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理论对越南汉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语言迁移理论对越南汉语教学的启示

阮氏深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语言教学领域 “语言迁移”这一术语开始出现后一直得到关注,从此也成为一让人争论不休的问题。它已经消耗了很多语言学家、学者的不少笔墨。可见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者必须注意并加以思考要如何把这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使得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就从这一观点出发,本人对语言迁移理论进行探索,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略知一下关于语言迁移理论一些的主要内容。“迁移”本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所提出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时被称为“语言迁移”。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习惯来表达思想,这一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关于迁移的准确定义问题,人们争论不休,其中Odlin,T.(1989)的定义最有影响:“语言迁移是由于目的语和学习者先前习得过的任何其他语言之间的相似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①。关于分类,最常见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这是从语言迁移产生的效用去分类的。正迁移是指母语(或已获得的语言——已下简用“母语”)对目的语有利的影响,是在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起着促进二语习得的作用。负迁移则相反,当母语或已获得的其他语言知识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语言规则代替目的语的语言规则形成了语言错误,这种迁移是消极的,起着阻碍二语习得的作用,所以也叫“干扰”。语言迁移的表现主要有三个层面:语言y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相关理论、表达功能的知识,修辞手段等,也包括通过母语所获得的知识)、文化意识(语言的文化内涵、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影响和制约语言迁移过程主要的可以归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就是学习者本身(如:学习者的水平、自我选择、对错误的预测、用语习惯、学习策略等);外部因素(如:两种语言之间的可迁移性、任务的难度、目的语的结构、普遍语法等)。外部影响因素往往要通过学习者的个人而起作用。这也就是说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有着决定性。

基于上面的认识,又由于在越南人学习汉语时越南语的迁移现象比比皆是,本文在此从语言迁移理论对为越南学生教汉语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要正确地看待语言迁移这一现象。最初语言迁移被看成是一种障碍(只有负迁移起作用)。这也意味着语言迁移是不应该发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开始采用各种限制母语作用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研究的发展,现在人们都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中介语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越南语和汉语不管从语音、词汇、语法、表达功能、修辞手段还是思维方式都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迁移性很大。教学实践证明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可迁移性越大,迁移现象就越多,里面的正负迁移都会有,只要能从中利用正迁移来促进习得就不必采取回避迁移的措施(如不让学生试着把母语相似句式用到目的语上而要用熟悉的、把握好的句式)。回避迁移不一定能排除错误反而有时会阻碍学习者的学习进步。比如:刚开始 —————————————

① 引自:石蕴珍,王颖.《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10 月 第10 期 第26卷第107页

学汉语,学生还没学到介词短语“在+宾”作状语的语法点,只学了动词“在”,可恰好在越南语里面这个词都有动词、介词之用,且都翻译成“ở”,所以完全有可能当他想表达“Tôi quen anh ấy ở Hà Nội”(Toi quen anh ay o Ha Noi.)就会说成“我认识他在河内”。这样的错误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学生虽然还没学汉语中的介词短语“在+宾语”,但看起来就好像已经学过,说明这样的迁移是自然的、难免的;另一方面,显而易见这种负迁移里面是有可以利用的正点。可见教师不必太担心,只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反馈,学生的习得会更快。

第二,充分利用以及发挥正迁移,有效地避免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汉语和越南语的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发现偏误规律,有同的则充分利用,可以让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有异的则加以强化,促进习得。当然有很多时候异同并存在同一个点上,这样实际上会给教学带来困难因为更容易导致学生犯错误,而且如果不得到正确注意错误会反复出现。那么这种情况下要有意识地预测错误的发生,在负迁移的可能性更突出的点上教师应该加以提示说明,不断强化以提高学生“警惕”和避免负迁移的意识。例如:在教假设复句“要是„„,就„„”时,教师可以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解释或者举例,让学生自己用已学过的词语进行组合造句,因为翻译成越南语就是“Nếu„, thì„”(Neu„, thi„) 越南语里面也有同样的句型,组合规则基本一样,问题是“就”在汉语里要放在主语的后边而 “thì”(thi) 在越南语就放在句头,没有学之前学生几乎都会把“就”放在下一小句的主语前,那么当问题出现时要提醒学生“就”是副词(要放在主语后边——这个规则学生已经学过),让学生明白后就能习得。再如遇到“手足之情”这一说法时就让学生在越南语找出类似的说法,学生不难的回答“anh em như thể tay chân” (anh em nhu the tay chan),这样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运用起来不会有问题。

