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走进多彩课堂】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名师细说教材】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大政局动荡。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要点点拨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臵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省长官大权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臵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臵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臵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亦被废。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臵,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4.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臵“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

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原因:

a.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b.确保家天下的需要: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但仍出现了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

★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因

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

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臵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C.评价: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要点点拨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②内阁的设立

A.设立

a.殿阁大学士的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热点链接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

建文帝时未设殿阁大学士,而由自己的亲信翰林院官,如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充当顾问。明成祖时,先后选拔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七人至文渊阁值班,后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顾问之职又由翰林院移至内阁。同时,还授予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率漏下数十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明政统宗》卷70)。杨荣曾记述此事说:“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曰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明经世文编·御书阁颂序》)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臵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b.正式设立: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要点点拨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运作规则: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问题探究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要点提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A.行政权力: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B.决策机构: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要点点拨 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要点点拨 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

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点链接 明朝后期,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权、法治”为核心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随之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而清朝统治者却昧于时事,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政治发展趋势,扼杀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与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

三、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合作梳理知识】

专制 皇

的 不 断加 强

【课后习题对话】

解析与探究

〖探究提示〗①汉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与皇帝“共承庙宇”的高度来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进行裁决,从而有利于加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个人决断的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权,但是多数君主却不能总结秦朝设立丞相的教训。

②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主张虽然在对待宰相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从维护专制皇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③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绝对君主专制,一切唯皇帝意志为转移,导致了整个官僚统治的僵化和腐败。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解析〗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皇权总体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废除丞相制度。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解析〗仔细查找教材,梳理知识点,同学讨论来填充答案。

【让您体验成功】

基础巩固 精心选一选

1.图A-图B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图A与图B,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隶属于兵部与吏部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解决各种利益集团间的矛盾,收揽人心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地主阶级内的决策民主权利

D.把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3.北宋政府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产物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将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D.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5.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最准确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B.设内阁,参与国家决策

C.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6.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尚书省的职能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相同

B.明朝废除三省和六部

C.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D.元朝时期的中书省作用等同于隋唐时期的中书省

7.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专制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

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

用心想一想.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票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材料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廷寄》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 精心选一选

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为接近的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10.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任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12.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A.设置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

D.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用心想一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四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承担何职能?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③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④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习题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析:比较可以看出,唐朝的中枢权力结构相较于秦朝较为复杂。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就是把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同时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另外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来具体执行政令。这样就以分权的形式把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2.参考答案:D

解析:要透过表象来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从根本上反映的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而对权力机构进行的重新配臵。三省制下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本身就反映了对相权的制约。

3.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中涉及的机构设臵都是分化、瓦解原有的相权,考查的仍是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逆向分析其目的,答案不言而喻。

4.参考答案:B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保留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行政权力,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联系三省的职权,应该与尚书省的权力相当。

5.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明朝废除丞相,增设内阁,其出发点都是服从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6.参考答案:C

解析:要根据史实用排除法来选择。A项中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主要是监察,而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B项中是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另外明朝保留了六部,排除B;D项中元朝的中书省应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也可排除D。

7.参考答案:B

解析:军机处的设臵就是要加强皇帝的最高决策权,而且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遥控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因此前三个观点正确。皇权强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8.参考答案:①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并保证皇帝直接决策前方的战事,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度。

②职能: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决策机构。

③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充当皇帝的传声筒。

解析:要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解答。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9.参考答案:C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来充当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与秦朝的丞相权力较为相似。

10.参考答案:D

解析: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的权力中枢,不可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利之争,排除A;B项错在“解决了”的表述;C项是当时科举制的作用。

1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朝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且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根据清朝权力中枢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到军机处的设臵并取代了前两者的决策权力这一条线索,再依据选项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参考答案:A

解析: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核心措施就是军机处的设臵。

13.参考答案:①A.三省各自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B.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 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A.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 皇帝直接控制。

B.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

进攻时的失败。

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④A.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解析:本题围绕专制皇权的加强这一主线,旨在考查隋唐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明确各段材料反映的不同阶段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设计的问题。

【精彩考题档案】

1.(2002年上海,6) 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明太祖采取的废丞相,撤行中书省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分割权力,防止中央和地方官员权力过重。分割权力的目的是便于明太祖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大权。

