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代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

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

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

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第五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划分。

五、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点问题突破】君主制与贵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袭、终身、专制

贵族制:选举、任期、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种进步,为后来雅典向民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

2、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

①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基本特点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了人民主权。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代表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

民当选2此后就不能再次当选,体现了轮番而至。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并且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三、实质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

五、评价

1、积极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民主政治使决策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消极:

①是公民主体的民主。

②外邦移民、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③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第七课 罗马的政体与法律

一、罗马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②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④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

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②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③作用: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入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1)内容:①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

②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 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②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④《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

(1)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

(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就是说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的旧贵族)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②1640 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詹姆斯二世下台,最终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之争。

④1689年,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登基。《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3、《权力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②英国由人治走向法制。

③促进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主权至上

③君主受议会制定的宪法的限制

【注意】(1)《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并不是成为宪法。

(2)英国议会组成:上议院、下议院、国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①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②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责任,成为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

2、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党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党上台组阁,该党的领袖成为首相,

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选择点】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4、随着内阁制形成,英国的两党制也形成

形成过程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产生辉格党和托利党

②19世纪,辉格党发展成自由党 托利党发展成保守党

③20世纪初,自由党被工党取代,今天英国政坛上活跃的两党是自由党和工党 三、1832年议会改革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2、内容: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九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美国)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独立,

1781年,《邦联条例》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①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②邦联松散的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③美国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和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1787年宪法的三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要求】结合课本记住三权分立示意图。

(二)1787年宪法的发展与完善

①1789年,美国国会提出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②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1787年宪法制定与完善的历史作用

①根据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②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保证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二、美国两党制(驴象之争:驴:民主党;象:共和党)

(1)形成:华盛顿之后形成。(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美国两党制形成,

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之前

①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奴隶主利益)

②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了解】美国南部奴隶制和古希腊奴隶制的区别

古希腊:纯粹的奴隶制

美国南部:利用努力进行生产,将产品卖给北方,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奴隶制。

(3)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政治主张有所不同。

【重点问题突破】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较

项目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行政首脑 首相内阁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行政首脑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执政的关键 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在总统竞选中获胜

第十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法国)

一、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1年前,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1791年,《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③思想原因: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重点问题突破】法国大革命前,波旁王朝统治下的三个等级

①第一等级:教士

②第二等级:贵族(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

③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被统治阶级)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成果:

①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②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推翻王权,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

1、建立的根本原因:为了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2、建立过程: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②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注意: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君主专制与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完

全相同,带有维护资本主义性质)

3、统治政策 ①对内:维护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财产制度,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恢复旧制度,

尤其是等级制度。

②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1815年,灭亡。

四、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国“1875年宪法”

①内容:

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内阁

立法权:议会

总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②、意义

? 经过长期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问题突破】

1、法国1875年确立的政体与美国和英国的不同。

(1)与英国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有国王;法国为总统共和国,没有国王。

(2)与美国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和议会独立、制约。

2、法国革命过程中权力机关演变

三级会议——制宪议会——国民大会——国民议会

第十一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国)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①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正统”原则维持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

②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③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统一的过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积极: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局限: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

1、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1)内容: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①帝国元首:皇帝。

②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产生并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任命。

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有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律。

(2)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积极: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跻身

于世界强国。

②消极: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彻底完

成。

【重点问题突破】

1、英法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议会独立立法权 有 无

行政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总评 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有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

2、法国和德国政体比较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行政权 总统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1918年,德国颁布了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2、特征:

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

②依然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被誉为“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原因: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民族复仇情绪抬头。

? 希特勒法西斯实力进行欺骗性宣传

②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教训: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大约60年左

右时间,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

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程度加深。

3、1894年,甲午战争 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

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

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

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贸易)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

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模块P52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856——1858年《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1859——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内容

(1)《天津条约》内容

①开放10个通商口岸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

④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给英国

4、影响

①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变化

③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十四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具体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兴起

1、准备: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基督教)

2、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3、1853年定都天京形成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政权

4、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

5、政治上颁布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重点突破】《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为三级九等,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在产品分配方面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是一种空

想,无法实现。

三、天平天国运动的衰落

1、由胜转衰的标志:1856年天京事变

2、重建领导核心:军事上启用陈玉成、李秀成

政治上启用洪仁玕

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②广大将士目的不明确

③统治者思想变化

2、客观原因: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五、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太平天国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六、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三大不同点

