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指导方案
(修改稿)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发展快、专业跨度大、临床使用目的各异的特点,不同使用目的的产品临床研究方法及内容不尽相同。申请人应在完成产品分析性能评估,拟定产品标准后,方可申请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开始前,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使用目的,确定临床评价的项目、方法,制定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合理、系统的评价申报产品的临床性能。本指导方案仅对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样本要求、检测前的准备、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等具体操作提出了一般性要求。
申请人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更加可靠、可重复临床研究方案,合理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一. 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
临床研究开始前,申请人应根据申报产品特点选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与申报产品相适应的人员、场地、设备、仪器和管理制度,试验机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本方案将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称为试验系统,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称为对照系统。
1、应选择至少2家(含两家)省级卫生医疗机构,特殊使用的产品可在市级以上的疾病控制中心、专科医院或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等临床机构。临床机构的检验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应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通过 ISO 15189或GB17025认可的临床
实验室优先考虑。
2、实验室所釆用的检测系统为公认的、可靠的, 检测系统包括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对照检测系统的试剂、校准品、仪器等应是经注册批准的;其主要分析性能指标(如准硧性、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范围等) 满足临床要求。 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与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最好为同一类型的检测方法(如同为酶联免疫反应、同为化学发光免疫反应等), 如为非同一类型的检测方法, 侭可能选择分析性能较近似的方法。
3、实验室应有完善的室内质控程序; 一年來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为满意。
4、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具有相应资质(?至少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检验人员), 对对照系统的项目检测具有一定经验。
5、应有能力提供该研究所需的各类样本,如健康人、目标病人及相关疾病病人的样本。
二. 试验样本的选择
1、应明确临床样本的处理要求。血清/血浆应明确抗凝剂的要求、存贮条件、可否冻融等要求及避免使用的样本。
尽可能釆用新鮮样品, 避免贮存. 如旡法避免使用贮存样品时, 注明贮存条件及时间, 在数据分析时应考虑其影响。
对检测结果有明显干扰作用的样本, 如溶血、脂血、或浑浊的样本尽量避免使用。
2、应考虑样本量的分布。样本量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及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
定量测试的产品,样本选择应包含能检测到被测物浓度的样本和不能检测到被测物浓度的样本,且样本应分布整个检测范围,其中至少50%样本?( 还是1/3?) 的测定值处于参考范围以外,( 但在可报告范围内) 。
定性测试的产品,应该包含阳性、阴性和接近阳性/阴性判定值的样本,并且样本数目均匀分布。
3、根据样本要求应考虑到研究对象的选择。
异常样本应采自均由“金标准”确诊为“有病”(即目标病人) ;且应包括不同病型(期), 治疗前、后的病人, 并考虑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病例数不少于30例,对一些罕见疾病,病例数不少于10例。
正常样本应采自均由“金标准”确诊为“非目标病人”,包括旡该病但其临床体征或患病部位与异常样本组相近及与异常样本组易混淆的其他疾病患者。病例数不少于30例;该组年龄, 性别构成与异常样本组相近。
三. 检测前的准备
1. 检测前的准备
1.1负责临床试验的检测人员必须熟悉评价方案;
1.2熟悉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对照系统中试剂及其检测方法
的特点,检测程序和仪器的操作及维护程序;
1.3进行预试验。
2. 室内质控
可利用质控图质控;毎批检测, 至少用两个水平质控品; 判断规则至少用13s 、12s 、22s 三个规则;不得出现失控,如出现失控, 该批检测结果判为无效。
四. 定量检测检测結果的偏倚估计
目的:在定量检测中,通过检测結果偏倚估计分析,对本产品与己上市产品在测定值上是否等效进行评价。
1. 样本量
可先作40个样本检测,(其中至少50%样本的测定值处于参考范围以外, 但在可报告范围内) 以便極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后再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
2. 检测时间及顺序
以检测40个样本为例.
