究开展得更好。
(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细化课题,从小处着手,挖掘孝德教育资源。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研讨,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完成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篇篇研究小论文。如武雪峰老师孝德教育案例《师爱如雨润无声》和武桂花老师课堂教学案例《转化差生在课堂》
3、每月至少积累与课题相关的教学精彩片断二篇,编写突现课题研究的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等,为日后课题的顺利结题积累了一定的资料。
4、每一个月至少开展一次跟课题有关的活动。2011年3月完成了一份“你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调查问卷;2011年4月举行了一次“孝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2011年5月举办了一次“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2011年9月聆听了一次“让世界充满爱”大型励志演讲报告;2011年10月参加了一次“敬老院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
5、组织学生搜集我身边的孝德故事;编撰了一本孝德教育读本《孝在我身边》。2011年8月,课题组成员武雪峰撰写的论文《放飞语文课堂,创新语文素质》获得百家论文评选二等奖。
6、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进一步的促进,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化,教师的素养不断提升。教师已完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学会倾听,体现“大气”风范。“教”与“学”力求达到统一,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有了学习的觉悟和责任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断地向“和谐”靠拢,。
7、子课题相互交叉使用,求同存异,共性互补,是我校课题研究的亮点之一。
(三)对课题现有研究的创新点的讨论思考
1、语文教学中渗透孝德教育为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意识和古典文化素养,教师要善于发现符合时代、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将其开发和设计。只有具备新时代的孝德观和课程资源观,才能真正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渗透孝德教育。
2、基本形成“民主、平等、开放、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偶尔几节课的和谐,并不能代表课堂都已达到境界,有时,当学困生对学习无动于衷时,当后进生表现又不尽人意时,因为恨铁不成钢,于是,老师又有了心急,烦燥,恼怒。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孝文
化进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但是“等待”“倾听”“平等对话”也应该有个“度”,超越了这个“度”,课堂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
3、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教师善于激励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恰当采取激励的小办法,可以促进课堂的和谐。那么,如何使不同学生保持对语文课的常有热情,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另外,如何独具慧眼,把握多元解读的“解读点”,引领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以去伪存真,也是我们下个阶段要研究的侧重点.
(四)课题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一线教师课业负担较重,课题组成员之间研讨的次数,兄弟学校间的课题互动次数还不够,下个阶段要灵活地处理好课业负担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使课题开展更有序;还要更好地解决课题与课情之间的矛盾,让课题充分体现实效性;案例的积累也还不足,理论的收集与整合还要进一步加强。
2、利用课堂时间开设校本课程带来很多局限性。课堂上学生主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要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孝德教育的切入点,每一堂课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孝德教育,只是注重渗透而已。这是“课业和课题”之间的矛盾之一。
3、校本教材的开发,更是困难重重,我们面临着整体的师资水平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及资金投入的问题。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我们认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
(五)重要变更
由于总课题县域整体推进孝德教育暨曾子孝德思想进校园研究推迟结题,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9月立项直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完善之中,且在县域内中小学积极实践推广。由于课题研究过程历时较长,梁宝寺镇第三中学被嘉祥县第二中学合并,教师工作调动,经市县教科研部门批准同意,部分课题小组成员有少许调整,张新苗老师代替曹忠军老师进入研究团队。
(六)下一步计划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课题组成员自身的文化底蕴,根据成员各自拟定的计划,把握方向,朝着各自的预定目标,以课堂为平台,大步前进,大胆创新,大幅度进展;继续往“孝德教育”靠拢,积累更多的案例,做好更深刻的反思,形成一定的理论,提升本课题的价值,让课题的结题报告彰显魅力。
2、在课下多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孝德教育内涵,合理设计教案,学习文化知识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孝德品质是侧重点,也是课堂学习的落脚点,也是课堂学习的“附加值”。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教师本职。如果能够在课程中保证课时,更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形成学校整体的特色课程。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课题组成员一定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从平时的点滴做起,以自己的课堂为第一抓手,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锻炼自己,在合作中形成理论。
(七)可预期成果
1、学生问卷调查及问卷分析调查报告
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资料(手抄报、文艺汇演、孝德教育读本、演讲比赛等)
3、课堂教学成果展(研讨课、优质课视频等)
4、相关论文
课题负责人:周中亮
三、专家意见(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左右)。
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孝德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校德育教育。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曾子孝德思想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展示、评价的支持,贴近学生,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及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曾子孝德思想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对平台建设需要深一步研究。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本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余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课题组应重点关注“研讨充分”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形成例会制度,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研工作联系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要多样化。结合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开发教育信息资源,成果形式不限制在研究论文、网站及学生作品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策略或模式、评价标准、优秀课例等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和理论水平。
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组织开展课题相关理论研究培训,按照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对研究过程性资料及佐证材料的进行归档和整理等。
评议组专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
2011年6月我校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报了“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同年10月得以立项,2012年10月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领导下顺利开题。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课题改为: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学校紧扣研究目标,注重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 与本地学生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开发、利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乡的人文资源, 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养成教育与学校的科技特色活动相结合,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营造一个平等和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环境, 让他们都能受到平等教育, 融入城市的教育环境中。从而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市民素质, 维护地方安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诱导不好,就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我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中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此伴随出现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面临不良的生存环境,与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子女存在更强烈的自卑和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上也出现更多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他们是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义务。经过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
(1) 实现均衡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应该是平等教育。在教育中,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独立性强等优点。能教育与影响本地学生的成长,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改掉不良习惯,使他们更好地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2)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教育,可以进一步融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间的关系,促进他们融入本地区经济、文化等领域,加深与本地居民的相互了解。消除无形中存在的歧视、自卑、对立等情绪。建立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
(3)促进文化交流的需要。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他们家乡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地研究。 能发掘这种多元文化。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改进教育方法的需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群体”, 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能力,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5) 创新学校管理的需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 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师生的教育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与调整等诸多问题。学校管理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日益增多的新形势。才能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充分调研,课题组认为本课题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改变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现状。根据调研,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随地吐痰、扔垃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学习上缺乏信心、自暴自弃、厌学甚至逃学。课题组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产生的根源,探讨外来民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有效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发展他们健康的心理,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改变教师的观念,寻找合适的教育策略。在教育中,好多教师还是老观念、老的教育方法。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心愉悦地接受教育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平等的成长条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全校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3、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众所周知:父母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师,在对孩子的意志品质、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道理而不是粗暴地打骂,让子女在友好和睦的环境里成长和学习。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外来务工子女:就是指从经济落后的地方流入到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的劳动力,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外来人员,被人们约定俗称为“外来务工人员”,而他们的子女就被称为“外来务工子女”。
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在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简言之,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意志品质、情感意识等方面素质形成与提高的一种教育。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而形成的针对性问题,课题组提出改进农村初中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改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现状,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课题组拟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目标:(1)通过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现状。
(2)通过研究和实施,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全体学生素质的提升。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研究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内容:(1)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内容
包括:学生籍贯、民族分布、学习基础、学习目标、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家庭经济等情况。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成为自律的主人。探索如何发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应用目标激励法、自我教育法、相互教育法等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激励他们化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 培养生活习惯, 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要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理论的学习,探索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的方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习习惯,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研究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符合科学规律的学习习惯,探究怎样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挖掘、整理家乡的人文资源, 既丰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又发展他们的交往、创新等能力;如何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主动地阅读经典书籍, 让他们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怎样在课堂学习中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鉴别能力,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研究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为2011年2月——2011年5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的调研论证。具体工作为:1、为了丰富研究人员的知识,帮助他们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造就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群体。学校聘请太仓市教师培训中心的专家严乃超老师来校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2、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推荐下,阅读了一些理论书籍,通过自学、集体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不断夯实理论素养。3、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相关情况,为我校的主课题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课题组成员在不记名的情况下,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对每道题目都进行了细致的数据统计。
第二阶段:课题设计申报阶段
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领导机构,落实研究计划,确立课题方案,完成开题论证工作。具体工作为:
在2011年6月,以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年级组长为基本研究人员成立了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在2011年11月成立了6个子课题组,制定各自具体的研究方案,各子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在2012年5个课题成功申报了太仓市级课题(1个重点课题、两个规划课题、两个微型课题)在2012年10月举行开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并启动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时间为2012年11月——2013年7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研究和调整课题研究,具体工作为:
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重点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班主任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在校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原因,研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方法;二是任课老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从而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课题中期报告阶段
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1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研究初步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并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有序有效进行,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了一些扎实有力的举措,主要有: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课题组利用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邀请苏州市家长学校的心理学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座。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千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在教学上,课题组通过“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等形式,引领教师在课堂上对外地民工子女进行因材施教,并且适时地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下面着重介绍课题组调查分析和实践策略这两方面的具体进展。