1、双重使命(反帝反封建)

2、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提出《天朝田亩制度》

3、提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比较(不同点)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不同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斗争侧重点不同 反封建 反帝

斗争方式不同 有组织 自发的

地域不同 南方 北方

依靠宗教不同 基督教 本土宗教

八、《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的不同点

1、对私有制的态度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反对私有制;《资政新篇》赞同资本主义私有制。

2、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推动太平天国达到顶峰;《资政新篇》没有实施。

第十五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

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

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①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

②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

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

庆)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

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和经济。

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剧(体现了中国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民

族矛盾)

②具体原因:山东、直隶等地洋教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

【重点问题突破】“扶清灭洋”口号分析

(1)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2)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出自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侵略的义愤,由于农民

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能力分辨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

(3)“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的精神,但是他们也没有

能力辨别外来侵略和西方

现金文明成果,盲目排外,与中国近代化的趋势相违背。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②没有先进思想指导

③采用了封建迷信的手段

(2)客观原因: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

②借口:“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2、危害: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第十六课 辛亥革命

一、原因: 1、根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

2、直接: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的骗局(阶级矛盾)

二、革命准备工作

1、组织基础

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

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

民主义”。

【重点问题突破】“三民主义”解析

(1)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

(比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思想先进:民主共和国比君主立宪先进)(解决了封建主义与人民

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①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

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①大汉族主义。

②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①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②要不建立共和政体(根本不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2)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军事基础:武昌起义前最著名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

2、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3、意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中华民国成立

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实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③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五、袁世凯夺权

1、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软弱与妥协

③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③袁世凯接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12年2月,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

六、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模块四点)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七、评价

1、积极: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

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

改变中国半殖半封

的社会性质。

第十七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19年5.4——6.3 1919年6.3日之后

活动中心 北京 上海

运动主体 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 罢课 “三罢斗争“

【要点解析】

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目标不同 民主共和国 人民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不同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 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 结果不同 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

六、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模块总复习)

第四单元:第十九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①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两个后果: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两个后果从根本上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④主观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

【重点问题突破】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代表人物: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

(2)主张:

? 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 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欧文建立的合作组织是“新和谐公社”

2、诞生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实践,1847年,马、恩与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

者同盟,并为该同盟写了宣言《共产党宣言》。

要求知道《共产党宣言》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星期,对人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方法提示:考察政权的性质,主要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

1、直接原因: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企图解

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时间: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发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工人失败。

3、措施

(1)政治上:

①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②公职人员工资不得高于熟练工人。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经济上:努力维护劳动者利益。

(3)教育上:实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新型的工人政权)

5、失败原因:

(1)主观:法国工人阶级不成熟,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当的领导,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2)客观(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无产阶级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实力。

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仅仅存在60多天,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7、经验教训

(1)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教训:①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②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第二十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①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

①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第二十一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共产党“一大”

(1)地点:现在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到了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④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

(3)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②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现阶段奋斗目标(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分析】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情和社会本质(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性质)的基

础上提出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

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的,而中国国情决定资产阶级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势力)。

二、中国工人运动(1922——1923年)

1、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1年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1922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这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经验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国民革命

1、开始的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过程

(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

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公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革命的开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下,以“国民大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

性革命运动开始。

3、高潮:1926年,北伐

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

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5、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进行武装斗争。

四、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3、井冈山道路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地点:湘赣边)

(2)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意】结合课本“从1928——1930年”那段小字内容,了解建立了一系列根据地的核心是赣;结合课本《红色根

据地形势图》分析得出根据地主要是在南方,原因是受北伐的影响。

(3)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①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③评价: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标志: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五、红军长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解析】“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队中国的入侵,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对外对日军进攻

步步退让,对内积极反共。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

4、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

①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是中共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②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5、《八一宣言》

(1)时间:1935年8月1日

(2)主张: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

7、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过程中中共和红军经过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构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力。

③长征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

六、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

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七、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两次合作比较

项目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广泛性 四个阶级的合作 全民族

斗争对象 反帝反封建 反帝

斗争结果 中途破裂 抗战胜利

2、抗日战争的开始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主导地位)

共产党——敌后战场(辅助地位)

【了解】国民党在这个时期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太原会战。

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2)国民党政策开始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①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容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②制造了“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据有节”的方针,