2.1每天检测8个样品, 分5天完成;
2.2毎个样本双份测定,按第一次测定程序,反向测定第二次. 如
1、2、3、4、5、6、7、8和8、7、6、5、4、3、2、1;
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对照系统都应按照上述步骤进行。
2.3 对于同一个样本, 两种方法分析时间差应在两小时内。
3. 离群值检查
分同一方法内、方法间双份数据中离群值检查二个方面:
3.1同一方法内双份数据中离群值检查
3.1.1设试验系统为Y , 对照系统为X ;
3.1.2 DYi 及DXi 分别为两个方法双份测定值之差, 即
DYi = |yi1-yi2| ------------(1)
DXi = |xi1-xi2|-------------(2)
3.1.3计算DX 及DY 的平均差值;
3.1.4以各方法平均差值的4倍做为“可接受限”;
3.1.5如果只有一对差值超过此限作为离群值删除, 其他数据仍有效;
如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差值超过此限,则寻找原因,如是样品原因,则替换这些样品,否则所有数据组必须重新收集和检測。
3.2. 方法间双份数据中离群值检查
即同一样品两种方法间测定值有旡离群值
3.2.1先计算两种方法测定值差值,
Eij=|yij-xij|-------------(3)
3.2.2然后求差值(E) 的均数;
3.2.3“可接受限”为4倍均数 ;
3.2.4离群值删除原则见6.1.5。
4. 作图
4.1. 两个方法双份均值对应作散布图(试验系统作Y 轴, 参比方 法作X 轴, 下同);
4.2. 每个试验系统每次测定值与相对应的对照系统每次测定值作散布图;
4.3. 每次测定两个方法均值之差与相应对照系统均值作图
(中心水平线为零);
4.4. 两个方法每次测定值之差与相应对照系统均值作图(中心水平线为零) 。
5. 目测线性, 计算相关系数
目测线性, 非线性段可截去; 如线性范围太短,则停止评价
对线性段作相关分析, 要求r>0.975(有提议0.95? 、0.90? ), 如
6. 建立回归方程
计算a 值及b 值, 列出线性回归方程式。
Y=a+bX-------------(4)
7. 预 期 偏 倚 估 计
7.1. 计算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倚的估计值, (如医学决定水平不明确, 可用参考区间上、下限代替)。
Bc=a+(b-1)×Xc---------------(5)
(其中Xc 为医学决定水平; Bc为预期偏倚的估计值).
7. 2.计算估计值的标准误(Sy.x);
Sy.x={Σ(y-ý)/ n-2}
21/2 -----------------(6)
7.3. 计算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倚95%的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Bc的估计值±2Sy.x ×Z ------------(7)
其中Z={(1/2N+(Xc-X)²)/(ΣΣ(xij-x)²}½ ----------(8)
9. 结果判断与解释
将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倚的可信区间与允许误差的限值相比较
9.1预期偏倚可信区间小于规定的允许误差的限值, 试验系统可被接受;
9.2预期偏倚可信区间大于规定的允许误差的限值, 试验系统不被接受。
10. 如试验系统可被接受, 再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 扩大样本量检测时可作单次测定。
两个方法之间结果作相关分析; 并 对两个方法不符合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方案2 (有专家提出, 有的检验人员及企业对回归分析不熟悉, 也旡相应統计学软件, 建议找一个简单和较可靠的方法, 故根据选控图原理及通常文献上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提出下列方案, 待审定)
1. 先作40个样本检测, 两个方法同时测定, 测定时作好室内质控;
2. 试验系统每次测定值与相对应的对照系统测定值作散布图(试验系统作Y 轴, 对照系统作X 轴, 下同);
3. 目测线性, 计算相关系数, 要求r>0.975(有提议免疫为0.95? 、0.90? ), 如
4. 建立回归方程
计算a 值及b 值, 列出线性回归方程式。
Y=a+bX-------------(4)
5. 计算估计值的标准误(Sy.x);
-----------------(5)Sy.x={Σ(y-ý)/ n-2} 21/2
相对Sy.x= Sy.x/Ÿ*100%-----------(6)
(其中ý为y 的估计值, Ÿ为y 的均值)
6. 与CLIA88可接受范围相比较, 相对Sy.x ≤1/2CLIA88可接受范围(或Sy.x ≤1/3CLIA88可接受范围 . 罝信区间分别相当于95%和99%)为被接受,否则不被接受;
7. 如试验系统可被接受, 再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
两个方法之间结果作相关分析及配对t 检验。
