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精密加工工艺流程
目的:规范工序工艺流程,明确质量目标,安全、有序地生产,并使之有效率。
详细步骤:
1、领取生产通知单后,车间负责人进行生产任务的分解并安排生产。加工人员领取图纸及加工工艺规程,无图纸及加工工艺规程可拒绝加工。根据图纸进行核算,对圆弧矢高及相关尺寸(包括总高及边缘厚度)根据加工光学方程式核算;熟悉工艺规程,对不明确的地方向相关人员提出质询。
2、坯料自检。首先检查毛坯是否有倒角,没有则进行倒角处理。检查加工余量是否满足加工需求;检查坯料总高是否满足加工要求;检查坯料是否完好及确认数量。
3、根据加工要求准备加工所需工装夹具,并检查夹具是否完备,精度是否满足加工要求,主要检测项目是夹具安装定位基准面。检测方法为:将待车毛坯件装夹到工装夹具并吸附在车床主轴上把外圆校好,任取端面上任一点作一个标记,在夹具内转零件任意一个角度把其外圆校好,用电感测微仪检测标记点的跳动差值,若数值在5微米以内则说明夹具安装定位基准面符合加工定位要求。否则夹具不符合要求须重修。
4、加工程序编制。根据加工图纸要求把零件相应的口径、半径、非球面方程系数输入到编程软件中,比对程序和零件的矢高大小是否一致,一致则编程正确。相关人员复核确认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加工
A、把装夹好的工件吸附到主轴上,用电感测微仪将工件外圆校在5微米以内。将所用工件坐标系设置安全距离,运行程序。当程序走到工件中心附近进行对刀动作。对刀完成后修改对应工件坐标系。运行程序加工零件。
B、零件加工完成后清洁零件表面,用轮廓仪检测其面型精度。检测过程为超精
密加工的关键工序,加工面形、光洁度和等厚差是检测的关键特性。必须认真填写好《关键工序记录表》。一般情况下,均要求面形不大于0.8um,粗糙度不大于8nm,且半径值调整不允许超过曲率样板精度半径允差要求。面型精度不大于0.5微米则为合格产品,否则为不合格产品,须重新调整加工参数再次加工。等厚差确认以重新装夹加工好的零件,用电感测微仪校验表面跳动,以此来测量等厚差。调整面型主要有两种方法:调整刀具加工参数。根据面型的“凸”、“凹”“W”、“M”相应调整刀具的R、X;根据轮廓仪测量结果利用编程软件补偿功能进行补偿,生成新的加工程序,用其再加工一次直至面形符合图纸要求。
C、零件加工过程中要实时填写关键工序记录卡。关键工序记录卡须填写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外形尺寸、所用刀具、加工时间、加工程序、加工者、加工参数、工件坐标、测量结果及面型调整过程。
D、零件完工后填写标示卡随零件一并送清洗部门清洗。清洗好后送质检部门检测,检测不合格则重新返工。
光学精密加工工艺流程
目的:规范工序工艺流程,明确质量目标,安全、有序地生产,并使之有效率。
详细步骤:
1、领取生产通知单后,车间负责人进行生产任务的分解并安排生产。加工人员领取图纸及加工工艺规程,无图纸及加工工艺规程可拒绝加工。根据图纸进行核算,对圆弧矢高及相关尺寸(包括总高及边缘厚度)根据加工光学方程式核算;熟悉工艺规程,对不明确的地方向相关人员提出质询。
2、坯料自检。首先检查毛坯是否有倒角,没有则进行倒角处理。检查加工余量是否满足加工需求;检查坯料总高是否满足加工要求;检查坯料是否完好及确认数量。
3、根据加工要求准备加工所需工装夹具,并检查夹具是否完备,精度是否满足加工要求,主要检测项目是夹具安装定位基准面。检测方法为:将待车毛坯件装夹到工装夹具并吸附在车床主轴上把外圆校好,任取端面上任一点作一个标记,在夹具内转零件任意一个角度把其外圆校好,用电感测微仪检测标记点的跳动差值,若数值在5微米以内则说明夹具安装定位基准面符合加工定位要求。否则夹具不符合要求须重修。
4、加工程序编制。根据加工图纸要求把零件相应的口径、半径、非球面方程系数输入到编程软件中,比对程序和零件的矢高大小是否一致,一致则编程正确。相关人员复核确认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加工
A、把装夹好的工件吸附到主轴上,用电感测微仪将工件外圆校在5微米以内。将所用工件坐标系设置安全距离,运行程序。当程序走到工件中心附近进行对刀动作。对刀完成后修改对应工件坐标系。运行程序加工零件。
B、零件加工完成后清洁零件表面,用轮廓仪检测其面型精度。检测过程为超精
密加工的关键工序,加工面形、光洁度和等厚差是检测的关键特性。必须认真填写好《关键工序记录表》。一般情况下,均要求面形不大于0.8um,粗糙度不大于8nm,且半径值调整不允许超过曲率样板精度半径允差要求。面型精度不大于0.5微米则为合格产品,否则为不合格产品,须重新调整加工参数再次加工。等厚差确认以重新装夹加工好的零件,用电感测微仪校验表面跳动,以此来测量等厚差。调整面型主要有两种方法:调整刀具加工参数。根据面型的“凸”、“凹”“W”、“M”相应调整刀具的R、X;根据轮廓仪测量结果利用编程软件补偿功能进行补偿,生成新的加工程序,用其再加工一次直至面形符合图纸要求。
C、零件加工过程中要实时填写关键工序记录卡。关键工序记录卡须填写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外形尺寸、所用刀具、加工时间、加工程序、加工者、加工参数、工件坐标、测量结果及面型调整过程。
D、零件完工后填写标示卡随零件一并送清洗部门清洗。清洗好后送质检部门检测,检测不合格则重新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