对国民党反共浪潮坚决反击,同时为了民族利益,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抗日战争的结束

(1)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生了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八、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第二十二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大会制度。

3、人大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③昭示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时趋于停顿。

②“十年文革”间,名存实亡。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恢复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5、角色变化: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

1954年宪法颁布后,全国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

6、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的正常工作。

②“十年文革”中,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③ 文革后,政协恢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7、1982年中共提出的政协工作的新的指导思想(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

2、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按时间排列)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个主要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十三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

②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

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

2、“十年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

①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②“全面夺权”造成司法部门瘫痪。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3、得到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2、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

(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十年,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颁布了《1982年宪法》

②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行为, 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4)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改变:①建国初,基层干部是由上级政府任命。

②现阶段,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基层干部

由直接选举产生。

3、历史意义:

①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②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过程

【注意】“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提出: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2、酝酿: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

“一国两制”的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正式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

【注意】(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不是历史遗留,而是内战遗留问题。

(2)回归后台湾的自治程度比港澳更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1、回归的条件 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

③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的不断试探。

2、回归的时间 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历史意义 ①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千屈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 ②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

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②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 ①外部:外国势力干涉

②内部:台独势力的破坏(根本阻力)

第二十五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导言:美苏冷战对峙40多年,但这40多年间并不是一成不变,其中有三股实力逐渐发展壮大。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三、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实力壮大)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基础: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

②主要原因: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了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③直接原因:这些国家想要谋求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诞生的标志: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5、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第二十七课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贯穿新中国整个发展历程,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国的根本外交方针。 一、5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外交的“三大原则”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耻辱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

(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孤立中国,中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经济,完全导向社会主义阵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国外交要努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②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

“万隆十项原则”

【解析】“求同存异”

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同: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这是亚非会议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4)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

(5)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作用加强。

(2)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

(3)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

2、中美建交

(1)原因: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建交的推动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

1、国家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和评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国际交流与合作

(1)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①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加入WTO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 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表现

①改善和发展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②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维护联合国权威

第二十八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②主要和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巨变(1989——1990年)

(1)实质: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2)原因:

①根本原因:东欧各国沿袭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八一九”事件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国内政局混乱

②影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原因: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

2、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

①两级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造成当今国际局势的原因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增强。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历史意义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_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代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

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

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

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

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第五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划分。

五、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点问题突破】君主制与贵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袭、终身、专制

贵族制:选举、任期、集体领导、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种进步,为后来雅典向民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

2、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

①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基本特点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了人民主权。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代表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

民当选2此后就不能再次当选,体现了轮番而至。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并且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三、实质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

五、评价

1、积极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民主政治使决策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消极:

①是公民主体的民主。

②外邦移民、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③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第七课 罗马的政体与法律

一、罗马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②元老院:最高权力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④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

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②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③作用: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入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1)内容:①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

②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 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②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④《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

(1)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手段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

(新贵族:指的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就是说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的旧贵族)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②1640 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詹姆斯二世下台,最终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之争。

④1689年,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登基。《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3、《权力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②英国由人治走向法制。

③促进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主权至上

③君主受议会制定的宪法的限制

【注意】(1)《权利法案》在英国起宪法作用,属于宪法性质的文件,但它并不是成为宪法。

(2)英国议会组成:上议院、下议院、国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① “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②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责任,成为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

2、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党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党上台组阁,该党的领袖成为首相,

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选择点】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4、随着内阁制形成,英国的两党制也形成

形成过程

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产生辉格党和托利党

②19世纪,辉格党发展成自由党 托利党发展成保守党

③20世纪初,自由党被工党取代,今天英国政坛上活跃的两党是自由党和工党 三、1832年议会改革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

2、内容: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的资格。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九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美国)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独立,

1781年,《邦联条例》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这个时候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①邦联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②邦联松散的状态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③美国面临加强中央集权和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3、1787年宪法的三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有民选产生。

【要求】结合课本记住三权分立示意图。

(二)1787年宪法的发展与完善

①1789年,美国国会提出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②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 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1787年宪法制定与完善的历史作用

①根据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②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保证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二、美国两党制(驴象之争:驴:民主党;象:共和党)

(1)形成:华盛顿之后形成。(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美国两党制形成,

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之前

①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奴隶主利益)

