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摩天"梦"

  无疑,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已成为建造摩天楼的“头号主力”。而且很显然,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排名前20座的高楼中,10座在中国。加上目前在建的高楼,到2014年,全球排名前20的高楼,中国将独揽13座。   如同竞赛,“中国第一高楼”的纪录正在不断被刷新。与此同时,在城市内,作为地标的“第一高楼”也在不断地更换主人。在武汉,武汉绿地中心也正对上海中心大厦目前“中国第一高楼”的头衔虎视眈眈,更有可能“拔高”抢夺冠军。   2月26日,绿地集团武汉公司人士证实,正在兴建的中国第二、世界第四高楼――606米高的武汉绿地中心,目前正计划更改规划进行拔高,很有能超越上海中心(632米),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拔楼助长”的背后,正兴起着一批城市建造超高层大楼的攀比风潮。“世界第一”或“中国第一”的标签,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都足具吸引力。摩天楼原本是城市高速发展的标识,若在此过程中,一味地追逐“高度”,甚至不惜用“政绩”之手推动“面子工程”,那么,“高楼经济”也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城市之痛。      高楼专业户   大连绿地中心518米,世界第四高楼;南京紫峰大厦450米,世界第七高楼;郑州绿地中心300米;济南绿地中心300米;南昌绿地中心300米……   不仅如此,在当今世界上十大超高建筑中,有3幢出自绿地之手,而且这些超高层均是所在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它们都被冠以统一的名字――“绿地中心”。   不可否认,绿地集团已成为国内新一轮“高楼竞赛”的佼佼者。从征服300米到400米再到600米,热衷于超高层建筑的绿地集团正走着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截止目前,绿地集团在全国建成和在建的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就达15幢。   对绿地集团而言,进入武汉被称为其全国化战略极为重要的一步棋。先是将一座606米的,世界第三高楼落在这里。而今,又即将在这里更改的“再越极颠”的美妙计划――武汉绿地中心606米高楼将要拔高,拟超越上海中心(632米),欲成为中国第一高楼,又一次使其成为舆论的焦点。   面对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绿地集团方面表示:“更改大楼的方案目前还在调研,最终的高度要等论证之后才能确定。”   “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做市场想做的事情”,一直是绿地全国化战略的指导纲领。在此指导下,这一家有着国企背景却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在19年间,把一个2000万元起步的企业发展到如今总资产接近2000亿元的综合性商业王国。   “超高层属于中长期投资,资金压力大,回收周期长,不是所有房地产商都能做和愿意做的,这恰好是绿地的机会。”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认为,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优势,让绿地集团多了与政府谈判的筹码、实现了快速扩张的发展目标,也成为绿地集团有别于国内其他房地产商的核心竞争力。   建超高楼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链,而“不差钱”也是绿地集团得以特立独行的资本。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绿地单住宅部分就实现6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集团整体销售额高达800多亿元,资金链非常充足。公开资料也显示,绿地集团在2011年房地产市场受调控重压持续下行之年,逆势取得骄人业绩,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1830亿元。      摩天楼下的考量   不可否认,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身份表述。从美国的帝国大厦到迪拜的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摩天大楼建设潮背后都蕴含着一种政治和心理暗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摩天大楼仍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圈不断发展壮大,高楼也越来越多,并且不断的向空中发展。一些号称武汉“第一高楼”的项目也只是各领风骚数月,又不断被新的记录刷新,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先是“606”在施工,“666”在招商,“707”在规划,而今“606”又将要拔高。   对于武汉绿地中心要拔高,或许有形势的压力,然而才规划不到一年的“中国第二、全球第三高楼”,又将拔高成为“中国第一高楼”,“拔楼助长”行为是否违规?   绿地集团武汉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也透露,事实上,武汉绿地中心“拔高”方案最初是由武汉市政府方面提出的,以希望使大楼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从而“更具标志性”。   而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人士介绍,按照程序,房地产开发商一旦确定建筑高度后,会将规划方案报给规划部门审批。   “规划部门对绿地中心设有规划条件,即高度不低于600米。绿地集团所说的606米,是企业暂定的高度,最终确定的高度规划部门并未审批确认。也就是说,武汉绿地中心的高度最终在600米基础上超出多少仍不确定,如果大楼‘拔高’,并不违背上述规划条件。”上述人士还强调,即便企业将规划上报,规划局也会根据程序多重论证其可行性,论证结果将会公示。   “武汉确实缺少摩天大楼,地标性建筑也能成为城市‘名片’,带动外来投资,以及实力企业进驻,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湖北房地产研究人士李国政表示,政府是希望借助“第一高楼”提升区域知名度。   事实上,从此前的报道也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此项目寄予的厚望,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称,该项目是武汉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后的一大力作,代表武汉的新高度、新未来,也标志着武汉的腾飞。   去年3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地位由“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跃升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对这个多年来被戏称为“大县城”的“中部大佬”来说,正试图从多方面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地位。而绿地集团这个“超高楼专业户”的入驻恰好与之契合。      警惕城市“恐高症”   虽然“高楼竞赛”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武汉这次在高楼记录上的“冒尖”还是让很多人吃惊。有人质疑,建“世界第三”高楼就已经不符合武汉当前的经济地位,而今还要“拔高”建“世界第一”,反而会成为高房价的推手。   据了解,绿地中心建成以后,成本将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在楼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目前武汉市的房地产均价7000多元/平方米,那么等到项目完成以后,无疑会间接拉动武汉的楼市价格。   “关键是‘拔高’是否有必要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指出,诸多国际一线城市建筑向上发展是鉴于地价偏高,以此来平摊成本。而武汉市对“中国第一高楼”的追逐显然不符合经济成本逻辑,因为其地价远没有达到“中国第一”。   为此,万科董事长王石也曾总结过,“高楼建设不能抛开现实情况,更不能超越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步水平,否则高楼建设将不再是纪念碑、里程碑,而有可能成为墓碑。”   尽管摩天大楼在节约土地资源和打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对投资、旅游和商贸活动的吸引力远非普通建筑可比,但从世界各地对高楼的各项评估数据看来,高楼与普通大楼相比,其实用价值、维护成本、舒适便利、消防安全、能耗环保等方面,都不具优势。譬如,外墙清洁、电梯设置、车辆停放等方面耗费庞大,上下班高峰期的人群拥堵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更有学者指出,摩天楼以统治性的姿态介入公众领域时,除地面层外都不被大众接近,内部也无任何人们期望的能与其形态和标志性所对应的公共用途。其本质还是一幢没有市民风范的私人建筑。   此外,曾被树以各种风光标签的上海金茂大厦,仅每天的管理维护费就达100万元,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在摩天楼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将会演变为现实的“资本黑洞”。佛山52层的“国际商业中心”尚未竣工就亏损拍卖,郑州200米高的“裕达国贸”目前还在惨淡经营。   由此看来,高楼有风险,建设需谨慎。

