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归纳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归纳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在历年的高考或竞赛中频频出现,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题目当中,导致考生不能领会题意,从而造成解题错误或冗繁,甚至认为题目的条件不足而束手无策。现就将混合物中常见的几种隐含信息题做一分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个数比相同法

【例题1】(2009年全国高考卷)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1/7(1-a) B. 3/4a C. 6/7(1-a) D. 12/13(1-a)

解析: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总共为1-a,知碳占6/7(1-a)。

答案:C

【例题2】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6%,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6.8% B.37.6% C.51.2% D.无法确定

解析:观察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不难发现,不管这三种物质按什么样的比例混合,其Na : S(原子个数比)= 2 : 1是个定值,那么Na : S(质量比)= 23 : 16也是个定值,因为ω(S)=25.6%,所以ω(Na)= 23/16×25.6%=36.8%,故

ω(O) = 1-ω(S)-ω(Na) =1-25.6%-36.8%=37.6%

答案:B

【例题3】在苯和苯酚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5% C.6.5% D.7.5%

解析:苯、苯酚的分子式分别为:C6H6、C6H6O,观察分析知不论C6H6和C6H6O按何种物质的量比混合,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是12 : 1,因此有:

H%=1/12C%=90/12%=7.5% O%= 1-90%-7.5%=2.5%

答案:A

【例题4】由FaSO4和Fa2 (SO4)3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F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2a% C.1-3a% D.无法确定

解析:由化学式分析知:S : O(原子个数比)= 1 : 4,则S : O(质量比)= 1 : 2,因为ω(S) = a%,则ω(O) = 2a%,故

ω(Fa) = 1-ω(S)-ω(O) =1-a%-2a% = 1-3a%

答案:C

【例题5】由MgSO4、Fa2 (SO4)3、K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其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3(100-a)% B.1/3(100-3a)% C.2/3(100-a)% D.(100-3a)%

解析:观察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不难发现,不管这三种物质按什么样的比例混合,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总是1 : 4,即S : O(原子个数比)= 1 : 4,则S : O(质量比)= 1 : 2,因为ω(S) = a%,则ω(O) = 2a%,所以混合物中金属元素(Mg、Fa、K)的质量分数为:1-a%-2a% = 1-3a% = (100-3a)%

答案:D

二、最简式相同法

【例题6】将20 g C2H2气体通入

40 g

混合液中,其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和60 g 的

A.7.7% B.15.4% C.20% D.无法确定

解析:从C2H2、 (C6H6)、和(C8H8)的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我们知道,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无论其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定值,即C、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定值。则有:

ω(H) = m(H)/m(CH)×100% = 1/(12+1)×100% =7.7%

答案:A

【例题7】把a L甲醛气体溶于b g 乙酸中,再加入c mol 果糖,形成混合物W,另把d mL 甲酸甲酯与E g 葡萄糖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M,取x g的W和Y mL 的M相混合得Q,则Q中碳(C)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30% C.40%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给出了多组数据,究其本质,可以发现题中涉及甲醛(CH2O)、乙酸(C2H4O2)、果糖(C6H12O6)、甲酸甲酯(C2H4O2)葡萄糖(C6H12O6)等五种物质,其中乙酸和甲酸甲酯,葡萄糖和果糖分别是同分异构体,实际上这些物质的分子式只有

三种,即分别为CH2O、C2H4O2、C6H12O6,其最简式都为CH2O,因此这五种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质量分数为一定值。故:

ω(C) = m(C)/m(CH2O)×100% =12/12+2+16)×100% = 40%

答案:C

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法

【例题8】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组成的混合物中,若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0% B.7.4% C.8.7% D.无法计算

解析:从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的化学式中知:每个分子中均含有8个氢原子,且两者相对分子质量均为92,故:ω(H) = 8/92×100% =8.7%

答案:C

【例题9】已知:(NH4)2SO4和(NH4)2HPO4的混合物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2.4% B.48.5% C.81% D.无法计算

解析:从(NH4)2SO4和(NH4)2HPO4的化学式中知:每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氮原子,且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32,故:ω(O) =4×16/132×100% =48.5%

答案:B

【例题10】有一含NaHS、MgS和MgSO4三种物质的混合物,若其中ω(S)为41.4%,则ω(O)为( )。

A.27.55% B.82.8% C.31.05% D.无法计算

解析:从题中可知:在NaHS中,每个S结合一个H和一个Na,式量为24,与Mg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都是24,故可把NaH看作Mg,则ω(Mg) = 24/32×41.4% = 31.05%,故:ω(O) = 1-ω(S)-ω(Mg) =27.55%.