答案:D

2.(2002年广东,3)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解析:汉武帝“推恩令”的内容是允许诸侯从王国分出土地建立侯国。

答案:D

3.(2004年老课程文综,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此时社会上存在的“书”大多反映的是秦朝建立以前的政治主张,“儒”心目中的制度规范是周礼。这一切都与秦朝的新体制有着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郡县制。

答案:A

4.(2004年文综,17)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臵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答案:B

5.(2004年文综,18) 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解析:宋朝把全国划分为15路,每路设转运使,将一路各州县的财赋运输到中央。 答案:C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走进多彩课堂】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伴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也呈现出强化的趋向。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在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名师细说教材】

一、从秦朝到元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权力体系。秦代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要点点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2.形成雏形:

①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问题探究 “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大政局动荡。

②汉代:汉武帝时选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特别是少府官员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东汉时期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要点点拨 “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臵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问题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要把职掌朝政的实权,由外朝的宰相转移给内朝的尚书呢? 要点提示:主要因为:(一)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二)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三)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要点点拨 魏晋以来,三省已经成为当时中央统治机器的核心部分,但三省各自的组织规模、地位和作用都还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概括地说,魏以中书、尚书为主,两晋中书地位更加显要,门下也逐渐崛起,与中书分权。南朝三省长官大权旁落,但政仍出于三省。与唐代所确立的三省制相比,魏晋南朝的三省制尚未定型。

3.确立: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①机构设置及职权: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概念解析 三省: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尚书省由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尚书台发展而来,南朝梁时正式称“省”。但其成为正式政务中枢机构后,又为皇帝所不信任,曹魏时即以皇帝新的秘书机构秘书监改称中书省,以分割尚书省的权力。随着中书省权势日盛,皇帝又恐其侵犯到自己的专制大权,晋时即将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侍中寺改为门下省,参与机密,出宣诏命。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因此,事无巨细,遍经三省,往往流于形式,影响效率。故至中唐,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二省渐趋合一。宋初虽臵三省,但形同虚设,行政中枢为别臵于禁中的中书省。宋神宗元丰改制,又复唐三省之制,至南宋,三省长官互兼,以尚书省为相府,实际上取代了中书、门下二省。辽和金初亦仿唐制臵三省,金朝不久即行尚书省一省制,元和明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中书省亦被废。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概念解析 六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六个行政管理机关的合称。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臵,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附比《周礼》六官,排六部之序为吏、户、礼、兵、刑、工,至清不改。迨及元代无尚书省之设,六部隶于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中书省后,六部分别直接向皇帝负责。但自内阁权重后,六部行政,实受内阁变相指挥。六部首长均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唐、宋、元时期各部之下均设四司,故有六部二十四司之称。司之长官称郎中,副长官称员外郎。明清时所设司数大增,并皆冠以清吏司名。此外,明代因太祖以南京为京师,成祖北迁后,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政府的官制,故亦有六部之设,但仅在南京留都所属地区行使职权。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化,标志着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已趋详备,故得延续达千余年,至清末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才予以改变。

②作用:

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点点拨 根据三省之间的运作程序,可推导出从决策到执行的过程是中书省拟定政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具体是六部)具体执行。

B.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要点点拨 三省把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丞相,互不隶属,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有效地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4.宋元时期的发展

①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臵“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而财

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掌管国家财政。

★要点点拨 枢密使等于宰相之外的又一个宰相。宋朝建立后,枢密使改为专掌军事政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都要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三司权力甚重。

②元朝: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概念解析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1.明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

A.原因:

a.吸取元朝教训: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不时卷入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b.确保家天下的需要: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虽然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严加控制,但仍出现了李善长、胡惟庸的专权。

★问题探究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制、加强专制皇权的原因

要点提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而宋元以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又使地主的身份以及地主与佃户的租佃关系变得很不稳定。中国地主制的封建土地关系,具有土地买卖自由和等级结构不严格的鲜明特点。在我国,历代实行的是官僚政治而非贵族政治,官位是通过科举获取的,因而官宦门第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后,世族地主独占高官厚禄的特权已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唐代实行科举制度后,布衣变成官僚的事已屡见不鲜,地主的身份更是经常发生变动。而且我国的土地,很早就可以自由买卖,地主对土地的占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到了宋代,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土地的买卖更加频繁,随着地权的转移,地主身份的变动也更加频繁。由于地主身份的不稳定,他们对佃农的占有也不稳定。宋代以后,随着租佃制的普遍推行,这种不稳定性变得尤其明显。

