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眺[1]

古诗赏析:《汉江临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王维的诗风及写法鉴赏王维同一类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2、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诗中画面、联系旧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难点: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印发相关资料(包括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五、课时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重温 “温馨提示”。(用时3′)【(印发的资料)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师生口述)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温馨提示: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方法来欣赏诗歌《汉江临眺》。

(二)朗读诗歌:(用时5′)

1、听录音朗诵,再跟读。

2、自由读。

3、齐诵。

(三)初步感知——把握“四看”:(用时7′)

1、看题目:汉江即汉水;临眺即登高远望,又一说为“临泛”,意指临江泛流。

2、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母亲虔诚信佛三十多年,这对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不过他的政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被称为 “天下文宗”、“诗佛”,是唐代诗人中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上也有很深造诣。

3、看注释(帮助理解诗意):①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调知南选,途经襄阳时作此诗。②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③三湘:湘水总称。 九派:长江九条支流。 江流:汉江水。④风日:风光。⑤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4、看题材:这是一首山水诗。山水诗表现的一般是隐逸思想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它通常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寓动于静的手法。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这是一首__诗,作者运用了__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__的感情,塑

造了一个__的形象。

(四)合作探究——品味诗歌:从意象入手,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用时15′)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汉江周围壮

丽的景色。笔法飘逸,错落有致,优美素雅,意境壮阔,就像一幅山水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1、试找出诗中意象。

明确:楚塞、三湘、荆门、江、山色、郡邑、波澜、远空、襄阳、山翁。

2、诗人是怎样来描绘这些意象的?(略)

3、请把这些意象组成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

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

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面看到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天空也为之摇

荡起来。

4、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5、你最欣赏诗中哪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

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

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

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2)“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这里,诗人

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

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6、小结: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

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

现这一特色!

(五)总结:

1、王维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绘画美),富有禅意,融情入景。

2、方法指导:抓住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一共有多少。要准确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意象的色彩。抓住意象的声音特征(动静结合)。

3、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七)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诗歌。

2、以《汉江临眺》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丰富想像,画一幅画。

(八)板书设计: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融情于景{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意境优美

山水画{

格调清新

古诗赏析:《汉江临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3、体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王维的诗风及写法鉴赏王维同一类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2、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诗中画面、联系旧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难点: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诗风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印发相关资料(包括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五、课时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 重温 “温馨提示”。(用时3′)【(印发的资料)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师生口述)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温馨提示: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些方法来欣赏诗歌《汉江临眺》。

(二)朗读诗歌:(用时5′)

1、听录音朗诵,再跟读。

2、自由读。

3、齐诵。

(三)初步感知——把握“四看”:(用时7′)

1、看题目:汉江即汉水;临眺即登高远望,又一说为“临泛”,意指临江泛流。

2、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母亲虔诚信佛三十多年,这对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不过他的政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被称为 “天下文宗”、“诗佛”,是唐代诗人中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上也有很深造诣。

3、看注释(帮助理解诗意):①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调知南选,途经襄阳时作此诗。②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③三湘:湘水总称。 九派:长江九条支流。 江流:汉江水。④风日:风光。⑤山翁:晋代将军山简,曾守襄阳。这里借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

4、看题材:这是一首山水诗。山水诗表现的一般是隐逸思想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它通常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寓动于静的手法。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这是一首__诗,作者运用了__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__的感情,塑

造了一个__的形象。

(四)合作探究——品味诗歌:从意象入手,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用时15′)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汉江周围壮

丽的景色。笔法飘逸,错落有致,优美素雅,意境壮阔,就像一幅山水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1、试找出诗中意象。

明确:楚塞、三湘、荆门、江、山色、郡邑、波澜、远空、襄阳、山翁。

2、诗人是怎样来描绘这些意象的?(略)

3、请把这些意象组成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

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

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面看到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天空也为之摇

荡起来。

4、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5、你最欣赏诗中哪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

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

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

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2)“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这里,诗人

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

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6、小结: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

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

现这一特色!

(五)总结:

1、王维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绘画美),富有禅意,融情入景。

2、方法指导:抓住作者所选取的意象,一共有多少。要准确把握意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意象的色彩。抓住意象的声音特征(动静结合)。

3、体会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七)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诗歌。

2、以《汉江临眺》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丰富想像,画一幅画。

(八)板书设计: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融情于景{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意境优美

山水画{

格调清新


相关内容

  • 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总体思路
  • 自从2014年国务院出台<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流域的发展开始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优良,干流水质总体等级为优,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流域上游多属秦岭山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的调查报告
  • 水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水不仅为维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从全球可用淡水资源看,虽然地球71%的面积覆盖着水,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淡水只占 2.5%.而淡水中,将达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 ...

  • 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阅读答案
  • 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 高建群 ①汉江的中游有座山城叫紫阳.当地人每年都举办茶文化节.小小的山城,人头攒动,为这个节日,外边来的人,当地的人,大家都激动起来,亢奋起来,县城街道上的每一块石板都在响. ②紫阳茶是大大有名的.我很惭愧,喝了大半辈子紫阳茶了,来紫阳茶山还是头一回.在说这话时,我摘了一片茶树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市的影响与对策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张中旺 对襄樊市的影响与对策 第二个地市级"吨粮市",主要大宗农作物单产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汉江洪枯水位变化大,流域内降水量分配不均,旱涝灾害比较严重,尤其是干旱季节缺水灌溉,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该区建设了 改造,有的甚至要重新建设 ...

  • 汉江水污染情况调研
  • 摘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 ...

  • 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比较成本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 http://www.oilchem.net/fert/1_7_322475.html 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加紧实施.郑北鹰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直面旱魃>一文透露说:"据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张国良说,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 ...

  • 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
  • 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古诗渡汉江阅读答案_渡汉江翻译赏析_作者宋之问.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 ...

  • 汉江临眺赏析
  •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 1.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一作 2.楚塞:指襄阳一带的汉水,因其在古楚国之北境,故称楚塞.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 ...

  • 年度述职报告(计划部)
  •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诚挚的感谢公司领导在 2003年给我的关怀和帮助.对计划投资部五位同仁一年来给我的理解.支持和宽容表示深深的敬意. 二oo三年,是汉江公司立足喜河之年,开拓蜀河之年,也是志在汉江.发展壮大的一年.在公司领导 "抓大事.抓关键.抓落实"的理念指引下,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