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上海高考文言文试题

(10年上海秋季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2)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 .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 .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D .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解析:出自300实词的有“造”(高中)、“素”(初中)、“徙”(初中),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与”字也常见,高中第六册《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注释:与,交好。另有《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是“结交”的意思。熟练掌握这些义项,根据所在语境,是很容易推断的。

18.C 解析:A ,连词,而;连词,因为。B ,副词,就;连词,却。C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D ,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涉及到的课文有:《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种树郭橐驼传》、《梦游天姥吟留别》、《鸿门宴》。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 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 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解析:问的是“品质”,所以肯定是用形容词来回答,因此,不能以其所作所为来回答。那么,怎么概括呢?从事中概括,看看作者选取了欧阳晔那几个人生片段,这些片段分别显示了他怎样的品质。细读下来可知,这里主要记叙了他一生中的三件事:拒绝贿赂、义不肯署、智断滞狱。这些事情展现了他廉洁、正直、睿智的品质。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 ”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 .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 .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 .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解析:需要判断这里写出了什么内容,使用了怎样的技巧,以及这个技巧在这里使用的作用。我们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听之亦无”的如蝉蝇的声音?什么地方可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以声衬静”的手法运用,最典型的是王维的“蝉噪林逾静”。

24.C

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2011上海秋考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A .政缓禁止 B .庄王以为币轻 C .如此几何顷乎 D .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

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

(五)(16分)

17、(4分)(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18、(2分)B

19、(5分)(1)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来代替自己。(3分,进、以、“于楚庄王”倒装各1分。)

(2)楚庄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们的车子。(2分,居、句意各1分)

20、(2分)自信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稼说送张琥 苏轼

①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②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21、(3分)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③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②,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注】①锄耰铚艾:四种农具。②得:此指中进士。

22.第①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2分)

23.第②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B .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 C .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D .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

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分)

26.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3分)

(六)(12分)

22、(2分)更休

23、(2分)写出古人专注于培养自己学识才能时的状态

24、(2分)C

25、(3分)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的道理来类比治理百姓的道理,本文用耕种的道理来类比治学、培养才能的道理。(写作手法还有对比等。写作手法、对《种树郭橐驼传》的分析、对本文的分析各1分。)

16、(3分)作者认为人才须经长期修养,成熟之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施展才能;修养不足,却早得功名,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难成大材,难为大用,所以作者认为是“不幸”的。(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

(10年上海秋季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2)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 .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 .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D .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解析:出自300实词的有“造”(高中)、“素”(初中)、“徙”(初中),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与”字也常见,高中第六册《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注释:与,交好。另有《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是“结交”的意思。熟练掌握这些义项,根据所在语境,是很容易推断的。

18.C 解析:A ,连词,而;连词,因为。B ,副词,就;连词,却。C ,连词,表承接,可不译。D ,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涉及到的课文有:《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种树郭橐驼传》、《梦游天姥吟留别》、《鸿门宴》。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 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 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解析:问的是“品质”,所以肯定是用形容词来回答,因此,不能以其所作所为来回答。那么,怎么概括呢?从事中概括,看看作者选取了欧阳晔那几个人生片段,这些片段分别显示了他怎样的品质。细读下来可知,这里主要记叙了他一生中的三件事:拒绝贿赂、义不肯署、智断滞狱。这些事情展现了他廉洁、正直、睿智的品质。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九 疑 山 图 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 ”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_______。(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 .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 .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 .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

解析:需要判断这里写出了什么内容,使用了怎样的技巧,以及这个技巧在这里使用的作用。我们要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听之亦无”的如蝉蝇的声音?什么地方可以“时闻声如蝉蝇之类”?“以声衬静”的手法运用,最典型的是王维的“蝉噪林逾静”。

24.C

25.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

26.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

(2011上海秋考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A .政缓禁止 B .庄王以为币轻 C .如此几何顷乎 D .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

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

(五)(16分)

17、(4分)(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18、(2分)B

19、(5分)(1)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来代替自己。(3分,进、以、“于楚庄王”倒装各1分。)

(2)楚庄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们的车子。(2分,居、句意各1分)

20、(2分)自信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稼说送张琥 苏轼

①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②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21、(3分)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③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②,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注】①锄耰铚艾:四种农具。②得:此指中进士。

22.第①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2分)

23.第②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B .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 C .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D .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

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分)

26.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3分)

(六)(12分)

22、(2分)更休

23、(2分)写出古人专注于培养自己学识才能时的状态

24、(2分)C

25、(3分)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的道理来类比治理百姓的道理,本文用耕种的道理来类比治学、培养才能的道理。(写作手法还有对比等。写作手法、对《种树郭橐驼传》的分析、对本文的分析各1分。)

16、(3分)作者认为人才须经长期修养,成熟之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施展才能;修养不足,却早得功名,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难成大材,难为大用,所以作者认为是“不幸”的。(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


相关内容

  •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莫 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设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和断句.分别测试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 ...

  •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指导_-
  •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请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们认真读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老师的计划,认真制定复习的计划,力争进入复习后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多考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后,总是觉得找不到复习的头绪,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在 ...

  • 专家预测2011高考命题
  • 2011高考大纲下发 专家预测高考命题 语文:课外阅读篇目将成命题选材热点 预测教师:哈六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李富壮 根据<考纲>,2011年高考的语文试题将充分考虑高中语文新课程开设大量选修课的教学实际,将"能力立意"作为高考语文命题的主旋律,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 ...

  • 胸中万千沟壑笔下点滴细节
  • 胸中万千沟壑 笔下点滴细节 --2008年高考二轮复习指导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 安学军 你深知一段历程结束同时就是另一段历程的开始.穿过乌云穿过暴雨,你的双翅将强壮有力:你的身姿会更加矫健敏捷:你的天空将更为宽广深邃,你会成为搏击生命长空的苍鹰!你会,因为你渴望那一份生命的精彩,你选择勇敢面对. ...

  • 2017年高考试卷类型公布
  • 2017年高考试卷类型公布 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 2017年高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浙江.上海两地将迎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的首次高考, ...

  • 自主招生命题
  • 2011年"北约"13校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16 10:22:05 一.选择正确的或者最好的表达形式(10分) 1.为维护语言的纯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______成语. A 篡改 B 窜改 C 纂改 2.大家推举在学界______的朱德熙先 ...

  • 2015江苏高考语文命题人信息及备考建议
  • 命题组长: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王华宝, 成员: 徐师大秘书, 苏大杨旭辉(应该是负责诗歌鉴赏的,唐诗的可能性很大), 苏州中学 黄厚江, 南京工业大学文学院院长, 连云港新海中学一老师 宿迁中学蔡光磊 2015高考备考 关注南通卷,基本明确两点:1.延续2014卷的风格与特点,注意创新:2 ...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 戴俊和 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q ...

  • 谈高考语文试卷改革
  • 谈高考语文试卷改革 --从"唯一论"到"统一论"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背景 2.1培养人才是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动力 2.2高中语文教育改革拉开了高考语文试卷改革的序幕 3 1990年--2001年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