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导率和自感系数

磁导率和自感系数

磁导率μ

在各向同性的均匀磁介质中,B与H成正比关系: B=μH

μ称为磁介质的磁导率 μ=B/H,

磁介质的磁导率μ=μ0(1+χm)

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 =(1+χm)

是磁化曲线上任意一点上B和H的比值。磁导率实际上代表了磁性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在磁化的不同阶段,材料的磁导率也不同,磁导率在最高点称为最大磁导率。在磁化起始点的磁导率称为初始磁导率,简称初导。磁导率是软磁材料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相对初始磁导率μi定义为 在SI中,磁导率的单位亨[利]每米(H/m),常用T/(A/m),T/(A/cm),但一般用相对磁导率μr来表示。1(H/m)=T/(A/m)=100T/(A/cm),在有些资料上用特/奥(斯特)(T/Oe)或高斯/奥(斯特)(Gs/Oe),高斯与奥斯特都是以前的物理量。1T=10000Gs,1A/m=4πe-3 Oe ,磁导率为1Gs/Oe 的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为1。相对磁导率μr是无量纲量。 铁芯损耗角Ψ

要使磁性材料有磁感应强度B时,必须要有磁场强度H。对

于交流电,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并不同步,磁感应强度B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H,落后的角度就是铁芯损耗角。磁导率和损耗角不是一个常量可以通过铁芯磁化特性曲线查到。在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越大,铁芯损耗角越大。

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额定电流比

额定电流本意为在此电流下可以长期工作而不会损坏,额定的输入输出电流分别称额定一次电流、额定二次电流,额定一次电流与额定二次电流比值称额定电流比,用Kn表示。对用户而言通常关心的是额定电流,在微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标称为如:5A/2.5mA 表示额定一次电流5A、额定二次电流2.5mA ,额定电流比为2000 。额定电流是设计微型电流互感器的主要依据。

电流互感器比差

比差也称比值差:比差就是二次电流与实际一次电流按额定电流比折算成的理论二次电流的差值,并用与后者的百分数表示,对于未经过补偿的微型电流互感器的比差均为负值。 f=(I2-I1/Kn)/(I1/Kn) ×100%

f—比差%

I2—二次电流A

I1—一次电流A

Kn—额定电流比

电流互感器角差

角差也称相位差:角差就是二次电流反相后与一次电流的相位差,通常用分(′)表示,超前于一次电流相位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对于未经过补偿的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角差均为正值。 电感器Inductor

凡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元件统称电感器,一般的电感器由线圈构成,所以又称电感线圈,为了增加电感量和Q值并缩小体积,通常在线圈加有软磁铁氧体磁芯。电感器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微调电感量)。固定电感器一般用色码或色环来标志电感量,因此也称色码电感器.由于整机小型化和生产自动化的要求, 目前电感器已向贴装(SMD) 方向发展。 电感值 Inductance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回路自身的磁通量也发生变化,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自感系数则是表征线圈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自感系数也称自感或电感,用L来表示,采用亨利(H)做单位,它的千分之一称毫亨(mH),百万分之一称为微亨(μH),微亨的千分之-称为纳亨(NH) 。

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

品质因数Q是用来衡量储能元件(电感或电容)所储存的能量与其耗损能量之间关系的一个因数,表示为:Q=2π最大储存能量/每周消散能量。一般要求电感线圈的Q值愈大愈

好, 但过大会使工作回路的稳定性变差。

自谐频率Self-resonant frequency

电感器并非是纯感性元件,尚有分布电容分量,由电感器本身固有电感和分布电容而在某一个频率上发生的谐振,称为自谐频率,亦称共振频率。用S.R.F. 表示, 单位为兆赫(MHz)。

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DCR)

电感线圈在非交流电下量得之电阻,在电感设计中,直流电阻愈小愈好,其量测单位为欧姆,通常以其最大值为标注。 阻抗值Impedance

电感的阻抗值是指其在电流下所有的阻抗的总和(复数) ,包含了交流及直流的部份,直流部份的阻抗值仅仅是绕线的直流电阻(实部),交流部份的阻抗值则包括电感的电抗(虚部)。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可以把电感器看成是"交流电阻器”。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允许能通过一电感之连续直流电流强度,此直流电流的强度是基於该电感在最大的额定环境温度中的最大温升,额定电流与一电感籍由低的直流电阻以降低绕线的损失的能力有关,亦与电感驱散绕线的能量损失的能力有关,因此,额定电流可籍著降低直流电阻或增加电感尺寸来提高,对低频的电流波形,其均方根电流值可以用来代替直流额定电流,额定电流与电感的磁性并无关连。