第三,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在二语教学中完全依靠母语来教学,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不应该提倡的。因此很多学者提倡在二语教学中排斥母语直接用目的语来教学,如直接发、沉浸法、听说法等。目前这种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实际上,完全排斥母语的作用也是极端的。只有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才是最好。比如:为了极力降低母语的负面影响率,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主要用汉语来教学而且要精讲多练、讲解的时候要简而易懂、示范要准确、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等等;为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在设计情境时要尽量与生活情境相似,这样可以一举两得:一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助于学生受到启发而增加迁移的机会和尝试;另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越南语中对汉语“可迁移”的 规律,并进行归纳、概括,同时会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指导。例如:在学习汉语的辅音时,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出m、n、l 的写法读音语越南普通话的相同;b 的读音像越南普通话里面的“p”(不送气);ang 与越南普通话中的“ang”读音相似但要注意开口度更大、尾音更长等等。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还在于老师还要做到适时、恰当地运用母语以优化教学效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教虚词或者成语的时候。越南语有很多虚词和成语与汉语的相同,在解释其义时,如果汉语的解释让学生更难懂,甚至导致误解,老师可以直接用母语的对照义来解释。如:在初级阶段出现“或者”一词,以“是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解释显然学生不可能听懂,不如直接用 “hoặc”来解释,简单而正确,学生很快就能运用。再如:“狐假虎威”这一成语出现在初级阶段,生词部分的解释为“狐狸接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老师会很费力再解释“狐狸”、“威风”、“势力”、“欺压”等词语但不一定学生能明白,运用起来更困难,那么在用

汉语解释的同时老师可以加上越南语的解释“cáo mượn oai hùm”(cao muon oai hum) 这一成语,问题就得到解决。

第四,督促学生注意加强自己越南语的学习。不管从语言要素的迁移还是语言知识的迁移,不难看出母语学得好的学生,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太吃力。督促学生加强越南语的学习既包括把握越南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有关知识以及其组合、聚合规律,还包括用越南语阅读各方面的材料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为汉语的习得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在涉及到句法成分时,学生若有了这些概念理解当然更容易。又如在学习汉语的定语之前要求学生预习对越南语的定语有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找正确的定义、定语的位置、定语的限制条件等),在学习时记忆得快,运用起来也正确。这里还应该特别注意学生掌握越南语中的汉越音词语②。因为据统计汉越音词语占越南语词汇的70%以上,如果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发挥了许多其他国家学生学习汉语时无以伦比的优势。

第五,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借助越南文化知识以及关于中国文化的阅读材料来促进汉语的习得。中越两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的,越南人和中国人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然而毕竟还是有差异。因此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共同点给语言理解和运用带来的便利,但也要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对语言方面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汉语文化意识以帮助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学到“春节”这一课可以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让找关于中国春节资料并跟越南的春节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又有趣,在理解方面也非常顺利。

总而言之,语言迁移是二语教学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包括越南语对汉语的迁移。因为中越两国的文化相近,无论从哪个层次来看语言迁移都有根源可寻。作为在越南语环境的汉语教学者,要在有意识地运用有关的迁移理论到教学的基础上,将汉语和越南语方方面面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以充分地发挥正迁移的效用,把负迁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那么,首先要正确的对待语言迁移这一现象,从而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要督促学生注意加强自己越南语的学习以及文化知识以助于学生对汉语的把握,顺利地习得汉语。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

② 注释:简单地说,汉越音词语语指的是用越南语的语音来发音古代汉语的词语,有的人把它叫做“汉越借词”或“汉越通语”。这些词语占越南语70%以上,其中50%以上可以完全直接音译成汉语,其余不能直接音译,是因为汉越音词语都是从古代汉语借用过来的,直接音译后可能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这个说法也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词,有时会引起误解。比如:可以直接音译的词语有“quan diem”意思是“观点”,“hao”(好)“hoang cung”(皇宫),“hoang kim” (黄金)等;也有的直接音译后不是现代汉语的意思,如“du lich”意思是“旅游”、“lich su”(礼貌)、“quan trong”(重要),当直接音译成汉语其汉字应该是“游历”、“历事”、“关重”等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音译后其意思不再是越南语所用的意思,如“tou”其汉字是“走”,越南语里面的意思是“跑”等。

