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之父钱学森读后感

导弹之父钱学森读后感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钱学森传记,一本是中信出版社最近翻译过来的《蚕丝:钱学森传》,一本是我现在手上正在拜读的《钱学森故事》。前者是著名的已故畅销书作家张纯如的作品,作者笔触细腻、客观,着重描述了钱学森早年在美国的科研生活,和上个世纪50年代遭受麦卡锡主义迫害的故事,首次出版于1995年。后者是今年刚刚出版的一本“全传”,记录者之一是曾经担任钱学森秘书达26年之久的涂元季。可以说,两本书的风格差异甚巨,而从两本书中获得的钱学森印象也迥然有别。

在张纯如看来,钱学森是一个冷傲、严厉、自尊心强、不善沟通和表达,甚至有点难以接近的普通科学家;而在涂元季的书中,钱学森俨然成了一个虽然严厉,但和蔼、善解人意、觉悟高,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党、为国家牺牲一切的科学神话。我不知道相信哪一个,显然如果要从资料的翔实和完整性来看,涂元季提供的资料显得更加全面,并有众多因为长期贴身接近而获得的第一手感官资料。但如果从人物的饱满度和普遍的人性常识角度来看,张纯如笔下的钱学森显然更像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另外,因为钱学森生前拒绝人们为其做传记,偶然有人做科学名人录,也是勉为其难,并从未接受任何作者的单独采访,使得很多问题可能永远也无法澄清。

在阅读张纯如的传记时,我尤其记得张对于钱学森的一个基本定位,“钱学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但他的同事们反复向我强调,他并不能跻身于牛顿或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之列,甚至也无法匹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西奥多 冯 卡门”。我相信,其实有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很不习惯这种美国式的表述方式。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黑白分明,善恶两分,神明和俗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往往看见类似这种带着酸味的文人腔调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这是一种力求客观、理性和准确,而试图排斥任何私性情感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习惯张纯如,那我觉得《钱学森故事》可能会更适合你。作为秘书的涂元季把自己看得很卑微,而钱

学森在他的笔下显然是一个史诗般的伟大人物,而作者也毫无掩饰对传主的崇拜、高扬、宣传,力求达到某种正面的政治效果是这本传记的明确目的。

我无法作出价值判断,两种写作风格下的钱学森哪个更为真实,更无法判断哪一个钱学森对于人们更有益处。不过这种对比阅读,的确更有利于了解一个完整的钱学森。对于《钱学森故事》,我最为看好的是作者因为秘书一职,从而与钱的密切交往带来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生动而平实,着实是其他的传记作者难以获得的。比如作为钱学森秘书,期间作者所经历的任命,后又因为误解和时间的错愕,而被替换,而后再被重新任命的整个戏剧化过程,因为作者的详细描述,颇能反映当时的工作分配机制,钱学森个人的性格特质。再比如“霍英东杰出奖100万元”一节,作者的描述也极具私性化特点。2001年,钱学森获得了霍英东杰出奖,并有100万的奖金。但是,钱学森一开始的反应竟然是并不同意拿这个奖。后来多人做工作,而且也顾及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面子,人们才了解到,原来老人是怕这个奖曾经给过台独分子,而自己不想和这些人为伍,所以才不愿意拿这个奖。后来辗转甚至向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写报告确认此事,才最终接受此奖励。期间钱学森个人的整个思想变化历程都被作者清楚地描述和展示出来,反映出了一个政治上高度敏感和自觉的钱学森。这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件,是《钱学森故事》中众多细节饱满的故事之一,而整本书也正因为这些饱满的细节而丰富、生动。