统计学分析:相关如非常显著, t检验旡显著差异, 则认为待评试剂
与对照试剂在测定值上等效, 对比试验可不再继续;
如t 检验有显著差异, 则两者有系统误差, 须通过临床性能评价再审定其应用价值(因与参考区间有关);
如相关不显著, 则视为两者不等效, 对比试验亦可不再继续。
五. 临床性能比对
目的:通过临床样本的比对,对本产品与己上市产品在临床性能上是否等效进行评价。(在免疫学定量分析中, 许多检测缺乏可溯源的校准品、以及所用抗原或抗体的不同, 因此不同检测方法间, 测定值可以 不同, 这时应进行临床性能比对分析, 对待评试剂作出客观评价)
1. 比对对象的选择
見“实验样本”部分
2. 待评试剂测定结果“正常”及“异常”的判定标准,由生产企 业提供。对照系统则用日常工作中的判断标准。
3. 分析指标
评价指标: 诊断敏感度及诊断特异度。
同时应有阳性符合率及阴性符合率的分析资料。
诊断敏感度=阳性结果数/患目标肿瘤病人数x100%----------(9) 诊断特异度=阴性结果数/非患目标肿瘤病人数x100%-------(10)
阳性符合率=两个方法皆为阳性的结果数/对照系统阳性的结
果数x100%----------(11)
阴性符合率=两个方法皆为阴性的结果数/对照系统阴性的结 果数x100%----------(12)
4. 统计学分析
4.1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的诊断敏感度及诊断特异度分别进行統计学分析,(X2 检验法) 。以P 值
4.2 如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旡显著差异,则视为临床性能“等效”; 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有显著差异, 但优于对照系统,则通过(“优于”);
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有显著差异, 但差于对照系统, 则视为临床性能不等效。
六. 定性检测中两个方法一致性的评估
目的: 在定性检测中,通过检测結果一致性的分析,对本产品与己上市产品在测定结果是否等效进行评价。
1. 比对对象的选择
見“实验样本”部分
2. 待评试剂测定结果“阳性”及“阴性”的标准,由生产企业提供。对照系统则用日常工作中的判断标准。
3. 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统计学分析
3.1列表
表1. 配对计数资料统计表
3.2进行Kappa 一致性分析,Kappa 系数>0.8?, 为高度一致, 认为两个方法或产品等效;
Kappa 系数0.4?认为一致, 需进行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比较;
Kappa 系数
3.2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比较
阳性符合率=a/a+c*100%
阴性符合率=b/b+d*100%
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满足临床要求(?), 认为两个方法或产品等效;
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相差过大, 则进行临床性能评价。
3.3临床性能评价
由于不同方法, 检测原理不尽相同; 不同企业生产的试剂, 所用抗原或抗体的不同, 导致测定結果的不同, 这时应进行临床性能比对分析, 才能对待评试剂作出客观评价。
评价方法及判断:見“五. 临床性能比对” 部分“4”,
七. 半定量检测两个方法一致性的评估 半定量检测指的是阳性結果按 +、++、+++、++++方式报告,或按
,只滴度报告,其评价方法同“六. 定性检测中两个方法一致性的评估”
是配对资料統计表改为如下形式
表2. 半定量检测配对资料統计表
如是以滴度报告结果则按下列表挌
表3. 半定量(以滴度报告结果) 检测配对资料統计表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指导方案
(修改稿)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具有发展快、专业跨度大、临床使用目的各异的特点,不同使用目的的产品临床研究方法及内容不尽相同。申请人应在完成产品分析性能评估,拟定产品标准后,方可申请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开始前,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使用目的,确定临床评价的项目、方法,制定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合理、系统的评价申报产品的临床性能。本指导方案仅对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样本要求、检测前的准备、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等具体操作提出了一般性要求。