答案:A

四、部分化学式相同法

【例题11】某甲醛(HCHO)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分析甲醛的化学式HCHO,发现其中H、O原子个数比为2 : 1,与构成水分子(H2O)中H、O原子个数比相同,于是可将甲醛的化学式写成C(H2O),由此可虚拟出HCHO和H2O构成的溶液的化学式为Cm(H2O)n。

因为ω(H)=10%,则ω(H2O) = ω(H)×18/2 = 90%,

故ω(C) = ω(C)m =1-ω(H2O) =1-90% = 10%。

答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

【例题12】乙炔、苯和乙醛的混合物,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O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 )。

A.26% B.19.6% C.8.8% D.4.4%

解析:仔细分析其组成可知:乙炔、苯、乙醛的分子式可以写成(CH)2、(CH)6、(CH)2·(H2O),因为C%=72%,CH中的H%=1/12×C%=6%,

故水的百分含量为:ω(H2O) =1- C%- H%=1-72%-6%= 22%

因此 O%=22%×16/18=19.6%

答案:B

【例题13】甲醛、乙醛、乙酸和α-羟基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其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解析:从题中看似乎缺少条件,易选D。但仔细分析其组成可分别变形为(CH2)O、(CH2)2O、(CH2)2O2和(CH2)3O3,由此发现每种物质均可写成由CH2和O两部分组成,在CH2中H元素含量为: 2m(H)/m(CH2) = 2/14 = 1/7,所以,CH2在整个混合物中的含量是H元素的7倍,即:ω(CH2)=7ω(H)=7×9%=63%,ω(O) = 1- ω(CH2) = 1- 63% = 37%.

答案:B

【例题14】甲醛与乙烯、庚烯的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C的质量分数为( )。

A.6/7(1-X%) B.1/7(1-X) C.3X/7 D.无法计算

解析:从题中看似乎缺少条件,易选D。但仔细分析其组成可分别变形。甲醛为 (CH2)O,乙烯为(CH2)2、庚烯为(CH2)7。由此发现该混合物由CH2和O两部分组成,在CH2中H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m(H)/m(C) =1×2/12 = 1/6,所以,在整个混合物中的C元素的含量是H元素含量的6倍,即:ω(C) = 6ω(H),因为ω(C) + ω(H) +ω(O) = 1,故有

ω(C) + 1/6ω(C) + X% = 1,得:ω(C) =6/7(1-X%)

答案:A

五、化合价守恒法

【例题15】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任何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等于元素的负价总数。同样,可推知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等于元素的负价总数,即:镁原子个数×镁元素化合价等于溴原子个数×溴元素的化合价 + 氧原子个数×氧元素的化合价。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其中 溴元素的质量为x,则有

38.4/24×2 = X/80×1 + (100-38.4-X)×2 解得x=40,

ω(Br) = 40/100×100% = 40%。

答案:混合物中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六、极端假想法

【例题16】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Na2CO3,经分析知含钠为31.5%,含氯27.08%,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50% C.80%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采用极值法可将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转化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从而简化运算。若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则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27.08 g,假设这27.08 g氯全部来自KCl(即混合物为KCl和Na2CO3),则KCl的质量为27.08 g×74.5/35.5 = 56.83 g,即Na2CO3的质量为43.17 g。假设这27.08 g氯全部来自NaCl(即混合物为NaCl和Na2CO3),则NaCl的质量为27.08 g×58.5/35.5 = 44.62 g,则Na2CO3的质量为55.38 g。所以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介于43.17%~55.38%之间,因此选项B正确。

答案:B

七、特殊值法

【例题17】由Na2CO3 和CaCO3 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1. 64%。则下列各项中:①钠元素的质量分数;②钙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Na2CO3的质量分数;⑤CaCO3的质量分数;⑥Na2CO3 和CaCO3的质量比,其中能确定的是( )。

