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科学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拉伊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洛 B.沛西·能 C.孟禄 D.达尔文

3.“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A.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4.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体本能需要来确定的是( )。 A.孔德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涂尔干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科学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拉伊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洛 B.沛西·能 C.孟禄 D.达尔文

3.“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A.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4.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体本能需要来确定的是( )。 A.孔德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涂尔干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通过于( )年。 A.1986 B.1995

C.2001 D.2006

7.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结构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罗杰斯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9.德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政治教育、法制教育 B.政治教育、心理教育 C.法制教育 D.政治教育

10.“润物细无声”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自我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

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的教育文献是_________。 12.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着名的教育体系_________。 13.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是_________。 14.马克思认为_________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 15.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_________的培养。

16.培养“书呆子”的教学违背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

17.从课程管理角度来分,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_____。 18.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_________。 19.德育使把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_________的过程。 20.班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 21.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2.人的发展是遗传素质决定的。 23.教师要成为指导者。 24.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5.教学的目的是智育。 26.简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27.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29.简述班级活动的意义。

30.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涯关注理论。 31.结合实际,论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征。

3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认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C 3.B 4.D 5.C 6.D 7.B 8.B 9.A 10.D 11.《学记》

12.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3.科教兴国 14.旧式分工 15.实践能力

1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7.校本课程 18.基本技能技巧 19.道德行为 20.活动实施

21.正确。为了使教育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一定要牢牢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国家政权力量、经济力量、意识形态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22.错误。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

23.正确。指导者是现代教师应该扮演的一个基本角色。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信息渠道多样化的必然结果,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要求。

24.正确。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方针。以教学为主要求在时间上多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25.错误。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等

26.教学相长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臧息相辅原则;预时孙摩原则。 27.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标准和有关教育内容。

28.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基本观点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29.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30.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包括以下四个阶段:A、教学前关注阶段;B、早期生存关注阶段;C、教学情景关注阶段;D、关注学生的阶段。

31.教师职业属于一种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表现为(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使人人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培养人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社会文明得以进步。(2)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在它的技艺性、经验性、实践性上。(3)专业训练和资格;(4)专业自主;(5).专业组织和专业团体;(6).专业地位。

32.(1)人类认识事物两条途径:获取直接经验和获取间接经验,教学活动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获取直接经验为辅。

(2)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A、学习间接经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B、学习间接经验也是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

(3)如何把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A、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B、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验、实习、参观等实践方法,获得直接经验。

(4)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A、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B、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以上论述,请理论结合实际)。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第一次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文件是( )。 A.195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这是因为

人的发展是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4.童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 A.六七岁至十三四岁 B.十一二至十四五岁 C.三岁至五六岁 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5.隐性课程的提出是( )。 A.杰克逊 B.怀特海 C.布鲁姆 D.杜威

6.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 )。 A.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 B.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C.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7.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可以说是最早的( )。 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8.《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实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则说:“马上去实行。”这反映了孔子提出的哪个教学原则( )。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9.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榜样示范 C.陶冶教育 D.品德评价

10.在班的意见,这属于哪条基本原则( )。 A.平行性原则 B.民主与自主的原则 C.规范与创新结合的原则 D.目标原则

11.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孔子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道德修养方法。

1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____。 13.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__________。

14.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是维果茨基_____________理论的教学实践者。

15.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_________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

16.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_______________、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7.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

18.按课程的存在形式及地位作用的不同,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__________。 19.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__________、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0.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___________、讲演四种形式。 21.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22.教育制度就是学制。

23.隐性课程就是看不见的学校非制度文化。 24.新课改后,教师就不用作传授者了。 25.教学的目的是智育。

26.简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7.简述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

28.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29.简述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30. 简述德育的任务。

31.在教师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一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谈了她的一段经历:开学快一个月了,我这些一年级的“宝贝们”表现还好。不过有件特别让我感到头疼的事:每次上课,不是这位掏不出课本,就是那位找不到笔。尽管我一再强调课前要把学习用具摆放好,可是道理说尽仍然无济于事。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我画了一幅“学具摆放图”贴在黑板的旁边,然后,和学生约定:“课前课后看一眼”“同伴要相互提醒”“老师一站一指提示你”。实施后效果不错。一周之后基本不用我“一站一指”,两周之后,同伴提醒的现象也消失了,不到一个月,每位学生都形成了好习惯。该班主任的做法符合德育哪一规律?请依据该规律加以分析。