(一)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课题组的成员们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书本收集了国内外在“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相关资料。我们在资料的收集中发现:关于农村初中的外来民工子女的资料少有介绍,这也是此课题独特性的具体体现,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我们学习了《心理学导论》、《走进新课程》、《人本主义理论》等理论知识。在了解了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历史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资料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撰写了文献综述。
(二)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
自2011年初确定课题方向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外地民工子女及家长都做了许多调查和访谈。我们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访谈,了解他们的籍贯、年龄、家庭成员、父母的职业和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问题;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印象(学习、行为习惯)、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区别、是否关注外来务工子女、是否接触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印象如何等等;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是否关注孩子的学习、平时会不会主动和老师联系、孩子如果有不听话或不守规矩的行为你是怎么教育的、对老师或学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等;同时,还对学校领导进行访谈,问题大致是学校现有学生人数、外来务工子女人数、在班级间是如何分布的、学校招收了较多的务工子女,是否加重了
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负担、日常教学管理中,针对务工子女有没有采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对教师的安排有无特殊要求和做法、教学管理存在哪些困难与问题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外来民工子女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优势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需要改正的行为习惯。这为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找到了着力点和方向。
(三)子课题的研究
在主课题申报以后,各教研组成立了子课题组,各组长分别撰写了子课题的方案,并且进行了申报。申报的结果是:包志凌的课题《农民工子女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是太仓市的重点课题,她以她们班级中的外来民工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各种策略,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曹磊的课题《提高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能力》是太仓市的规划课题,他研究的内容是:在历史的教学中,针对外来民工子女在性格、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探索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新型人才。施巧燕的课题《体育课中对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指导的研究》是太仓市的规划课题,他研究的内容是:研究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指导,提高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三个课题都是从不同学科来探索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习惯的策略,充实了主课题的内容,也为我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陆涛老师的太仓市微型课题《如何提高外来民工子女音乐素养问题的研究》和朱巍老师的太仓市微型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外来民工子女信息素养研究》在今年已经顺利结题。以上两个课题主要从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研究的,是我们主课题研究的一个方面。
(四)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随着外来民工子女的不断增多,为了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努力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同时也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使每位教师在教书、育人两方面水平不断共同提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学校制订了《浏家港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五)学校举办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活动
在外来民工子女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孝心、关心和爱心三方面做得并不尽人意,特别是同学之间往往为了一件极小的事情大打出手,容易冲动。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来自学校及社会的爱心和关心,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也为了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学校特举办了“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活动。并且规定每学期都必须举办一次。
三、阶段性成果
自研究实施以来,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调查分析结果
从我们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调查不难发现:我们学校的外来民工子女来自于五湖四海。年龄相应比本地小孩大1或2岁。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在家里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有些学生回家要帮助父母干农活,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强。他们的父母在固定单位上班的不多,部分父母个体经营,还有部分家长承包种蔬菜。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子女接触的时间少,交流不多。对子女的教育更少。所以好多学生表现为:语言低级、粗俗, 礼貌缺失;满口土语、俗语;行为蛮横、粗野;遇事缺乏思考、喜欢动手动脚、甚至拳打脚踢;不尊敬老师;同时撒谎、不诚实、欺负弱小现象也时有发生。从父母的文化程度可以看出: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应都比较低。但是他们都比较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但仅仅是问一下子女,很少主动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当然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外来民工子女在家都要做家务,一般在生活上都很节约,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但是好多外来民工子女自卑、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在穿着、学习等方面,总觉得自己落后一等;有的觉得自己言语十腔十调,穿着土里土气,担心同学笑话;本地孩子见多识广,自己显得孤陋寡闻,于是害怕抛头露面,再加上成绩较差,见识不广,更感到自己差劲。自卑导致他们特别介意别人的说话,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变成了挖苦、讽刺。从而导致打架、斗殴。在学习方面,外来民工子女的异地就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稳定,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教育的管理体制、教科书的选择使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势必造成他们在知识的衔接、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与人的相处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一部分外来民工子女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科上新旧知识断档情况非常严重,以上种种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决定成立学校、年级组二级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转帮工作。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
我校的受导学生一般是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女优先予以考虑。我们学校的导师一般是学生的任课老师。在德育主任的安排下,任课老师先到班主任那里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大致情况,然后确定与任课班级结对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是外地民工子女)。那么任课老师就成了结对学生的“德育导师”。
1.导师聘任制度:
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年级组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年级组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先
行推荐,后由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
2.德育导师的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作业)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2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
(4)小组活动制度。小组活动分小组内活动和小组间活动两种。
小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缺的更好的德育效果。
3.定期例会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决定事项,总结工作。校级一般每学期召开二次,年级组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班级一般每二周召开一次。
4.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5.导师考核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根据下列四种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1)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
(2)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
(3)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
(4)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
6.导师奖励制度:
每学期学校将对导师进行考核。具体分值分配:工作手册(30%)+受导学生与家长评分(20%)+受导学生实际表现(30%)+其他教师评分(20%)。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教育方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1)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德育导师,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另加分。(由校教代会讨论后确定)。
(2)设立“优秀德育导师奖”。
7.德育导师的工作方法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身教重于言教”,导师只有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导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导师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根据导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有的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一些导师则通过周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一些导师则利用电话、“心灵寄语”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分担烦恼和忧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导师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导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三)“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道德规范、宣传道德楷模、引领道德风尚,“道德讲堂”建设活动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报道学校各类先进的优秀事迹,创造浓厚的道德氛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增强“道德讲堂”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我校决定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学校道德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班会主题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2、“学校道德讲堂”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以及“学校道德讲堂”建设覆盖的目标。
2)“学校道德讲堂”的具体目标为: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把对学校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学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3)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4)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3、“学校道德讲堂”活动目的
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2)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3)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以“和睦”为核心。
4)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针对学生,我校着重以“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为主。重点对学生进行“三心”教育,即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以“我学、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形式。通过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对教师进行“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传承我市教育行业精神。
4、“学校道德讲堂”活动安排。
1)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统一安排一次班会课开展活动,初一以“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为主题,初二以“友善互助、自强自立为主题,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制作一个“道德讲堂”的课件。
2)在开展活动之前,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一名“典型学生”,并对他的事迹进行故事编写、拍照或制作成PPT课件,确定一批宣讲学生,主持和开展此项活动。
5、“学校道德讲堂”活动要求:
1)每次活动开展前,各班需提供的活动资料如下包含道德故事、道德短片或照片相关歌曲、相关经典诵读等环节内容的道德讲堂教案一份。
2)活动结束后各班需提供:学生感想文章5篇
(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改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如:姚云娟老师撰写的论文《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学习效率》发表在2013年的《科学大众》;闻红英老师撰写的论文《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在“对外地民工子女的教育中”的运用》获2012年度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比赛三等奖;朱巍老师撰写的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奏响自主学习旋律》获江苏省第十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二等奖;朱巍老师撰写的论文《信息素养,漫漫长路需求索——农村初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三等奖;闻红英老师撰写的论文《体育教学中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抗挫教育》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二等奖;陆涛老师撰写的论文《用爱浇灌他们心中的音乐之花》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柏育红老师撰写的案例《耐心走进内心真心换得信心》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张瑾老师撰写的案例《为你打开一扇窗》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许爱林老师撰写的案例《老师帮我拍张集体照吧》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王芳老师撰写的案例《逃学风波》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姚云娟老师撰写的案例《宽严相济---“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柏育红老师撰写的案例《给你一个机会,还我一个奇迹》获太仓市班主任案例评比三等奖。
四、问题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总结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
2、本课题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策略;如何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校教师的年轻化,经验不足,缺乏专家的引领,教师研究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4、进一步加强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传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整理、归档、上传。
五、后期设想
1、再次开展课题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学习与分析、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和交流。
2、围绕《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进一步开展好“德育导师制”工作,督促好教师做好各方面的记录工作。充分利用我校的品牌特色——科技教育,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养成教育。
3、开展课题的交流研讨会,发挥教师群体自主教研作用,做到以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学校课题研究的发展。
4、结合课题研究,请专家讲座,组织研讨交流活动。课题组将分教研组进行分别研讨,开展以学校教师与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活动,促进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
5、进行课题的开发和评估,认真总结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
研究》 发布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61 字号:[ 大 中 小 ]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科 研 课 题
《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李琴 执笔
一、课题简介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从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来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和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较多。这是由于,一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思想陈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提出或发现问题的教学环节上,准备不足,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调控不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质量与程度较低,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教学缺乏全面性、实效性,影响主体作用的发挥。
鉴于以上的背景和认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概念界定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如下特征:(1)对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即对学习任务有清晰的认识;(2)对学习进度和学习过程能够自行控制和调节;(3)能够自己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4)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审核和自我评价。
它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
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指导学生修订自主学习计划、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做出形成性评价。
