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一)组成: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

1. 心脏结构特点(八下P137)

(1)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组成,左侧壁和下侧壁较厚,具有自动节律性。

(2)心脏内四个腔各自独立,左右不相通,通过二尖瓣或三尖瓣可由心房至心室下行。

(3)与心脏相通的血管有:肺静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2. 血管结构功能(八下P139)

动脉:管壁厚(含丰富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管腔窄,血液流速快,血压较高;位置较深;血流方向是离开心脏。

静脉:管壁较薄,管腔较宽,血液流速慢,血压较低;与动脉平行,位置较浅;血流方向是流回心脏。

毛细血管:多而密成网(800-1000m2) ,管壁极薄,管腔极窄,血液流速极慢;是连接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以及细胞液的枢纽,是体内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组成和功能

组成:血浆及血细胞

血浆包括四类物质:水、养料(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O2、无机盐、维生素等)、代谢废物(CO2、尿素、尿酸、肌苷等)以及特殊蛋白质,如:抗体、激素、酶等。

血液包括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主要功能:物质运输、防御、凝血、调节(体液调节、体温调节、酸碱度调节)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流动组织,它包括细胞和液体两部分。 细胞部分是指血液的有形成份,总称为血细胞。

液体部分称为血浆。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在正常情况下,每公斤体重的血量,男性多于女性,幼儿多于成年人。

1、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份,约占全血窖的50-60%,血浆中除含水分外,还有各种血浆蛋白、无机盐、葡萄糖、激素等物质。血浆具有维持渗透压、保持正常血液酸碱度、防御和体液调节等多种功能。

2、血细胞。血细胸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为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正常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2-15克,女子为11-14克,血红蛋白与红细胞

数量有密切关系。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2)白细胞。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其生理变动范围较大,进食后、炎症、月经期等都可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白细胞又分为有颗粒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料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 粒的淋马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

(3)血小板。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血小板数量也随不同的机能状态有较大的变化。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两个方面,同时还有营养和支持作用。

血液功能:

运输。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自肺吸入的氧气以及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都依靠血液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赖血液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身体正常代谢的进行。血液的运输功能主要是靠红细胞来完成的。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血液这一运输功能,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②参与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直接进入血液,依靠血液输送到达相应的靶器

官,使其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可见,血液是体液性调节的联系媒介。此外,如酶、维生素等物质也是依靠血液传递才能发挥对代谢的调节作用的。

③保持内环境稳态。由于血液不断循环及其与各部分体液之间广泛沟通,故对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酸碱度平衡以及体温的恒定等都起决定性的作用。

④防御功能。机体具有防御或消除伤害性刺激的能力,涉及多方面,血液体现其中免疫和止血等功能。例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并分解外来的微生物和体内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有的则为免疫细胞,血浆中的抗体如抗毒素、溶菌素等均能防御或消灭入侵机体的细菌和毒素。上述防御功能也即指血液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靠白细胞实现。此外,血液凝固对血管损伤起防御作用。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一)组成: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管道系统

1. 心脏结构特点(八下P137)

(1)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组成,左侧壁和下侧壁较厚,具有自动节律性。

(2)心脏内四个腔各自独立,左右不相通,通过二尖瓣或三尖瓣可由心房至心室下行。

(3)与心脏相通的血管有:肺静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2. 血管结构功能(八下P139)

动脉:管壁厚(含丰富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管腔窄,血液流速快,血压较高;位置较深;血流方向是离开心脏。

静脉:管壁较薄,管腔较宽,血液流速慢,血压较低;与动脉平行,位置较浅;血流方向是流回心脏。

毛细血管:多而密成网(800-1000m2) ,管壁极薄,管腔极窄,血液流速极慢;是连接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以及细胞液的枢纽,是体内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组成和功能

组成:血浆及血细胞

血浆包括四类物质:水、养料(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O2、无机盐、维生素等)、代谢废物(CO2、尿素、尿酸、肌苷等)以及特殊蛋白质,如:抗体、激素、酶等。

血液包括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主要功能:物质运输、防御、凝血、调节(体液调节、体温调节、酸碱度调节)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流动组织,它包括细胞和液体两部分。 细胞部分是指血液的有形成份,总称为血细胞。

