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之后阴晴未定

  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将迎来更多复杂局面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经过最后48个小时的冲刺,一份《哥本哈根协议》终于艰难出炉。这份文件一共有5页,包含12个条款,比与会各方原先预想的要短了许多。

  

  新华社2009年12月24日发表文章称,协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的广泛共识,为进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开创了一个新起点”。

  

  然而,如同气候谈判中的许多问题一样,这个新的起点充满争议。

  

  交锋,未来待续

  

  大会结束已近两周,随着最后“冲刺”细节的不断披露,围绕谈判的相互指责并未停歇。

  

  2009年12月21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在《卫报》上撰文批评中国:“我们没有就2050年全球减排50%或者发达国家减排80%达成协议,这两个提议都遭到了中国的反对……我们不能再允许针对实质问题的谈判被这种方式劫持。”

  

  相比之下,英国首相布朗的说法略显含蓄。他在博客上未点名表示,因为“一小部分国家”设置障碍,气候大会以失败告终。

  

  此番唇枪舌战的开场,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依旧充满交锋。

  

  失望者纷纷表达了这样的忧虑:尽管《哥本哈根协议》代表了大会的一些成果,也巩固了“双轨制”的谈判基石,但并未获全体缔约方通过,本身不具法律约束力。今后的谈判能否被锁定在协议所铺设的轨道上进行,仍不得而知。

  

  “协议只得到缔约方的‘注意’(take note of)而不是‘决定’,这是一个很微弱的语气,没有否决,但也没有同意,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向《财经》记者解释,这就意味着无论欧盟还是美国,都可以将其推倒重来。

  

  许多人因此担心,言辞激烈的欧盟或将改变其立场――在今后的谈判中,欧盟可能重新抛出“2050年全球减排50%或发达国家减排80%”的两项主张。

  

  在邹骥看来,欧盟两项主张意在争取更多排放空间。如果2050年全球减排50%、发达国家减排80%,从最终的人均排放量来看,发达国家还将占据优越的排放量,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接受的。“40年后,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在两三吨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只允许有一吨左右。欧盟试图用一个漂亮而有科学依据的借口占据更多排放空间。”

  

  关于发展权的拉锯战更为胶着。哥本哈根大会上,欧盟和“伞形国家”纷纷坚持,《京都议定书》已经不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应在其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另起炉灶”,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捆绑在一个框架下进行谈判,即主张“两轨并一轨”。

  

  在发达国家看来,《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发达国家(除美国外)的强制减排义务,自己的减排政策所实现的环境效益,会被发展中国家新增的排放抵消,因此要将中国、印度等所谓的“先进发展中国家”一并纳入到同一个法律框架中。而后者认为,2007年缔约的《巴厘行动计划》所铺设的两轨制,就是为了弥补“京都时代”留下的缺憾。发达国家指向《京都议定书》的种种质疑,无非是要冲淡“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

  

  根据中国政府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全球的20%,但从1900年到2005年,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世界的80%,1950年以前排放的温室气体95%都源自发达国家,其对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中国在未来的谈判中一定要坚持原则。现在能够抓住的就是《巴厘行动计划》,否则谈判没有基础。”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告诉《财经》记者。

  

  欧美,另一只靴子

  

  翻开《哥本哈根协议》,两页空白表格赫然在目――到2020年发达国家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国内减缓行动均悬而未决。

  

  按照协议规定,各个缔约方须在2010年1月31日之前对这两张表格进行填写。“到时填与不填,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是昭示《哥本哈根协议》前途的‘晴雨表’。”吴昌华说。

  

  其中,最为紧迫棘手的是第一项。由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必须赶在2010年底的墨西哥城气候大会上,明确发达国家下一个承诺期的减排目标。

  

  摆在谈判桌上的数字并不乐观。根据大会承诺,发达国家到2020年整体减排目标仅为16%,离《巴厘路线图》授权的、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25%-40%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林而达告诉《财经》记者,鉴于2010年要产生《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方案,应先把16%的减排目标确定下来,然后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达到25%,再朝40%的上限努力。

  

  不少观察家将目光再度聚焦于欧盟。这一气候谈判的“领导者”,曾以中美两个排放大国未给出理想的承诺为由,退守20%的上限,并宣称要将30%的减排目标作为向其他国家施压的工具。