2、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是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学习领域的学科,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科课程实施环境。同时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的历史来说更注重““知其所以然”,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导引途径和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将教学重点置于必要的学习及思维策略和方法的提供上。通过优化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实现目标的层级化、结构化、个体化;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和丰富性;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等,从而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先前经验、完善其知识结构和学习策略,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改进教师的教学现状
课堂是实践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仍然是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实际的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还致力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通过对“生本理念”、自主学习理论的学习,遵循“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同时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保证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能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
根据调研,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理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
(1)教师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逐步形成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从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学习观,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全面健康成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形成“自主学习”与“有效课堂”的教学观,课堂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化,从“形式”向“效果”转化,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五)、研究内容
1、理论研究方面:
建立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的相关教学(学习)理论基础,提出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操作流程和对应的理论依据或理由。
2、实践研究方面:
(1) 探索“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着重探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程如何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组织、引领、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如何利用精选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测、分析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探索研究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形式和备课方式,并在课堂中通过矫正互学环节实现第二次备课,如何整合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
(3)探索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的关系,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组织、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互助作用、发挥小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方法和能力。
二、研究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为:2011年6月—2011年8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
具体工作为:
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调查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状况,形成了“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现状分析报告,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和策略的运用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实例依据。
第二阶段:课题设计申报阶段
时间为:2011年8月—2011年9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课题组人员安排,落实研究计划,确立课题方案。 具体工作为:
2011年8月,以省沙高的历史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基本研究人员成立了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
2011年9月,启动课题研究。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培训课题组实验教师,根据方案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时间为:2011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研究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具体工作为:
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重点在三个层面展开:
1、通过理论学习,讲座培训和读书活动等形式,向课题组成员普及有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和策略的相关知识,形成关于引导自主学习途径和策略的理性认识,为开展实践研究铺平道路。
2、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历史资料的运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等。。
3、 通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探讨,初步形成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第四阶段:课题中期报告阶段
时间为: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初步的研究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在专家们的引领下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三、具体研究工作
(一)理论研究
1、理论指导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课题组利用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听取专家作理论指导。2011年10月,听取生本教育的专家荆志强老师作“我是如何践行生本教育的”的讲座,2013年2月,听取了江阴长泾中学陆敏刚副校长作“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
2、读书活动
课题组通过读书活动增强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到目前为止,课题组成员已经阅读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魏书生谈学习指导》、《教师如何写导学案》、《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等专著,并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3、调查现状与分析
课题组认真抓好调查准备、调查实施、调查分析三个环节,做到实情清楚,成因准确,对策可行。课题组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本校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形成了“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现状分析”报告,为课题研究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4、理论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专家指导,课题组对“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的认识,随着课题研究的进程而不断深入。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一直在做着这样的追问:“我们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方面有哪些绩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题组始终把这三个追问作为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点,更作为整个课题研究的价值追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逐步形成了“问题驱动”自主学习的途径和策略。
(1)“问题驱动”自主学习模式的流程
(二)实践探索
本课题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因此,课题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与科研同行的研究方式,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
1、改进教法与学法
课题组通过“随堂听课”、“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 “同题异构”等形式,不断完善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侧重在三个层面引导教师改进教法和学法:一是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学习习惯;二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根据学习进程设计自我提问的表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预留反思的时间,提出反思的要量;三是教师反思自我教育教学的效能,这些反思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要求、对学生的态度,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失常时,采取内归因的方式审视自己,实现自我修正。
2、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明确了历史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终身型学习者。但是没有或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自主学习会产生大量的认知负载,从而严重伤害学习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发展。因此,课题组明确提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自我发展”的观点,确立了“四自”的指导方向。①“自我觉醒”,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前提。经过调研,许多学生对“自我”认识处于蒙昧状态,需要通过教师唤醒他们关注对“自我”的认知,这些认知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程度,甚至还包括个人的理想、目标、渴望、梦想及其信度。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学会”变为“我会学“,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②“自我评价”,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诱因。有了觉醒的前提,自我评价就顺理成章,心理诱因促使他们评价个体行为,正视个人与他人认知特点的差异,如自己的观察力比别人强,而注意控制程度又较别人弱。课堂上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问题的研究结果先在小组中完成“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即对自己的问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过程),老师根据小组的发言情况给予适当加分,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由此激励学生,开展小组间的竞争。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③“自我调控”,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基石。因为通过觉醒和评价,学生已经认知自我优劣,为了达成预期目标,必然调控自我行为,一方面往“凸显优越”方向发展,达到更加拔尖,另一方面避免往“甘于平庸”方向发展,错失积极调控。课题组之所以把“自我调控”理解为”基石,正是为了突出“调控”在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更是为了强调教师打磨“基石”使之“成材”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的“自我调控”中,离不开教师的纠误矫偏。④“自我反思”,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飞跃。学生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向“创造力”转变。觉醒、评价、调控在学生自我发展中“螺旋式”向“成熟成功”传递,传递途中离不开外力的引领,然而当一名学生在自我发展中螺旋到一定高度,一定会从中感受到自我反思的激情,因为反思让他们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因为反思让他们尝到了从“原来的我”到“优秀的我”蜕变的幸福。由此,教师的外力作用适当淡化,学生已经达到真正的自我发展。
3、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从课题研究开始至今,课题组成员共开设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课30多节,其中
太仓市级公开课7节,苏州市级公开课3节:
倡导自主学习并不能削弱和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那么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导引作用如何体现呢?
①激发兴趣,创设氛围,使学生自主学习有保障。
课题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学习情境,采取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选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对自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近;使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②细心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我们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包括预习、听课、质疑、记笔记、练习、复习的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切实的帮助。
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各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愿学”、“乐学”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了自主学
习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自主学习。
③适时引导,宏观调控自主学习的进程
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后,教师继续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组织,就会导致无序和失控,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理解历史知识,完成对历史史实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并凭借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以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
④搭建平台,提供适合学生需要的舞台。
新课程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这需要教师能够搭建适应这种新需要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教师通过运用史料、图片或视频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历史史实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增强直观感受;对一些有争议的有辩论价值的问题,组织辩论赛,等等,让学生在充分“内化吸收”知识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方式呈现感悟,表达情感。
在自主学习中,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领,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自由学习。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会让教师教的过程精彩纷呈,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充实。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研究价值的最终体现。因此,我们将收集整理相关教案,形成教案集;收集相关课堂教学实录,形成教学案例集。
4、课题研究使教师教学行为得到改变,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1)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引领”。教师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尤其是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为了尽快的成长,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每个人都分配了相关的材料收集整理任务,在课题会上作交流学习,我们借鉴了其他省市研究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使得我们已经站在的巨人的肩膀上。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的课题专题培训会、校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研讨会以及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理论学习我们以最快的、最便捷的方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2)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实践体验”。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或者教育专家的成功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实践经验具有典型的隐形特征,这使得我们不能完全理解或者吸收这些经验,或者由于教师本身的特质和面对教育对象的差异而使得经验的有效性产生偏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收获有效
地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获得是最真实、最宝贵的。教研组针对课题内容设计实践体验和实践检验,例如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分别对“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究体验,在实践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实际进行修改、调整完善,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培养的一批优秀的年轻历史教师,这些年轻的历史教师在课题实践中快速成长起来,他们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正成为我校历史教学的中坚力量。
(3)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需要“同伴互助”。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同伴的帮助,小到备课组同事大到全体教师队伍,近则本组、本校远则世界各地,这种帮助可以是一句话、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而最为直接、最为有效地还是教研组同事间的相互促进。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我们弥补不足、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我们主要通过集体备课、汇报课研讨、示范课研讨等几种研讨方式来实现经验的交流、固化和升华。
(4)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任何经验的消化和吸收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在实践中探究的直接经验还是在交流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经验都需要一个收获后反思、反思中提升的这样一个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进步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逐渐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反思,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四、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欠缺,理念更新不足。尽管接受了专业培训,也阅读了部分专业书籍,但深感理论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够到位。
2、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不够规范,研究的力度不够。由于课题组教师都上是教学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相当的繁重,疏于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3、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缺少与外界交流,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适时、经常性的指导,碰到困难时,问题解决不够及时。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于教师通过不同的导引途径
和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首先要统一思想,其次要更新
理念,最后要勇于实践,在教学中百花齐放。
2、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确保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多方
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自我发展,从“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我学会”变为“我会学“。
3、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
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研究结果,得出能促
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导引途径和策略,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正在按照课题设计的方案进行着正常的研究,不仅今后要
