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演变历程
作者:张清雅 王中岱
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至今经历了孕育、萌芽和建立、改革完善四个阶段。清末教员检定制度初步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框架和体系,应视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第一部专门性行政法规的诞生。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共同构成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法制规范的宏观框架,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的确立。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了“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准入制度,教师资格制度进入了实践层面的改革完善阶段。关键词:教师资格管理教员鉴定制度教师资格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2—0014—04
教师资格制度基本体系的形成是教师资格制度确立的标志。教师资格制度基本体系应包括教师资格的法律体系、教师资格条件(标准)、资格培训、资格认定、资格证书的颁发与管理。基于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经历了孕育、萌芽和建立、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现略论之。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孕育、萌芽阶段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孕育阶段:奴隶社会时期
我国具有独立意义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教师资格管理伴随着学校和教师的产生而出现。但由于刚刚起步,远不具备制度化特点,所以,这一时期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处在孕育阶段。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所以当时的学校教师由国家官吏担任,形成“官师合一”、“以吏为师”的局面。如,西周国学由大司乐主持,他同时又是国家礼官。国学的教官有大司乐、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乡学的教官有大司徒、乡大夫、乡师、州长、党正、父师、少师。(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4)可见,我国奴隶社会的教师资格管理表现为“以吏为师”的任用标准,非官吏不能做教师,“吏”成为教师任用的唯一标准。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萌芽阶段:封建社会时期
1、清末前的封建社会教师资格管理的发展
相对奴隶社会而言,清末前的封建社会对教师资格管理有了一定进步和发展。不管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具较为具体、明确的任职标准,而且实施了荐举和考试的选拔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演变历程
作者:张清雅 王中岱
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至今经历了孕育、萌芽和建立、改革完善四个阶段。清末教员检定制度初步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框架和体系,应视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第一部专门性行政法规的诞生。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共同构成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法制规范的宏观框架,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的确立。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了“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准入制度,教师资格制度进入了实践层面的改革完善阶段。关键词:教师资格管理教员鉴定制度教师资格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2—0014—04
教师资格制度基本体系的形成是教师资格制度确立的标志。教师资格制度基本体系应包括教师资格的法律体系、教师资格条件(标准)、资格培训、资格认定、资格证书的颁发与管理。基于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经历了孕育、萌芽和建立、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现略论之。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孕育、萌芽阶段
(一)教师资格制度的孕育阶段:奴隶社会时期
我国具有独立意义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教师资格管理伴随着学校和教师的产生而出现。但由于刚刚起步,远不具备制度化特点,所以,这一时期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处在孕育阶段。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所以当时的学校教师由国家官吏担任,形成“官师合一”、“以吏为师”的局面。如,西周国学由大司乐主持,他同时又是国家礼官。国学的教官有大司乐、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乡学的教官有大司徒、乡大夫、乡师、州长、党正、父师、少师。(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4)可见,我国奴隶社会的教师资格管理表现为“以吏为师”的任用标准,非官吏不能做教师,“吏”成为教师任用的唯一标准。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萌芽阶段:封建社会时期
1、清末前的封建社会教师资格管理的发展
相对奴隶社会而言,清末前的封建社会对教师资格管理有了一定进步和发展。不管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都具较为具体、明确的任职标准,而且实施了荐举和考试的选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