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不该送孩子上大学

9月,国内各大高校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学年开学季,一众中国家长再次用行动向公众阐释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送新生入校的车辆蜂拥而至,由于来不及返程,家长们纷纷住到了学校在体育馆内特设的“地铺”上。真可谓有图有真相,在这数百张“地铺”上,众多家长或席地而卧,或酣然入睡,浩浩荡荡的“地铺队伍”,让人感动,也让人感慨。

感动的当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父母心,感慨的,可能还是那些“子女难立”的老生常谈。不过,相比网友纷纷拍砖大学新生的痛心疾首,身边那些已过而立之年的朋友,却从中万分感慨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那些如朱自清“背影”一般的故事,一个个从他们的记忆中倒带:有母亲帮着扛大包小裹到学校却舍不得自己吃顿好的,有父亲为了给孩子一句叮咛就徒步走几十里路到城里的……这些当年的大学新生,如今已为人父母,肩负起家庭重责,“父母千里送子女”的经历,不仅没有让他们不独立,反而让他们从中学会了感恩、责任、亲情,也学会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子女。

或许,随着社会及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独生一代的确可以更长时间地依赖父母,他们通常没有从经济、行动上独立起来的紧迫性,但这并不足以构成人们拍砖“父母送子女上大学”的理由。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绝对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一个人独立的基础,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纠结于“该不该送孩子上大学”这样的问题,而更该想想,父母子女之间,如何既重亲情又重独立,让亲情与独立性相互交融?

这就让人想到美国家庭及学校的做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孩子都是很独立的,美国孩子应该都是独自去学校报到。但其实,美国家庭也相当看重亲情。孩子读大学,美国父母们往往会把自己家最大的车开去,有时仅“卸货”就要好几个小时。不仅父母要去送子女,兄弟姐妹也会去,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尽管有这么多亲属到学校,但物品归放、床铺铺设、卫生打扫等事宜,都是由大学新生自己完成,家长并不插手。美国一些大学通常也非常欢迎家长到学校来,校方会专门组织派对,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接受家长垂询,让学生、家长与校长、教授在派对上自由交流,或者参加游园活动。学校敞开怀抱面对学生及家长,让家长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让他们多到学校看看,这种自由、开放、人性的态度,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也让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形成了信任纽带。

对“父母送子女上大学”一味拍砖,其实是忽视了其中宝贵的亲情成分,甚至连带着把家长从学校教育中隔离了出去,这样难道对孩子建立责任、信任、感恩、独立等人生态度更好吗?

李 妍

9月,国内各大高校迎来一年一度的新学年开学季,一众中国家长再次用行动向公众阐释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送新生入校的车辆蜂拥而至,由于来不及返程,家长们纷纷住到了学校在体育馆内特设的“地铺”上。真可谓有图有真相,在这数百张“地铺”上,众多家长或席地而卧,或酣然入睡,浩浩荡荡的“地铺队伍”,让人感动,也让人感慨。

感动的当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父母心,感慨的,可能还是那些“子女难立”的老生常谈。不过,相比网友纷纷拍砖大学新生的痛心疾首,身边那些已过而立之年的朋友,却从中万分感慨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那些如朱自清“背影”一般的故事,一个个从他们的记忆中倒带:有母亲帮着扛大包小裹到学校却舍不得自己吃顿好的,有父亲为了给孩子一句叮咛就徒步走几十里路到城里的……这些当年的大学新生,如今已为人父母,肩负起家庭重责,“父母千里送子女”的经历,不仅没有让他们不独立,反而让他们从中学会了感恩、责任、亲情,也学会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子女。

或许,随着社会及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独生一代的确可以更长时间地依赖父母,他们通常没有从经济、行动上独立起来的紧迫性,但这并不足以构成人们拍砖“父母送子女上大学”的理由。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绝对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一个人独立的基础,因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纠结于“该不该送孩子上大学”这样的问题,而更该想想,父母子女之间,如何既重亲情又重独立,让亲情与独立性相互交融?