做的工作很多,而且已经做的工作,其中还有很多值得反思、总结的地方。希望得
到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导。
六、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根据第一阶段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基本完成了方案设计的发展目标,而且取得了
比较好的成绩。第一阶段结束后,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课题组认为有三个大的方
面研究任务:(1)教师如何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2)如何为学生提供最有
力的的帮助,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3)如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阶段具体活动计划项目主要有:
1、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反思总结。每一位课题成员都要
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制定的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有序展开研究。在研
究过程中,边研究、边总结、边收集成果,形成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
策略。
2、积极参加课题的研讨,组织完成课题研究课,课题公开展示活动。对课题组
成员的研讨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及时评议反馈。督促课题组成员认真作好
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载,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
果。
3、加强课题组一阶段活动以后的总结与反思。可以以专题文章的形式、阶段论
文的形式、案例集的形式、体会感受等形式,使研究系统化、整体化和最优化。
4、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积极向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靠拢,把新课程的新观点、
新思路、新模式、新评价融入到课题组的研究中去。
5、加强课题成员之间的联系,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都要开设校级展示课,随
堂听课不少于2节,并整理好相关资料,促进课题的实效性研究。
6、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争取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有所
突破。
总之,新的一年是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实施的一年,本着课题研究需要互助、
互动、互利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中继续重视理论学习,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实
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借助各方面力量一起深化课题研
究,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我们相信,课题的研究会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
愿课题组全体成员在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下在第二阶段取得新的成就。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2012-12-28 20:36:34)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3.12.3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总结 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2 历史中的德育资源
历史的长河总是给人留下许多启示,璀璨、辉煌历史带给每个国民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在现今德育问题上,我国古典文化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给人以心理上的提醒和涤荡,时刻警醒自身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道德,真正做到从内到外的优秀。从我国历史长河分析,伟大的智慧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延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炎黄子孙繁衍生息。
1)历史政治制度。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政治制度建构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进行剥削与压迫。在当今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教师应教育学生透过古代的制度来学习、认识现今的生存之道、政治政策和法律制度,清楚地认识到古今社会的不同。在政治上,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认清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分理解国家做出的各项决定,努力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类发展的脚步和基本规律;在法律上,应该使学生明白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认清相对应的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历史上萦绕着浓厚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气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铸就了享誉海内外的文明古国。通过认知我国古代的文明和了解灿烂的文化,应该使学生认清现今的社会趋势,跟随国家发展的步伐,透过古时的政治制度清楚地认知自身所处的时代,确立自身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杰出人物。我国历史上出现大批量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的辉煌,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其中为西藏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婚,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造酒、研磨、纸墨等生产技术,与中原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上保持了友好的关系。这一和亲的举动不仅密切了唐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习松赞干布在历史上的伟大事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传统的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在实际意义上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上面提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迷茫,中华民族都坚定走过。如今更需要教育学生学习历史杰出人物的爱国精神、高尚品格,坚定热爱祖国的思想,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成自己的任务,让民族精神流传到每个角落,与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坚持不懈地拼搏。 爱国,是每个中国人从心里发出来的激情,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是一种直入心底的执着,更主要的是内心的尊严散发出来的一种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心里的正义感,对人生观和自我实现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 实现历史德育的多样性
社会的进步推动德育的发展,在现今的教育当中应该寓德于史,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契合点。
1)道德归类。将历史优秀人物体现出的各种道德修养,在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类,让学生在整理的时候加深印象,形成自己初步的、正确的道德观。
2)日期提示。在我国历史重要节日到来之际,提醒学生温习历史的那一天,加深对历史德育的感受程度,增强对祖国、家乡、自然、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影视再现。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能够生动地展现历史,通过人物和事例反映出古人的道德思想,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影视再现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满足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4)角色体现。通过班级组织活动,模仿历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形象模拟。通过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视、听等手段把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真切地显示出人物真、善、美的道德内涵,将远去的历史变为有形的,巩固加深正面历史人物在心中的印象。
4 历史课外活动的培养
1)开展关于历史教育的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形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家乡、祖国、人民充满爱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2)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名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体现。①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讲学,让学生看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壮丽河山,认识到祖国江山的瑰丽宏伟,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②参观文物展览,由于文物的生动、形象、真实等特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③通过各时期的古文物收集,让学生认知不同历史时代的经济、文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上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问题的提出、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方式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教学创新方面最富于挑战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zLp"I]FIq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培养出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身心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和侵蚀了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对自己对社会毫无责任感,学习动机不明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作为一名多年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深感在新时期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在太重要了。
突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 新的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传统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内容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二)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们处在农村的中学新课改还处于摸索时期,在这样一个新旧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碰撞的特殊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陷入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注重形式化,脱离具体的特定历史情境,孤立、人为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空洞、生硬,也是无力、低效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和反感心理,认为你是在生搬硬套政治理论,使历史教学中这部分教育失去原有的价值,造成事与愿违。
二、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和能力的培养,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例如有一位高三学生曾对历史作这样的评价:高中三年的历史学完后,感觉就像背完一本目录。时间、地点、事件,这些乏味的数据连同统一规定的结论一起丢给我们,很难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其中的人性味道。这位学生的评价让我们历史教师不禁汗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学科的历史教育,竟然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人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历史教育的一大缺憾。同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表现在学生心灵的枯竭,思维的定势,人生态度的世俗化以及行为方式的畸形。行为上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又如在课堂上讲战争史中战士的伤亡学生却不以为然、对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麻木不仁、对新中国的艰难漠不关心等等。又联想起历史课上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时,面对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暴行,个别学生不仅无动于衷,反而与别人在下面搞小动作,甚至还在谈笑;这些历史本应该引起学生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由此产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正义感,但是部分同学的反应不得不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感情世界的深思。或许可以理解为个别学生的“幸灾乐祸”出于个性的标新立异,但每次都有,尽管是少部分学生的对生命的淡漠的共性表现,决不是偶然可忽视的现象。相反,近年很多中学生对影星歌星的崇拜,丑化抵毁英雄,似乎出现了“世上无英雄仅存影星歌星”的文化“恶臭”现象;现在的一部分高中生,受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悲观消极、妄自菲薄,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外国的一切,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表现出不屑一顾,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漠视甚至嘲讽,也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哈韩族”、“哈日族”。以上事实说明中学生在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的增强上,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时候让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回归了。
三、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下就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谈谈几点看法:
(一)、用讲述法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时间上纵横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枯燥感,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人物的活动情节,进行生动的讲述来增强感染力。如讲述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时,过去传统方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主要事迹(如虎门硝烟)及意义,再提问学生“从林则徐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目的在突出林则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而现在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一张图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长期陈列在馆中。问:英国人怎么知道林则徐的?林则徐的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为什么当年英国的敌人竟成了他们崇敬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会使我们的学生信服,并会深深感受到人格魅力跨越国界的伟大力量和民族气节亘古今的光彩,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二)、用情境法唤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无法重复验证,两者的关系很疏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一个主要历史史实创设情境,激趣启情,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如观投影、看录像、听故事、赏歌曲等,使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特定背景,激发学生探究特定历史情景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强烈兴趣,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如上秦始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他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王位。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此开始亲理国事。39岁,实现了国家统一。50岁病死。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有人推测,英语的China一词,可能来源于“秦”(chn)。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个人物》,把秦始皇列入其中。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3岁时,你在干什么?22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39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50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用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要应该发奋学习,才会有作为的。
(三)、用比较法调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挑选恰当、鲜明、可比性强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灵感的火花,使他们主动参与,而且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产生,以达到提高记忆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通过对商鞅与张居正这两位古代改革家的比较,我们会认识到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编撰史书
的情况的比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玄奘与鉴真的比较,我们一定会为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友好交往的国际主义精神等这些早已融进中华民族意识形态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用联想法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改观,内容也更能适应中学生的认知需求,但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情感就象催化剂一样,有力推动着联想和想象的发展,与此相对应,当联想和想象递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向更高的阶段攀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情感与联想和想象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愿意根据自己所储备的知识信息,针对教材的空白之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动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情感。如讲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展开想象,讲叙泼水节、那达慕等节日的概况;诵读《木兰辞》、《敕勒川》等优美诗歌;还可以表演历史短剧,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距离也会由此拉近,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五)、用辩论去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论是最具激情,最富有挑战性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挑起问题,让学生去辩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起到教师起不到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突破的重要途径。例如:结合必修一第二单元相关内容“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根据这一主题设计了论题:正方:“没有鸦片中国就不能接触到近代文明。”反方:“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迟早也会进入近代化。”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侵略、抢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带来近代化只是客观效果。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也会以别的契机进入近代化的。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落后是会被挨打的,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