②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了解】美国南部奴隶制和古希腊奴隶制的区别

古希腊:纯粹的奴隶制

美国南部:利用努力进行生产,将产品卖给北方,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奴隶制。

(3)南北战争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政治主张有所不同。

【重点问题突破】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较

项目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行政首脑 首相内阁 总统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行政首脑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对议会负责 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执政的关键 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在总统竞选中获胜

第十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法国)

一、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1年前,波旁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1791年,《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二、法国大革命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③思想原因: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重点问题突破】法国大革命前,波旁王朝统治下的三个等级

①第一等级:教士

②第二等级:贵族(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

③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被统治阶级)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成果:

①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②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

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推翻王权,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

1、建立的根本原因:为了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2、建立过程: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②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注意: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君主专制与封建君主专制并不完

全相同,带有维护资本主义性质)

3、统治政策 ①对内:维护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财产制度,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典,恢复旧制度,

尤其是等级制度。

②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4、1815年,灭亡。

四、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国“1875年宪法”

①内容:

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内阁

立法权:议会

总统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②、意义

? 经过长期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 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问题突破】

1、法国1875年确立的政体与美国和英国的不同。

(1)与英国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有国王;法国为总统共和国,没有国王。

(2)与美国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和议会独立、制约。

2、法国革命过程中权力机关演变

三级会议——制宪议会——国民大会——国民议会

第十一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国)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①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正统”原则维持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

②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德国的发展

③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

2、统一的过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积极: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局限: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

1、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1)内容: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①帝国元首:皇帝。

②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产生并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任命。

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有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律。

(2)颁布的历史意义:

①积极:德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跻身

于世界强国。

②消极: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彻底完

成。

【重点问题突破】

1、英法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 国王 皇帝

行政权 首相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机构 议会 议会

议会独立立法权 有 无

行政与立法机构的关系 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总评 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有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

2、法国和德国政体比较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行政权 总统内阁 皇帝首相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对议会负责 皇帝首相控制议会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1918年,德国颁布了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2、特征:

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

②依然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被誉为“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原因: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民族复仇情绪抬头。

? 希特勒法西斯实力进行欺骗性宣传

②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教训: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鸦片战争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形成大约60年左

右时间,形成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

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程度加深。

3、1894年,甲午战争 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

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

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

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贸易)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

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模块P52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过程

①第一阶段:1856——1858年《天津条约》

②第二阶段:1859——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内容

(1)《天津条约》内容

①开放10个通商口岸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

④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给英国

4、影响

①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权利结构发生变化

③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十四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具体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兴起

1、准备: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基督教)

2、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3、1853年定都天京形成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政权

4、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

5、政治上颁布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重点突破】《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为三级九等,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在产品分配方面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是一种空

想,无法实现。

三、天平天国运动的衰落

1、由胜转衰的标志:1856年天京事变

2、重建领导核心:军事上启用陈玉成、李秀成

政治上启用洪仁玕

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②广大将士目的不明确

③统治者思想变化

2、客观原因: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五、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太平天国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六、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的三大不同点

1、双重使命(反帝反封建)

2、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提出《天朝田亩制度》

3、提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比较(不同点)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不同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斗争侧重点不同 反封建 反帝

斗争方式不同 有组织 自发的

地域不同 南方 北方

依靠宗教不同 基督教 本土宗教

八、《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的不同点

1、对私有制的态度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反对私有制;《资政新篇》赞同资本主义私有制。

2、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推动太平天国达到顶峰;《资政新篇》没有实施。

第十五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

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

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①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

②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

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

庆)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

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和经济。

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剧(体现了中国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民

族矛盾)

②具体原因:山东、直隶等地洋教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

【重点问题突破】“扶清灭洋”口号分析

(1)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2)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出自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侵略的义愤,由于农民

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能力分辨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

(3)“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的精神,但是他们也没有

能力辨别外来侵略和西方

现金文明成果,盲目排外,与中国近代化的趋势相违背。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②没有先进思想指导

③采用了封建迷信的手段

(2)客观原因: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

②借口:“救助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2、危害: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第十六课 辛亥革命

一、原因: 1、根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

2、直接: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的骗局(阶级矛盾)

二、革命准备工作

1、组织基础

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

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

民主义”。

【重点问题突破】“三民主义”解析

(1)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

(比维新派的兴民权的思想先进:民主共和国比君主立宪先进)(解决了封建主义与人民

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①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

