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背景:当我们走在街上,可遇到一对对身穿校服的男女迎面而来。他们时而卿卿我我,时而打情骂俏。他们的行为亲昵得不符合他们的年龄。在我校,拍拖的现象也很普遍。由此可见,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好多学校好多老师家长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还有很多研究的人员也不赞同早恋。有些学校甚至实行男女分班教育制度。那么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赞同早恋?早恋给中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应如何正确对待早恋?中学生早恋,家庭、社会、学校是否应该负上责任?我们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目的:了解目前校园中早恋情况,帮助中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问题。纠正家长、社会对早恋的错误认识。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提出意见。
(二) 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高中生
范围:汕头市第一中学
(三)研究人员组
课题组长:黄超男
课题组成员:黄超男 陈嘉泓 黄梦纯 李宇婷 陈颖 陈彦彤 杨冰 蔡绮烊
(三) 研究方式
1. 通过不同渠道(图书馆、互联网、报纸、电视新闻等)获得有关早恋这一方面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删改,排序,整理。
2. 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讨论、思考和分析。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和实际情况拟出一份问卷。 3.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组织在校园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后,将调查回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根据数据再进行讨论。
4.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讨论对待这一现象的正确处理方法,并且写记下重要的内容信息。 5. 根据上述的所有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四) 研究时间
2011.9.1-
一、 主体
(一)调查内容
1.研究课题
(1)课题名称
《中学生早恋心理现象探究》
(2)调查意义
现阶段中学生之中普遍出现的所为的所谓的“男女之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由于家庭、心理等各种
原因出现了自我认为不受关注不被人爱的心理,从而导致这类学生希望能从另外的方面寻求到关爱和关注,普遍的做法则是选择了谈恋爱,目前我们要让中学生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了解爱情所包含的义务与责任。使中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友谊、爱情、学习的关系,从而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控制能力,促进男女同学之间的健康大方的交往。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男生和女生的关系,正确对待早恋这一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处理学习与生活的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基本情况概述
(二)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1. 此次研究由于人力、物力有限,研究活动主要面向汕头市第一中学中学的师生及部分学生家长,
研究对象范围存在局限性,更为宽泛的调查指向将更有利于获取科学的调查资料及信息。
2. 此次问卷研究环节只派发出问卷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份。问卷数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
上可能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3. 此次研究由于时间有限,对于那就资料的收集和采写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无法对研究工
作的精准科学做出完全保证。
(三)调查结果
1.事实统计
1.1研究问卷派发与回收情况
发出问卷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份
1.2研究问卷统计
高中生早恋现象调查问卷
年级_____ 年龄_____ 性别(男/女) 独生(是/否)
1.你认为恋爱会对你自身有影响吗?
A有的而且很大影响 B有影响但不大 C没有影响
2.若有影响最大的体现会在哪里?
A会导致学习的波动 B生活会发生改变 C心里总会记挂不能很专注
3.你认为早恋的年龄会在多少之间?
A7-12 B12-15 C15-18 D18以上
4.是否觉得早恋是成熟的标志?
A是的 B不是
5.如果恋爱了会对谁说?
A父母 B好朋友 C老师 D两个人知道就好
6你是否有恋爱经历?
A一次 B两次 C三次以上 D一次都没有
7若你现在没恋爱,有异性对你表白,你会有什么表现呢?
A小小斟酌一下 B立刻接受 C果断地拒绝
8.你现在是不是正处于恋爱的状态?
A是的 B不是
9.你希望他/她在哪里?
A同学校不同班 B同校同班 C不同学校
10.你的恋爱出于什么原因?
A一时冲动 B迷迷糊糊就恋爱了 C经过慎重的考虑 D真心喜欢对方 E出于好奇
F耐不住寂寞
11.你认为恋爱的实质是什么?
A随便玩玩而已 B真正的感情 C朦胧不成熟的感情 D没想过
12.介不介意同学或父母知道你的恋爱状况?
