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锻炼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根据校院党委的统一安排,我被派到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挂职锻炼,担任办事处主任助理, 2010年11月1日报到上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锻炼,现将一年来锻炼学习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马街街道办事处面积27.14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辖7个社区,32个自然村,62个居民小组。

在街道办事处,我协助副主任黄文峰同志分管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和“四创两争”工作。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城管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多,极其琐碎而复杂,工作难度很大。

马街辖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由于受到征地政策、“农转非”政策、农村劳动力安置政策以及城区和郊区在建设管理上的差距等多方面的限制,形成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公建配套设施缺乏,没有完整的排水设施,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大都是往房前屋后一倒了之,一到雨天,污水横流。二是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多。三是外来打工、暂住人员多。四是辖区内废品收购站多,满地开花。五是统征地统而不管,成了倾倒各种垃圾的场所,造成环境污染。

在这一年的工作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城管工作难。

难就难在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断别人的财路。“拆临拆违”就是拆掉农户原来的经济来源,企业的生产场所、利润收入。无论你去做多

少思想工作,都是无济于事,要让当事人积极配合支持你的工作是不可能的。执法过程中阻力和难度较大。

难就难在我们的工作是在断别人的生路。“城市综合执法”通常面对的都是社会弱势群体,有的人是靠一个三轮车贩菜为生,有的人是靠一个炉子一口锅卖小吃为生,有的人是靠捡垃圾为生,有的人是靠摆地摊为生,你把它的三轮车收了、炉子收了、锅砸了,这些人赖以为生的东西也就没了,可能他就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了!为了生计,他都要跟你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跟你打“游击”,你进他退,你退他进,非常难管理。我跟车执行任务时候不多,但碰到工作人员遭到纠缠、漫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比较多,执法队员的工作压力和人身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这也许是社会转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个纠结问题。

难就难在社会对综合执法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误解。

有相当多的人对城管工作不理解、不认同,综合执法工作本身也处在舆论的不利氛围中。城管与小贩之间发生的冲突屡见报端,舆论常常形成一边倒的倾向,往往不对具体事件进行客观理性分析,只是质疑、攻击综合执法工作,甚至存在把正常执法工作、执法队员妖魔化现象,新闻报道很负面。社会舆论往往同情弱者,有一次,我们在沃尔玛新苑店旁整治某小食店门前脏乱差问题时,就有不了解情况的市民“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指责、谩骂城管队员执法,引来很多市民围观,起哄,弄得我们都很狼狈。很多时候,城市综合执法各种

争执最终演变为“最弱势群体”与“最委屈执法者”之间的是非恩怨。

难就难在我们的工作是要改变别人的生活习惯。社会各阶层的人群,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对卫生标准、文明标准,对城市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创卫”“创城”“创环保”“创园林”,争“人居奖”、“生态城市”,用几千项指标,统一了这座城市700万人的卫生标准、文明标准,统一了他们的城市生活习惯,凡是偏离了这些指标的,都需要城管去纠正,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单的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还参与了陆家村51号片区、梁源1、2、6、7、8小组53号片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陆家村共计168户,283人。梁源1、2、6、7、8小组共计342户,873人。我和我的同事们分片分组分任务,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宣传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的政策。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城中村居民的最切身的利益,每一户居民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努力从每一个环节上保障居民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采用“一户一策”的不同工作方法,不厌其烦地宣讲相关政策、法规,深入浅出的从城市发展与小家庭发展的关系,不断说服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实现每一户居民对城中村改造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支持”的转变,确保了51号、53号片区城中村改造的前期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工作目标化作群众的自觉行动,对城中村重

建改造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还有幸参加了昆明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所有“领导干部培训日”的学习,对目前昆明市干部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效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年的下派锻炼学习,对我来说,就一个字,“好”。好就好在它使我了解到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基层,好就好在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好就好在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民生需求如何保证?好就好在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了流动快、摊子大、欠账多,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好就好在使我找到了理论和实践最佳的结合点。

谢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根据校院党委的统一安排,我被派到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挂职锻炼,担任办事处主任助理, 2010年11月1日报到上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锻炼,现将一年来锻炼学习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马街街道办事处面积27.14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辖7个社区,32个自然村,62个居民小组。

在街道办事处,我协助副主任黄文峰同志分管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和“四创两争”工作。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城管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多,极其琐碎而复杂,工作难度很大。

马街辖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由于受到征地政策、“农转非”政策、农村劳动力安置政策以及城区和郊区在建设管理上的差距等多方面的限制,形成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公建配套设施缺乏,没有完整的排水设施,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大都是往房前屋后一倒了之,一到雨天,污水横流。二是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多。三是外来打工、暂住人员多。四是辖区内废品收购站多,满地开花。五是统征地统而不管,成了倾倒各种垃圾的场所,造成环境污染。

在这一年的工作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城管工作难。

难就难在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断别人的财路。“拆临拆违”就是拆掉农户原来的经济来源,企业的生产场所、利润收入。无论你去做多

少思想工作,都是无济于事,要让当事人积极配合支持你的工作是不可能的。执法过程中阻力和难度较大。

难就难在我们的工作是在断别人的生路。“城市综合执法”通常面对的都是社会弱势群体,有的人是靠一个三轮车贩菜为生,有的人是靠一个炉子一口锅卖小吃为生,有的人是靠捡垃圾为生,有的人是靠摆地摊为生,你把它的三轮车收了、炉子收了、锅砸了,这些人赖以为生的东西也就没了,可能他就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了!为了生计,他都要跟你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跟你打“游击”,你进他退,你退他进,非常难管理。我跟车执行任务时候不多,但碰到工作人员遭到纠缠、漫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比较多,执法队员的工作压力和人身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这也许是社会转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个纠结问题。