  

  而现在,另一重要博弈方――中国已在核查问题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此前,对于美国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行动也应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英文简称MRV)的要求,中国政府坚持的立场坚决:中国接受国际资金援助的减排行动,可以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查,而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不在核查范围之内。

  

  吴昌华告诉《财经》记者,欧盟内部也在反思,因为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施压工具并不成功,但要改变并不容易。

  

  欧盟的动力不足,与美国的表现欠佳密切相关。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至今依然无法向世界呈现一幅清晰的图景。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研究气候变化政策的迈克尔瓦拉(Michael Wara)告诉《财经》记者,美国参议院对于医疗改革法案的投票结果形成了党派分野之势,参议院内的气氛已经变得非常糟糕。两党分歧之大令许多人相信,参议院不会马上碰气候立法。

  

  但压力同样存在,如果这一法案通不过,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将逐渐丧失话语权。“这是美国政府和参议院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还涉及到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走向。”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林而达说。

  

  资金,细节是魔鬼

  

  减排目标以外,另一个在墨西哥大会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

  

  按照《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继欧盟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抛出“在2020年之前,建立一个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的提议后,奥巴马亦授权国务卿希拉里宣布支持欧洲的方案。这项提议最终被写入了《哥本哈根协议》。

  

  细读条款会发现,这些资金将有多种来源,包括政府资金和私人资金、双边和多边筹资,以及另类资金来源。英语谚语“魔鬼藏在细节里”这句话,反映了资金条款令人担忧之处。“我们只知道美国要请客,但不知道谁埋单。这1000亿美元可以包括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的主权投资基金、中国的财政收入,也可以包括其他国家的同类资金。”邹骥这样形容。

  

  因此,这1000亿美元中期资金的来源如何确定,以及发达国家如何出资,亦将是未来两个阵营博弈的焦点。鉴于发达国家有开“空头支票”的习惯,如迄今未能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一承诺不过是发达国家画出的馅饼。

  

  林而达表示,中国应该坚持一贯立场,继续推动发达国家在额外的、非商业性的资金上给出承诺,“先把这1000亿落实,不要变成空头支票,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再看有没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达不到预期的程度,气候变化就会更严重,适应气候变化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发展中国家需要750亿美元的适应基金和4000亿美元用于减缓。“发展中国家现在应做一个粗浅的估计,看看到底未来需要多少资金。”

  

  “今天的情境已经与签订京都时代完全不同。不但情况更为复杂,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挑战《京都议定书》的合法性。中国在未来惟有‘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国际谈判中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加紧国内的自主减排。”吴昌华说。■

  

  后哥本哈根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将迎来更多复杂局面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经过最后48个小时的冲刺,一份《哥本哈根协议》终于艰难出炉。这份文件一共有5页,包含12个条款,比与会各方原先预想的要短了许多。

  

  新华社2009年12月24日发表文章称,协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的广泛共识,为进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开创了一个新起点”。

  

  然而,如同气候谈判中的许多问题一样,这个新的起点充满争议。

  

  交锋,未来待续

  

  大会结束已近两周,随着最后“冲刺”细节的不断披露,围绕谈判的相互指责并未停歇。

  

  2009年12月21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在《卫报》上撰文批评中国:“我们没有就2050年全球减排50%或者发达国家减排80%达成协议,这两个提议都遭到了中国的反对……我们不能再允许针对实质问题的谈判被这种方式劫持。”

  

  相比之下,英国首相布朗的说法略显含蓄。他在博客上未点名表示,因为“一小部分国家”设置障碍,气候大会以失败告终。

  

  此番唇枪舌战的开场,似乎预示着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依旧充满交锋。

  

  失望者纷纷表达了这样的忧虑:尽管《哥本哈根协议》代表了大会的一些成果,也巩固了“双轨制”的谈判基石,但并未获全体缔约方通过,本身不具法律约束力。今后的谈判能否被锁定在协议所铺设的轨道上进行,仍不得而知。

  

  “协议只得到缔约方的‘注意’(take note of)而不是‘决定’,这是一个很微弱的语气,没有否决,但也没有同意,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向《财经》记者解释,这就意味着无论欧盟还是美国,都可以将其推倒重来。