在磁场强度为16000a/m(200奥斯特)时,无磁钢的磁导率μ≤1.319×10-6 h/m (1.05高/奥),不锈钢的磁导率μ=1.339×10-6h/m(1.1高/奥)。

磁导率和自感系数

磁导率μ

在各向同性的均匀磁介质中,B与H成正比关系: B=μH

μ称为磁介质的磁导率 μ=B/H,

磁介质的磁导率μ=μ0(1+χm)

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 =(1+χm)

是磁化曲线上任意一点上B和H的比值。磁导率实际上代表了磁性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在磁化的不同阶段,材料的磁导率也不同,磁导率在最高点称为最大磁导率。在磁化起始点的磁导率称为初始磁导率,简称初导。磁导率是软磁材料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相对初始磁导率μi定义为 在SI中,磁导率的单位亨[利]每米(H/m),常用T/(A/m),T/(A/cm),但一般用相对磁导率μr来表示。1(H/m)=T/(A/m)=100T/(A/cm),在有些资料上用特/奥(斯特)(T/Oe)或高斯/奥(斯特)(Gs/Oe),高斯与奥斯特都是以前的物理量。1T=10000Gs,1A/m=4πe-3 Oe ,磁导率为1Gs/Oe 的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为1。相对磁导率μr是无量纲量。 铁芯损耗角Ψ

要使磁性材料有磁感应强度B时,必须要有磁场强度H。对

于交流电,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并不同步,磁感应强度B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H,落后的角度就是铁芯损耗角。磁导率和损耗角不是一个常量可以通过铁芯磁化特性曲线查到。在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越大,铁芯损耗角越大。

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额定电流比

额定电流本意为在此电流下可以长期工作而不会损坏,额定的输入输出电流分别称额定一次电流、额定二次电流,额定一次电流与额定二次电流比值称额定电流比,用Kn表示。对用户而言通常关心的是额定电流,在微型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标称为如:5A/2.5mA 表示额定一次电流5A、额定二次电流2.5mA ,额定电流比为2000 。额定电流是设计微型电流互感器的主要依据。

电流互感器比差

比差也称比值差:比差就是二次电流与实际一次电流按额定电流比折算成的理论二次电流的差值,并用与后者的百分数表示,对于未经过补偿的微型电流互感器的比差均为负值。 f=(I2-I1/Kn)/(I1/Kn) ×100%

f—比差%

I2—二次电流A

I1—一次电流A

Kn—额定电流比

电流互感器角差

角差也称相位差:角差就是二次电流反相后与一次电流的相位差,通常用分(′)表示,超前于一次电流相位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对于未经过补偿的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角差均为正值。 电感器Inductor

凡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元件统称电感器,一般的电感器由线圈构成,所以又称电感线圈,为了增加电感量和Q值并缩小体积,通常在线圈加有软磁铁氧体磁芯。电感器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微调电感量)。固定电感器一般用色码或色环来标志电感量,因此也称色码电感器.由于整机小型化和生产自动化的要求, 目前电感器已向贴装(SMD) 方向发展。 电感值 Inductance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通过线圈回路自身的磁通量也发生变化,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自感系数则是表征线圈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自感系数也称自感或电感,用L来表示,采用亨利(H)做单位,它的千分之一称毫亨(mH),百万分之一称为微亨(μH),微亨的千分之-称为纳亨(NH) 。

品质因数Quality factor

品质因数Q是用来衡量储能元件(电感或电容)所储存的能量与其耗损能量之间关系的一个因数,表示为:Q=2π最大储存能量/每周消散能量。一般要求电感线圈的Q值愈大愈

好, 但过大会使工作回路的稳定性变差。

自谐频率Self-resonant frequency

电感器并非是纯感性元件,尚有分布电容分量,由电感器本身固有电感和分布电容而在某一个频率上发生的谐振,称为自谐频率,亦称共振频率。用S.R.F. 表示, 单位为兆赫(MHz)。

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DCR)