32.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终身教育的,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B 4.D 5.A 6.C 7.D 8.C 9.A 10.B 11.自省自克 12.教育学 13.人的素质现代化 14.最近发展区 15.拉萨尔 16.导向 17.苏格拉底 18.隐性课程

19.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20.讲读

21.错误。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人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样的环境,有的人卓有成效,有的人平平庸庸。

22.错误:教育制度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错误:隐性课程一般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学校的人际关系等几个主要部分。

24.错误。新课改后,教师角色多样化,要做好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

25.错误。(1)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2)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智育和其它各育的其本途径,不仅仅是智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此外,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师特点等因素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7.从儿童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以儿童的心理发

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28.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29.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共同的生活准则;一定的心理氛围。

30.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

31.符合“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规律。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的。德育过程就是培养这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来说,德育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教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有其互独立性,其发展并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程序。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开端和教育程序。案例中的老师发现从“知”入手进行教育无效后,能够及时调整入手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以“行”为开端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1)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收到各种教育培养。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观念。(2)终身教育意味着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阻隔。(3)启示我们: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和理解;加强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的结合;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于(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2.首次明确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中央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D.《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3.当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机能的超常发展而得到补偿,这是因为人的发展是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社会制约性

B.相对独立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对社会的反作用性

5.主张“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杜威

C.卢梭

D.罗杰斯

6.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7.学校长期形成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各种人际关系等,在课程类型上属于( )。

A.选修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9.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教学

10.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 )。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B.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C.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___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

12.___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

13.教育是一种______________,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4.________________是布卢姆教学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15.现代的教师应扮演好以下角色______、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协调员。

16.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_____________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17.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

18.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划分,可分为学科课程、____________和综合课程。

19.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20.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实物、过程行进中展开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21.经济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22.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为重点。

2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无条件的。

24.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25.“双基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7.简述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2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9.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0.简述当前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31.试析“教育万能论”的理论缺陷。

32.结合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C 3.C 4.C 5 B 6.B 7.D 8.C 9.D 10.D

11.启发诱导

12.政治制度

13.社会现象

14.掌握学习理论

15.诊断者

16.旧式分工

17.亚里士多德

18.活动课程

19.客观公正

20.现场教学

21.错误。经济为教育提供基础。政治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22.错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23.错误。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第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第二要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

24.正确。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的地位:一方面,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且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因此他们是教育的客体;另一方面,学生是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且能进行自我教育,因此他们又是教育的主体。

25.正确。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即“双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27.从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重视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8.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2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30.选择化和个性化、平衡性、综合化、管理上的多极化。

31.(1)教育万能论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作用绝对化。(2)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与促进作用只是相对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与促进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32.(1)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2)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需要教师做到:1.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0多个,通过日常观察和了解。2.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分层教学;课外活动;开设选修课。有的同学个性较强,吃软不吃硬,应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有些同学则需要棒喝般的警醒,有的同学爱学习,有的同学爱运动等等。

1.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2.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的是( )。

A.卢梭

B.康德

C.罗杰斯

D.洛克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通过于( )年。

A.1986

B. 1995

C.2001

D. 2006

6.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评定学生操行

D.了解和研究学生

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育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苏联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核心教育思想是( )。

A.平行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共产主义教育

D.实用主义教育

9.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D. 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10.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和促进作用的是( )。

A.环境

B.学校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11.师生关系包括师生的___________、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

12._______________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3.课程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结构、__________________等。

14.________________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5.德育包括政治教育、_________、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6.1986年通过的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17.学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设施;二是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9.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和________________。

20.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2.双轨制就是学校系统分普通和职业两类学校。

23.掌握学习就是所有儿童都掌握所学内容。

24.教师劳动是一种体力劳动。

25.教师要成为管理者。

26.简述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

27.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9.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30.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31.论述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32.北京某小学的学生张三,经常拿别的同学的东西,每次被发现后,在教师的批评帮助下,都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表示要痛改前非,甚至泪水涟涟地写血书保证;但一段时间后,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再次认识错误,再次保证;但过了一段时间,毛病又犯了„„

刚当教师不久的王老师非常苦恼,请你帮助她分析一下,案例中体现了德育过程中的哪条规律,如何根据德育规律予以纠正。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D 3.B 4.B 5.D 6.A 7.C 8.B 9.B 10.B

