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分项专练 素能特训:种群与群落

1.[2013·石家庄质检二]将若干健壮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简称胚芽鞘) 随机均分成两组,在0时(横坐标中负值表示处理前) 将两组胚芽鞘分别放入等量的10 mol·L-1-5的IAA(生长素) 溶液(甲组) 和柠檬酸缓冲液(pH=3.0)(乙组) 中进行短期培养。测量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测量甲组溶液中pH 的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

B .IAA 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

C .IAA 处理胚芽鞘后,使溶液中的H 被运输到细胞内

D .由图1可推知,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1可知,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A 项正确;由图1可知,IAA 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B 项正确;由图2可知,经IAA 处理后,溶液的pH 下降,说明细胞中的H 被运输到细胞外,C 项错误;在酸性条件下,胚芽鞘伸长,说明此时细胞生长,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D 项正确。

答案:C

2.[2013·昆明质检]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

B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低浓度的促进作用都比高浓度显著

C .适宜浓度的2,4-D 能促进黄瓜幼苗生长,但它不是植物激素

D .在根尖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反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受重力影响;在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范围内,存在较高浓度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比低浓度显著的情况;2,4-D 是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

激素;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根尖细胞分裂,而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二者作用相反。

答案:B

3.[2013·开封一模]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 .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 .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 .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 .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及在农业上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花、果实的发育,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

答案:D

4.[2013·湖北八校联考二]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B .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

C .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D .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探究能力。图1中幼苗尖端的数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A 正确;根据题意,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1号幼苗尖端生长素含量多于2号幼苗,将接受1号和2号幼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

芽鞘左侧和右侧后,左侧生长较快,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能经转录、翻译形成,D 错误。

答案:D

5. [2013·沈阳质检]图甲为某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该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图甲中b 处的生长素浓度对应于图乙中的m ,则a 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

)

A .大于m 且小于n

C .大于n 且小于i B .等于i D .大于i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该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a 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 处;同时,在生长素的作用下,a 处的生长速度快于b 处,从而导致该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故a 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m 且小于n 。

答案:A

6.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 ,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B .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 .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 .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析: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这种极化再生现象与近根端和近苗端的细胞分化有关,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A 正确;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茎段截取后,近苗端的生长素向着近根端运输,B 错误;根、叶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C 正确;从细胞水平看,生长素可以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分化,D 正确。

答案:B

7.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据表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和第2组

B .机械破损、赤霉素、温度等综合作用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C .各种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

D .第3组与第4组对比能说明温度越高种子发芽率越高

解析:对照实验应该注意单一变量原则,故本实验的第1组和第2组不是对照组,A 错误;分析表中发芽率数据可知:机械破损、赤霉素、温度等综合作用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B 正确;本实验只使用了赤霉素,不能说明各种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C 错误;第3组和第4组对比只能说明40℃时种子发芽率比25℃时高,温度过高种子会死亡,D 错误。

答案:B

8. 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表明单侧光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B .②组与④组说明单侧光照射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D .第⑤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解析:由实验②可知,单侧光同样能够引起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单侧光对根尖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可以用①和②组得到验证;由①组和④组实验可知,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根尖的生长,而⑤组的生长素浓度比④组的高,故⑤组的生长状况就应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答案:D

9.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 .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C .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 .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解析:此实验中预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促进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因此需要设置空白对照,来确定某浓度的效应是促进还是抑制,而再次实验中设置的浓度都是促进生根的浓度,可以不设置空白对照,故A 项正确;浸泡法处理插条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放在完全培养液中或相同沙土等基质中让其生根后再比较,故B 项错误;根据生长素生理作用与浓度关系的曲线,在实验过程中,的确可能出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故C 项正确;实验的测量指标应是易于观察,

直观的,易于计数的,生根数量符合要求,故D 项正确。

答案:B

10. [2013·咸阳四校抽测]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在成熟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C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D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运输、作用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茎的背地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A 项错误;在成熟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B 项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D 项正确。