实际上汉越音词语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在此难以解释清楚。汉越词语的构词法主要是古代汉语的构词法,需要对它有一定的知识才能运用。

————————————————————

参考文献:

[ 1 ] 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北京公司,2007

[ 2 ] 赵晓凤,史雅静.语言迁移:语言模因视角下的解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25卷 第5期,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3 ] 黄鲁娟.正确对待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大众文艺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4 ] 李冰.母语迁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科技信.外语论坛,2009 年第33 期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5 ] 朱萍,黄睿.母语迁移对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及教学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6 ]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2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7 ] 熊云芳,应兰英.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 8 ] 石蕴珍,王颖. 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10月 第10期 第26卷(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9 ] Nguyen Hoang Than.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ffec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Vietnamese of Chinese students,

http://www.vocw.edu.vn

浅谈语言迁移理论对越南汉语教学的启示

阮氏深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语言教学领域 “语言迁移”这一术语开始出现后一直得到关注,从此也成为一让人争论不休的问题。它已经消耗了很多语言学家、学者的不少笔墨。可见这一理论的重要性。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者必须注意并加以思考要如何把这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使得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就从这一观点出发,本人对语言迁移理论进行探索,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略知一下关于语言迁移理论一些的主要内容。“迁移”本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所提出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时被称为“语言迁移”。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习惯来表达思想,这一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关于迁移的准确定义问题,人们争论不休,其中Odlin,T.(1989)的定义最有影响:“语言迁移是由于目的语和学习者先前习得过的任何其他语言之间的相似或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①。关于分类,最常见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这是从语言迁移产生的效用去分类的。正迁移是指母语(或已获得的语言——已下简用“母语”)对目的语有利的影响,是在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起着促进二语习得的作用。负迁移则相反,当母语或已获得的其他语言知识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语言规则代替目的语的语言规则形成了语言错误,这种迁移是消极的,起着阻碍二语习得的作用,所以也叫“干扰”。语言迁移的表现主要有三个层面:语言y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相关理论、表达功能的知识,修辞手段等,也包括通过母语所获得的知识)、文化意识(语言的文化内涵、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影响和制约语言迁移过程主要的可以归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就是学习者本身(如:学习者的水平、自我选择、对错误的预测、用语习惯、学习策略等);外部因素(如:两种语言之间的可迁移性、任务的难度、目的语的结构、普遍语法等)。外部影响因素往往要通过学习者的个人而起作用。这也就是说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有着决定性。

基于上面的认识,又由于在越南人学习汉语时越南语的迁移现象比比皆是,本文在此从语言迁移理论对为越南学生教汉语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要正确地看待语言迁移这一现象。最初语言迁移被看成是一种障碍(只有负迁移起作用)。这也意味着语言迁移是不应该发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开始采用各种限制母语作用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研究的发展,现在人们都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中介语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越南语和汉语不管从语音、词汇、语法、表达功能、修辞手段还是思维方式都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迁移性很大。教学实践证明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可迁移性越大,迁移现象就越多,里面的正负迁移都会有,只要能从中利用正迁移来促进习得就不必采取回避迁移的措施(如不让学生试着把母语相似句式用到目的语上而要用熟悉的、把握好的句式)。回避迁移不一定能排除错误反而有时会阻碍学习者的学习进步。比如:刚开始 —————————————

① 引自:石蕴珍,王颖.《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10 月 第10 期 第26卷第107页

学汉语,学生还没学到介词短语“在+宾”作状语的语法点,只学了动词“在”,可恰好在越南语里面这个词都有动词、介词之用,且都翻译成“ở”,所以完全有可能当他想表达“Tôi quen anh ấy ở Hà Nội”(Toi quen anh ay o Ha Noi.)就会说成“我认识他在河内”。这样的错误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学生虽然还没学汉语中的介词短语“在+宾语”,但看起来就好像已经学过,说明这样的迁移是自然的、难免的;另一方面,显而易见这种负迁移里面是有可以利用的正点。可见教师不必太担心,只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反馈,学生的习得会更快。