液体部分称为血浆。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在正常情况下,每公斤体重的血量,男性多于女性,幼儿多于成年人。

1、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份,约占全血窖的50-60%,血浆中除含水分外,还有各种血浆蛋白、无机盐、葡萄糖、激素等物质。血浆具有维持渗透压、保持正常血液酸碱度、防御和体液调节等多种功能。

2、血细胞。血细胸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为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正常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2-15克,女子为11-14克,血红蛋白与红细胞

数量有密切关系。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2)白细胞。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其生理变动范围较大,进食后、炎症、月经期等都可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白细胞又分为有颗粒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料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 粒的淋马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

(3)血小板。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血小板数量也随不同的机能状态有较大的变化。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两个方面,同时还有营养和支持作用。

血液功能:

运输。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自肺吸入的氧气以及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都依靠血液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赖血液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身体正常代谢的进行。血液的运输功能主要是靠红细胞来完成的。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血液这一运输功能,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②参与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直接进入血液,依靠血液输送到达相应的靶器

官,使其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可见,血液是体液性调节的联系媒介。此外,如酶、维生素等物质也是依靠血液传递才能发挥对代谢的调节作用的。

③保持内环境稳态。由于血液不断循环及其与各部分体液之间广泛沟通,故对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酸碱度平衡以及体温的恒定等都起决定性的作用。

④防御功能。机体具有防御或消除伤害性刺激的能力,涉及多方面,血液体现其中免疫和止血等功能。例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并分解外来的微生物和体内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有的则为免疫细胞,血浆中的抗体如抗毒素、溶菌素等均能防御或消灭入侵机体的细菌和毒素。上述防御功能也即指血液的免疫防御功能,主要靠白细胞实现。此外,血液凝固对血管损伤起防御作用。


相关内容

  • [子午流注]人体血液循环时间表
  • 浏览5次 创建时间 2008-04-16 18:14:15 根据<子午流注>人体血液循环时间表所示,子时即夜间1l时至凌晨1时,在这时段里人体精华将随着血液的循环,全力的来支援肝脏,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让肝脏于最巅峰状态下制造胆汁贮存于胆囊备用.丑时即凌晨1时至3时,此时段人体血液精华全 ...

  •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
  •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第I卷(选择题) 1."高空王子"阿迪力·吾守尔在衡山两峰间沿钢索迎着劲风,成功行走1.389KM,创下了新的基尼斯记录.可以推测其脑的结构中超常发达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延髓 2.小明发烧,妈妈 ...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经循环系统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也要经循环系统才能运离细胞.本 ...

  • [血液循环途径]说课稿
  • <血液循环途径>说课稿 一.[教 材 分 析 ]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环途径>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 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 ...

  • 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第8章 人体的营养§4.8.1 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 化.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不是由水引 起的.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 ...

  •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 2.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3.血管的跳动就是脉搏 4.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动脉是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的血管 6.静脉是能够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7..毛细血 ...

  •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2.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主要功能. 3.了解脉搏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

  • 电气石的五大功能
  • 电气石的五大功能 一.能永久的释放负离子 常识告诉我们,当你在风景优美的山林.海滨.湖泊.瀑布边驻足时,当雨过天晴后,你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这是因为,这里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致使空气特别清新.而当今世界工农业大规模的持续发展,人口膨胀森林植被大面积遭破坏,生态平衡失调,造成气候异常,人类 ...

  • 脑梗塞的原因
  • 脑梗塞脑血栓病因之微循环障碍 什么是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微循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血液不畅, 微血管痉挛, 微血流黏度增高, 红细胞聚集, 血栓形成或有栓塞.血瘀证是血脉瘀滞不畅, 气滞血瘀所致 ...

  • 七年级生物提纲
  • 第八章 1.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能够产生 精子,分泌 雄性激素 .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卵巢 ,能够产生 卵子,分泌 雌性激素 . 2.人的生殖细胞是. 3.受精的部位是入 子宫中继续发育. 4.胎儿通过从母体吸取料,排出 二氧化碳 等代谢废物. 5.人的生殖发育从开始,直到个体发育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