答案:A

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激素甲是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其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3)该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乙烯产生之间的关系,因此: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探究性实验应设置对照组,对照组是除了无生长素,其余与实验组相同。③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乙烯多,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答案:(1)生长素' 促进细胞分裂' (2)抑制作用、促进作用' (3)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除了无生长素,其余和实验组相同(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③乙烯多' 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12.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①用不同浓度的IAA 和GA 分别处理相同的茎切段,结果如图1所示;②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分析图1可得,IAA 和GA 均能________(促进/抑制) 茎的伸长生长。

(2)根据图1实验结果,图2中的GA 理想浓度应为________mol·L左右。

(3)分析图2实验结果,研究者推测IAA 和GA 的作用部位有差异,以图2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__ (横切片/纵切片) 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表皮细胞较长现象,则表明IAA 作用于________;若丙组与-1

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________现象,则表明GA 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解析:(1)与0浓度比较可知,IAA 和GA 均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且GA 的促进效应比IAA 的大。(2)根据图1实验结果,GA 浓度为50 mol·L时,茎切段伸长量最大,促进效果最好。

(3)观察茎的伸长生长,应制作纵切片。与甲组对比,乙组表皮细胞较长,则表明IAA 作用于表皮细胞;丙组内部组织细胞较长,则表明GA 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答案:(1)促进 (2)50 (3)纵切片 表皮细胞 内部组织细胞较长

13.[2013·山西四校二次联考]某兴趣小组用某品种的大麦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影响”的预实验。其基本步骤如下:

①用刀片将大麦种子切成有胚、无胚两半,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浸泡48 h。

②按下表在培养瓶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在30℃下振荡培养12 h。

-1

③取6支试管,编号并各加入1 mL 0.1%淀粉溶液,再从上述培养瓶中各吸取0.2 mL溶液加入对应编号试管并摇匀。将试管置于30℃恒温水浴保温10 min,然后在各试管中立即加入2 mL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请回答:

(1)大麦种子去胚的原因是________。1号瓶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30℃下振荡培养12 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若6号瓶蓝色最浅,但不能判定该赤霉素浓度是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最适浓度。欲判定其最适浓度,进一步的实验是________。

(4)若不用碘液显色方法来判定α-淀粉酶的活性,还可用检测________的方法来判定。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测定的是________,后者测定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影响,实验时大麦种子去胚是排除胚产生的赤霉素对实验的干扰;1号瓶赤霉素浓度为0,大麦种子保留胚,作为对照的目的是证明胚可产生赤霉素。(2)步骤②中,30℃下振荡培养12 h的目的是促进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3)步骤③中,若6号瓶蓝色最浅,说明α-淀粉酶的浓度最高,若想继续探究诱导a -淀粉酶合成的赤霉素的最适浓度,需要增设高于6号瓶的赤霉素浓度梯度的实验。(4)α-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还可用检测还原糖的方法来判定α-淀粉酶的活性;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测定的是淀粉消耗量,后者测定的是还原糖生成量。

答案:(1)排除胚产生的赤霉素对实验的干扰 证明胚可产生赤霉素 (2)促进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3)增设高于6号瓶的赤霉素浓度梯度的实验 (4)还原糖 淀粉消耗量(底物消耗量) 还原糖生成量(产物生成量)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分项专练 素能特训:种群与群落

1.[2013·石家庄质检二]将若干健壮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简称胚芽鞘) 随机均分成两组,在0时(横坐标中负值表示处理前) 将两组胚芽鞘分别放入等量的10 mol·L-1-5的IAA(生长素) 溶液(甲组) 和柠檬酸缓冲液(pH=3.0)(乙组) 中进行短期培养。测量两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测量甲组溶液中pH 的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

B .IAA 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

C .IAA 处理胚芽鞘后,使溶液中的H 被运输到细胞内

D .由图1可推知,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1可知,两组同时处理40 min后,两组胚芽鞘的伸长速率基本相等,A 项正确;由图1可知,IAA 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比柠檬酸所引起伸长的滞后期长,B 项正确;由图2可知,经IAA 处理后,溶液的pH 下降,说明细胞中的H 被运输到细胞外,C 项错误;在酸性条件下,胚芽鞘伸长,说明此时细胞生长,细胞壁的伸缩性变大,D 项正确。