(六)、提供材料,丰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于历史课文是粗略地介绍历史事实,教学时,我让学生呈现课前收集的历史材料,如图片、故事、文字、名言警句、诗歌等,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去伪存真。同时我提供大量的史实材料,如图象、文字等,如在历史学习中,我带领学生接触哲人的思想,诵读政论家的言辞,领略文者的诗句,钦佩武者的韬略,有时候让先人的墨迹呈现于学生眼前,有时候让历史的旋律和歌声氤氲于学生耳畔,有时候让真实的历史纪实镜头震慑于学生心魄。同时结合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丰满历史事件和人物,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变得真实、生动、丰满,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在上《马关条约》时引出《春愁》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配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的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
(七)、分析史实,深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弄清重点、难点,认识历史事实的实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历史表象,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心灵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南宋时期“精忠报国”的岳飞;戊戌政变甘洒热血的谭嗣同等等。学生对于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他们是勇敢、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们都是自愿赴死,死远远不如活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们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总之,新课标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突破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即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直未引起人们普遍而足够的重视,归纳其中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对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的操纵、调控缺乏具体的指导。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人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作用的先知先觉为我们今天的努力提高了一定的基础,而尚存认识的不足与局限,则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进步
《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11-25 23:46:54)
标签:
杂谈
《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11-25 23:46:54)
标签:
杂谈
高中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八策 (2008-08-05 12:09:32)转载▼
标签: 杂谈
高中历史课堂情感教育八策
黄陂七中 吴建红 [1**********]
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历史教材编写和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①新课程把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拓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开放的世界意识。②为了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和听课实践,提出实际教学中可供操作的八种方案。
1、踩点启情,主要是对大纲和教材的深度挖掘,剖析、寻找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支点。这种方式是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选定主题,适当引用资料拓展教材,把相关知识素材加以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如明末清初七十年间反清斗争史实,教材涉及极少。我们可以整合相关材料,精选袁崇焕、史可法、阎应元等名将统帅军民的抗清斗争史实,以及洪承畴的对清妥协行为,组织适当的历史评论材料,使学生深刻领会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辩证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自觉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作者曾写课例《明清之际的民族主义》,获湖北省高中历史优质课例二等奖)。这种整合教材方法,可能会增加课时,增加教师工作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应试,但它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利于学生情感培养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因而也是符合新课改主旨的。
2、客观识情,注意对历史人物、现象和概念的客观历史情景呈现,客观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尊重史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踏实严谨的科学精神,促成学生真善美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过去历史学科研究受史料局限和“左”的思想影响,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分析不够客观,某些观点进入教材后,易使学生形成不正确,不全面的历史认识。中学课堂教学,就应当审慎精选素材,还历史以客观真实,把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史学观念传授给学生,从而给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比如对抗日时期国共两党作用的评价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最新成果则认为“对日作战的主战场并非敌后战场,而是正面战场,国民党也并非只是奉行片面抗战路线”。③把这种最新的评价观告诉学生,既符合历史的客观性原则,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过去和现实中的国民党,也符合国共两党关系改善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大方向。
3、对比生情,注意历史学科知识的前后勾连和比较,在联系、比较和例证中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知,实现学生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受学生知识、阅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高中历史教学中可能使用的一些现象和概念,学生无法理解,或无法在识记知识的基础上生发情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适当引入与该问题相关或相近的观点和现象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透理解,并内化为相关情感。如我们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在讲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时,可顺带讲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的扩张掠夺的罪恶,工人阶级劳动条件的恶劣和生活的艰难。这种强烈的对比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文明的进步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并进而使人本、人文的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4、升华增情,选定与学生认识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点,在学生初中已学有关知识和认识情感基础上适当拓宽和加深,增加新材料,创设新的情景,使整合后的新结论更加适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适应高中学生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发展的现实,更加有利于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如讲授“南京大屠杀”,时,初中教师只是结合教材文字、图片、幻灯和相关回忆材料分析,使学生认识日本侵华罪行,由对国耻的认识升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但是高中阶段讲到抗日战争史实时,可把“南京大屠杀”作为独立教学内容进行情感突破。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初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屠杀的民族心理因素,当时国际人士对大屠杀的分析评价,以及当今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分子对大屠杀的历史认识,还可讲到在当今中日关系渐趋友好的背景下,我们对这段历史所应有的理性态度。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渲染了合理的民族主义因素,使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而且进一步升华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扩展煽情,教材中某些史实讲完之后,及时组织材料,由该史实引申扩展知识,强化特定情感对学生人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讲完林则徐虎门硝烟部分内容后,引出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阐明林则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有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强烈使命感,然后,教师可稍加引伸,引用名言,如戚继光“封侯非吾志,但愿海疆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史可法“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的头可断,而志不可屈”。教师对材料加以适当评析,就能使名言警句的强烈感染力和古人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责任意识集中汇聚,必然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6、方法引情,教师摒弃以讲为主,教材至上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情感。这方面,可用的方法很多,包括电影、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图书博物馆资源等。如讲到二战后的东亚秩序时,组织学生课余看电影《东京审判》,然后教师讲解背景材料,列出几个问题给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东京审判代表的是人类公正和正义力量,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热爱和对破坏和平的战争罪行的痛恨,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经验表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能收到单纯讲解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备课,在备知识,备学生的基础上,还应该备教法,这样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好地完成课堂育人的目标。
7、设景移情,指的是教师“神入”历史,以饱满的激情,以类似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准确、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创设情景,造就课堂情感教育的“场”氛围,使学生动容,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悲情事件之一,教师上课时若只慷慨激昂地铺陈史实,再现历史,则无法实现情感教育目标。有些教师恰当引用甲午海战影像资料,故意渲染战败的悲情氛围,以悲愤低沉的语调再现情境,分析历史,对战败的结果和影响作出了客观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与前一种情况大不相同。
8、依纲定情,领会教材、大纲和课标编写意图,合理介入情感教育切入点。不同教师对历史教材相同内容有不同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落脚点,分别指向不同的情感教育目标。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点。选点的依据,就是领会大纲、新课标和教材编写意图。如统编教材《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一节中,教师可以从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创业史中找到“艰辛奋斗,不惧失败”的切入点,但这个点并不切合大纲意图。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编写指导思想包括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④使学生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这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独立成节的依据。由此,我们认为,该节情感教育切入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为教材后面内容导出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打基础;中国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⑤ 为教材后面内容导出中国无产阶级必然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结论打基础,该节内容构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教师只有依此思路组织教学,才能全面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任务,实现情感教育
目标。
语文教学中孝德教育课题中期报告 (2014-04-12 08:33:17)转载▼
标签: 课题进展 阶段性成果 专家评估 教育 分类: 教师习作与课题研究
课 题 名 称 语文教学中孝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与实验
课题负责人 周中亮 武雪峰
所 在 单位 嘉祥县第二中学(原嘉祥县梁宝寺镇第三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1年12月
一、中期论证活动简况(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 间:2011年12月
地 点:学校办公楼二楼会议室
主 持 人:钱恒百
评议专家:梁之全
参与人员:周中亮 张中尚 王学德 武雪峰 武桂花 曹忠军
会议议程:1、为了进一步论证本课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学校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学习曾子孝道文化和相关的课题理论。2、有张中尚老师整理文字图片资料并修订和完善实验方案。3、有武雪峰老师总结开展孝德教育手抄报、孝德教育演讲比赛的情况,把内容充实图案精美的复印张贴悬挂,进一步营造孝行学校的氛围。4、有武桂花老师浅谈语文课堂孝德资源课堂挖掘的途经和方法,尽量建立课堂评价机制;有王学德主任收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材料,对照本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并对本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估。5、有张新苗老师联系建立孝德教育基地,举办成果展示或课题研讨现场会。整理各项实验阶段成果,迎接总课题组中期检查评估。其他与会人员对本课题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二、中期报告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通过互动、互补,使课题研究开展有序,进展良好。
1、深入学习曾子孝道文化和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领会有关“孝德”的内涵,加强对 《语文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对课题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们注重校本培训, 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为此,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我 校课题研究小组邀请了曾子研究专家来校开展孝道文化专题讲座。为了配合嘉祥县人民政府 颁实施孝德工程打造“中国孝城”,课题组武雪峰撰写了论文《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曾子孝 道文化》,形成了各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论认识,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课题小组极力营造和谐的研讨氛围,积极开展课题研讨工作。课题组明确指出作为语文教师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孝德教育切入点。,通过听课、评课;或进行案例分析与反思;或学习传达省、市各级有关开展课题研究的会议精神和实施方案,消除课题组成成员的畏难心理;。我校课题研讨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规范有效的流程:课题组发布通知→授课教师提前备课→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发到个人手中→评议修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集中评议研讨→平行班二次授课→评课→反思总结。通过课堂观摩、听课反思,引起教师的思想震动,以达到教师想去教研的目的。
3、为了真正落实孝德教育思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孝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感恩父母”亲情体验活动,组织 “做一件孝敬父母或长辈的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创业的艰辛,培养学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
德;二是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带去爱
心和亲情,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提供服务,在活动中体会“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三是调查采访我们身边孝亲敬老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让孝德思想走进千家万户。课题组成员加入省中语会“语文实践研究”,利用教师培训在网上参与课题互动,达到信息互补。
4、县级领导、教研员不定期对我校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对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收获 给以充分的肯定,尤其是我们能把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更是得到 领导的一致赞同;还对我们在研究中的一些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也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增添我们的科研热情与信心。
5、打算在语文课上,利用孝文化教育使学生树立孝德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每个学生成为具有以德立身、以孝立品的新一代青少年。积极挖掘课堂教育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孝德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有效落实国家的德育目标。既然嘉祥拥有优质的曾子孝道文化资源,作为学校有责任组织和引导教师充分挖掘,积极探寻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我们已走出了初始阶段的困惑,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已有一定的把握,相信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本课题研究开展得更好。
(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细化课题,从小处着手,挖掘孝德教育资源。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研讨,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完成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篇篇研究小论文。如武雪峰老师孝德教育案例《师爱如雨润无声》和武桂花老师课堂教学案例《转化差生在课堂》
3、每月至少积累与课题相关的教学精彩片断二篇,编写突现课题研究的教案设计,案例分析等,为日后课题的顺利结题积累了一定的资料。
4、每一个月至少开展一次跟课题有关的活动。2011年3月完成了一份“你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调查问卷;2011年4月举行了一次“孝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2011年5月举办了一次“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2011年9月聆听了一次“让世界充满爱”大型励志演讲报告;2011年10月参加了一次“敬老院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
5、组织学生搜集我身边的孝德故事;编撰了一本孝德教育读本《孝在我身边》。2011年8月,课题组成员武雪峰撰写的论文《放飞语文课堂,创新语文素质》获得百家论文评选二等奖。
6、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进一步的促进,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化,教师的素养不断提升。教师已完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学会倾听,体现“大气”风范。“教”与“学”力求达到统一,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有了学习的觉悟和责任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不断地向“和谐”靠拢,。
7、子课题相互交叉使用,求同存异,共性互补,是我校课题研究的亮点之一。
(三)对课题现有研究的创新点的讨论思考
1、语文教学中渗透孝德教育为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意识和古典文化素养,教师要善于发现符合时代、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将其开发和设计。只有具备新时代的孝德观和课程资源观,才能真正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渗透孝德教育。
2、基本形成“民主、平等、开放、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偶尔几节课的和谐,并不能代表课堂都已达到境界,有时,当学困生对学习无动于衷时,当后进生表现又不尽人意时,因为恨铁不成钢,于是,老师又有了心急,烦燥,恼怒。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孝文
化进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但是“等待”“倾听”“平等对话”也应该有个“度”,超越了这个“度”,课堂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
3、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教师善于激励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恰当采取激励的小办法,可以促进课堂的和谐。那么,如何使不同学生保持对语文课的常有热情,也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另外,如何独具慧眼,把握多元解读的“解读点”,引领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以去伪存真,也是我们下个阶段要研究的侧重点.