电感线圈在非交流电下量得之电阻,在电感设计中,直流电阻愈小愈好,其量测单位为欧姆,通常以其最大值为标注。 阻抗值Impedance

电感的阻抗值是指其在电流下所有的阻抗的总和(复数) ,包含了交流及直流的部份,直流部份的阻抗值仅仅是绕线的直流电阻(实部),交流部份的阻抗值则包括电感的电抗(虚部)。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可以把电感器看成是"交流电阻器”。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允许能通过一电感之连续直流电流强度,此直流电流的强度是基於该电感在最大的额定环境温度中的最大温升,额定电流与一电感籍由低的直流电阻以降低绕线的损失的能力有关,亦与电感驱散绕线的能量损失的能力有关,因此,额定电流可籍著降低直流电阻或增加电感尺寸来提高,对低频的电流波形,其均方根电流值可以用来代替直流额定电流,额定电流与电感的磁性并无关连。

在磁场强度为16000a/m(200奥斯特)时,无磁钢的磁导率μ≤1.319×10-6 h/m (1.05高/奥),不锈钢的磁导率μ=1.339×10-6h/m(1.1高/奥)。


相关内容

  • 磁导率和自感系数的关系
  • 磁导率和自感系数的关系 磁导率μ 在各向同性的均匀磁介质中,B与H成正比关系: B=μH μ称为磁介质的磁导率 μ=B/H, 磁介质的磁导率μ=μ0(1+χm) 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 =(1+χm) 是磁化曲线上任意一点上B和H的比值.磁导率实际上代表了磁性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在磁化的不同阶段, ...

  • 电磁感应(一)
  • 电磁感应(一) 12-1-1. 如图所示,一矩形金属线框,以速度v从无场空间进入一均匀磁场中,然后又从磁场中出来,到无场空间中.不计线圈的自感,下面哪一条图线正确地表示了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对时间的函数关系?(从线圈刚进入磁场时刻开始计时,I以顺时针方向为正) [ ] I (C) O 12-1-2. 一 ...

  • 大学物理第十三章电磁场与麦克斯韦方程组习题解答和分析
  • 第十三章习题解答 13-1 如题图13-1所示,两条平行长直导线和一个矩形导线框共面,且导线框的一个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到两长直导线的距离分别为r1,r2.已知两导线中电流都为II0sint,其中I0和为常数,t为时间.导线框长为a宽为b,求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题图13-1 题图13-2 分 ...

  • 补1:电阻.电导.电抗.电纳基本概念
  • 补1:电阻.电导.电抗.电纳的基本概念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阻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现分别从它的物理特性和电特性两种不同角度进行说明,并且对电路中的电阻进行简单分类. 1.电阻的物理特性: 导体两端电压固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粗细(截面积s ),导体的长短(长度l ),导体的材料(材质)有关 ...

  • 变压器设计基础知识
  • 变压器基础知识 第一章 变压器的概述 一. 变压器的用途 在各种电气设备中,往往需要不同的电压电源.如我们日常生活的照明用电,家用电器的电压一般都为220V,而各种动力的电压是380V,而线路的电压一般为:6.10.35.110.220.500KV的电压.这些称为供电系统.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系统. ...

  • 恒定磁场中磁场能量与磁场力的研究
  • 恒定磁场中磁场能量与磁场力的研究 摘要:由于恒定电流产生恒定磁场,在这一恒定磁场中的载流导体和运动电子会受到力的作用,因此磁场能够推动载流导体运动而做功,表明磁场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存储于整个磁场空间里 关键字:磁场,安培,能量,媒质磁化. 前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大多数的电工作业都是在磁场中进行的 ...

  • 知识点目录
  • 标准大气 不可压缩流体 黏性流体 施特鲁哈尔数 流谱 等熵流动 超声速流 压缩波 分离[流] 气体状态方程 压强 声速 黏性系数 弗劳德数 迹线 定常流 马赫波 激波 尾流 马赫数 雷诺数 流场 旋涡 非定常流 马赫角 层流 边界层 高超声速激波层 气动噪声 完全气体 临界马赫数 普朗特数 流线 有 ...

  • 第二类永动机
  • 第二类永动机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问世后,人们认识到能量是不能被凭空制造出来的,于是有人提出,设计一类装置,从海洋.大气乃至宇宙中吸取热能,并将这些热能作为驱动永动机转动和功输出的源头,这就是第二类永动机. 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 ...

  •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1.1平均速度 v = △r △t 1.2 瞬时速度 v= lim △r=dr △t→0 △tdt 1. 3速度v= lim △r=ds △t→0 △t lim = △tdt →0 1.6 平均加速度a = △v △t 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 lim △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