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①大汉族主义。

②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①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②要不建立共和政体(根本不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2)作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3、军事基础:武昌起义前最著名的起义:黄花岗起义。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

2、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3、意义: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中华民国成立

1、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实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

③ 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五、袁世凯夺权

1、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软弱与妥协

③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条件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③袁世凯接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912年2月,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

六、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模块四点)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七、评价

1、积极: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

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性: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

改变中国半殖半封

的社会性质。

第十七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19年5.4——6.3 1919年6.3日之后

活动中心 北京 上海

运动主体 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 罢课 “三罢斗争“

【要点解析】

1、五四运动最具概括性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在五四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这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仅仅是初步: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罢免了张宗祥、陆宗舆和曹汝霖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出席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拒绝签订列强条约)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用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蒙了人民的思想,为革命准备了力量。

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根本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目标不同 民主共和国 人民民主共和国

革命深度不同 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 革命纲领彻底,广泛发动群众 结果不同 任务没有完成,以失败而告终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以胜利而告终

六、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比较(模块总复习)

第四单元:第十九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①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两个后果: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两个后果从根本上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④主观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

【重点问题突破】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代表人物: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

(2)主张:

? 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 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欧文建立的合作组织是“新和谐公社”

2、诞生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实践,1847年,马、恩与德国流亡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协商,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

者同盟,并为该同盟写了宣言《共产党宣言》。

要求知道《共产党宣言》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宣言》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星期,对人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方法提示:考察政权的性质,主要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

1、直接原因: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企图解

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时间: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发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工人失败。

3、措施

(1)政治上:

①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②公职人员工资不得高于熟练工人。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经济上:努力维护劳动者利益。

(3)教育上:实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新型的工人政权)

5、失败原因:

(1)主观:法国工人阶级不成熟,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当的领导,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2)客观(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无产阶级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实力。

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仅仅存在60多天,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7、经验教训

(1)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教训:①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②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第二十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1)内容

①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②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2)影响:

①提出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内容:

①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颁布《和平法令》

③颁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第二十一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考点】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共产党“一大”

(1)地点:现在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到了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④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

(3)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②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现阶段奋斗目标(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分析】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深刻认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情和社会本质(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性质)的基

础上提出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

义是反对资产阶级的,而中国国情决定资产阶级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势力)。

二、中国工人运动(1922——1923年)

1、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1年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1922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这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经验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国民革命

1、开始的前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过程

(1)1923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

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公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革命的开始: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下,以“国民大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

性革命运动开始。

3、高潮:1926年,北伐

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

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5、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进行武装斗争。

四、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3、井冈山道路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地点:湘赣边)

(2)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注意】结合课本“从1928——1930年”那段小字内容,了解建立了一系列根据地的核心是赣;结合课本《红色根

据地形势图》分析得出根据地主要是在南方,原因是受北伐的影响。

(3)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①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③评价: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标志: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五、红军长征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解析】“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队中国的入侵,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对外对日军进攻

步步退让,对内积极反共。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

4、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

①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是中共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②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5、《八一宣言》

(1)时间:1935年8月1日

(2)主张: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

7、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过程中中共和红军经过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构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力。

③长征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

六、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

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七、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重点问题突破】国共两次合作比较

项目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广泛性 四个阶级的合作 全民族

斗争对象 反帝反封建 反帝

斗争结果 中途破裂 抗战胜利

2、抗日战争的开始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主导地位)

共产党——敌后战场(辅助地位)

【了解】国民党在这个时期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太原会战。

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2)国民党政策开始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①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容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

②制造了“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据有节”的方针,

对国民党反共浪潮坚决反击,同时为了民族利益,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抗日战争的结束

(1)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生了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八、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第二十二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大会制度。

3、人大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③昭示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时趋于停顿。

②“十年文革”间,名存实亡。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恢复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5、角色变化: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

1954年宪法颁布后,全国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

6、曲折发展: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的正常工作。

②“十年文革”中,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③ 文革后,政协恢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7、1982年中共提出的政协工作的新的指导思想(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

2、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按时间排列)

【重点问题突破】中国民主政治的三个主要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十三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

②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

③林彪、江青集团利用了毛泽东的错误。

2、“十年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

①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②“全面夺权”造成司法部门瘫痪。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3、得到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

2、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

(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十年,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颁布了《1982年宪法》