(四)课题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一线教师课业负担较重,课题组成员之间研讨的次数,兄弟学校间的课题互动次数还不够,下个阶段要灵活地处理好课业负担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使课题开展更有序;还要更好地解决课题与课情之间的矛盾,让课题充分体现实效性;案例的积累也还不足,理论的收集与整合还要进一步加强。
2、利用课堂时间开设校本课程带来很多局限性。课堂上学生主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要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找到孝德教育的切入点,每一堂课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孝德教育,只是注重渗透而已。这是“课业和课题”之间的矛盾之一。
3、校本教材的开发,更是困难重重,我们面临着整体的师资水平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及资金投入的问题。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我们认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
(五)重要变更
由于总课题县域整体推进孝德教育暨曾子孝德思想进校园研究推迟结题,本课题研究从2010年9月立项直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完善之中,且在县域内中小学积极实践推广。由于课题研究过程历时较长,梁宝寺镇第三中学被嘉祥县第二中学合并,教师工作调动,经市县教科研部门批准同意,部分课题小组成员有少许调整,张新苗老师代替曹忠军老师进入研究团队。
(六)下一步计划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实课题组成员自身的文化底蕴,根据成员各自拟定的计划,把握方向,朝着各自的预定目标,以课堂为平台,大步前进,大胆创新,大幅度进展;继续往“孝德教育”靠拢,积累更多的案例,做好更深刻的反思,形成一定的理论,提升本课题的价值,让课题的结题报告彰显魅力。
2、在课下多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孝德教育内涵,合理设计教案,学习文化知识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孝德品质是侧重点,也是课堂学习的落脚点,也是课堂学习的“附加值”。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教师本职。如果能够在课程中保证课时,更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形成学校整体的特色课程。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课题组成员一定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从平时的点滴做起,以自己的课堂为第一抓手,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锻炼自己,在合作中形成理论。
(七)可预期成果
1、学生问卷调查及问卷分析调查报告
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资料(手抄报、文艺汇演、孝德教育读本、演讲比赛等)
3、课堂教学成果展(研讨课、优质课视频等)
4、相关论文
课题负责人:周中亮
三、专家意见(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左右)。
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孝德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校德育教育。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曾子孝德思想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展示、评价的支持,贴近学生,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及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曾子孝德思想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对平台建设需要深一步研究。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本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余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课题组应重点关注“研讨充分”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形成例会制度,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研工作联系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要多样化。结合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开发教育信息资源,成果形式不限制在研究论文、网站及学生作品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策略或模式、评价标准、优秀课例等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和理论水平。
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组织开展课题相关理论研究培训,按照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对研究过程性资料及佐证材料的进行归档和整理等。
评议组专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
2011年6月我校向江苏省教育学会申报了“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同年10月得以立项,2012年10月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领导下顺利开题。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课题改为: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学校紧扣研究目标,注重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 与本地学生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开发、利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乡的人文资源, 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养成教育与学校的科技特色活动相结合,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营造一个平等和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环境, 让他们都能受到平等教育, 融入城市的教育环境中。从而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市民素质, 维护地方安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初中阶段的孩子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诱导不好,就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我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中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此伴随出现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面临不良的生存环境,与本地孩子相比,外来务工子女存在更强烈的自卑和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上也出现更多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他们是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义务。经过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
(1) 实现均衡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应该是平等教育。在教育中,挖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独立性强等优点。能教育与影响本地学生的成长,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改掉不良习惯,使他们更好地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2)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教育,可以进一步融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间的关系,促进他们融入本地区经济、文化等领域,加深与本地居民的相互了解。消除无形中存在的歧视、自卑、对立等情绪。建立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
(3)促进文化交流的需要。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他们家乡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地研究。 能发掘这种多元文化。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改进教育方法的需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群体”, 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能力,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5) 创新学校管理的需要。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 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师生的教育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与调整等诸多问题。学校管理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日益增多的新形势。才能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充分调研,课题组认为本课题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改变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现状。根据调研,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随地吐痰、扔垃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学习上缺乏信心、自暴自弃、厌学甚至逃学。课题组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产生的根源,探讨外来民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有效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发展他们健康的心理,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改变教师的观念,寻找合适的教育策略。在教育中,好多教师还是老观念、老的教育方法。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心愉悦地接受教育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平等的成长条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全校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3、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众所周知:父母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师,在对孩子的意志品质、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道理而不是粗暴地打骂,让子女在友好和睦的环境里成长和学习。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外来务工子女:就是指从经济落后的地方流入到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的劳动力,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外来人员,被人们约定俗称为“外来务工人员”,而他们的子女就被称为“外来务工子女”。
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在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简言之,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即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意志品质、情感意识等方面素质形成与提高的一种教育。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而形成的针对性问题,课题组提出改进农村初中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改善行为习惯不够理想的现状,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课题组拟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目标:(1)通过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现状。
(2)通过研究和实施,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全体学生素质的提升。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研究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内容:(1)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内容
包括:学生籍贯、民族分布、学习基础、学习目标、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家庭经济等情况。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成为自律的主人。探索如何发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应用目标激励法、自我教育法、相互教育法等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激励他们化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 培养生活习惯, 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要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理论的学习,探索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的方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习习惯, 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研究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符合科学规律的学习习惯,探究怎样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挖掘、整理家乡的人文资源, 既丰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 又发展他们的交往、创新等能力;如何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学习,主动地阅读经典书籍, 让他们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怎样在课堂学习中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鉴别能力,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研究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为2011年2月——2011年5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的调研论证。具体工作为:1、为了丰富研究人员的知识,帮助他们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造就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群体。学校聘请太仓市教师培训中心的专家严乃超老师来校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2、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推荐下,阅读了一些理论书籍,通过自学、集体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不断夯实理论素养。3、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外来民工子女的相关情况,为我校的主课题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课题组成员在不记名的情况下,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对每道题目都进行了细致的数据统计。
第二阶段:课题设计申报阶段
时间为2011年6月——2012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领导机构,落实研究计划,确立课题方案,完成开题论证工作。具体工作为:
在2011年6月,以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年级组长为基本研究人员成立了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在2011年11月成立了6个子课题组,制定各自具体的研究方案,各子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在2012年5个课题成功申报了太仓市级课题(1个重点课题、两个规划课题、两个微型课题)在2012年10月举行开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并启动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时间为2012年11月——2013年7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研究和调整课题研究,具体工作为:
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重点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班主任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在校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原因,研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方法;二是任课老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从而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课题中期报告阶段
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1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研究初步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并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有序有效进行,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了一些扎实有力的举措,主要有: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课题组利用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邀请苏州市家长学校的心理学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座。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千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在教学上,课题组通过“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等形式,引领教师在课堂上对外地民工子女进行因材施教,并且适时地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下面着重介绍课题组调查分析和实践策略这两方面的具体进展。
(一)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课题组的成员们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书本收集了国内外在“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相关资料。我们在资料的收集中发现:关于农村初中的外来民工子女的资料少有介绍,这也是此课题独特性的具体体现,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我们学习了《心理学导论》、《走进新课程》、《人本主义理论》等理论知识。在了解了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历史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资料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撰写了文献综述。
(二)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
自2011年初确定课题方向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外地民工子女及家长都做了许多调查和访谈。我们通过对外来务工子女访谈,了解他们的籍贯、年龄、家庭成员、父母的职业和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问题;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印象(学习、行为习惯)、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区别、是否关注外来务工子女、是否接触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印象如何等等;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是否关注孩子的学习、平时会不会主动和老师联系、孩子如果有不听话或不守规矩的行为你是怎么教育的、对老师或学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等;同时,还对学校领导进行访谈,问题大致是学校现有学生人数、外来务工子女人数、在班级间是如何分布的、学校招收了较多的务工子女,是否加重了
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负担、日常教学管理中,针对务工子女有没有采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对教师的安排有无特殊要求和做法、教学管理存在哪些困难与问题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外来民工子女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优势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需要改正的行为习惯。这为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找到了着力点和方向。
(三)子课题的研究
在主课题申报以后,各教研组成立了子课题组,各组长分别撰写了子课题的方案,并且进行了申报。申报的结果是:包志凌的课题《农民工子女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是太仓市的重点课题,她以她们班级中的外来民工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各种策略,培养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曹磊的课题《提高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能力》是太仓市的规划课题,他研究的内容是:在历史的教学中,针对外来民工子女在性格、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探索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新型人才。施巧燕的课题《体育课中对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指导的研究》是太仓市的规划课题,他研究的内容是:研究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行为指导,提高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三个课题都是从不同学科来探索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习惯的策略,充实了主课题的内容,也为我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陆涛老师的太仓市微型课题《如何提高外来民工子女音乐素养问题的研究》和朱巍老师的太仓市微型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外来民工子女信息素养研究》在今年已经顺利结题。以上两个课题主要从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研究的,是我们主课题研究的一个方面。