  

  许多人因此担心,言辞激烈的欧盟或将改变其立场――在今后的谈判中,欧盟可能重新抛出“2050年全球减排50%或发达国家减排80%”的两项主张。

  

  在邹骥看来,欧盟两项主张意在争取更多排放空间。如果2050年全球减排50%、发达国家减排80%,从最终的人均排放量来看,发达国家还将占据优越的排放量,这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接受的。“40年后,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在两三吨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只允许有一吨左右。欧盟试图用一个漂亮而有科学依据的借口占据更多排放空间。”

  

  关于发展权的拉锯战更为胶着。哥本哈根大会上,欧盟和“伞形国家”纷纷坚持,《京都议定书》已经不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应在其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另起炉灶”,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捆绑在一个框架下进行谈判,即主张“两轨并一轨”。

  

  在发达国家看来,《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发达国家(除美国外)的强制减排义务,自己的减排政策所实现的环境效益,会被发展中国家新增的排放抵消,因此要将中国、印度等所谓的“先进发展中国家”一并纳入到同一个法律框架中。而后者认为,2007年缔约的《巴厘行动计划》所铺设的两轨制,就是为了弥补“京都时代”留下的缺憾。发达国家指向《京都议定书》的种种质疑,无非是要冲淡“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

  

  根据中国政府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全球的20%,但从1900年到2005年,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世界的80%,1950年以前排放的温室气体95%都源自发达国家,其对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中国在未来的谈判中一定要坚持原则。现在能够抓住的就是《巴厘行动计划》,否则谈判没有基础。”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告诉《财经》记者。

  

  欧美,另一只靴子

  

  翻开《哥本哈根协议》,两页空白表格赫然在目――到2020年发达国家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国内减缓行动均悬而未决。

  

  按照协议规定,各个缔约方须在2010年1月31日之前对这两张表格进行填写。“到时填与不填,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是昭示《哥本哈根协议》前途的‘晴雨表’。”吴昌华说。

  

  其中,最为紧迫棘手的是第一项。由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必须赶在2010年底的墨西哥城气候大会上,明确发达国家下一个承诺期的减排目标。

  

  摆在谈判桌上的数字并不乐观。根据大会承诺,发达国家到2020年整体减排目标仅为16%,离《巴厘路线图》授权的、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25%-40%的目标相去甚远。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林而达告诉《财经》记者,鉴于2010年要产生《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方案,应先把16%的减排目标确定下来,然后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达到25%,再朝40%的上限努力。

  

  不少观察家将目光再度聚焦于欧盟。这一气候谈判的“领导者”,曾以中美两个排放大国未给出理想的承诺为由,退守20%的上限,并宣称要将30%的减排目标作为向其他国家施压的工具。

  

  而现在,另一重要博弈方――中国已在核查问题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此前,对于美国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行动也应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英文简称MRV)的要求,中国政府坚持的立场坚决:中国接受国际资金援助的减排行动,可以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查,而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不在核查范围之内。

  

  吴昌华告诉《财经》记者,欧盟内部也在反思,因为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施压工具并不成功,但要改变并不容易。

  

  欧盟的动力不足,与美国的表现欠佳密切相关。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至今依然无法向世界呈现一幅清晰的图景。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研究气候变化政策的迈克尔瓦拉(Michael Wara)告诉《财经》记者,美国参议院对于医疗改革法案的投票结果形成了党派分野之势,参议院内的气氛已经变得非常糟糕。两党分歧之大令许多人相信,参议院不会马上碰气候立法。

  

  但压力同样存在,如果这一法案通不过,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将逐渐丧失话语权。“这是美国政府和参议院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还涉及到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走向。”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员林而达说。

  

  资金,细节是魔鬼

  

  减排目标以外,另一个在墨西哥大会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

  

  按照《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继欧盟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抛出“在2020年之前,建立一个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的提议后,奥巴马亦授权国务卿希拉里宣布支持欧洲的方案。这项提议最终被写入了《哥本哈根协议》。

  