A.都不能确定 B.只有③能确定 C.只有④⑤⑤能确定 D.都能确定 解析:如能由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Na2CO3 和CaCO3各自的质量分数,那么①②③④⑤⑥均能确定。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取特殊值),其中Na2CO3 的质量为x,则CaCO3的质量为(100 g-x),根据题意可得等式:

100 g×11.64% = x×M(C)/M(Na2CO3)×100% +(100 g-x)×M(C)/M(CaCO3)×100%

解得:x=52.94 g,进而可求出CaCO3的质量,因此④⑤⑥能确定,然后根据Na2CO3 和CaCO3各自的质量分别求出混合物中Na、Ca、O元素各自的质量,所以①②③也可以确定。

答案:D

八、合并化学式法

【例题18】某混合物含有的化学式成分中,分子个数组成为:X份CaCO3、Y份CaO、2Y份CaSO4、Z份CaHPO4、Z份CaO2和P份NaCl。已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则混合物中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将混合物中钙、氧原子数分别合并,有(X+3Y+2Z)份Ca、3(X+3Y+2Z)份O,即钙、氧原子个数比为1 : 3,故其质量比为40 : 48,已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

为39%,所以钙的质量分数为40×39%/48×100% = 32.5%。

答案:混合物中钙的质量分数为32.5%。

2010-04-20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归纳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在历年的高考或竞赛中频频出现,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含在题目当中,导致考生不能领会题意,从而造成解题错误或冗繁,甚至认为题目的条件不足而束手无策。现就将混合物中常见的几种隐含信息题做一分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个数比相同法

【例题1】(2009年全国高考卷)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1/7(1-a) B. 3/4a C. 6/7(1-a) D. 12/13(1-a)

解析: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总共为1-a,知碳占6/7(1-a)。

答案:C

【例题2】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6%,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6.8% B.37.6% C.51.2% D.无法确定

解析:观察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不难发现,不管这三种物质按什么样的比例混合,其Na : S(原子个数比)= 2 : 1是个定值,那么Na : S(质量比)= 23 : 16也是个定值,因为ω(S)=25.6%,所以ω(Na)= 23/16×25.6%=36.8%,故

ω(O) = 1-ω(S)-ω(Na) =1-25.6%-36.8%=37.6%

答案:B

【例题3】在苯和苯酚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5% C.6.5% D.7.5%

解析:苯、苯酚的分子式分别为:C6H6、C6H6O,观察分析知不论C6H6和C6H6O按何种物质的量比混合,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是12 : 1,因此有:

H%=1/12C%=90/12%=7.5% O%= 1-90%-7.5%=2.5%

答案:A

【例题4】由FaSO4和Fa2 (SO4)3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F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2a% C.1-3a% D.无法确定

解析:由化学式分析知:S : O(原子个数比)= 1 : 4,则S : O(质量比)= 1 : 2,因为ω(S) = a%,则ω(O) = 2a%,故

ω(Fa) = 1-ω(S)-ω(O) =1-a%-2a% = 1-3a%

答案:C

【例题5】由MgSO4、Fa2 (SO4)3、K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其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3(100-a)% B.1/3(100-3a)% C.2/3(100-a)% D.(100-3a)%

解析:观察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不难发现,不管这三种物质按什么样的比例混合,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总是1 : 4,即S : O(原子个数比)= 1 : 4,则S : O(质量比)= 1 : 2,因为ω(S) = a%,则ω(O) = 2a%,所以混合物中金属元素(Mg、Fa、K)的质量分数为:1-a%-2a% = 1-3a% = (100-3a)%

答案:D

二、最简式相同法

【例题6】将20 g C2H2气体通入

40 g

混合液中,其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和60 g 的

A.7.7% B.15.4% C.20% D.无法确定

解析:从C2H2、 (C6H6)、和(C8H8)的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我们知道,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无论其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定值,即C、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定值。则有:

ω(H) = m(H)/m(CH)×100% = 1/(12+1)×100% =7.7%

答案:A

【例题7】把a L甲醛气体溶于b g 乙酸中,再加入c mol 果糖,形成混合物W,另把d mL 甲酸甲酯与E g 葡萄糖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M,取x g的W和Y mL 的M相混合得Q,则Q中碳(C)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30% C.40%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给出了多组数据,究其本质,可以发现题中涉及甲醛(CH2O)、乙酸(C2H4O2)、果糖(C6H12O6)、甲酸甲酯(C2H4O2)葡萄糖(C6H12O6)等五种物质,其中乙酸和甲酸甲酯,葡萄糖和果糖分别是同分异构体,实际上这些物质的分子式只有