(四)学校实行“德育导师制”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随着外来民工子女的不断增多,为了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努力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同时也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使每位教师在教书、育人两方面水平不断共同提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学校制订了《浏家港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五)学校举办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活动
在外来民工子女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孝心、关心和爱心三方面做得并不尽人意,特别是同学之间往往为了一件极小的事情大打出手,容易冲动。为了让外来务工子女感受来自学校及社会的爱心和关心,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也为了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学校特举办了“道德讲堂”主题班会活动。并且规定每学期都必须举办一次。
三、阶段性成果
自研究实施以来,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调查分析结果
从我们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调查不难发现:我们学校的外来民工子女来自于五湖四海。年龄相应比本地小孩大1或2岁。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在家里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有些学生回家要帮助父母干农活,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强。他们的父母在固定单位上班的不多,部分父母个体经营,还有部分家长承包种蔬菜。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子女接触的时间少,交流不多。对子女的教育更少。所以好多学生表现为:语言低级、粗俗, 礼貌缺失;满口土语、俗语;行为蛮横、粗野;遇事缺乏思考、喜欢动手动脚、甚至拳打脚踢;不尊敬老师;同时撒谎、不诚实、欺负弱小现象也时有发生。从父母的文化程度可以看出: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应都比较低。但是他们都比较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但仅仅是问一下子女,很少主动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当然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外来民工子女在家都要做家务,一般在生活上都很节约,热爱劳动,能吃苦耐劳。但是好多外来民工子女自卑、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在穿着、学习等方面,总觉得自己落后一等;有的觉得自己言语十腔十调,穿着土里土气,担心同学笑话;本地孩子见多识广,自己显得孤陋寡闻,于是害怕抛头露面,再加上成绩较差,见识不广,更感到自己差劲。自卑导致他们特别介意别人的说话,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变成了挖苦、讽刺。从而导致打架、斗殴。在学习方面,外来民工子女的异地就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稳定,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教育的管理体制、教科书的选择使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势必造成他们在知识的衔接、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与人的相处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一部分外来民工子女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科上新旧知识断档情况非常严重,以上种种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决定成立学校、年级组二级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转帮工作。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
我校的受导学生一般是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女优先予以考虑。我们学校的导师一般是学生的任课老师。在德育主任的安排下,任课老师先到班主任那里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大致情况,然后确定与任课班级结对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是外地民工子女)。那么任课老师就成了结对学生的“德育导师”。
1.导师聘任制度:
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年级组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年级组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先
行推荐,后由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
2.德育导师的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作业)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2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
(4)小组活动制度。小组活动分小组内活动和小组间活动两种。
小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缺的更好的德育效果。
3.定期例会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决定事项,总结工作。校级一般每学期召开二次,年级组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班级一般每二周召开一次。
4.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5.导师考核制度:
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根据下列四种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1)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
(2)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
(3)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
(4)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
6.导师奖励制度:
每学期学校将对导师进行考核。具体分值分配:工作手册(30%)+受导学生与家长评分(20%)+受导学生实际表现(30%)+其他教师评分(20%)。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教育方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1)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德育导师,在学校年度考核中另加分。(由校教代会讨论后确定)。
(2)设立“优秀德育导师奖”。
7.德育导师的工作方法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身教重于言教”,导师只有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导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导师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根据导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有的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一些导师则通过周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一些导师则利用电话、“心灵寄语”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分担烦恼和忧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导师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导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三)“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道德规范、宣传道德楷模、引领道德风尚,“道德讲堂”建设活动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报道学校各类先进的优秀事迹,创造浓厚的道德氛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增强“道德讲堂”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我校决定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学校道德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班会主题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2、“学校道德讲堂”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以及“学校道德讲堂”建设覆盖的目标。
2)“学校道德讲堂”的具体目标为: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把对学校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学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3)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4)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3、“学校道德讲堂”活动目的
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2)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3)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以“和睦”为核心。
4)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针对学生,我校着重以“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为主。重点对学生进行“三心”教育,即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以“我学、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形式。通过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对教师进行“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传承我市教育行业精神。
4、“学校道德讲堂”活动安排。
1)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课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统一安排一次班会课开展活动,初一以“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为主题,初二以“友善互助、自强自立为主题,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制作一个“道德讲堂”的课件。
2)在开展活动之前,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一名“典型学生”,并对他的事迹进行故事编写、拍照或制作成PPT课件,确定一批宣讲学生,主持和开展此项活动。
5、“学校道德讲堂”活动要求:
1)每次活动开展前,各班需提供的活动资料如下包含道德故事、道德短片或照片相关歌曲、相关经典诵读等环节内容的道德讲堂教案一份。
2)活动结束后各班需提供:学生感想文章5篇
(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改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如:姚云娟老师撰写的论文《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学习效率》发表在2013年的《科学大众》;闻红英老师撰写的论文《爱满天下——陶行知名言在“对外地民工子女的教育中”的运用》获2012年度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比赛三等奖;朱巍老师撰写的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奏响自主学习旋律》获江苏省第十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二等奖;朱巍老师撰写的论文《信息素养,漫漫长路需求索——农村初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获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论文三等奖;闻红英老师撰写的论文《体育教学中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抗挫教育》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二等奖;陆涛老师撰写的论文《用爱浇灌他们心中的音乐之花》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比赛;柏育红老师撰写的案例《耐心走进内心真心换得信心》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张瑾老师撰写的案例《为你打开一扇窗》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许爱林老师撰写的案例《老师帮我拍张集体照吧》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王芳老师撰写的案例《逃学风波》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二等奖;姚云娟老师撰写的案例《宽严相济---“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获江苏省教育学会案例评比三等奖;柏育红老师撰写的案例《给你一个机会,还我一个奇迹》获太仓市班主任案例评比三等奖。
四、问题反思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总结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
2、本课题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策略;如何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校教师的年轻化,经验不足,缺乏专家的引领,教师研究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4、进一步加强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传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整理、归档、上传。
五、后期设想
1、再次开展课题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学习与分析、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和交流。
2、围绕《农村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进一步开展好“德育导师制”工作,督促好教师做好各方面的记录工作。充分利用我校的品牌特色——科技教育,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养成教育。
3、开展课题的交流研讨会,发挥教师群体自主教研作用,做到以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学校课题研究的发展。
4、结合课题研究,请专家讲座,组织研讨交流活动。课题组将分教研组进行分别研讨,开展以学校教师与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活动,促进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
5、进行课题的开发和评估,认真总结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
研究》 发布日期:2013-11-20 浏览次数:61 字号:[ 大 中 小 ]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科 研 课 题
《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李琴 执笔
一、课题简介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从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来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和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较多。这是由于,一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思想陈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提出或发现问题的教学环节上,准备不足,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调控不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质量与程度较低,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教学缺乏全面性、实效性,影响主体作用的发挥。
鉴于以上的背景和认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概念界定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如下特征:(1)对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即对学习任务有清晰的认识;(2)对学习进度和学习过程能够自行控制和调节;(3)能够自己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4)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审核和自我评价。
它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
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指导学生修订自主学习计划、组织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做出形成性评价。
2、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是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学习领域的学科,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科课程实施环境。同时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的历史来说更注重““知其所以然”,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导引途径和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将教学重点置于必要的学习及思维策略和方法的提供上。通过优化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实现目标的层级化、结构化、个体化;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和丰富性;学习策略和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等,从而引导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先前经验、完善其知识结构和学习策略,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改进教师的教学现状
课堂是实践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仍然是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实际的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还致力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通过对“生本理念”、自主学习理论的学习,遵循“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同时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保证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能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
根据调研,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理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
(1)教师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逐步形成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从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学习观,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全面健康成长。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形成“自主学习”与“有效课堂”的教学观,课堂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化,从“形式”向“效果”转化,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五)、研究内容
1、理论研究方面:
建立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的相关教学(学习)理论基础,提出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操作流程和对应的理论依据或理由。
2、实践研究方面:
(1) 探索“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着重探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程如何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组织、引领、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如何利用精选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测、分析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探索研究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形式和备课方式,并在课堂中通过矫正互学环节实现第二次备课,如何整合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
(3)探索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的关系,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组织、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互助作用、发挥小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方法和能力。