申请人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更加可靠、可重复临床研究方案,合理评价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一. 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
临床研究开始前,申请人应根据申报产品特点选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与申报产品相适应的人员、场地、设备、仪器和管理制度,试验机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本方案将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称为试验系统,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称为对照系统。
1、应选择至少2家(含两家)省级卫生医疗机构,特殊使用的产品可在市级以上的疾病控制中心、专科医院或检验检疫所、戒毒中心等临床机构。临床机构的检验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应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通过 ISO 15189或GB17025认可的临床
实验室优先考虑。
2、实验室所釆用的检测系统为公认的、可靠的, 检测系统包括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对照检测系统的试剂、校准品、仪器等应是经注册批准的;其主要分析性能指标(如准硧性、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范围等) 满足临床要求。 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与所选择的对照检测系统最好为同一类型的检测方法(如同为酶联免疫反应、同为化学发光免疫反应等), 如为非同一类型的检测方法, 侭可能选择分析性能较近似的方法。
3、实验室应有完善的室内质控程序; 一年來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为满意。
4、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具有相应资质(?至少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检验人员), 对对照系统的项目检测具有一定经验。
5、应有能力提供该研究所需的各类样本,如健康人、目标病人及相关疾病病人的样本。
二. 试验样本的选择
1、应明确临床样本的处理要求。血清/血浆应明确抗凝剂的要求、存贮条件、可否冻融等要求及避免使用的样本。
尽可能釆用新鮮样品, 避免贮存. 如旡法避免使用贮存样品时, 注明贮存条件及时间, 在数据分析时应考虑其影响。
对检测结果有明显干扰作用的样本, 如溶血、脂血、或浑浊的样本尽量避免使用。
2、应考虑样本量的分布。样本量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及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
定量测试的产品,样本选择应包含能检测到被测物浓度的样本和不能检测到被测物浓度的样本,且样本应分布整个检测范围,其中至少50%样本?( 还是1/3?) 的测定值处于参考范围以外,( 但在可报告范围内) 。
定性测试的产品,应该包含阳性、阴性和接近阳性/阴性判定值的样本,并且样本数目均匀分布。
3、根据样本要求应考虑到研究对象的选择。
异常样本应采自均由“金标准”确诊为“有病”(即目标病人) ;且应包括不同病型(期), 治疗前、后的病人, 并考虑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病例数不少于30例,对一些罕见疾病,病例数不少于10例。
正常样本应采自均由“金标准”确诊为“非目标病人”,包括旡该病但其临床体征或患病部位与异常样本组相近及与异常样本组易混淆的其他疾病患者。病例数不少于30例;该组年龄, 性别构成与异常样本组相近。
三. 检测前的准备
1. 检测前的准备
1.1负责临床试验的检测人员必须熟悉评价方案;
1.2熟悉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对照系统中试剂及其检测方法
的特点,检测程序和仪器的操作及维护程序;
1.3进行预试验。
2. 室内质控
可利用质控图质控;毎批检测, 至少用两个水平质控品; 判断规则至少用13s 、12s 、22s 三个规则;不得出现失控,如出现失控, 该批检测结果判为无效。
四. 定量检测检测結果的偏倚估计
目的:在定量检测中,通过检测結果偏倚估计分析,对本产品与己上市产品在测定值上是否等效进行评价。
1. 样本量
可先作40个样本检测,(其中至少50%样本的测定值处于参考范围以外, 但在可报告范围内) 以便極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后再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
2. 检测时间及顺序
以检测40个样本为例.