第二,充分利用以及发挥正迁移,有效地避免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汉语和越南语的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发现偏误规律,有同的则充分利用,可以让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有异的则加以强化,促进习得。当然有很多时候异同并存在同一个点上,这样实际上会给教学带来困难因为更容易导致学生犯错误,而且如果不得到正确注意错误会反复出现。那么这种情况下要有意识地预测错误的发生,在负迁移的可能性更突出的点上教师应该加以提示说明,不断强化以提高学生“警惕”和避免负迁移的意识。例如:在教假设复句“要是„„,就„„”时,教师可以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解释或者举例,让学生自己用已学过的词语进行组合造句,因为翻译成越南语就是“Nếu„, thì„”(Neu„, thi„) 越南语里面也有同样的句型,组合规则基本一样,问题是“就”在汉语里要放在主语的后边而 “thì”(thi) 在越南语就放在句头,没有学之前学生几乎都会把“就”放在下一小句的主语前,那么当问题出现时要提醒学生“就”是副词(要放在主语后边——这个规则学生已经学过),让学生明白后就能习得。再如遇到“手足之情”这一说法时就让学生在越南语找出类似的说法,学生不难的回答“anh em như thể tay chân” (anh em nhu the tay chan),这样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运用起来不会有问题。

第三,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在二语教学中完全依靠母语来教学,如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不应该提倡的。因此很多学者提倡在二语教学中排斥母语直接用目的语来教学,如直接发、沉浸法、听说法等。目前这种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实际上,完全排斥母语的作用也是极端的。只有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才是最好。比如:为了极力降低母语的负面影响率,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主要用汉语来教学而且要精讲多练、讲解的时候要简而易懂、示范要准确、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等等;为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在设计情境时要尽量与生活情境相似,这样可以一举两得:一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助于学生受到启发而增加迁移的机会和尝试;另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越南语中对汉语“可迁移”的 规律,并进行归纳、概括,同时会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指导。例如:在学习汉语的辅音时,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出m、n、l 的写法读音语越南普通话的相同;b 的读音像越南普通话里面的“p”(不送气);ang 与越南普通话中的“ang”读音相似但要注意开口度更大、尾音更长等等。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还在于老师还要做到适时、恰当地运用母语以优化教学效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教虚词或者成语的时候。越南语有很多虚词和成语与汉语的相同,在解释其义时,如果汉语的解释让学生更难懂,甚至导致误解,老师可以直接用母语的对照义来解释。如:在初级阶段出现“或者”一词,以“是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解释显然学生不可能听懂,不如直接用 “hoặc”来解释,简单而正确,学生很快就能运用。再如:“狐假虎威”这一成语出现在初级阶段,生词部分的解释为“狐狸接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老师会很费力再解释“狐狸”、“威风”、“势力”、“欺压”等词语但不一定学生能明白,运用起来更困难,那么在用

汉语解释的同时老师可以加上越南语的解释“cáo mượn oai hùm”(cao muon oai hum) 这一成语,问题就得到解决。

第四,督促学生注意加强自己越南语的学习。不管从语言要素的迁移还是语言知识的迁移,不难看出母语学得好的学生,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太吃力。督促学生加强越南语的学习既包括把握越南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有关知识以及其组合、聚合规律,还包括用越南语阅读各方面的材料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为汉语的习得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在涉及到句法成分时,学生若有了这些概念理解当然更容易。又如在学习汉语的定语之前要求学生预习对越南语的定语有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找正确的定义、定语的位置、定语的限制条件等),在学习时记忆得快,运用起来也正确。这里还应该特别注意学生掌握越南语中的汉越音词语②。因为据统计汉越音词语占越南语词汇的70%以上,如果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发挥了许多其他国家学生学习汉语时无以伦比的优势。

第五,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借助越南文化知识以及关于中国文化的阅读材料来促进汉语的习得。中越两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的,越南人和中国人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然而毕竟还是有差异。因此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共同点给语言理解和运用带来的便利,但也要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对语言方面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汉语文化意识以帮助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学到“春节”这一课可以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让找关于中国春节资料并跟越南的春节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又有趣,在理解方面也非常顺利。

