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汪永泰
一、测试的基本情况
(一)命题思路
一模理综生物部分的命题以浙江省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高中必修一、二、三课本、选修一、三课本为依据,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1.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有6小题,都是单选题,共36分;卷Ⅱ为非选择题,有3小题,计44分。总分为80分上所述。两部分的分值与总分与高考理综中生物部分一致。
2.考试的知识分布与2014年高考生物部分接近。
题量和分值的课本分布情况
3.考试的能力目标参照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要求,即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处理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自选17和18题分别考查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各占10分,主要考查记忆性的知识内容,符合“拓展生物知识”的高考考试要求。
(三)实测难度
全市参加生物学科(报考一类和二类)考试的人数为8580人,考试均分是44(41.83),难度值是0.55(0.523)。参加自选17题的文科考生60人(29人),难度值是0.618(0.7),参加自选17题的理科考生1768人(921人),难度值是0.614(0.69)。参加自选18题的文科考生8人(0人),难度值是0.413,参加自选18题的理科考生2160人(891人),难度值是0.774(0.58)。
(四)实测结果
(1)各县区测试结果
(2)市直高中测试结果
(3)省一级重点高中测试结果
二、市属学校的高三教学情况和复习建议 (一)高三教学情况
通过高中调研的听课、座谈交流、抽样检查等途径了解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命题、试卷讲评等情况。绝大部分学校利用暑假时间完成选修三的教学,通过高三一个学期每周4节课(不包含双休补课)的复习,已将必修一、二、三进行一轮的系统复习。绝大部分高三生物老师们都能做到精心备课,认
真上课,并且绝大多数教师都制作了课件或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的教师还在备课笔记本上认真做了教学反思,老师们对于本堂课上什么,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学环节安排比较科学有序,能够合理地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没有出现教师临时思考教学内容、浪费课堂时间现象。从批改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认真批阅,有的老师还对学生在考试和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和整理,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二)复习建议
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把握、表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规范答题和专题复习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考试说明》中对考试内容的规定是粗线条的,因为《考试说明》只规定了某个知识块是否作为高考的内容,而对知识块下的各个知识点是否都作为高考的内容并没有涉及,而《教学指导意见》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提出了要求(即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不作要求),既然有的知识点在教学上不作要求,则高考肯定是不作要求的。因此只有在领会《考试说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教学指导意见》,才能使复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平时在复习中应重视课本。课本知识的概括性强,语言精练,专业化程度高,是高考答题的重要素材,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重视课本并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应将课本与构建知识网络和解题训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发现、整合和提升知识,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3、努力提高表达能力。用科学术语和合适的方式(如图、表等)以及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这需要十分清楚地把握科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或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能力也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获得经验才能形成的。
4、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改进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科学研究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5、进行审题和规范答题的训练。在这次阅卷中,发现学生在审题和答题中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教师在平时应多加指导:(1)审清题意再解答;(2)审题时抓关键词,分清主次,把握要点;(3)答题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4)答题要准确用字用词;(5)要在试卷规定的区域内答题。
6、在二轮复习中,应该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抓住专题中的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和剖析,注重知识和整合和生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能力。
7、针对本次期末样卷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补救。
附件:2015年湖州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部分答题情况
题4.
题30.
全市均分:10. 04
难度:0.717
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
1、第一题的第一空有部分同学会写成50%的乙醇,
2、第三题的第二空,正确答案为ATP,NADPH ,但是部分同学会出现没有写全的情况,还有一些同学会额外加上氧气,原因是没有考虑后面加快碳反应速率。
3、第三题的第三空,也是得分率最低的一问,大多数同学会写成三碳酸,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只看到CO2,没有看到问题的落脚点是还原二字。
4、第四题主要出现的失分情况为a 、很多同学理解错误,认为时间变大是促进,就出现了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现象。b 、本题应该分两种情况,但是部分学生只说了促进。
题31。
全市均分:7.94 难度:0.662
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
31题(1)(2) (1)“甲”回答成了“乙”。
(2)错答:相同强度、 与①相同 、 相同但强度不同的刺激或略偏大的刺激、 不相同强度、 过度刺激 、 电刺激 。
曲线错误:没有标明AB 、 A 的幅度没有明显低于对照 、 B 没有恢复静息状态、 B 超过了上限、 B 或A 曲线出现了波动 、 AB 曲线重合、 只画一条曲线、 AB 和对照一样。
错误原因分析:1 不会区分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
2. 回答问题指向性不明 、 审题不仔细 、 科学思维不够、 对照原则没有贯彻。 画线错误:没有参照对照、 习惯不好,没有标注曲线名称。 31题(3)
①正确答案:作为对照(或“对照”)
典型错误:控制变量、前测、排除自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写了具体的某一项)、证明神经肌肉接点有活性
②第一空正确答案: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或“电位变化”) 典型错误:突触前膜电位变化、模电位
②第二空正确答案: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或“肌肉的收缩情况”“ 腓 肠肌”“肌肉”)
典型错误:乙酰胆碱的数量、乙酰胆碱的含量、神经纤维的收缩、神经的收缩情况、肌肉的反射、坐骨神经的反应、坐股神经