2.1每天检测8个样品, 分5天完成;
2.2毎个样本双份测定,按第一次测定程序,反向测定第二次. 如
1、2、3、4、5、6、7、8和8、7、6、5、4、3、2、1;
申报产品的检测系统和对照系统都应按照上述步骤进行。
2.3 对于同一个样本, 两种方法分析时间差应在两小时内。
3. 离群值检查
分同一方法内、方法间双份数据中离群值检查二个方面:
3.1同一方法内双份数据中离群值检查
3.1.1设试验系统为Y , 对照系统为X ;
3.1.2 DYi 及DXi 分别为两个方法双份测定值之差, 即
DYi = |yi1-yi2| ------------(1)
DXi = |xi1-xi2|-------------(2)
3.1.3计算DX 及DY 的平均差值;
3.1.4以各方法平均差值的4倍做为“可接受限”;
3.1.5如果只有一对差值超过此限作为离群值删除, 其他数据仍有效;
如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差值超过此限,则寻找原因,如是样品原因,则替换这些样品,否则所有数据组必须重新收集和检測。
3.2. 方法间双份数据中离群值检查
即同一样品两种方法间测定值有旡离群值
3.2.1先计算两种方法测定值差值,
Eij=|yij-xij|-------------(3)
3.2.2然后求差值(E) 的均数;
3.2.3“可接受限”为4倍均数 ;
3.2.4离群值删除原则见6.1.5。
4. 作图
4.1. 两个方法双份均值对应作散布图(试验系统作Y 轴, 参比方 法作X 轴, 下同);
4.2. 每个试验系统每次测定值与相对应的对照系统每次测定值作散布图;
4.3. 每次测定两个方法均值之差与相应对照系统均值作图
(中心水平线为零);
4.4. 两个方法每次测定值之差与相应对照系统均值作图(中心水平线为零) 。
5. 目测线性, 计算相关系数
目测线性, 非线性段可截去; 如线性范围太短,则停止评价
对线性段作相关分析, 要求r>0.975(有提议0.95? 、0.90? ), 如
6. 建立回归方程
计算a 值及b 值, 列出线性回归方程式。
Y=a+bX-------------(4)
7. 预 期 偏 倚 估 计
7.1. 计算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倚的估计值, (如医学决定水平不明确, 可用参考区间上、下限代替)。
Bc=a+(b-1)×Xc---------------(5)
(其中Xc 为医学决定水平; Bc为预期偏倚的估计值).
7. 2.计算估计值的标准误(Sy.x);
Sy.x={Σ(y-ý)/ n-2}
21/2 -----------------(6)
7.3. 计算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倚95%的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Bc的估计值±2Sy.x ×Z ------------(7)
其中Z={(1/2N+(Xc-X)²)/(ΣΣ(xij-x)²}½ ----------(8)
9. 结果判断与解释
将医学决定水平预期偏倚的可信区间与允许误差的限值相比较
9.1预期偏倚可信区间小于规定的允许误差的限值, 试验系统可被接受;
9.2预期偏倚可信区间大于规定的允许误差的限值, 试验系统不被接受。
10. 如试验系统可被接受, 再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 扩大样本量检测时可作单次测定。
两个方法之间结果作相关分析; 并 对两个方法不符合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方案2 (有专家提出, 有的检验人员及企业对回归分析不熟悉, 也旡相应統计学软件, 建议找一个简单和较可靠的方法, 故根据选控图原理及通常文献上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提出下列方案, 待审定)
1. 先作40个样本检测, 两个方法同时测定, 测定时作好室内质控;
2. 试验系统每次测定值与相对应的对照系统测定值作散布图(试验系统作Y 轴, 对照系统作X 轴, 下同);
3. 目测线性, 计算相关系数, 要求r>0.975(有提议免疫为0.95? 、0.90? ), 如
4. 建立回归方程
计算a 值及b 值, 列出线性回归方程式。
Y=a+bX-------------(4)
5. 计算估计值的标准误(Sy.x);