11.教育关系

12.理解教材

13.课程实施与评价

14.了解和研究学生

15.思想教育

16.《义务教育法》

17.学校规章制度

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罗杰斯

20.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德育水平的矛盾

21面安排的原则.以教学为主,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2.错误。双轨制是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视为资产阶级设立的、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中学;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及其职业学校。

23.错误。掌握学习是指“所有的儿童都能达到最低限度标准。”换句话说,教学只要能够适应每个人的才能和基础、学习状况、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足够的学习时间、科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人人最终都能达标。

24.错误。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这种劳动与生产劳动、其他职业的劳动不同,其本质特点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劳动。

25.正确。管理者是教师应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主要是指教师应对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学习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的,教师要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使学生的活动有计划、组织、秩序和效率。

26.选择化和个性化;平衡化;综合化;管理上的多极化。

27.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28.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9.确定班级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组织多种

多样的活动;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30.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基本观点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31.(1)德育过程是长期过程:A、这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B、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C、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A、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B、现代社会影响因素的日益复杂化。(3)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不能“毕其.

功于一役”善于反复抓,抓反复。

32.(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这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其次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最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加上现代社会影响因素的日益复杂化,因此在品德的行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教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科学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拉伊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洛 B.沛西·能 C.孟禄 D.达尔文

3.“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A.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4.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体本能需要来确定的是( )。 A.孔德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涂尔干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科学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拉伊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洛 B.沛西·能 C.孟禄 D.达尔文

3.“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 A.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4.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体本能需要来确定的是( )。 A.孔德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涂尔干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通过于( )年。 A.1986 B.1995

C.2001 D.2006

7.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结构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罗杰斯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9.德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政治教育、法制教育 B.政治教育、心理教育 C.法制教育 D.政治教育

10.“润物细无声”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自我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

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的教育文献是_________。 12.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着名的教育体系_________。 13.1995年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是_________。 14.马克思认为_________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 15.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_________的培养。

16.培养“书呆子”的教学违背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

17.从课程管理角度来分,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_____。 18.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_________。 19.德育使把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_________的过程。 20.班级活动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 21.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2.人的发展是遗传素质决定的。 23.教师要成为指导者。 24.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5.教学的目的是智育。 26.简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 27.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29.简述班级活动的意义。

30.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涯关注理论。 31.结合实际,论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征。

3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认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C 3.B 4.D 5.C 6.D 7.B 8.B 9.A 10.D 11.《学记》

12.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3.科教兴国 14.旧式分工 15.实践能力

1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7.校本课程 18.基本技能技巧 19.道德行为 20.活动实施

21.正确。为了使教育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一定要牢牢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可以通过国家政权力量、经济力量、意识形态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22.错误。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

23.正确。指导者是现代教师应该扮演的一个基本角色。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信息渠道多样化的必然结果,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要求。

24.正确。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方针。以教学为主要求在时间上多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25.错误。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等

26.教学相长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臧息相辅原则;预时孙摩原则。 27.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标准和有关教育内容。

28.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基本观点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29.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30.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包括以下四个阶段:A、教学前关注阶段;B、早期生存关注阶段;C、教学情景关注阶段;D、关注学生的阶段。

31.教师职业属于一种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表现为(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使人人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培养人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社会文明得以进步。(2)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在它的技艺性、经验性、实践性上。(3)专业训练和资格;(4)专业自主;(5).专业组织和专业团体;(6).专业地位。

32.(1)人类认识事物两条途径:获取直接经验和获取间接经验,教学活动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获取直接经验为辅。

(2)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A、学习间接经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B、学习间接经验也是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

(3)如何把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A、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B、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验、实习、参观等实践方法,获得直接经验。

(4)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A、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B、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以上论述,请理论结合实际)。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第一次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文件是( )。 A.195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这是因为

人的发展是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4.童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 A.六七岁至十三四岁 B.十一二至十四五岁 C.三岁至五六岁 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5.隐性课程的提出是( )。 A.杰克逊 B.怀特海 C.布鲁姆 D.杜威

6.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 )。 A.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 B.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C.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7.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可以说是最早的( )。 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8.《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实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则说:“马上去实行。”这反映了孔子提出的哪个教学原则( )。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9.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榜样示范 C.陶冶教育 D.品德评价

10.在班的意见,这属于哪条基本原则( )。 A.平行性原则 B.民主与自主的原则 C.规范与创新结合的原则 D.目标原则

11.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孔子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道德修养方法。

1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____。 13.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__________。