  无疑,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已成为建造摩天楼的“头号主力”。而且很显然,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排名前20座的高楼中,10座在中国。加上目前在建的高楼,到2014年,全球排名前20的高楼,中国将独揽13座。   如同竞赛,“中国第一高楼”的纪录正在不断被刷新。与此同时,在城市内,作为地标的“第一高楼”也在不断地更换主人。在武汉,武汉绿地中心也正对上海中心大厦目前“中国第一高楼”的头衔虎视眈眈,更有可能“拔高”抢夺冠军。   2月26日,绿地集团武汉公司人士证实,正在兴建的中国第二、世界第四高楼――606米高的武汉绿地中心,目前正计划更改规划进行拔高,很有能超越上海中心(632米),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拔楼助长”的背后,正兴起着一批城市建造超高层大楼的攀比风潮。“世界第一”或“中国第一”的标签,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都足具吸引力。摩天楼原本是城市高速发展的标识,若在此过程中,一味地追逐“高度”,甚至不惜用“政绩”之手推动“面子工程”,那么,“高楼经济”也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城市之痛。      高楼专业户   大连绿地中心518米,世界第四高楼;南京紫峰大厦450米,世界第七高楼;郑州绿地中心300米;济南绿地中心300米;南昌绿地中心300米……   不仅如此,在当今世界上十大超高建筑中,有3幢出自绿地之手,而且这些超高层均是所在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它们都被冠以统一的名字――“绿地中心”。   不可否认,绿地集团已成为国内新一轮“高楼竞赛”的佼佼者。从征服300米到400米再到600米,热衷于超高层建筑的绿地集团正走着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截止目前,绿地集团在全国建成和在建的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就达15幢。   对绿地集团而言,进入武汉被称为其全国化战略极为重要的一步棋。先是将一座606米的,世界第三高楼落在这里。而今,又即将在这里更改的“再越极颠”的美妙计划――武汉绿地中心606米高楼将要拔高,拟超越上海中心(632米),欲成为中国第一高楼,又一次使其成为舆论的焦点。   面对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绿地集团方面表示:“更改大楼的方案目前还在调研,最终的高度要等论证之后才能确定。”   “做政府想做的事情,做市场想做的事情”,一直是绿地全国化战略的指导纲领。在此指导下,这一家有着国企背景却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在19年间,把一个2000万元起步的企业发展到如今总资产接近2000亿元的综合性商业王国。   “超高层属于中长期投资,资金压力大,回收周期长,不是所有房地产商都能做和愿意做的,这恰好是绿地的机会。”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认为,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优势,让绿地集团多了与政府谈判的筹码、实现了快速扩张的发展目标,也成为绿地集团有别于国内其他房地产商的核心竞争力。   建超高楼的首要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链,而“不差钱”也是绿地集团得以特立独行的资本。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绿地单住宅部分就实现600亿元以上的销售额,集团整体销售额高达800多亿元,资金链非常充足。公开资料也显示,绿地集团在2011年房地产市场受调控重压持续下行之年,逆势取得骄人业绩,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1830亿元。      摩天楼下的考量   不可否认,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身份表述。从美国的帝国大厦到迪拜的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摩天大楼建设潮背后都蕴含着一种政治和心理暗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摩天大楼仍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圈不断发展壮大,高楼也越来越多,并且不断的向空中发展。一些号称武汉“第一高楼”的项目也只是各领风骚数月,又不断被新的记录刷新,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先是“606”在施工,“666”在招商,“707”在规划,而今“606”又将要拔高。   