A当然介意 B恋爱就恋爱了,知道没所谓 C即使不反对但最好不要被他们知道
13.希望父母对你的恋爱采取怎样的态度?
A完全禁止 B不予理睬 C大力支持,任由你们发展 D支持之下给予正确引导
14.现在的恋爱你希望以后有怎样的进展?
A一直就这样到以后可以谈婚论嫁 B顺其自然 C没感觉就一拍即散 D不知道
15.自己本身不想恋爱,但有朋友或亲戚早恋了,你会怎么做?
A告诉其父母或老师 B不予支持,劝阻其不要 C支持他继续下去
结束语:谢谢你们的参与。
1.3家长采访谈信息汇总
1.4班主任访谈信息汇总
2.事实分析
2.1问卷分析
(1)如今高中生普遍都可以接受早恋,认为是对自身存在影响但不大,认为早恋对自身存在影响但不大,体现在平时自己会记挂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方面,反而早恋对自身影响体现于导致学习的波动所占比例较小。
(2)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普遍出现早恋的年龄段为12-15岁或15-18岁
(3)高中生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早恋不能视为是成熟的标志
(4)大部分高中生如果恋爱了会对自己的好朋友透露,他们认为父母老师无法理解自己的做法,以至于隐瞒父母与老师自己的恋爱事实。
(5)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有过恋爱经历,而且其恋爱次数为一次,表明他们在未恋爱之前会对恋爱产生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引起他们想要去尝试的心理。
(6)超过一半的高中生面对异性的表白都会理智地根据自身的想法以及所处的环境去考虑要不要接受,少部分的学生会果断拒绝,极少学生会为了跟风而盲目去接受任何异性的表白。
(7)据数据表明,大部分高中生现正处于恋爱状态,由此可见,现阶段高中生恋爱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8)大多数高中生希望自己的对象在同一个学校,说明希望能和对方会更多的接触时间。
(9)恋爱原因并不明确,有的认为自身经过了慎重考虑,少数是出于好奇而恋爱。
(10)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的本质是朦胧不成熟的感情,有的投入了自身真正的感情,少数同学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
(11)大多数同学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的恋爱状况,少数持无所谓态度。
(12)多数同学希望父母对自己的恋爱采取支持并正确引导,少数介意父母干涉自己的情感问题。
(13)多数的同学希望恋爱后顺其自然,少数同学有规划未来。
(14)多数同学认为恋爱现象普遍,若身边有人恋爱则会给予支持。
2.2家访信息分析
2.3班主任访谈材料分析
3.存在问题
本次研究综合运用了包括派发调查问卷、访谈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手段,顺利获取了多方有效资料。在整理、分析所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对研究事实的基本认识;并通过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予以归因。现总结如下:
(1) 学校:
教育失当是产生早恋的客观因素。一是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男女生的过密交往不加以科学的
教育及引导,极有可能发展成早恋。二是学校在性教育方-面没有重视,不进行或者没有科学的性知识教育,青春躁动期的少男少女由于好奇而亲密接触与交往,也会产生早恋。三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教育跟不上,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学习缺乏兴趣,怕苦畏难,虽精力充沛却内心空虚,对前途失去信心,爱慕虚荣,追求时髦,于是靠找异性朋友来寻求安慰。
(2)家长:
情感缺乏是早恋的内部原因。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早恋之所以发生,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工作者申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
(3)社会:
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是形成早恋的外部诱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越来越进步,一些黄色网站也应运而生。还有一些地摊小说、黄色书刊也屡禁不绝。社会上存在这样不良的文化氛围,高中生身在其中也难免受其影响。这些激发了少男少女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对异性的接触和交往明显增多,以至发展为早恋,过早体验对异性爱恋的滋味。
(4)学生:
三、结尾
(一) 研究对策与建议
1.学校:作为校方,当学校发现有早恋现象时,不要持敌视的态度,切不可训斥、打骂或当众羞辱,否则将使学生遭到太大的精神痛苦而引发危险的后果。更不要当众揭露,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逆反心理就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反而落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沟通的方法很重要。学校还应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多种活动。有理想、进取心强的学生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他们不会对异性表现出过分的热心。在较强的理智控制下,一般是不会产生早恋现象。
2.老师:早恋是无可厚非的,在压抑学生精神的同时,更不能压抑他们的感情。对于学生,老师能否给学生一些人生体验,让他们积累,沉淀,提升,长大。然后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现代的社会。开展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是解决对异性朦胧的一种重要途径。并且多开展拓宽学生兴趣的活动,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3.学生:中学生也应该对这种现象抱有正确的态度,即使与异性交往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我们也需要情感的滋润,可是不仅仅是早恋才能解决。其实,假如我们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丰富我们的社交内容,扩大我们的交往队伍,并不亚于单独与某一个异性伙伴交往。通过与别人交朋友,能够正确处理朋友与恋人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4.家长:作为家长要以疏导的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尊重青少年的感情,不要以家长的标准来要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一次,看看谈恋爱对学习是否有影响,让孩子权衡一下学习和谈恋爱哪个重要,但最好不要直接干预,应该给他们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