三种,即分别为CH2O、C2H4O2、C6H12O6,其最简式都为CH2O,因此这五种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质量分数为一定值。故:

ω(C) = m(C)/m(CH2O)×100% =12/12+2+16)×100% = 40%

答案:C

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法

【例题8】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组成的混合物中,若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0% B.7.4% C.8.7% D.无法计算

解析:从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的化学式中知:每个分子中均含有8个氢原子,且两者相对分子质量均为92,故:ω(H) = 8/92×100% =8.7%

答案:C

【例题9】已知:(NH4)2SO4和(NH4)2HPO4的混合物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2.4% B.48.5% C.81% D.无法计算

解析:从(NH4)2SO4和(NH4)2HPO4的化学式中知:每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氮原子,且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32,故:ω(O) =4×16/132×100% =48.5%

答案:B

【例题10】有一含NaHS、MgS和MgSO4三种物质的混合物,若其中ω(S)为41.4%,则ω(O)为( )。

A.27.55% B.82.8% C.31.05% D.无法计算

解析:从题中可知:在NaHS中,每个S结合一个H和一个Na,式量为24,与Mg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都是24,故可把NaH看作Mg,则ω(Mg) = 24/32×41.4% = 31.05%,故:ω(O) = 1-ω(S)-ω(Mg) =27.55%.

答案:A

四、部分化学式相同法

【例题11】某甲醛(HCHO)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分析甲醛的化学式HCHO,发现其中H、O原子个数比为2 : 1,与构成水分子(H2O)中H、O原子个数比相同,于是可将甲醛的化学式写成C(H2O),由此可虚拟出HCHO和H2O构成的溶液的化学式为Cm(H2O)n。

因为ω(H)=10%,则ω(H2O) = ω(H)×18/2 = 90%,

故ω(C) = ω(C)m =1-ω(H2O) =1-90% = 10%。

答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

【例题12】乙炔、苯和乙醛的混合物,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O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 )。

A.26% B.19.6% C.8.8% D.4.4%

解析:仔细分析其组成可知:乙炔、苯、乙醛的分子式可以写成(CH)2、(CH)6、(CH)2·(H2O),因为C%=72%,CH中的H%=1/12×C%=6%,

故水的百分含量为:ω(H2O) =1- C%- H%=1-72%-6%= 22%

因此 O%=22%×16/18=19.6%

答案:B

【例题13】甲醛、乙醛、乙酸和α-羟基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其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解析:从题中看似乎缺少条件,易选D。但仔细分析其组成可分别变形为(CH2)O、(CH2)2O、(CH2)2O2和(CH2)3O3,由此发现每种物质均可写成由CH2和O两部分组成,在CH2中H元素含量为: 2m(H)/m(CH2) = 2/14 = 1/7,所以,CH2在整个混合物中的含量是H元素的7倍,即:ω(CH2)=7ω(H)=7×9%=63%,ω(O) = 1- ω(CH2) = 1- 63% = 37%.

答案:B

【例题14】甲醛与乙烯、庚烯的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C的质量分数为( )。

A.6/7(1-X%) B.1/7(1-X) C.3X/7 D.无法计算

解析:从题中看似乎缺少条件,易选D。但仔细分析其组成可分别变形。甲醛为 (CH2)O,乙烯为(CH2)2、庚烯为(CH2)7。由此发现该混合物由CH2和O两部分组成,在CH2中H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m(H)/m(C) =1×2/12 = 1/6,所以,在整个混合物中的C元素的含量是H元素含量的6倍,即:ω(C) = 6ω(H),因为ω(C) + ω(H) +ω(O) = 1,故有

ω(C) + 1/6ω(C) + X% = 1,得:ω(C) =6/7(1-X%)

答案:A

五、化合价守恒法

【例题15】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任何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等于元素的负价总数。同样,可推知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等于元素的负价总数,即:镁原子个数×镁元素化合价等于溴原子个数×溴元素的化合价 + 氧原子个数×氧元素的化合价。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其中 溴元素的质量为x,则有

