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在界定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的四大特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基础;社区照顾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依托;非营利组织是弱势群体福利照顾的主力;自助取向成为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目标。与其相对比,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福利照顾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服务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刚刚起步,自助取向尚不明显,笔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5-0045-05  一、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的涵义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弱势群体,既有如年龄、疾病等生理原因所导致的生理性弱势群体,也有因失业、社会排斥等因素所导致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相比,生理性弱势群体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易陷入双重弱势境地,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活独立。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结束了单靠宗教慈善力量介入弱势群体救济的历史,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视为自身应尽的职责。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高速积累,弱势群体的福利供给内容日益完善,层次逐渐提高。在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其发展需要和自我完善需要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重视。在福利供给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值得发展中国家认真研究和借鉴。  本文所说的“福利照顾模式”,既包括各国与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有关的理念与政策制度,也包括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具体操作方式,在研究范围上,笔者将借用西方国家“大福利”概念,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也囊括在内,在弱势群体服务内容上,既重视弱势群体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关注精神层面及自我实现的满足。在研究对象上,鉴于弱势群体中生理性弱势群体自我保障能力更为脆弱,本文将重点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生理性弱势群体,如老人、失依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福利照顾体系,并与我国同类人群的福利照顾体系进行比照,据此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研究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基础  在现代国家中,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有需要的社会成员通过个人和社会提供物质、服务援助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前提和保障。体系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预防产生贫困、失业、流浪等社会问题,并能够确保和提高弱势群体的现有生活质量。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论是重视市场经济与社会整合的西方国家,还是注重家庭伦理与代际抚养的东方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福利照顾,在人道主义理念指引下,都表现出温情慷慨的一面。  美国政府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项目主要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社会保险;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公共工程项目岗位救济以及专项救助,专项救助包括政府出资提供住房、医疗、能源等救助,还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专门救助,例如贫困儿童免费入学,免费享受校车、用餐,免费享受医疗;为无家可归者、精神病人设立避难所和康复中心等。英国通过社会救助制度与津贴制度向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是长期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等,津贴制度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建立的补贴制度。津贴的种类既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生活津贴,也有覆盖人群范围较为广泛的教育、住房津贴,带有临时救助的特性。在加拿大,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即通过颁布盲人法、残疾人法、残疾人职业康复法等形式确定了弱势群体享有福利保护的权益。在日本,《生活保护法》、《儿童保护法》、《残疾人福利法》,并称为日本“社会福利三法体制”,这一法律体系用法律这种权威的形式确定了包括贫困者、儿童、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福利照顾责任,从而使其责任主体、资金来源、运作方式有了明确规定。香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逐渐形成了政府、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福利体系,例如在残疾人社会福利领域,政府积极协助残障人士发展体能、智慧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融入社会。具体福利体系包括:6岁以下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收养和寄托服务;为中度和严重弱智的残疾人提供生活技能和简单的职前训练;给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辅导、职业训练,协助他们获得就业岗位;对不能在社会上就业的残疾人士,安排他们进入庇护工场工作,庇护工场则在社会福利署的市场顾问办事处运筹和指导下经营。  2.社区照顾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依托  近代以来,伴随工业化导致的家庭小型化趋势,西方福利国家开始兴办大型福利机构,将孤儿、精神病人、失依老人等弱势群体集中到各类福利院中实施照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开始关注院舍照顾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例如特殊化的环境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态度不佳、机构官僚化倾向等,这些院舍照顾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照顾模式,即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模式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其内涵是不仅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主要是让服务对象在家庭或社区中享受服务照料,正常生活。社区照顾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与服务对象的社区融入,其主要形式包括:鼓励弱势群体回归家庭,并辅之以社区支援服务,如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对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等以满足其康复等实际需要;将社区的大型机构改造为小型机构;将远离市区的机构回迁至社区,使服务对象接触社区,恢复或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络等,这些社区照顾方式逐渐取代院舍照顾,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服务照料的主要方式。  在英国,社区照顾主体由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管理人员对社区照顾工作负全责,资金分配、人员聘用与工作监督皆由其负责;关键工作人员是接受委派对社区内弱势群体进行照顾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津贴发放、掌握服务对象需求与解决其困难。照顾人员是被政府雇佣直接从事日常生活服务的人,可能是服务对象的亲属或邻居,非全职但享受政府的服务补贴,这体现了政府对非正式照顾体系的认可与鼓励。[1]