(二) 参考文献
《关于早恋的100个看法》
(三) 结语
从研究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论文的撰稿,研究活动已接近尾声。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及分析整合,说明了目前高中生早恋现象普遍,且并不能较好地去正确认识、对待这个问题。总体而言,早恋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弊大于利。因此,高中生应加强自身自制力,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男、女同学之间应建立正常健康的友谊,共同进步。同时,家长、学校及社会也要重视这个问题,引导他们去解决遇到的困惑及问题,从而使高中生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身心健康发展,走上正确的情感道路。
四、研究心得
五、附录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提纲
学生篇:
老师篇:
家长篇: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背景:当我们走在街上,可遇到一对对身穿校服的男女迎面而来。他们时而卿卿我我,时而打情骂俏。他们的行为亲昵得不符合他们的年龄。在我校,拍拖的现象也很普遍。由此可见,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好多学校好多老师家长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还有很多研究的人员也不赞同早恋。有些学校甚至实行男女分班教育制度。那么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赞同早恋?早恋给中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应如何正确对待早恋?中学生早恋,家庭、社会、学校是否应该负上责任?我们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目的:了解目前校园中早恋情况,帮助中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问题。纠正家长、社会对早恋的错误认识。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提出意见。
(二) 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高中生
范围:汕头市第一中学
(三)研究人员组
课题组长:黄超男
课题组成员:黄超男 陈嘉泓 黄梦纯 李宇婷 陈颖 陈彦彤 杨冰 蔡绮烊
(三) 研究方式
1. 通过不同渠道(图书馆、互联网、报纸、电视新闻等)获得有关早恋这一方面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删改,排序,整理。
2. 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讨论、思考和分析。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和实际情况拟出一份问卷。 3.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组织在校园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后,将调查回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分析。根据数据再进行讨论。
4.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讨论对待这一现象的正确处理方法,并且写记下重要的内容信息。 5. 根据上述的所有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四) 研究时间
2011.9.1-
一、 主体
(一)调查内容
1.研究课题
(1)课题名称
《中学生早恋心理现象探究》
(2)调查意义
现阶段中学生之中普遍出现的所为的所谓的“男女之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由于家庭、心理等各种
原因出现了自我认为不受关注不被人爱的心理,从而导致这类学生希望能从另外的方面寻求到关爱和关注,普遍的做法则是选择了谈恋爱,目前我们要让中学生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了解爱情所包含的义务与责任。使中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友谊、爱情、学习的关系,从而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控制能力,促进男女同学之间的健康大方的交往。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男生和女生的关系,正确对待早恋这一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处理学习与生活的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基本情况概述
(二)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1. 此次研究由于人力、物力有限,研究活动主要面向汕头市第一中学中学的师生及部分学生家长,
研究对象范围存在局限性,更为宽泛的调查指向将更有利于获取科学的调查资料及信息。
2. 此次问卷研究环节只派发出问卷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份。问卷数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
上可能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3. 此次研究由于时间有限,对于那就资料的收集和采写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无法对研究工
作的精准科学做出完全保证。
(三)调查结果
1.事实统计
1.1研究问卷派发与回收情况
发出问卷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份
1.2研究问卷统计
高中生早恋现象调查问卷
年级_____ 年龄_____ 性别(男/女) 独生(是/否)
1.你认为恋爱会对你自身有影响吗?