当然,除了这些因为作者的贴身经历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了解钱学森的思想和性格特征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外,《钱学森故事》的整个故事架构也很吸引人。作者没有按照历史编年的方式记流水账,而是把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爱国励志”、“报效中华”、“成才有道”、“人格如金”、“科学思想”、“大师风范”,而每个部分又由一个一个生动的小故事组成。使得整本书随便挑出任何一个单节,都能独立成篇。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达到了宣传钱学森伟大和高尚形象的目的。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可能是因为角度或者收集的资料不同,两本书中其实有很多客观历史事实存在不相符,甚至相互冲突的地方。在《蚕丝:钱学森传》一书中,钱学森在他的学生眼里基本上是一个科学怪人,根本不擅长课堂表达,甚至整堂课都在板书,令人难以跟上他的脚步,而他出的题目也是极其精深和困

难,使得他的学生怨声载道。但是,在《钱学森故事》一书中,他却变成了一个善于引导学生,善于谆谆教诲的人。几次提到钱学森利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复杂的理论和公式的故事。

如果说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一书注重反映的是冷战中科学家的遭遇和反讽,那《钱学森故事》显然要更加完整。毕竟张纯如所掌握的资料,仅限于作者对于钱学森的同学、同事、学生的珍贵访问,而且传记对于钱回国之后,尤其是他后期生活的描述几乎是空白的。《钱学森故事》很好地弥补了这点,甚至也并不避讳钱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遭遇的种种

导弹之父钱学森读后感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钱学森传记,一本是中信出版社最近翻译过来的《蚕丝:钱学森传》,一本是我现在手上正在拜读的《钱学森故事》。前者是著名的已故畅销书作家张纯如的作品,作者笔触细腻、客观,着重描述了钱学森早年在美国的科研生活,和上个世纪50年代遭受麦卡锡主义迫害的故事,首次出版于1995年。后者是今年刚刚出版的一本“全传”,记录者之一是曾经担任钱学森秘书达26年之久的涂元季。可以说,两本书的风格差异甚巨,而从两本书中获得的钱学森印象也迥然有别。

在张纯如看来,钱学森是一个冷傲、严厉、自尊心强、不善沟通和表达,甚至有点难以接近的普通科学家;而在涂元季的书中,钱学森俨然成了一个虽然严厉,但和蔼、善解人意、觉悟高,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党、为国家牺牲一切的科学神话。我不知道相信哪一个,显然如果要从资料的翔实和完整性来看,涂元季提供的资料显得更加全面,并有众多因为长期贴身接近而获得的第一手感官资料。但如果从人物的饱满度和普遍的人性常识角度来看,张纯如笔下的钱学森显然更像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另外,因为钱学森生前拒绝人们为其做传记,偶然有人做科学名人录,也是勉为其难,并从未接受任何作者的单独采访,使得很多问题可能永远也无法澄清。

在阅读张纯如的传记时,我尤其记得张对于钱学森的一个基本定位,“钱学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者,但他的同事们反复向我强调,他并不能跻身于牛顿或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之列,甚至也无法匹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西奥多 冯 卡门”。我相信,其实有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很不习惯这种美国式的表述方式。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黑白分明,善恶两分,神明和俗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往往看见类似这种带着酸味的文人腔调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这是一种力求客观、理性和准确,而试图排斥任何私性情感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习惯张纯如,那我觉得《钱学森故事》可能会更适合你。作为秘书的涂元季把自己看得很卑微,而钱

学森在他的笔下显然是一个史诗般的伟大人物,而作者也毫无掩饰对传主的崇拜、高扬、宣传,力求达到某种正面的政治效果是这本传记的明确目的。

我无法作出价值判断,两种写作风格下的钱学森哪个更为真实,更无法判断哪一个钱学森对于人们更有益处。不过这种对比阅读,的确更有利于了解一个完整的钱学森。对于《钱学森故事》,我最为看好的是作者因为秘书一职,从而与钱的密切交往带来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生动而平实,着实是其他的传记作者难以获得的。比如作为钱学森秘书,期间作者所经历的任命,后又因为误解和时间的错愕,而被替换,而后再被重新任命的整个戏剧化过程,因为作者的详细描述,颇能反映当时的工作分配机制,钱学森个人的性格特质。再比如“霍英东杰出奖100万元”一节,作者的描述也极具私性化特点。2001年,钱学森获得了霍英东杰出奖,并有100万的奖金。但是,钱学森一开始的反应竟然是并不同意拿这个奖。后来多人做工作,而且也顾及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面子,人们才了解到,原来老人是怕这个奖曾经给过台独分子,而自己不想和这些人为伍,所以才不愿意拿这个奖。后来辗转甚至向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写报告确认此事,才最终接受此奖励。期间钱学森个人的整个思想变化历程都被作者清楚地描述和展示出来,反映出了一个政治上高度敏感和自觉的钱学森。这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件,是《钱学森故事》中众多细节饱满的故事之一,而整本书也正因为这些饱满的细节而丰富、生动。