  细读条款会发现,这些资金将有多种来源,包括政府资金和私人资金、双边和多边筹资,以及另类资金来源。英语谚语“魔鬼藏在细节里”这句话,反映了资金条款令人担忧之处。“我们只知道美国要请客,但不知道谁埋单。这1000亿美元可以包括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的主权投资基金、中国的财政收入,也可以包括其他国家的同类资金。”邹骥这样形容。

  

  因此,这1000亿美元中期资金的来源如何确定,以及发达国家如何出资,亦将是未来两个阵营博弈的焦点。鉴于发达国家有开“空头支票”的习惯,如迄今未能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一承诺不过是发达国家画出的馅饼。

  

  林而达表示,中国应该坚持一贯立场,继续推动发达国家在额外的、非商业性的资金上给出承诺,“先把这1000亿落实,不要变成空头支票,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再看有没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达不到预期的程度,气候变化就会更严重,适应气候变化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发展中国家需要750亿美元的适应基金和4000亿美元用于减缓。“发展中国家现在应做一个粗浅的估计,看看到底未来需要多少资金。”

  

  “今天的情境已经与签订京都时代完全不同。不但情况更为复杂,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挑战《京都议定书》的合法性。中国在未来惟有‘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国际谈判中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加紧国内的自主减排。”吴昌华说。■

  


相关内容

  • 碳市场预计在未来的一些日子里没有动作
  • 碳市场预计在未来的一些日子里没有动作 上周的碳市场并未在全球一些积极经济措施的反弹作用下有大的恢复.碳价在一个非常低的区间进行横向盘整交易,围绕着14.4欧元/吨的平均价格只有小幅波动.电力市场以及全球的一些宏观经济消息也未能改变低迷的暑期碳市场,例如德国令人意外的经济强劲增长数据. 本周市场强势进 ...

  • 关于量子力学教学的一些体会
  • 关于量子力学教学的一些体会 田光善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在量子力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众所周知,量子力学在目前的物理研究中起着最基本.基础与支柱的作用,狄拉克曾经说过一句话来评论薛定谔方程.狄拉克说,薛定谔方程概括了100%的化学以及85%的物理学, ...

  • 节能环保论文
  • 论文一,浅谈节能环保型社会管理 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希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9日落下帷幕,标志着"低碳"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近.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 ...

  • 2014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详细解答)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汇编 (新课标卷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 ...

  • 南风窗杂志社官方网站 - 国际 - 哥本哈根的闹剧与慰藉
  • 哥本哈根的闹剧与慰藉 作者:艾 略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10-01-09  浏览:1272 显示全文 2009年12月中旬,在冰冷的哥本哈根,人们一度渴望奇迹出现,如同好莱坞影片<2012>一样,为了避免全球升温过快导致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中美两国联手领导世界各国拯救地球.然 ...

  • 低碳战争:从哥本哈根到坎昆
  • 熙熙攘攘的墨西哥坎昆,原计划于当地时间10号晚上结束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最终没能如期闭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隔阂依然没有弥补,有关"秘密文本"的传言依旧扰乱人心,第二期减排目标的制定还是遥不可及. 相对于去年哥本哈根的高调张扬,这次气候大会低调朴实.号称"拯救人 ...

  • 科普进社区策划书
  • 山东大学(威海) 科普进社区 策划书 王蒙蒙 目录 前言 活动介绍 附录一:活动前期准备 附录二:科普进社区现场策划 附录三:活动后期工作 附录四:活动内容 附录五:物品清单 附录六:人员安排 一. 前言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 ...

  •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被追认前的法律效力探析
  • [摘 要]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在被追认前效力未定这一观点,不符合法律的明确性原则.有悖于司法审判实践,具有不合理性.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在被追认前,因欠缺有效要件,应为无效:但经追认后,有效要件得到补救,故转化为有效行为. [关键词]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有效行为:可补救的无效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的通常定义为 ...

  • 安徒生离开我们140年了,他的童话与童画依然美好
  • ?????微信ID:ibookreview 『与364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按:豆瓣上看到一段总结"童话"的一般路数,是这样的:王子都和公主幸福生活,魔王都和喽罗逃回地狱,巫婆从来没能得逞,仙女永远美丽光辉:继母变成乌鸦蛤蟆,青蛙变成英俊帅哥,国王的小女儿很有美德,再好的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