A有的而且很大影响 B有影响但不大 C没有影响
2.若有影响最大的体现会在哪里?
A会导致学习的波动 B生活会发生改变 C心里总会记挂不能很专注
3.你认为早恋的年龄会在多少之间?
A7-12 B12-15 C15-18 D18以上
4.是否觉得早恋是成熟的标志?
A是的 B不是
5.如果恋爱了会对谁说?
A父母 B好朋友 C老师 D两个人知道就好
6你是否有恋爱经历?
A一次 B两次 C三次以上 D一次都没有
7若你现在没恋爱,有异性对你表白,你会有什么表现呢?
A小小斟酌一下 B立刻接受 C果断地拒绝
8.你现在是不是正处于恋爱的状态?
A是的 B不是
9.你希望他/她在哪里?
A同学校不同班 B同校同班 C不同学校
10.你的恋爱出于什么原因?
A一时冲动 B迷迷糊糊就恋爱了 C经过慎重的考虑 D真心喜欢对方 E出于好奇
F耐不住寂寞
11.你认为恋爱的实质是什么?
A随便玩玩而已 B真正的感情 C朦胧不成熟的感情 D没想过
12.介不介意同学或父母知道你的恋爱状况?
A当然介意 B恋爱就恋爱了,知道没所谓 C即使不反对但最好不要被他们知道
13.希望父母对你的恋爱采取怎样的态度?
A完全禁止 B不予理睬 C大力支持,任由你们发展 D支持之下给予正确引导
14.现在的恋爱你希望以后有怎样的进展?
A一直就这样到以后可以谈婚论嫁 B顺其自然 C没感觉就一拍即散 D不知道
15.自己本身不想恋爱,但有朋友或亲戚早恋了,你会怎么做?
A告诉其父母或老师 B不予支持,劝阻其不要 C支持他继续下去
结束语:谢谢你们的参与。
1.3家长采访谈信息汇总
1.4班主任访谈信息汇总
2.事实分析
2.1问卷分析
(1)如今高中生普遍都可以接受早恋,认为是对自身存在影响但不大,认为早恋对自身存在影响但不大,体现在平时自己会记挂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方面,反而早恋对自身影响体现于导致学习的波动所占比例较小。
(2)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普遍出现早恋的年龄段为12-15岁或15-18岁
(3)高中生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早恋不能视为是成熟的标志
(4)大部分高中生如果恋爱了会对自己的好朋友透露,他们认为父母老师无法理解自己的做法,以至于隐瞒父母与老师自己的恋爱事实。
(5)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有过恋爱经历,而且其恋爱次数为一次,表明他们在未恋爱之前会对恋爱产生好奇心与兴趣,从而引起他们想要去尝试的心理。
(6)超过一半的高中生面对异性的表白都会理智地根据自身的想法以及所处的环境去考虑要不要接受,少部分的学生会果断拒绝,极少学生会为了跟风而盲目去接受任何异性的表白。
(7)据数据表明,大部分高中生现正处于恋爱状态,由此可见,现阶段高中生恋爱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8)大多数高中生希望自己的对象在同一个学校,说明希望能和对方会更多的接触时间。
(9)恋爱原因并不明确,有的认为自身经过了慎重考虑,少数是出于好奇而恋爱。
(10)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的本质是朦胧不成熟的感情,有的投入了自身真正的感情,少数同学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
(11)大多数同学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的恋爱状况,少数持无所谓态度。
(12)多数同学希望父母对自己的恋爱采取支持并正确引导,少数介意父母干涉自己的情感问题。
(13)多数的同学希望恋爱后顺其自然,少数同学有规划未来。
(14)多数同学认为恋爱现象普遍,若身边有人恋爱则会给予支持。
2.2家访信息分析
2.3班主任访谈材料分析
3.存在问题
本次研究综合运用了包括派发调查问卷、访谈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手段,顺利获取了多方有效资料。在整理、分析所有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形成对研究事实的基本认识;并通过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予以归因。现总结如下:
(1) 学校:
教育失当是产生早恋的客观因素。一是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对男女生的过密交往不加以科学的
教育及引导,极有可能发展成早恋。二是学校在性教育方-面没有重视,不进行或者没有科学的性知识教育,青春躁动期的少男少女由于好奇而亲密接触与交往,也会产生早恋。三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教育跟不上,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学习缺乏兴趣,怕苦畏难,虽精力充沛却内心空虚,对前途失去信心,爱慕虚荣,追求时髦,于是靠找异性朋友来寻求安慰。