对于武汉绿地中心要拔高,或许有形势的压力,然而才规划不到一年的“中国第二、全球第三高楼”,又将拔高成为“中国第一高楼”,“拔楼助长”行为是否违规?   绿地集团武汉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也透露,事实上,武汉绿地中心“拔高”方案最初是由武汉市政府方面提出的,以希望使大楼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从而“更具标志性”。   而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人士介绍,按照程序,房地产开发商一旦确定建筑高度后,会将规划方案报给规划部门审批。   “规划部门对绿地中心设有规划条件,即高度不低于600米。绿地集团所说的606米,是企业暂定的高度,最终确定的高度规划部门并未审批确认。也就是说,武汉绿地中心的高度最终在600米基础上超出多少仍不确定,如果大楼‘拔高’,并不违背上述规划条件。”上述人士还强调,即便企业将规划上报,规划局也会根据程序多重论证其可行性,论证结果将会公示。   “武汉确实缺少摩天大楼,地标性建筑也能成为城市‘名片’,带动外来投资,以及实力企业进驻,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湖北房地产研究人士李国政表示,政府是希望借助“第一高楼”提升区域知名度。   事实上,从此前的报道也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此项目寄予的厚望,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称,该项目是武汉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后的一大力作,代表武汉的新高度、新未来,也标志着武汉的腾飞。   去年3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地位由“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跃升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对这个多年来被戏称为“大县城”的“中部大佬”来说,正试图从多方面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地位。而绿地集团这个“超高楼专业户”的入驻恰好与之契合。      警惕城市“恐高症”   虽然“高楼竞赛”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武汉这次在高楼记录上的“冒尖”还是让很多人吃惊。有人质疑,建“世界第三”高楼就已经不符合武汉当前的经济地位,而今还要“拔高”建“世界第一”,反而会成为高房价的推手。   据了解,绿地中心建成以后,成本将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在楼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目前武汉市的房地产均价7000多元/平方米,那么等到项目完成以后,无疑会间接拉动武汉的楼市价格。   “关键是‘拔高’是否有必要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指出,诸多国际一线城市建筑向上发展是鉴于地价偏高,以此来平摊成本。而武汉市对“中国第一高楼”的追逐显然不符合经济成本逻辑,因为其地价远没有达到“中国第一”。   为此,万科董事长王石也曾总结过,“高楼建设不能抛开现实情况,更不能超越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步水平,否则高楼建设将不再是纪念碑、里程碑,而有可能成为墓碑。”   尽管摩天大楼在节约土地资源和打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对投资、旅游和商贸活动的吸引力远非普通建筑可比,但从世界各地对高楼的各项评估数据看来,高楼与普通大楼相比,其实用价值、维护成本、舒适便利、消防安全、能耗环保等方面,都不具优势。譬如,外墙清洁、电梯设置、车辆停放等方面耗费庞大,上下班高峰期的人群拥堵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更有学者指出,摩天楼以统治性的姿态介入公众领域时,除地面层外都不被大众接近,内部也无任何人们期望的能与其形态和标志性所对应的公共用途。其本质还是一幢没有市民风范的私人建筑。   此外,曾被树以各种风光标签的上海金茂大厦,仅每天的管理维护费就达100万元,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在摩天楼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将会演变为现实的“资本黑洞”。佛山52层的“国际商业中心”尚未竣工就亏损拍卖,郑州200米高的“裕达国贸”目前还在惨淡经营。   由此看来,高楼有风险,建设需谨慎。