答案:C

2.[2013·昆明质检]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

B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低浓度的促进作用都比高浓度显著

C .适宜浓度的2,4-D 能促进黄瓜幼苗生长,但它不是植物激素

D .在根尖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反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受重力影响;在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范围内,存在较高浓度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比低浓度显著的情况;2,4-D 是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

激素;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根尖细胞分裂,而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二者作用相反。

答案:B

3.[2013·开封一模]果树结果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大小和质量,常用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 .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叶片生长,抑制传粉受精

B .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和脱落

C .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D .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及在农业上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花、果实的发育,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

答案:D

4.[2013·湖北八校联考二]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B .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

C .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D .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探究能力。图1中幼苗尖端的数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A 正确;根据题意,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1号幼苗尖端生长素含量多于2号幼苗,将接受1号和2号幼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

芽鞘左侧和右侧后,左侧生长较快,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能经转录、翻译形成,D 错误。

答案:D

5. [2013·沈阳质检]图甲为某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该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图甲中b 处的生长素浓度对应于图乙中的m ,则a 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

)

A .大于m 且小于n

C .大于n 且小于i B .等于i D .大于i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该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a 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 处;同时,在生长素的作用下,a 处的生长速度快于b 处,从而导致该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故a 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m 且小于n 。

答案:A

6.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 ,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B .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 .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 .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析: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这种极化再生现象与近根端和近苗端的细胞分化有关,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A 正确;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茎段截取后,近苗端的生长素向着近根端运输,B 错误;根、叶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C 正确;从细胞水平看,生长素可以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分化,D 正确。

答案:B

7.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据表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和第2组

B .机械破损、赤霉素、温度等综合作用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C .各种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

D .第3组与第4组对比能说明温度越高种子发芽率越高

解析:对照实验应该注意单一变量原则,故本实验的第1组和第2组不是对照组,A 错误;分析表中发芽率数据可知:机械破损、赤霉素、温度等综合作用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B 正确;本实验只使用了赤霉素,不能说明各种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C 错误;第3组和第4组对比只能说明40℃时种子发芽率比25℃时高,温度过高种子会死亡,D 错误。

答案:B

8. 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表明单侧光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B .②组与④组说明单侧光照射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D .第⑤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解析:由实验②可知,单侧光同样能够引起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单侧光对根尖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可以用①和②组得到验证;由①组和④组实验可知,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根尖的生长,而⑤组的生长素浓度比④组的高,故⑤组的生长状况就应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答案:D

9.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 .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C .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 .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解析:此实验中预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促进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因此需要设置空白对照,来确定某浓度的效应是促进还是抑制,而再次实验中设置的浓度都是促进生根的浓度,可以不设置空白对照,故A 项正确;浸泡法处理插条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放在完全培养液中或相同沙土等基质中让其生根后再比较,故B 项错误;根据生长素生理作用与浓度关系的曲线,在实验过程中,的确可能出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故C 项正确;实验的测量指标应是易于观察,

直观的,易于计数的,生根数量符合要求,故D 项正确。

答案:B

10. [2013·咸阳四校抽测]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在成熟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C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但并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D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运输、作用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茎的背地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A 项错误;在成熟植物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B 项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D 项正确。

答案:A

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激素甲是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其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3)该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乙烯产生之间的关系,因此: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探究性实验应设置对照组,对照组是除了无生长素,其余与实验组相同。③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乙烯多,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答案:(1)生长素' 促进细胞分裂' (2)抑制作用、促进作用' (3)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除了无生长素,其余和实验组相同(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③乙烯多' 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12.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①用不同浓度的IAA 和GA 分别处理相同的茎切段,结果如图1所示;②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分析图1可得,IAA 和GA 均能________(促进/抑制) 茎的伸长生长。

(2)根据图1实验结果,图2中的GA 理想浓度应为________mol·L左右。

(3)分析图2实验结果,研究者推测IAA 和GA 的作用部位有差异,以图2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__ (横切片/纵切片) 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表皮细胞较长现象,则表明IAA 作用于________;若丙组与-1