-----------------(5)Sy.x={Σ(y-ý)/ n-2} 21/2
相对Sy.x= Sy.x/Ÿ*100%-----------(6)
(其中ý为y 的估计值, Ÿ为y 的均值)
6. 与CLIA88可接受范围相比较, 相对Sy.x ≤1/2CLIA88可接受范围(或Sy.x ≤1/3CLIA88可接受范围 . 罝信区间分别相当于95%和99%)为被接受,否则不被接受;
7. 如试验系统可被接受, 再扩大样本量进行检测。
两个方法之间结果作相关分析及配对t 检验。
统计学分析:相关如非常显著, t检验旡显著差异, 则认为待评试剂
与对照试剂在测定值上等效, 对比试验可不再继续;
如t 检验有显著差异, 则两者有系统误差, 须通过临床性能评价再审定其应用价值(因与参考区间有关);
如相关不显著, 则视为两者不等效, 对比试验亦可不再继续。
五. 临床性能比对
目的:通过临床样本的比对,对本产品与己上市产品在临床性能上是否等效进行评价。(在免疫学定量分析中, 许多检测缺乏可溯源的校准品、以及所用抗原或抗体的不同, 因此不同检测方法间, 测定值可以 不同, 这时应进行临床性能比对分析, 对待评试剂作出客观评价)
1. 比对对象的选择
見“实验样本”部分
2. 待评试剂测定结果“正常”及“异常”的判定标准,由生产企 业提供。对照系统则用日常工作中的判断标准。
3. 分析指标
评价指标: 诊断敏感度及诊断特异度。
同时应有阳性符合率及阴性符合率的分析资料。
诊断敏感度=阳性结果数/患目标肿瘤病人数x100%----------(9) 诊断特异度=阴性结果数/非患目标肿瘤病人数x100%-------(10)
阳性符合率=两个方法皆为阳性的结果数/对照系统阳性的结
果数x100%----------(11)
阴性符合率=两个方法皆为阴性的结果数/对照系统阴性的结 果数x100%----------(12)
4. 统计学分析
4.1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的诊断敏感度及诊断特异度分别进行統计学分析,(X2 检验法) 。以P 值
4.2 如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旡显著差异,则视为临床性能“等效”; 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有显著差异, 但优于对照系统,则通过(“优于”);
试验系统与对照系统有显著差异, 但差于对照系统, 则视为临床性能不等效。
六. 定性检测中两个方法一致性的评估
目的: 在定性检测中,通过检测結果一致性的分析,对本产品与己上市产品在测定结果是否等效进行评价。
1. 比对对象的选择
見“实验样本”部分
2. 待评试剂测定结果“阳性”及“阴性”的标准,由生产企业提供。对照系统则用日常工作中的判断标准。
3. 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统计学分析
3.1列表
表1. 配对计数资料统计表
3.2进行Kappa 一致性分析,Kappa 系数>0.8?, 为高度一致, 认为两个方法或产品等效;
Kappa 系数0.4?认为一致, 需进行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比较;
Kappa 系数
3.2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比较
阳性符合率=a/a+c*100%
阴性符合率=b/b+d*100%
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满足临床要求(?), 认为两个方法或产品等效;
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相差过大, 则进行临床性能评价。
3.3临床性能评价
由于不同方法, 检测原理不尽相同; 不同企业生产的试剂, 所用抗原或抗体的不同, 导致测定結果的不同, 这时应进行临床性能比对分析, 才能对待评试剂作出客观评价。
评价方法及判断:見“五. 临床性能比对” 部分“4”,
七. 半定量检测两个方法一致性的评估 半定量检测指的是阳性結果按 +、++、+++、++++方式报告,或按
,只滴度报告,其评价方法同“六. 定性检测中两个方法一致性的评估”
是配对资料統计表改为如下形式
表2. 半定量检测配对资料統计表
如是以滴度报告结果则按下列表挌
表3. 半定量(以滴度报告结果) 检测配对资料統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