相关内容

  • 摩天大楼热几时
  • 很多城市在宣布摩天大楼建造计划时,都喜欢拿出这样的理论依据:摩天大楼可以吸引跨国公司入驻,进而拉动地方经济.其实,这个理论已经过时了 (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也许能抵抗任何狂风.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 ...

  • 关于摩天轮的传说
  • 傳説 一起坐摩天輪的戀人 最終會 以分手告終 但 儅摩天輪到達最高點時 如果與戀人親吻 就會永遠一直走下去 傳説 摩天輪的每個盒子裏都裝滿了幸福 幸福有多高 摩天輪就有多高 儅我們渴望得到幸福 但幸福又遲遲沒有到來的時候 試著坐上摩天輪 等待著她慢慢升高 直到最頂端 俯視所看到的一切 其實我們所要的 ...

  • 幸福的摩天轮
  • 有人说.摩天轮是为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才跨越天空而存在的.慢慢的, 天空的颜色变蓝. 摩天轮的幸福就象天空一样的高远,广阔. 它带给我们的幸福,是一种缓慢的,宁静的,安稳的幸福. 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 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着接近幸福, 天一样高的幸福. 摩天轮比我们先做到. 所以, 它成了我们幸 ...

  • 广州新电视塔塔顶将建全球最高摩天轮
  •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3-1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倪明 与一般竖立的摩天轮不同,新电视塔摩天轮不是悬挂在轨道上,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运转. 摩天轮每20~40分钟转一圈 全球知名摩天轮 中国北京-- 朝天轮,地面高度208米 新加坡-- 飞行者摩天轮(165米) 中国南昌-- 赣江市民 ...

  • 世界五大摩天轮你坐过哪个?
  • 世界五大摩天轮你坐过哪个? 世界五大摩天轮你坐过哪个?摩天轮诞生于19世纪末,最早的摩天轮由美国人乔治•法利士于1893年为芝加哥博览会设计.下面一起来看下世界五大摩天轮分别是哪五个吧! 广州塔摩天轮世界最高摩天轮摩天轮由16个"水晶"观光球舱组成,观光球舱环绕一圈约为20分钟, ...

  • 作文:摩天轮
  • 摩天轮 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坐着,等待着老师走进门来给他们上课. 远处响起了脚步声,越来越近,虽然很慢,但是蛮轻快的.走进教室的是一位灰白头发,身材矮小,脸上的皱纹像是被刀子刻出来的一样的教授.只见他手里有许多的几何零件,横七竖八的在手上的透明袋子里躺着. 教授来到讲台,就把袋子中的零件" ...

  • 世界十大摩天大楼
  • "摩天"(skyscraper)一词,最初是一个船员术语,意思是帆船上的高大桅杆或者帆,后来不断演变,逐渐成为 楼"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一位喜欢幻想的作家所写的<美国建筑师与建筑新闻>一文中,这个术语就此诞生.从那时到耸立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天际线上„„ [详情] ...

  • 广州塔摩天轮简介
  • 广州塔摩天轮介绍 广州塔摩天轮与一般的竖立的摩天轮不同,它不是悬挂在轨道上的,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选择.广州塔摩天轮是全球最高横向摩天轮,位于广州塔顶450米高空处.摩天轮由16个"水晶"观光球舱组成,观光球舱环绕一圈约为20分钟,每个观光球舱可容纳4-6名乘客,游客可以从各个角度 ...

  • {摩天轮の轮回}(转载)
  • {摩天轮の轮回} 很喜欢看着摩天轮,一圈一圈,不停地转. 从起点开始,越过最美丽的风景,最终,又沉回低转到起点.最美丽的风景,也仅仅只有一.瞬.间,罢了. 摩天轮的轮回,是美丽之后的失落,是快乐之后的悲伤.仰望摩天轮的顶端,是在仰望幸福.可是谁又会想到,幸福仅仅只有一刻呢? 摩天轮=等待,没有时间限 ...

  • 天津之眼导游词
  • 天津之眼导游词 天津之眼导游词(1) 非常荣幸能陪同大家共同游览我们天津之眼.我们再上天津之眼之前有几点注意事项需要跟各位说一下.首先请您看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免损坏和丢失,第二,请您注意保持座仓内的卫生,请不要在座仓内吸烟.第三,请带小孩的朋友们看护好您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现在请进入座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