甲组对比,观察到丙组________现象,则表明GA 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解析:(1)与0浓度比较可知,IAA 和GA 均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且GA 的促进效应比IAA 的大。(2)根据图1实验结果,GA 浓度为50 mol·L时,茎切段伸长量最大,促进效果最好。

(3)观察茎的伸长生长,应制作纵切片。与甲组对比,乙组表皮细胞较长,则表明IAA 作用于表皮细胞;丙组内部组织细胞较长,则表明GA 作用于内部组织细胞。

答案:(1)促进 (2)50 (3)纵切片 表皮细胞 内部组织细胞较长

13.[2013·山西四校二次联考]某兴趣小组用某品种的大麦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影响”的预实验。其基本步骤如下:

①用刀片将大麦种子切成有胚、无胚两半,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浸泡48 h。

②按下表在培养瓶中加入相应的试剂和材料,在30℃下振荡培养12 h。

-1

③取6支试管,编号并各加入1 mL 0.1%淀粉溶液,再从上述培养瓶中各吸取0.2 mL溶液加入对应编号试管并摇匀。将试管置于30℃恒温水浴保温10 min,然后在各试管中立即加入2 mL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请回答:

(1)大麦种子去胚的原因是________。1号瓶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30℃下振荡培养12 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若6号瓶蓝色最浅,但不能判定该赤霉素浓度是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最适浓度。欲判定其最适浓度,进一步的实验是________。

(4)若不用碘液显色方法来判定α-淀粉酶的活性,还可用检测________的方法来判定。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测定的是________,后者测定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影响,实验时大麦种子去胚是排除胚产生的赤霉素对实验的干扰;1号瓶赤霉素浓度为0,大麦种子保留胚,作为对照的目的是证明胚可产生赤霉素。(2)步骤②中,30℃下振荡培养12 h的目的是促进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3)步骤③中,若6号瓶蓝色最浅,说明α-淀粉酶的浓度最高,若想继续探究诱导a -淀粉酶合成的赤霉素的最适浓度,需要增设高于6号瓶的赤霉素浓度梯度的实验。(4)α-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还可用检测还原糖的方法来判定α-淀粉酶的活性;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测定的是淀粉消耗量,后者测定的是还原糖生成量。

答案:(1)排除胚产生的赤霉素对实验的干扰 证明胚可产生赤霉素 (2)促进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3)增设高于6号瓶的赤霉素浓度梯度的实验 (4)还原糖 淀粉消耗量(底物消耗量) 还原糖生成量(产物生成量)


相关内容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对生物体的意义:了解激素的概念:了解植物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作用特点,并通过对植物生长素的认识,初步了解激素的作用特点:初步了解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2.通过学生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植物激素的实验方法,激发学 ...

  •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 教师引导和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回答,师提示. [提示]说明乙烯至少能起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思考回答 引入 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讲述]现在将这几类植物激素简要介绍如下. 赤霉素 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恶苗病的过程中发现的.水稻恶苗 ...

  • 环境中的植物激素与人体健康
  • 第三篇环境与健康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环境中的植物激素与人体健康 郑宝珠1贺琴樊莉蕊山・平2曹玉广 l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77 2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系 EffectofPlanthormoneiilenvironment ZhengBaozul,H ...

  • 植物激素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 植物激素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是主要的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1 生长素 生长素(auxin ...

  • [其他植物激素]导学案
  • 高一生物 SW-BX3-03-03 第三章 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导学案 编写人:龙红明 审定人:余新龙 编写时间:2012-03-25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了解它们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 举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 理 ...

  •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3[1]
  •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3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名词: 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 ...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必修3
  • 高二生物学业水测试平必修3复习提纲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淋 ...

  •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概念[无忧资源]
  •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 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 1.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 (二)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1.生命分子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1)水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实例 细胞中水的存 ...

  • 怎样识别激素催熟的的蔬菜(10)
  • 怎样识别激素催熟的的蔬菜 -----七庄小学食品安全健康教育(10) 教学目的:识别激素催熟的的蔬菜 教学内容: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 ...

  • 中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关键性的调节激素.据研究,许多中药具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如川牛膝.红花.丹参.女贞子.枸杞等,又被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雌激素是女性体内关键性的调节激素,不仅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分化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对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