这就让人想到美国家庭及学校的做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孩子都是很独立的,美国孩子应该都是独自去学校报到。但其实,美国家庭也相当看重亲情。孩子读大学,美国父母们往往会把自己家最大的车开去,有时仅“卸货”就要好几个小时。不仅父母要去送子女,兄弟姐妹也会去,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尽管有这么多亲属到学校,但物品归放、床铺铺设、卫生打扫等事宜,都是由大学新生自己完成,家长并不插手。美国一些大学通常也非常欢迎家长到学校来,校方会专门组织派对,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接受家长垂询,让学生、家长与校长、教授在派对上自由交流,或者参加游园活动。学校敞开怀抱面对学生及家长,让家长多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让他们多到学校看看,这种自由、开放、人性的态度,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也让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形成了信任纽带。

对“父母送子女上大学”一味拍砖,其实是忽视了其中宝贵的亲情成分,甚至连带着把家长从学校教育中隔离了出去,这样难道对孩子建立责任、信任、感恩、独立等人生态度更好吗?

李 妍


相关内容

  • 俞敏洪:决定孩子成功的,不仅仅是留学
  • .但是 中文作为日常的交流语言 你觉得难吗 不难.因为语言学习和一个人的智商没关系 学语言只需要反复练习.我的语言天分其实不强 我的模仿能力也不强 但也把英语学好了 不断地重复 不断地练习 每天对着录音机重复上百遍. 对于留学来说 资源是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 因为最重要的资源就是钱 现在国外大学给中国 ...

  • 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 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 几天前,我的朋友对我说,她的生活被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的爸爸学会使用微信朋友圈了,从此之后她做任何事情都好像被限制了,深夜的电话只是因为上一条朋友圈的内容,在她无法忍受的时候,她屏蔽了自己的爸爸 我们与父母渐行渐远,我们跟父母之间有了太多太多的代沟,我们会担心:我们很多很多的 ...

  • 孩子的零花钱该不该给
  • 孩子的零花钱该不该给 导言:作为学生,你每月的零花钱是多少?近日,针对这个问题,在各地中小学校都做了关于零花钱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有五年级的,零花钱却已经存到了人民币20万元.零花钱基本月超400元,却不会安排如何理财.对于孩子的零花钱该不该给,给多少合适,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六年攒20万零 ...

  • 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 昊昊是我班一位调皮的男生, 长得虎头虎脑, 挺招人喜欢的.但各方面能力都比班级其他幼儿要弱, 也许是胆小的缘故, 昊昊的抗挫折能力相当差, 感觉就想一个瓷瓶, 只要不小心马上就会破碎, 只能谨慎再谨慎, 思虑再三才能对症下药, 稍不注意就会有过敏反应.因此直至现在昊昊入园还是由奶奶陪伴, 一不如意就 ...

  •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自白
  •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12-27 22:47:12 来源:网络 字体: 大  |  中  |  小 我原本有一个伯父和一个姑妈,可伯父与我父亲是同父异母,且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去世;姑妈和父亲是同父同母所生,可她在成人时的解放前就嫁人远走他乡并早就客死异乡.如此一来,父亲也算是独子了.母亲解 ...

  • 若把老师比父母
  • 若把老师比父母 我们常把老师比作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为培育幼苗而不辞劳苦:我们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感慨"师恩如山""师恩似海":我们歌颂"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 ...

  • 请不要给自己等候的理由
  • 请不要给自己等候的理由 文/王大为  编辑:词叟 十几年前,我是流着泪读完张洁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本书的,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另我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当再次读它的时候,已步入中年为人子人父的我依然泪湿衣襟. 这是作家张洁在母亲去世后所写的回忆母亲的长篇散文,记录了她的母 ...

  • 怎样才能做个称职的父母 2013-10-09 06:50:20|
  • 怎样才能做个称职的父母 |字号 订阅 "父母"与"子女"是具有特定含义.关系极为密切.完全对立统一的两个概念.有了"子女"的人,才被人称为"父母",父母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是孩子生命的来源,是对孩子负有抚养.教 ...

  • 央视女记者张某被骗 谁最不该说风凉话?(图)
  • 央视女记者张某被骗 谁最不该说风凉话?(图) 骗财骗色的"国情局局长".jpg (9.85 KB) 2009-5-31 08:28 骗财骗色的"国情局局长" 央视女记者张某.jpg (19.91 KB) 2009-5-31 08:28 央视女记者张某 被&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