14.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是维果茨基_____________理论的教学实践者。

15.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_________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

16.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_______________、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7.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

18.按课程的存在形式及地位作用的不同,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__________。 19.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__________、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0.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___________、讲演四种形式。 21.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22.教育制度就是学制。

23.隐性课程就是看不见的学校非制度文化。 24.新课改后,教师就不用作传授者了。 25.教学的目的是智育。

26.简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7.简述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

28.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29.简述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30. 简述德育的任务。

31.在教师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一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谈了她的一段经历:开学快一个月了,我这些一年级的“宝贝们”表现还好。不过有件特别让我感到头疼的事:每次上课,不是这位掏不出课本,就是那位找不到笔。尽管我一再强调课前要把学习用具摆放好,可是道理说尽仍然无济于事。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我画了一幅“学具摆放图”贴在黑板的旁边,然后,和学生约定:“课前课后看一眼”“同伴要相互提醒”“老师一站一指提示你”。实施后效果不错。一周之后基本不用我“一站一指”,两周之后,同伴提醒的现象也消失了,不到一个月,每位学生都形成了好习惯。该班主任的做法符合德育哪一规律?请依据该规律加以分析。

32.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终身教育的,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B 4.D 5.A 6.C 7.D 8.C 9.A 10.B 11.自省自克 12.教育学 13.人的素质现代化 14.最近发展区 15.拉萨尔 16.导向 17.苏格拉底 18.隐性课程

19.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20.讲读

21.错误。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人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样的环境,有的人卓有成效,有的人平平庸庸。

22.错误:教育制度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错误:隐性课程一般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学校的人际关系等几个主要部分。

24.错误。新课改后,教师角色多样化,要做好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

25.错误。(1)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2)教学作为师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智育和其它各育的其本途径,不仅仅是智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此外,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师特点等因素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7.从儿童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以儿童的心理发

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28.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29.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共同的生活准则;一定的心理氛围。

30.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

31.符合“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这一德育规律。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的。德育过程就是培养这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来说,德育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教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有其互独立性,其发展并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程序。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开端和教育程序。案例中的老师发现从“知”入手进行教育无效后,能够及时调整入手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以“行”为开端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1)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收到各种教育培养。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观念。(2)终身教育意味着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阻隔。(3)启示我们: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和理解;加强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的结合;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于(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2.首次明确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中央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D.《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3.当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机能的超常发展而得到补偿,这是因为人的发展是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社会制约性

B.相对独立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对社会的反作用性

5.主张“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杜威

C.卢梭

D.罗杰斯

6.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7.学校长期形成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各种人际关系等,在课程类型上属于( )。

A.选修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可谓善喻矣”。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9.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教学

10.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 )。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B.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C.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___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

12.___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

13.教育是一种______________,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4.________________是布卢姆教学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15.现代的教师应扮演好以下角色______、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协调员。

16.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_____________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17.最早提出自由教育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

18.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划分,可分为学科课程、____________和综合课程。

19.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20.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实物、过程行进中展开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21.经济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22.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为重点。

2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无条件的。

24.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25.“双基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7.简述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

2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9.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0.简述当前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31.试析“教育万能论”的理论缺陷。

32.结合自己的(受)教育经历,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C 3.C 4.C 5 B 6.B 7.D 8.C 9.D 10.D

11.启发诱导

12.政治制度

13.社会现象

14.掌握学习理论

15.诊断者

16.旧式分工

17.亚里士多德

18.活动课程

19.客观公正

20.现场教学

21.错误。经济为教育提供基础。政治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22.错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23.错误。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第一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第二要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

24.正确。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的地位:一方面,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且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因此他们是教育的客体;另一方面,学生是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且能进行自我教育,因此他们又是教育的主体。

25.正确。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即“双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27.从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重视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8.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2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30.选择化和个性化、平衡性、综合化、管理上的多极化。

31.(1)教育万能论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作用绝对化。(2)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与促进作用只是相对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与促进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32.(1)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2)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需要教师做到:1.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0多个,通过日常观察和了解。2.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特长。分层教学;课外活动;开设选修课。有的同学个性较强,吃软不吃硬,应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有些同学则需要棒喝般的警醒,有的同学爱学习,有的同学爱运动等等。

1.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2.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的是( )。

A.卢梭

B.康德

C.罗杰斯

D.洛克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论语》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通过于( )年。