难就难在社会对综合执法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误解。

有相当多的人对城管工作不理解、不认同,综合执法工作本身也处在舆论的不利氛围中。城管与小贩之间发生的冲突屡见报端,舆论常常形成一边倒的倾向,往往不对具体事件进行客观理性分析,只是质疑、攻击综合执法工作,甚至存在把正常执法工作、执法队员妖魔化现象,新闻报道很负面。社会舆论往往同情弱者,有一次,我们在沃尔玛新苑店旁整治某小食店门前脏乱差问题时,就有不了解情况的市民“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指责、谩骂城管队员执法,引来很多市民围观,起哄,弄得我们都很狼狈。很多时候,城市综合执法各种

争执最终演变为“最弱势群体”与“最委屈执法者”之间的是非恩怨。

难就难在我们的工作是要改变别人的生活习惯。社会各阶层的人群,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对卫生标准、文明标准,对城市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创卫”“创城”“创环保”“创园林”,争“人居奖”、“生态城市”,用几千项指标,统一了这座城市700万人的卫生标准、文明标准,统一了他们的城市生活习惯,凡是偏离了这些指标的,都需要城管去纠正,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单的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还参与了陆家村51号片区、梁源1、2、6、7、8小组53号片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中。陆家村共计168户,283人。梁源1、2、6、7、8小组共计342户,873人。我和我的同事们分片分组分任务,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宣传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的政策。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城中村居民的最切身的利益,每一户居民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努力从每一个环节上保障居民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采用“一户一策”的不同工作方法,不厌其烦地宣讲相关政策、法规,深入浅出的从城市发展与小家庭发展的关系,不断说服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实现每一户居民对城中村改造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支持”的转变,确保了51号、53号片区城中村改造的前期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工作目标化作群众的自觉行动,对城中村重

建改造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还有幸参加了昆明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所有“领导干部培训日”的学习,对目前昆明市干部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效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年的下派锻炼学习,对我来说,就一个字,“好”。好就好在它使我了解到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基层,好就好在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好就好在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民生需求如何保证?好就好在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了流动快、摊子大、欠账多,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好就好在使我找到了理论和实践最佳的结合点。

谢谢!


相关内容

  • 基层团干部挂职锻炼调研报告及工作汇报
  • 按集团公司团委《关于团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的意见》要求,我矿本着锻炼和建设一支符合矿区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的原则,从5月20日开始,选派了三名团干部到基层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对于这次挂职,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期待、欣喜,更重要的是非常珍惜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新的工作环境充满挑战、令人兴奋。自己收 ...

  • 挂职干部鉴定意见
  • 1999年,自治区党委提出选派南疆少数民族干部到北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挂职锻炼的方式,通过将异地挂职过程中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挂职期满返回家乡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来缩小南北疆经济发展差距,推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沙雅县近几年来不断探索选派异地挂职的干部锻炼工作,遴选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建 ...

  • 异地挂职干部培训工作汇报
  • 我首先代表办事处党工委向光临**办事处检查南疆异地挂职培训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处异地挂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在坐的领导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市第六批南疆挂职干部于去年4月到我处进行两年的挂职锻炼,本批4名挂职干部,来自南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于田县,全部为女同志,平均年龄28. ...

  • 挂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 挂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12年10月12日) 永靖县三条岘乡 张晓玲 根据省.州.县委组织的安排,我作为第二批省管80后干部,于2012年3月底到永靖县三条岘乡挂职锻炼,任乡党委副书记.在乡村组干部群众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帮助下,我始终坚持把到乡镇挂职作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机遇来抓,把基层锻炼当作自己的 ...

  • 公务员挂职锻炼自我鉴定表(4500字)
  • 关于在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职业能力建设处挂职锻炼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校领导: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以及学校领导安排,我于2012年6月24日正式到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挂职锻炼,转眼间,挂职锻炼三个月了.挂职期间,我坚持把努力奉献学校与提高自身素质为主要任务,认真落实省厅.学校 ...

  • 中青年干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 中青年干部中开展“党的事业我的责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根据市委组织部《在中青年干部中开展“党的事业我的责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结合我县干部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主战略,坚持培训、实践 ...

  • 挂职锻炼汇报总结
  • 在领导的关心下,我于2010年1月到太原局团委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挂职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路局团委是锻炼青年干部的大熔炉,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帮助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挂职任务,这三个月来,自己始终珍惜机遇认真学习,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学习锻炼,在思想政治素质.思维方式.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 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办法
  • ***区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干部挂职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明确挂职单位(部门).派出单位(部门).挂职干部的职责,确保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深入实践,严格要求,增长才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挂职干部的选派.管理和考核等各项工作,适用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 ...

  • 银行挂职工作总结
  • 挂职锻炼个人总结(一) 20**年8月至201*年7月,我由组织安排,到市教育局计财处挂职锻炼一年.虽然这一 年的时间很短暂,但对我个人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内容和新的领 导和同事,挂职锻炼给予我的那份收获.那份激励.那份思考.将永远激励我以更积极的心 态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

  • 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定)
  • 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08年8月开始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两年多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我始终珍惜机遇,严格按照"学习.锻炼.实践.提高"的要求,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锻炼,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努力达到锻炼的目的.通过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