总而言之,语言迁移是二语教学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包括越南语对汉语的迁移。因为中越两国的文化相近,无论从哪个层次来看语言迁移都有根源可寻。作为在越南语环境的汉语教学者,要在有意识地运用有关的迁移理论到教学的基础上,将汉语和越南语方方面面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以充分地发挥正迁移的效用,把负迁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那么,首先要正确的对待语言迁移这一现象,从而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要督促学生注意加强自己越南语的学习以及文化知识以助于学生对汉语的把握,顺利地习得汉语。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

② 注释:简单地说,汉越音词语语指的是用越南语的语音来发音古代汉语的词语,有的人把它叫做“汉越借词”或“汉越通语”。这些词语占越南语70%以上,其中50%以上可以完全直接音译成汉语,其余不能直接音译,是因为汉越音词语都是从古代汉语借用过来的,直接音译后可能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这个说法也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词,有时会引起误解。比如:可以直接音译的词语有“quan diem”意思是“观点”,“hao”(好)“hoang cung”(皇宫),“hoang kim” (黄金)等;也有的直接音译后不是现代汉语的意思,如“du lich”意思是“旅游”、“lich su”(礼貌)、“quan trong”(重要),当直接音译成汉语其汉字应该是“游历”、“历事”、“关重”等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音译后其意思不再是越南语所用的意思,如“tou”其汉字是“走”,越南语里面的意思是“跑”等。

实际上汉越音词语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在此难以解释清楚。汉越词语的构词法主要是古代汉语的构词法,需要对它有一定的知识才能运用。

————————————————————

参考文献:

[ 1 ] 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北京公司,2007

[ 2 ] 赵晓凤,史雅静.语言迁移:语言模因视角下的解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25卷 第5期,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3 ] 黄鲁娟.正确对待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大众文艺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4 ] 李冰.母语迁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科技信.外语论坛,2009 年第33 期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5 ] 朱萍,黄睿.母语迁移对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及教学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6 ]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2 (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7 ] 熊云芳,应兰英.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 8 ] 石蕴珍,王颖. 从认知角度谈语言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10月 第10期 第26卷(下载于http://www.cnki.net)

[ 9 ] Nguyen Hoang Than.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ffec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Vietnamese of Chinese students,

http://www.vocw.edu.vn


相关内容

  • 语言迁移理论对德语教学的启示
  •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与国外的交流沟通也日益频繁,语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将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德语教学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前提分析语言迁移理论对德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迁移理论;德语教 ...

  • 巴基斯坦籍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的现状 1.2.1 汉字本体研究 1.2.2汉字教学研究 1.2.3对外汉字偏误研究 1.2.4对外汉字偏误国别研究 1.3巴基斯坦籍学生汉字习得的研究现状 1.4巴基斯坦籍学生及其学习汉语的现状 第二章 具体的研究分析 2.1研究内容 2.1.1 ...

  • 石化现象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第21卷第6期 V01.21No.6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oukouTeachersCollege 2004年11月 Nov.2004 过渡语石化现象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刘婷婷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过渡语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具有开 ...

  •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 摘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把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教学中,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布鲁纳 "发现学习" ...

  •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整理
  • 第一章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学习者.学习和教学的一门科学 .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学习的本质与过程 • 不同类型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 知识.技能.社会规范 • 影响学习的因素 – 动机.认知与人格 ...

  • 多元智力理论的启示
  •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问世以来,国外不少心理学家特别是智力心理学家对其科学性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就连加德纳本人也承认多元智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和框架,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证明.补充.修改和完善,甚至还有可能被推翻(Gardner,1993).尽管心理 ...

  • 母语迁移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论文
  • 母语迁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摘要]在外语学习中,母语对学习会产生迁移现象,本文介绍了几种负迁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还通过分析对比两种语言的相同或相似点,促成正迁移,使其在词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母语迁移:负迁移:正迁移 在外语习得中,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一个普遍 ...

  •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自己整理)
  •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 2.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

  • 教师招聘考试_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