二、研究进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时间为:2011年6月—2011年8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研究方向、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
具体工作为:
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调查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状况,形成了“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现状分析报告,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和策略的运用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实例依据。
第二阶段:课题设计申报阶段
时间为:2011年8月—2011年9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课题组人员安排,落实研究计划,确立课题方案。 具体工作为:
2011年8月,以省沙高的历史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基本研究人员成立了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定研究方案,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
2011年9月,启动课题研究。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培训课题组实验教师,根据方案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时间为:2011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课题研究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具体工作为:
全面实施研究方案,重点在三个层面展开:
1、通过理论学习,讲座培训和读书活动等形式,向课题组成员普及有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途径和策略的相关知识,形成关于引导自主学习途径和策略的理性认识,为开展实践研究铺平道路。
2、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途径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历史资料的运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等。。
3、 通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探讨,初步形成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第四阶段:课题中期报告阶段
时间为: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炼初步的研究成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在专家们的引领下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研究过程。
三、具体研究工作
(一)理论研究
1、理论指导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课题组利用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听取专家作理论指导。2011年10月,听取生本教育的专家荆志强老师作“我是如何践行生本教育的”的讲座,2013年2月,听取了江阴长泾中学陆敏刚副校长作“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
2、读书活动
课题组通过读书活动增强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到目前为止,课题组成员已经阅读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魏书生谈学习指导》、《教师如何写导学案》、《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等专著,并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3、调查现状与分析
课题组认真抓好调查准备、调查实施、调查分析三个环节,做到实情清楚,成因准确,对策可行。课题组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本校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形成了“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学生历史自主学习现状分析”报告,为课题研究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4、理论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专家指导,课题组对“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的认识,随着课题研究的进程而不断深入。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一直在做着这样的追问:“我们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方面有哪些绩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题组始终把这三个追问作为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点,更作为整个课题研究的价值追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逐步形成了“问题驱动”自主学习的途径和策略。
(1)“问题驱动”自主学习模式的流程
(二)实践探索
本课题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因此,课题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研与科研同行的研究方式,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
1、改进教法与学法
课题组通过“随堂听课”、“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 “同题异构”等形式,不断完善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侧重在三个层面引导教师改进教法和学法:一是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学习习惯;二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根据学习进程设计自我提问的表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预留反思的时间,提出反思的要量;三是教师反思自我教育教学的效能,这些反思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要求、对学生的态度,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失常时,采取内归因的方式审视自己,实现自我修正。
2、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明确了历史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终身型学习者。但是没有或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自主学习会产生大量的认知负载,从而严重伤害学习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发展。因此,课题组明确提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自我发展”的观点,确立了“四自”的指导方向。①“自我觉醒”,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前提。经过调研,许多学生对“自我”认识处于蒙昧状态,需要通过教师唤醒他们关注对“自我”的认知,这些认知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程度,甚至还包括个人的理想、目标、渴望、梦想及其信度。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学会”变为“我会学“,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②“自我评价”,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诱因。有了觉醒的前提,自我评价就顺理成章,心理诱因促使他们评价个体行为,正视个人与他人认知特点的差异,如自己的观察力比别人强,而注意控制程度又较别人弱。课堂上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问题的研究结果先在小组中完成“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即对自己的问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过程),老师根据小组的发言情况给予适当加分,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由此激励学生,开展小组间的竞争。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③“自我调控”,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基石。因为通过觉醒和评价,学生已经认知自我优劣,为了达成预期目标,必然调控自我行为,一方面往“凸显优越”方向发展,达到更加拔尖,另一方面避免往“甘于平庸”方向发展,错失积极调控。课题组之所以把“自我调控”理解为”基石,正是为了突出“调控”在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更是为了强调教师打磨“基石”使之“成材”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的“自我调控”中,离不开教师的纠误矫偏。④“自我反思”,这是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的飞跃。学生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向“创造力”转变。觉醒、评价、调控在学生自我发展中“螺旋式”向“成熟成功”传递,传递途中离不开外力的引领,然而当一名学生在自我发展中螺旋到一定高度,一定会从中感受到自我反思的激情,因为反思让他们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因为反思让他们尝到了从“原来的我”到“优秀的我”蜕变的幸福。由此,教师的外力作用适当淡化,学生已经达到真正的自我发展。
3、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从课题研究开始至今,课题组成员共开设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课30多节,其中
太仓市级公开课7节,苏州市级公开课3节:
倡导自主学习并不能削弱和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那么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导引作用如何体现呢?
①激发兴趣,创设氛围,使学生自主学习有保障。
课题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学习情境,采取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选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对自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近;使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②细心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我们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包括预习、听课、质疑、记笔记、练习、复习的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切实的帮助。
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各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要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愿学”、“乐学”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了自主学
习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自主学习。
③适时引导,宏观调控自主学习的进程
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后,教师继续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组织,就会导致无序和失控,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理解历史知识,完成对历史史实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并凭借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以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
④搭建平台,提供适合学生需要的舞台。
新课程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这需要教师能够搭建适应这种新需要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教师通过运用史料、图片或视频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历史史实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增强直观感受;对一些有争议的有辩论价值的问题,组织辩论赛,等等,让学生在充分“内化吸收”知识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方式呈现感悟,表达情感。
在自主学习中,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领,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自由学习。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会让教师教的过程精彩纷呈,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充实。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研究价值的最终体现。因此,我们将收集整理相关教案,形成教案集;收集相关课堂教学实录,形成教学案例集。
4、课题研究使教师教学行为得到改变,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1)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引领”。教师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尤其是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为了尽快的成长,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每个人都分配了相关的材料收集整理任务,在课题会上作交流学习,我们借鉴了其他省市研究的先进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无疑使得我们已经站在的巨人的肩膀上。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的课题专题培训会、校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研讨会以及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理论学习我们以最快的、最便捷的方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2)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实践体验”。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或者教育专家的成功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实践经验具有典型的隐形特征,这使得我们不能完全理解或者吸收这些经验,或者由于教师本身的特质和面对教育对象的差异而使得经验的有效性产生偏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收获有效
地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获得是最真实、最宝贵的。教研组针对课题内容设计实践体验和实践检验,例如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分别对“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究体验,在实践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实际进行修改、调整完善,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培养的一批优秀的年轻历史教师,这些年轻的历史教师在课题实践中快速成长起来,他们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正成为我校历史教学的中坚力量。
(3)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需要“同伴互助”。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同伴的帮助,小到备课组同事大到全体教师队伍,近则本组、本校远则世界各地,这种帮助可以是一句话、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而最为直接、最为有效地还是教研组同事间的相互促进。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我们弥补不足、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我们主要通过集体备课、汇报课研讨、示范课研讨等几种研讨方式来实现经验的交流、固化和升华。
(4)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任何经验的消化和吸收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在实践中探究的直接经验还是在交流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经验都需要一个收获后反思、反思中提升的这样一个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进步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逐渐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反思,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四、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欠缺,理念更新不足。尽管接受了专业培训,也阅读了部分专业书籍,但深感理论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会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够到位。
2、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不够规范,研究的力度不够。由于课题组教师都上是教学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相当的繁重,疏于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3、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缺少与外界交流,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适时、经常性的指导,碰到困难时,问题解决不够及时。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于教师通过不同的导引途径
和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首先要统一思想,其次要更新
理念,最后要勇于实践,在教学中百花齐放。
2、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确保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多方
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自我发展,从“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我学会”变为“我会学“。
3、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
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研究结果,得出能促
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导引途径和策略,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正在按照课题设计的方案进行着正常的研究,不仅今后要
做的工作很多,而且已经做的工作,其中还有很多值得反思、总结的地方。希望得
到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导。
六、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根据第一阶段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基本完成了方案设计的发展目标,而且取得了
比较好的成绩。第一阶段结束后,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课题组认为有三个大的方
面研究任务:(1)教师如何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2)如何为学生提供最有
力的的帮助,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3)如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阶段具体活动计划项目主要有:
1、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反思总结。每一位课题成员都要
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制定的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有序展开研究。在研
究过程中,边研究、边总结、边收集成果,形成历史自主学习中教师导引的途径和
策略。
2、积极参加课题的研讨,组织完成课题研究课,课题公开展示活动。对课题组
成员的研讨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及时评议反馈。督促课题组成员认真作好
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载,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
果。
3、加强课题组一阶段活动以后的总结与反思。可以以专题文章的形式、阶段论
文的形式、案例集的形式、体会感受等形式,使研究系统化、整体化和最优化。
4、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积极向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靠拢,把新课程的新观点、
新思路、新模式、新评价融入到课题组的研究中去。
5、加强课题成员之间的联系,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都要开设校级展示课,随
堂听课不少于2节,并整理好相关资料,促进课题的实效性研究。
6、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争取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有所
突破。
总之,新的一年是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实施的一年,本着课题研究需要互助、
互动、互利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中继续重视理论学习,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实
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借助各方面力量一起深化课题研
究,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我们相信,课题的研究会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
愿课题组全体成员在领导和专家们的支持下在第二阶段取得新的成就。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2012-12-28 20:36:34)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