错误原因:没有清楚对照的目的什么,对实验思想理解不透。答题不规范,答题不具体。
有较多的错别字,书写不规范,“膜电位”写成“模电位”。对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理解不清,没有区分前膜和后膜的功能和作用。没有理解因变量和可检测指标之间的区别,乙酰胆碱的数量是会发生变化,但在此题中没法检测出来,无法知道其数量的变化。书写不规范,“骨”写成“股”。
题32。
全市均分:7.34 难度:0.408
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
(1) 错误主要为“白花细叶和红花宽叶”,原因是学生对宽叶细叶的显隐性判断不正确,还
有个别同学将“红花细叶”答成“红花窄叶”这跟学生的惯性思维和审题不仔细有关。 (2) 很多学生答成“b 基因致死”或“b 基因导致个体死亡”或“b 基因导致卵细胞死亡”。
学生对不能产生雌性个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或者文字表述不准确。
B b
(3) 主要两种错误“aaX b X b ×aaX Y ”, “aaX B X b ×aaX Y ”, 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未考虑到不能
b b
产生X 的精子,因此没有aaX b X b 的个体存在。答“aaX B X b ×aaX Y ”的学生没有考虑到b
X 的精子致死,而不能产生雌性后代。
由于第一空错误,所以遗传图解亲代基因型也就跟着出现错误。遗传图解中,配子的连线还有待改进。
(4) 第一空主要错误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还有很多学生写成 “异位”,专有名词的
书写的正确性还有待加强;第二空的错误为“不可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显微镜是否能镜检不明确;第三空错误为“乙”“丙”,学生没有正确判断乙、丙的性别而出错;第四空的错误主要为:对雌性都为白花宽叶表现型不能正确判断,而出现雌性为“白花细叶、红花细叶、红花宽叶”等错误,相应的比例也跟着出现错误,另外,对雄性花色的表现型都为红花也有判断错误,而出现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的错误。
湖州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汪永泰
一、测试的基本情况
(一)命题思路
一模理综生物部分的命题以浙江省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高中必修一、二、三课本、选修一、三课本为依据,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1.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有6小题,都是单选题,共36分;卷Ⅱ为非选择题,有3小题,计44分。总分为80分上所述。两部分的分值与总分与高考理综中生物部分一致。
2.考试的知识分布与2014年高考生物部分接近。
题量和分值的课本分布情况
3.考试的能力目标参照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要求,即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处理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自选17和18题分别考查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各占10分,主要考查记忆性的知识内容,符合“拓展生物知识”的高考考试要求。
(三)实测难度
全市参加生物学科(报考一类和二类)考试的人数为8580人,考试均分是44(41.83),难度值是0.55(0.523)。参加自选17题的文科考生60人(29人),难度值是0.618(0.7),参加自选17题的理科考生1768人(921人),难度值是0.614(0.69)。参加自选18题的文科考生8人(0人),难度值是0.413,参加自选18题的理科考生2160人(891人),难度值是0.774(0.58)。
(四)实测结果
(1)各县区测试结果
(2)市直高中测试结果
(3)省一级重点高中测试结果
二、市属学校的高三教学情况和复习建议 (一)高三教学情况
通过高中调研的听课、座谈交流、抽样检查等途径了解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命题、试卷讲评等情况。绝大部分学校利用暑假时间完成选修三的教学,通过高三一个学期每周4节课(不包含双休补课)的复习,已将必修一、二、三进行一轮的系统复习。绝大部分高三生物老师们都能做到精心备课,认
真上课,并且绝大多数教师都制作了课件或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的教师还在备课笔记本上认真做了教学反思,老师们对于本堂课上什么,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学环节安排比较科学有序,能够合理地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没有出现教师临时思考教学内容、浪费课堂时间现象。从批改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认真批阅,有的老师还对学生在考试和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和整理,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二)复习建议
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把握、表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对课本的重视程度、规范答题和专题复习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考试说明》中对考试内容的规定是粗线条的,因为《考试说明》只规定了某个知识块是否作为高考的内容,而对知识块下的各个知识点是否都作为高考的内容并没有涉及,而《教学指导意见》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提出了要求(即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不作要求),既然有的知识点在教学上不作要求,则高考肯定是不作要求的。因此只有在领会《考试说明》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教学指导意见》,才能使复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平时在复习中应重视课本。课本知识的概括性强,语言精练,专业化程度高,是高考答题的重要素材,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重视课本并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应将课本与构建知识网络和解题训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发现、整合和提升知识,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3、努力提高表达能力。用科学术语和合适的方式(如图、表等)以及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这需要十分清楚地把握科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能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或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能力也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获得经验才能形成的。
4、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误差,改进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科学研究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5、进行审题和规范答题的训练。在这次阅卷中,发现学生在审题和答题中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教师在平时应多加指导:(1)审清题意再解答;(2)审题时抓关键词,分清主次,把握要点;(3)答题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4)答题要准确用字用词;(5)要在试卷规定的区域内答题。
6、在二轮复习中,应该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抓住专题中的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和剖析,注重知识和整合和生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能力。
7、针对本次期末样卷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补救。
附件:2015年湖州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部分答题情况
题4.