当然,除了这些因为作者的贴身经历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了解钱学森的思想和性格特征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外,《钱学森故事》的整个故事架构也很吸引人。作者没有按照历史编年的方式记流水账,而是把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爱国励志”、“报效中华”、“成才有道”、“人格如金”、“科学思想”、“大师风范”,而每个部分又由一个一个生动的小故事组成。使得整本书随便挑出任何一个单节,都能独立成篇。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达到了宣传钱学森伟大和高尚形象的目的。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可能是因为角度或者收集的资料不同,两本书中其实有很多客观历史事实存在不相符,甚至相互冲突的地方。在《蚕丝:钱学森传》一书中,钱学森在他的学生眼里基本上是一个科学怪人,根本不擅长课堂表达,甚至整堂课都在板书,令人难以跟上他的脚步,而他出的题目也是极其精深和困

难,使得他的学生怨声载道。但是,在《钱学森故事》一书中,他却变成了一个善于引导学生,善于谆谆教诲的人。几次提到钱学森利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复杂的理论和公式的故事。

如果说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一书注重反映的是冷战中科学家的遭遇和反讽,那《钱学森故事》显然要更加完整。毕竟张纯如所掌握的资料,仅限于作者对于钱学森的同学、同事、学生的珍贵访问,而且传记对于钱回国之后,尤其是他后期生活的描述几乎是空白的。《钱学森故事》很好地弥补了这点,甚至也并不避讳钱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遭遇的种种


相关内容

  • [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_1000字
  •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008年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每当这件事从我的脑海中掠过时,我就会想起那位被誉为"航天之父","科学泰斗"--钱学森. 今天,我又读起了<钱学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 ...

  • 五年级学生[祖国啊我终究回来了]读后感(2篇)
  • 最近,我一直被一个光荣的故事感动着,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祖国啊,我终究回来了>,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他为了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发挥才华的机会,因而,他留学美国.数年以后,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 ...

  • 电影之[钱学森]观后感
  • 电影之<钱学森>观后感 钱学森,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 ,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能通过电影再次瞻仰我国这位科学巨人!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10月31日逝世 ...

  • 19.钱学森
  • 设计理念:<钱学森>一课记叙了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时刻刻不忘记祖国的高尚情怀.紧扣爱国情感主线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 ...

  • 长歌行读后感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那感觉就像是有一团说不清是什么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很想找 人和自己探讨,很想让它澄清.书里面的经典情节很多很多,那里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 一的重复,就这样借着几个点,简单的说几句好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 ...

  • 教案钱学森
  • <钱学森>教学设计 四.再读课文,感悟归国的艰辛: 1.过渡:是啊!正是这赤诚爱国心,浓浓思乡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可钱学 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他受到了百般刁难,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 高级将领说---(出示齐读) "钱学森无论到那里,都抵得上五个 ...

  • [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
  • <钱学森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钱学森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 钱老于1911年生于上海市,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 ...

  • 祖国我回来了
  • 1. <祖国,我回来了>读后感 今天又到了读书的时间了,我读了一篇叫<祖国我回来了>的文章感触很深."钱学森"这个名字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吧?他早年在美国留学,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了航空和空气动力的专家.而且他还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 钱学森说课稿2
  • 小学语文说课设计 <钱学森>说课设计 霞浦县盐田中心小学 雷石花 一. 说教材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当年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对一位华人的评价,这位华人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