  摘 要:在界定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的四大特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基础;社区照顾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依托;非营利组织是弱势群体福利照顾的主力;自助取向成为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目标。与其相对比,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福利照顾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服务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刚刚起步,自助取向尚不明显,笔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5-0045-05  一、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的涵义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弱势群体,既有如年龄、疾病等生理原因所导致的生理性弱势群体,也有因失业、社会排斥等因素所导致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相比,生理性弱势群体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易陷入双重弱势境地,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活独立。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结束了单靠宗教慈善力量介入弱势群体救济的历史,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视为自身应尽的职责。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高速积累,弱势群体的福利供给内容日益完善,层次逐渐提高。在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其发展需要和自我完善需要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重视。在福利供给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值得发展中国家认真研究和借鉴。  本文所说的“福利照顾模式”,既包括各国与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有关的理念与政策制度,也包括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具体操作方式,在研究范围上,笔者将借用西方国家“大福利”概念,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也囊括在内,在弱势群体服务内容上,既重视弱势群体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也关注精神层面及自我实现的满足。在研究对象上,鉴于弱势群体中生理性弱势群体自我保障能力更为脆弱,本文将重点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生理性弱势群体,如老人、失依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福利照顾体系,并与我国同类人群的福利照顾体系进行比照,据此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弱势群体福利照顾模式研究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基础  在现代国家中,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有需要的社会成员通过个人和社会提供物质、服务援助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前提和保障。体系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预防产生贫困、失业、流浪等社会问题,并能够确保和提高弱势群体的现有生活质量。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论是重视市场经济与社会整合的西方国家,还是注重家庭伦理与代际抚养的东方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福利照顾,在人道主义理念指引下,都表现出温情慷慨的一面。  美国政府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项目主要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社会保险;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公共工程项目岗位救济以及专项救助,专项救助包括政府出资提供住房、医疗、能源等救助,还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专门救助,例如贫困儿童免费入学,免费享受校车、用餐,免费享受医疗;为无家可归者、精神病人设立避难所和康复中心等。英国通过社会救助制度与津贴制度向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是长期失业者和低收入者等,津贴制度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建立的补贴制度。津贴的种类既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生活津贴,也有覆盖人群范围较为广泛的教育、住房津贴,带有临时救助的特性。在加拿大,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即通过颁布盲人法、残疾人法、残疾人职业康复法等形式确定了弱势群体享有福利保护的权益。在日本,《生活保护法》、《儿童保护法》、《残疾人福利法》,并称为日本“社会福利三法体制”,这一法律体系用法律这种权威的形式确定了包括贫困者、儿童、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福利照顾责任,从而使其责任主体、资金来源、运作方式有了明确规定。香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逐渐形成了政府、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福利体系,例如在残疾人社会福利领域,政府积极协助残障人士发展体能、智慧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融入社会。具体福利体系包括:6岁以下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收养和寄托服务;为中度和严重弱智的残疾人提供生活技能和简单的职前训练;给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辅导、职业训练,协助他们获得就业岗位;对不能在社会上就业的残疾人士,安排他们进入庇护工场工作,庇护工场则在社会福利署的市场顾问办事处运筹和指导下经营。  2.社区照顾是弱势群体福利供给的依托  近代以来,伴随工业化导致的家庭小型化趋势,西方福利国家开始兴办大型福利机构,将孤儿、精神病人、失依老人等弱势群体集中到各类福利院中实施照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开始关注院舍照顾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例如特殊化的环境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态度不佳、机构官僚化倾向等,这些院舍照顾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照顾模式,即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模式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两种,其内涵是不仅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主要是让服务对象在家庭或社区中享受服务照料,正常生活。社区照顾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与服务对象的社区融入,其主要形式包括:鼓励弱势群体回归家庭,并辅之以社区支援服务,如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对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等以满足其康复等实际需要;将社区的大型机构改造为小型机构;将远离市区的机构回迁至社区,使服务对象接触社区,恢复或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络等,这些社区照顾方式逐渐取代院舍照顾,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服务照料的主要方式。  在英国,社区照顾主体由管理人员、关键工作人员和照顾人员组成。管理人员对社区照顾工作负全责,资金分配、人员聘用与工作监督皆由其负责;关键工作人员是接受委派对社区内弱势群体进行照顾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津贴发放、掌握服务对象需求与解决其困难。照顾人员是被政府雇佣直接从事日常生活服务的人,可能是服务对象的亲属或邻居,非全职但享受政府的服务补贴,这体现了政府对非正式照顾体系的认可与鼓励。[1]


相关内容

  • 社区管理重点
  • 第一讲 社区:社区就是一个区域性的社会,它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 社区和社会的关系: 联系:每一个社区又都是一个小社会,因此社区中有社会:同样,一个社会又有多个社区,社会中又有社区.社区可看作地 ...

  • 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 作者:钱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年01期 一.社区照顾及其目标和原则 在社会工作的理念里,社区照顾是指社区中的各方面成员--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志愿者和社区领袖.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的非正式网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院及各种康复中心等政府的和非政府的机 ...

  • 韩国社会福利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 作者:杨玲玲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12期 韩国社会福利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是剩余型社会福利体制形成时期,其特点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劳动,无劳动能力的人依靠社会救济".1997年以后韩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 ...

  • 残疾人辅助器具筹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 1090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年11月第17卷第11期 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 Nov. 2011, V ol. 17, No. 11 ·国外动态· 残疾人辅助器具筹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朱坤,栗成强 [摘要] 有效的筹资政策是保证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的 ...

  • 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启示_祁峰
  • 2010年第6期第31卷 Northwestpopulation 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启示 祁 峰 (大连海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社区照顾是英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主要由"由社区照顾"和"社区 ...

  •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压力和"未富先老"的实际困难,使得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难度日益加大,急需丰富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构建适合的工作模式.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 ...

  •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1)
  •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高芳英 内容提要 ,与其他西方福利国家相比,美国.兼容性和科学管理性的程度比较高,. 关键 美国 医疗保险体系 市场化 兼容性 科学管理性 美国是经济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其医疗保险 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受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传统 ...

  • 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
  • 经济研究 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 田香兰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摘要]日本的老年社会保障由老年收入保障.医疗护理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三大系统构成.日 本模式具有"国家.民间互补型"制度特征和福利保健服务为主的生活保障型制度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如何通过福利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 ...

  •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 ・综 述・ 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陈 洁, 朱明珍, 陆月梅 [摘要]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 老龄人口大幅度增长后对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了人们在健康需求.老年医疗.护理观念上的转变.我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养老政策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 因此对老年护理的挑战是严峻的,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