题30.
全市均分:10. 04
难度:0.717
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
1、第一题的第一空有部分同学会写成50%的乙醇,
2、第三题的第二空,正确答案为ATP,NADPH ,但是部分同学会出现没有写全的情况,还有一些同学会额外加上氧气,原因是没有考虑后面加快碳反应速率。
3、第三题的第三空,也是得分率最低的一问,大多数同学会写成三碳酸,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只看到CO2,没有看到问题的落脚点是还原二字。
4、第四题主要出现的失分情况为a 、很多同学理解错误,认为时间变大是促进,就出现了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的现象。b 、本题应该分两种情况,但是部分学生只说了促进。
题31。
全市均分:7.94 难度:0.662
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
31题(1)(2) (1)“甲”回答成了“乙”。
(2)错答:相同强度、 与①相同 、 相同但强度不同的刺激或略偏大的刺激、 不相同强度、 过度刺激 、 电刺激 。
曲线错误:没有标明AB 、 A 的幅度没有明显低于对照 、 B 没有恢复静息状态、 B 超过了上限、 B 或A 曲线出现了波动 、 AB 曲线重合、 只画一条曲线、 AB 和对照一样。
错误原因分析:1 不会区分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
2. 回答问题指向性不明 、 审题不仔细 、 科学思维不够、 对照原则没有贯彻。 画线错误:没有参照对照、 习惯不好,没有标注曲线名称。 31题(3)
①正确答案:作为对照(或“对照”)
典型错误:控制变量、前测、排除自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写了具体的某一项)、证明神经肌肉接点有活性
②第一空正确答案: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或“电位变化”) 典型错误:突触前膜电位变化、模电位
②第二空正确答案: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或“肌肉的收缩情况”“ 腓 肠肌”“肌肉”)
典型错误:乙酰胆碱的数量、乙酰胆碱的含量、神经纤维的收缩、神经的收缩情况、肌肉的反射、坐骨神经的反应、坐股神经
错误原因:没有清楚对照的目的什么,对实验思想理解不透。答题不规范,答题不具体。
有较多的错别字,书写不规范,“膜电位”写成“模电位”。对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理解不清,没有区分前膜和后膜的功能和作用。没有理解因变量和可检测指标之间的区别,乙酰胆碱的数量是会发生变化,但在此题中没法检测出来,无法知道其数量的变化。书写不规范,“骨”写成“股”。
题32。
全市均分:7.34 难度:0.408
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
(1) 错误主要为“白花细叶和红花宽叶”,原因是学生对宽叶细叶的显隐性判断不正确,还
有个别同学将“红花细叶”答成“红花窄叶”这跟学生的惯性思维和审题不仔细有关。 (2) 很多学生答成“b 基因致死”或“b 基因导致个体死亡”或“b 基因导致卵细胞死亡”。
学生对不能产生雌性个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或者文字表述不准确。
B b
(3) 主要两种错误“aaX b X b ×aaX Y ”, “aaX B X b ×aaX Y ”, 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未考虑到不能
b b
产生X 的精子,因此没有aaX b X b 的个体存在。答“aaX B X b ×aaX Y ”的学生没有考虑到b
X 的精子致死,而不能产生雌性后代。
由于第一空错误,所以遗传图解亲代基因型也就跟着出现错误。遗传图解中,配子的连线还有待改进。
(4) 第一空主要错误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还有很多学生写成 “异位”,专有名词的
书写的正确性还有待加强;第二空的错误为“不可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显微镜是否能镜检不明确;第三空错误为“乙”“丙”,学生没有正确判断乙、丙的性别而出错;第四空的错误主要为:对雌性都为白花宽叶表现型不能正确判断,而出现雌性为“白花细叶、红花细叶、红花宽叶”等错误,相应的比例也跟着出现错误,另外,对雄性花色的表现型都为红花也有判断错误,而出现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