到明清时期,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不仅有了退佃和离主的自由,而且有了转佃权与永佃权,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削弱,地主对佃农的超经济强制相对削弱,行政管理权、诉讼裁决权和军事指挥权与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即所谓“食土而不临民”的状况更加突显。但是,没有超经济强制,也就没有封建剥削。超经济强制是地主阶级借以实现他们对佃农榨取剩余劳动的必要手段。因此,地主阶级就要求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封建政权集中更大的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对农民实行更加严酷的超经济强制,把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之上,以保证他们对农民剩余劳动的榨取。明清封建专制的高度发展,正是适应地主阶级的这种需要而出现的。

B.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问题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臵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C.评价:使自秦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要点点拨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②内阁的设立

A.设立

a.殿阁大学士的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为分担皇帝压力,设立殿阁大学士,其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热点链接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

建文帝时未设殿阁大学士,而由自己的亲信翰林院官,如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充当顾问。明成祖时,先后选拔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七人至文渊阁值班,后升胡广、杨荣、金幼孜等人为文渊阁大学士,充当自己的顾问,顾问之职又由翰林院移至内阁。同时,还授予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谟画,率漏下数十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明政统宗》卷70)。杨荣曾记述此事说:“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敕之文曰夥,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居焉。”(《明经世文编·御书阁颂序》)尽管此时阁臣的品秩仍是正五品,而且“不臵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但已基本具备了内阁的职能,明代的内阁制度至此正式确立。

b.正式设立: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要点点拨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运作规则:随着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问题探究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与明清时期的内阁制的区别

要点提示: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2.清朝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

①清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A.行政权力: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B.决策机构: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要点点拨 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朝代。满族原居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在入关取代明朝以前,虽已建元立国,但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那种带有奴隶制或早期封建制的贵族军事民族色彩的内容,直到入关后相当长时期里,仍在中央决策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清朝初期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除了决策外,还往往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这与它在关外初建时,政事简单,且军政不分有重要关系。

②军机处的设立

A.设立: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保和殿西北角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乾清宫旁简陋的平房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要点点拨 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

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B.职权的变化: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主要职权合一,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C.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地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热点链接 明朝后期,欧洲掀起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明清之交,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西方的以“人民主权、法治”为核心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随之引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民主化成为不可阻遏的历史潮流。而清朝统治者却昧于时事,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政治发展趋势,扼杀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制约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与世界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

三、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分配的演变趋势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的历史特点。

【合作梳理知识】

专制 皇

的 不 断加 强

【课后习题对话】

解析与探究

〖探究提示〗①汉哀帝把丞相看作股肱,放在与皇帝“共承庙宇”的高度来看待丞相的作用和地位。唐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议进行裁决,从而有利于加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效地避免个人决断的局限性。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权,但是多数君主却不能总结秦朝设立丞相的教训。

②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主张虽然在对待宰相的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从维护专制皇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③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弊端,造成皇帝制度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绝对君主专制,一切唯皇帝意志为转移,导致了整个官僚统治的僵化和腐败。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解析〗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

1.皇权总体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

3.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是废除丞相制度。

4.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这时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解析〗仔细查找教材,梳理知识点,同学讨论来填充答案。

【让您体验成功】

基础巩固 精心选一选

1.图A-图B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图A与图B,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隶属于兵部与吏部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解决各种利益集团间的矛盾,收揽人心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地主阶级内的决策民主权利

D.把相权一分为三,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3.北宋政府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是以下哪一矛盾的产物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官吏中文臣和武将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D.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类似于唐朝的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5.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最准确的表述是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B.设内阁,参与国家决策

C.严加控制中书省和丞相权力

D.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6.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尚书省的职能与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相同

B.明朝废除三省和六部

C.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D.元朝时期的中书省作用等同于隋唐时期的中书省

7.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专制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

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

用心想一想.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八年(1730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票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清史稿》卷288《张廷玉传》

材料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廷寄》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综合应用 精心选一选

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最为接近的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10.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任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12.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度加强的突出特点是