38.4/24×2 = X/80×1 + (100-38.4-X)×2 解得x=40,

ω(Br) = 40/100×100% = 40%。

答案:混合物中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六、极端假想法

【例题16】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Na2CO3,经分析知含钠为31.5%,含氯27.08%,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50% C.80%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采用极值法可将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转化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从而简化运算。若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则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27.08 g,假设这27.08 g氯全部来自KCl(即混合物为KCl和Na2CO3),则KCl的质量为27.08 g×74.5/35.5 = 56.83 g,即Na2CO3的质量为43.17 g。假设这27.08 g氯全部来自NaCl(即混合物为NaCl和Na2CO3),则NaCl的质量为27.08 g×58.5/35.5 = 44.62 g,则Na2CO3的质量为55.38 g。所以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介于43.17%~55.38%之间,因此选项B正确。

答案:B

七、特殊值法

【例题17】由Na2CO3 和CaCO3 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1. 64%。则下列各项中:①钠元素的质量分数;②钙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Na2CO3的质量分数;⑤CaCO3的质量分数;⑥Na2CO3 和CaCO3的质量比,其中能确定的是( )。

A.都不能确定 B.只有③能确定 C.只有④⑤⑤能确定 D.都能确定 解析:如能由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Na2CO3 和CaCO3各自的质量分数,那么①②③④⑤⑥均能确定。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取特殊值),其中Na2CO3 的质量为x,则CaCO3的质量为(100 g-x),根据题意可得等式:

100 g×11.64% = x×M(C)/M(Na2CO3)×100% +(100 g-x)×M(C)/M(CaCO3)×100%

解得:x=52.94 g,进而可求出CaCO3的质量,因此④⑤⑥能确定,然后根据Na2CO3 和CaCO3各自的质量分别求出混合物中Na、Ca、O元素各自的质量,所以①②③也可以确定。

答案:D

八、合并化学式法

【例题18】某混合物含有的化学式成分中,分子个数组成为:X份CaCO3、Y份CaO、2Y份CaSO4、Z份CaHPO4、Z份CaO2和P份NaCl。已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则混合物中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将混合物中钙、氧原子数分别合并,有(X+3Y+2Z)份Ca、3(X+3Y+2Z)份O,即钙、氧原子个数比为1 : 3,故其质量比为40 : 48,已知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

为39%,所以钙的质量分数为40×39%/48×100% = 32.5%。

答案:混合物中钙的质量分数为32.5%。

2010-04-20


相关内容

  •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方法概述] 一般来说,高考考查化学计算的试题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小计算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纲要求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水平:第二类是以填空题出现的小综合计算题,或要求写简单推导过程的基本计算,一般意在考查同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问题 ...

  • 化学有机分子式确定
  • 有机物分子式求解方法较多,现归纳如下. 一."单位物质的量"法 根据有机物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和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质量比),求算出1 mol该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分子中的各原子个数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例]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 ...

  • 差量法习题全解
  • 差量法原理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 ...

  •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形式灵活多样,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点,因而在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在各类题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说选择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份试卷分数的高低.每次考试完毕,总有一些同学因选择题耗时过多,从而导致后面能做的题没有时间去做, ...

  •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质量守恒法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例1. 向5g 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 加热,冷却 ...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内容综述] 本期内容主要讲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主要包括: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2)掌握纯或不纯原料(或产品)的有关计算及混合物参加反应的计算 (3)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4)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而在最近 ...

  • 第7讲 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一般方法
  • 第7讲 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一般方法 [知能整合] 1. 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化学方法 由于有机化合物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除少数的分子式只对应一种结构外,一般一种分 子式对应有多种结构.我们常从以下两方面确定其结构: (1)根据有机物的特殊反应,确定物质分子中的官能团,从而进一步确定其结构.常见 ...

  • 高中化学所有类型的计算题的解法归纳
  • 高中化学所有类型的计算题的解法归纳 [知识网络] [易错指津]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 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 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 2SO ...

  •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15•郴州)化学方程式2Na 2O 2+2H2O=4X+O2↑中X 的化学式为( ) A.NaOH B.Na 2O C.NaH D.Na 4(OH )4 2.(2015•黔东南州)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