②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行为, 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4)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地位: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2、改变:①建国初,基层干部是由上级政府任命。

②现阶段,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基层干部

由直接选举产生。

3、历史意义:

①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②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二十四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过程

【注意】“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提出: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2、酝酿: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

“一国两制”的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

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正式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

【注意】(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不是历史遗留,而是内战遗留问题。

(2)回归后台湾的自治程度比港澳更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1、回归的条件 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

③英国和葡萄牙政府的不断试探。

2、回归的时间 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历史意义 ①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千屈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 ②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

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②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阻力 ①外部:外国势力干涉

②内部:台独势力的破坏(根本阻力)

第二十五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第二十六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导言:美苏冷战对峙40多年,但这40多年间并不是一成不变,其中有三股实力逐渐发展壮大。

一、欧洲共同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

5、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日本

1、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基本前提: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

①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三、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实力壮大)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基础: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的独立国家。

②主要原因: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了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③直接原因:这些国家想要谋求维护自身主权、独立、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诞生的标志: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5、影响: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第二十七课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指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贯穿新中国整个发展历程,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国的根本外交方针。 一、5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外交的“三大原则”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建立的耻辱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一边倒”——完全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

(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孤立中国,中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经济,完全导向社会主义阵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国外交要努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2)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5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②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

“万隆十项原则”

【解析】“求同存异”

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同: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要求。这是亚非会议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4)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

(5)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②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③亚非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作用加强。

(2)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

(3)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

2、中美建交

(1)原因: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3、中日建交

(1)原因:中美建交的推动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

1、国家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和评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国际交流与合作

(1)四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表现

①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加入WTO

③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 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表现

①改善和发展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②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维护联合国权威

第二十八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②主要和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巨变(1989——1990年)

(1)实质: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2)原因:

①根本原因:东欧各国沿袭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 ②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③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八一九”事件

①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国内政局混乱

②影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原因: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结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使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缓解。

2、在缓和的同时,也存在动荡,原因是

①两级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对比平衡,冷战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矛盾暴露出来。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2、造成当今国际局势的原因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增强。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历史意义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_


相关内容

  • 从"差异"谈初高中历史衔接
  • 从"差异"谈初高中历史衔接 摘 要:高一新生如何尽快进入高中生角色,顺利实现初高中历 史学习的衔接,文章从"差异"入手,通过分析初高中历史体例. 课标.考题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注重高中历史的通史意识.探究 意识和材料意识. 关键词:差异:历史:衔接 初中历史和 ...

  • 衡水中学各科老师的暑假温馨提示
  •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假期很幸福,因为你们突然成了"富翁",拥有一大笔时间可以自主支配.那你们是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贻误时机,还是放飞心灵,向新的目标发起更猛 ...

  • 老师们的温馨提示
  • 老师们的温馨提示 语文老师的温馨提示 1. 听:听听新闻,尽可能多的积累新闻标题:听听"百家讲坛",文史不分家,尽可能多的积累哲思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2. 说: 每天跟家长做好沟通交流,把每天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流畅.生动.自然地表达出来. ...

  • 给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以优异成绩加入龙珍高级中学这个优秀团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升入高中,意味着你们将逐渐长大和成熟,将要独立面对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乐青衿皆怀壮志,嘉才者咸集衡中.这里是高端的平台,任你徜徉:这里是广阔的舞台,精彩纷呈.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么?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教学论文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使我国教育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色.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更加的突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种完美的契合,突破以往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育模式,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 ...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G)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 ...

  • 衡水中学各科老师的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
  • 衡水中学老师给高一新生的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真诚的祝贺你们以优异成绩加入都匀四中这个发展中的优秀团队,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同学们:年轻就是本钱,但是不努力你的青春就不值钱!为了让大家高中三年,不再迷茫困惑中度过,特地下载<衡水中学老师给高一新生的温馨提示>印发 ...

  •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三年的总结
  •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三年的总结 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三年教学循环的后期阶段了.经历了高 一刚步入新课改时的茫然无知.跃跃欲试.挑灯夜战到今天高三即将接受终极评价高考的检验,快三年了,是该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成与败.得与失了. 一.进入课改前的必要准备 1.首先要领会新课程理念,转变观念, ...

  •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知识总结(人民版)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 (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播种工具耧车 ...

  •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知识总结(人民版)
  •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盛行.股票投资过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