(2)家长:
情感缺乏是早恋的内部原因。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早恋之所以发生,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工作者申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
(3)社会:
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是形成早恋的外部诱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越来越进步,一些黄色网站也应运而生。还有一些地摊小说、黄色书刊也屡禁不绝。社会上存在这样不良的文化氛围,高中生身在其中也难免受其影响。这些激发了少男少女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对异性的接触和交往明显增多,以至发展为早恋,过早体验对异性爱恋的滋味。
(4)学生:
三、结尾
(一) 研究对策与建议
1.学校:作为校方,当学校发现有早恋现象时,不要持敌视的态度,切不可训斥、打骂或当众羞辱,否则将使学生遭到太大的精神痛苦而引发危险的后果。更不要当众揭露,这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逆反心理就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反而落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沟通的方法很重要。学校还应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多种活动。有理想、进取心强的学生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他们不会对异性表现出过分的热心。在较强的理智控制下,一般是不会产生早恋现象。
2.老师:早恋是无可厚非的,在压抑学生精神的同时,更不能压抑他们的感情。对于学生,老师能否给学生一些人生体验,让他们积累,沉淀,提升,长大。然后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现代的社会。开展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是解决对异性朦胧的一种重要途径。并且多开展拓宽学生兴趣的活动,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3.学生:中学生也应该对这种现象抱有正确的态度,即使与异性交往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我们也需要情感的滋润,可是不仅仅是早恋才能解决。其实,假如我们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丰富我们的社交内容,扩大我们的交往队伍,并不亚于单独与某一个异性伙伴交往。通过与别人交朋友,能够正确处理朋友与恋人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4.家长:作为家长要以疏导的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尊重青少年的感情,不要以家长的标准来要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一次,看看谈恋爱对学习是否有影响,让孩子权衡一下学习和谈恋爱哪个重要,但最好不要直接干预,应该给他们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
(二) 参考文献
《关于早恋的100个看法》
(三) 结语
从研究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论文的撰稿,研究活动已接近尾声。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及分析整合,说明了目前高中生早恋现象普遍,且并不能较好地去正确认识、对待这个问题。总体而言,早恋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弊大于利。因此,高中生应加强自身自制力,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男、女同学之间应建立正常健康的友谊,共同进步。同时,家长、学校及社会也要重视这个问题,引导他们去解决遇到的困惑及问题,从而使高中生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身心健康发展,走上正确的情感道路。
四、研究心得
五、附录
(一)调查问卷
(二)访谈提纲
学生篇:
老师篇:
家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