A.1986

B. 1995

C.2001

D. 2006

6.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C.评定学生操行

D.了解和研究学生

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育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苏联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核心教育思想是( )。

A.平行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共产主义教育

D.实用主义教育

9.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D. 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10.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和促进作用的是( )。

A.环境

B.学校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11.师生关系包括师生的___________、道德关系和心理关系。

12._______________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3.课程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结构、__________________等。

14.________________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5.德育包括政治教育、_________、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6.1986年通过的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17.学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设施;二是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9.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和________________。

20.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2.双轨制就是学校系统分普通和职业两类学校。

23.掌握学习就是所有儿童都掌握所学内容。

24.教师劳动是一种体力劳动。

25.教师要成为管理者。

26.简述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

27.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9.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30.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31.论述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32.北京某小学的学生张三,经常拿别的同学的东西,每次被发现后,在教师的批评帮助下,都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表示要痛改前非,甚至泪水涟涟地写血书保证;但一段时间后,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再次认识错误,再次保证;但过了一段时间,毛病又犯了„„

刚当教师不久的王老师非常苦恼,请你帮助她分析一下,案例中体现了德育过程中的哪条规律,如何根据德育规律予以纠正。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D 3.B 4.B 5.D 6.A 7.C 8.B 9.B 10.B

11.教育关系

12.理解教材

13.课程实施与评价

14.了解和研究学生

15.思想教育

16.《义务教育法》

17.学校规章制度

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罗杰斯

20.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已有的德育水平的矛盾

21面安排的原则.以教学为主,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2.错误。双轨制是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视为资产阶级设立的、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中学;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及其职业学校。

23.错误。掌握学习是指“所有的儿童都能达到最低限度标准。”换句话说,教学只要能够适应每个人的才能和基础、学习状况、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足够的学习时间、科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人人最终都能达标。

24.错误。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这种劳动与生产劳动、其他职业的劳动不同,其本质特点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劳动。

25.正确。管理者是教师应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主要是指教师应对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学习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校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的,教师要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秩序,使学生的活动有计划、组织、秩序和效率。

26.选择化和个性化;平衡化;综合化;管理上的多极化。

27.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28.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9.确定班级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组织多种

多样的活动;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30.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基本观点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31.(1)德育过程是长期过程:A、这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B、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C、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A、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B、现代社会影响因素的日益复杂化。(3)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不能“毕其.

功于一役”善于反复抓,抓反复。

32.(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这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其次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最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加上现代社会影响因素的日益复杂化,因此在品德的行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教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相关内容

  • 2015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二十三
  • 2015年福建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二十三 [导语]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福建省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2015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正在如火如余进行中,2015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各个阶段 ...

  • 2015年厦门教师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15年厦门教师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福建中公]温馨提示:2015年福建省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15年4月20日-25日,4月25日进行2015年福建省教师招聘笔试.2015年福建省教师招聘准考证打印出来后将作为进入考场证明,在试卷填写信息时也需填写上准考证上显示的考号,提醒广大考试切记 ...

  • 2014年漳州市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方案
  •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考考试交流群: 335148346; 咨询电话:0591-88780197 2014年福建省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福建省委编办<关于2014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4]12号) ...

  • 2016上半年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报名及现场确认
  • 2016上半年福建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报名及现场确认 通过最新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福建教招将于3月底报名, 4月底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福建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福建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 ...

  • 201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 201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笔试部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是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0]7号文件)的规定精神,为参加福建省中小学新 ...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网上支付常见问题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网上支付常见问题 欢迎来到福建教育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信息网是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门户网站,提供福建中小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考试培训.笔面试辅导.资料下载.公益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信息. 1.目前哪些省份实行报名网上支付?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

  • 2015福建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五
  • 2015福建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五 [福建中公教育]温馨提示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已经落下帷幕,通过笔试的考生即将面临的是更具挑战的面试环节,无论是结构化.试讲.还是答辩,都需要考生进行精心的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体现出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胜任力.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关面试,早日一证 ...

  • 2014漳州市诏安县教师资格认定通知
  • 2014漳州市诏安县教师资格认定通知 诏安县教育局关于2014年上半年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有关政策说明>等有关规定,以及福建省教育厅&l ...

  • 漳州市2014年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方案)
  • 漳州市2014年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方案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福建省委编办<关于2014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4]12号)精神,漳州市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897名(其中市直95名.芗城区80名 ...

  • 小学语文[桃花心木]教案
  •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桃花心木>教案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