A.设置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

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

D.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

用心想一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四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承担何职能?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③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④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习题答案解析

1.参考答案:B

解析:比较可以看出,唐朝的中枢权力结构相较于秦朝较为复杂。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就是把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同时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另外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来具体执行政令。这样就以分权的形式把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2.参考答案:D

解析:要透过表象来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的调整,从根本上反映的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而对权力机构进行的重新配臵。三省制下三省长官共同议政,这本身就反映了对相权的制约。

3.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中涉及的机构设臵都是分化、瓦解原有的相权,考查的仍是宋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逆向分析其目的,答案不言而喻。

4.参考答案:B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保留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行政权力,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联系三省的职权,应该与尚书省的权力相当。

5.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认识。明朝废除丞相,增设内阁,其出发点都是服从于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6.参考答案:C

解析:要根据史实用排除法来选择。A项中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主要是监察,而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B项中是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另外明朝保留了六部,排除B;D项中元朝的中书省应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也可排除D。

7.参考答案:B

解析:军机处的设臵就是要加强皇帝的最高决策权,而且皇帝直接通过军机处遥控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因此前三个观点正确。皇权强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8.参考答案:①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并保证皇帝直接决策前方的战事,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度。

②职能: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决策机构。

③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充当皇帝的传声筒。

解析:要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解答。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

9.参考答案:C

解析: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来充当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这与秦朝的丞相权力较为相似。

10.参考答案:D

解析: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的权力中枢,不可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利之争,排除A;B项错在“解决了”的表述;C项是当时科举制的作用。

11.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朝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且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根据清朝权力中枢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存到军机处的设臵并取代了前两者的决策权力这一条线索,再依据选项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参考答案:A

解析: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核心措施就是军机处的设臵。

13.参考答案:①A.三省各自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B.作用: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 效率;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这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A.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 皇帝直接控制。

B.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

进攻时的失败。

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④A.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解析:本题围绕专制皇权的加强这一主线,旨在考查隋唐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明确各段材料反映的不同阶段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设计的问题。

【精彩考题档案】

1.(2002年上海,6) 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解析:明太祖采取的废丞相,撤行中书省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分割权力,防止中央和地方官员权力过重。分割权力的目的是便于明太祖集中控制中央和地方大权。

答案:D

2.(2002年广东,3)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解析:汉武帝“推恩令”的内容是允许诸侯从王国分出土地建立侯国。

答案:D

3.(2004年老课程文综,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此时社会上存在的“书”大多反映的是秦朝建立以前的政治主张,“儒”心目中的制度规范是周礼。这一切都与秦朝的新体制有着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郡县制。

答案:A

4.(2004年文综,17)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解析: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臵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答案:B

5.(2004年文综,18) 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解析:宋朝把全国划分为15路,每路设转运使,将一路各州县的财赋运输到中央。 答案:C


相关内容

  • 必修一第3,4课学案
  •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七要素课堂教学模式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七要素课堂教学模式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高一历史教学案 班级: 姓名: 2013.09.6 [明确目标--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 ...

  • 高一历史学与练1
  • 高一历史学与练 第1课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基本要求 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对宗法制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发展要求 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理解商朝的政治特点. 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

  •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错题集
  • 历史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错题集 1."尊祖敬宗"和"认祖归宗"都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这是因为古代的宗法制 A.保障了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 B.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C.把"家"与"国"密切地结 ...

  •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翰林学校2017-2018第一学年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主观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方格内,每小题2分,共 60分) 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 ...

  • 2016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期中历史试题定稿
  • 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题分为选择题(50分)和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其中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用其它的笔填涂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2=50分) 1. <三国志>记载 ...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导学案
  • 自主探究导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情境再现] 你知道下列历史上有作为的杰出皇帝都是谁呢?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 ...

  • 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2
  • 高一历史 第3课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导学案 主备人:邢晓伟 校对人:隋春燕 卢敏 2012年9月18日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明清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标落实] 一 自主学习 阅 ...

  • 高一期中复习提纲(岳麓版高中历史)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①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②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产生了王位世袭制 2. 商朝: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②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③商王与方国的关系: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⑵商王对方国的 ...

  • 高一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 知识结构 (一) 背景: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条件.时间.人物 (二) 形成 皇位世袭 1.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2.秦朝的官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