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孔子说了句什么话

老子对孔子说了句什么话,让孔子三天三夜没吃饭睡觉

事情是这样的:

孔子五十一岁那年,大老远的跑去见老子,俩人有些年头不见了,谈得很投机。说着说着就说起知识的问题来。

孔子对老子说:“别人都说我博学,我却没有先生知道得多。先生懂得那么多,肯定看的书比我多多了。”

老子说:“我看了也没有几本书。”

孔子说:“哦?那么是有人给你讲解的吗?”

老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孔丘,我问你,你天天读那么多书,你这样就能够知道天下了吗?”

孔子答道:“我的目标就是想通晓天下。我很年轻就开始读书,现在我没有读过的书恐怕也不是很多了。不过书毕竟是有限的,知识却好像没完没了,我只怕是活到100岁,读到老死,也不见得达到目标了。先生的知识很是神通,莫非是有奇书秘笈吗?”

老子说:“呵呵,有些东西不是书本上能够得来的。不出于户,我就能够知天下;不窥于牖,我就能够见天道。其实你越是闯荡得越远,你知道的反而越少。所以圣人是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孔丘,其实只要你够致虚极、守静笃,你就能够洞见天下万物共同的生母,我称此物为道;知道了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你就能够根据这个获知天下万物一切的情况了。我是怎么得以明白四达、通晓一切的呢?就是靠这个。”

孔子听了老子的绝密传授,如获至宝,回到曲阜就关门闭户,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静座了三天三夜。弟子们都怀疑孔子脑子出问题了,又碍于孔子的老虎脾气,不敢多问。

第四天,孔子出来了,熬的两眼通红、脸色蜡黄,说话走路有气无力。

子路过来问他:“老师,您这是怎么啦?”

孔子说:“唉,我听人说闭目虚静、嘛事不想,就能够获得通晓天下的智慧和知识,我照着捣鼓了三天三夜,什么智慧什么知识也没有得到啊!”

子路说:“这究竟是什么人坑骗老师啊?”

孔子说:“罢了罢了,我只是一时好奇想亲身实践一下而已,跟人家无关。”

孔子心里却想:这老聃岂不是骗我吗,明明有宝贝秘笈瞒着我却不传授,还用这个损招折腾我,唉,不拿咱当自己人啊……都说他是圣人,圣人怎么就那么不实在呢?!

此后,孔子再不去见老聃,甚至连„老聃‟二字自此也挂口不提。

于是乎,《论语》中就有了那么一句: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后来的荀子读《论语》读到这里,也很想试一试。

不过荀子很狡猾,它认为孔子之所以没有得到【道】,就在于两个原因:

第一,孔子不吃不喝,没有能量补充了,饿的头晕眼花,自然也就没有力气得到【道】了。

第二,时间可能太短,才坚持了三天三夜就靠不下去了,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那么应该起码思悟十天十夜。

于是乎荀子照常吃喝,坚持了十天十夜,结果同样一无所获,最后还是捧起了书本。(:这些读书人,大概成了书奴了,有段时间不读书就会书瘾发作、浑身难受的)

后来荀子编写《荀子》一书,本想着把这件事照实写上去,转而一想,我这不是自曝愚蠢吗?那可不行。于是他是这样写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样一来,荀子只是花了一天,还没有挨饿,就证明了老子【不行而知】的荒谬性,自己比起孔子终于算是要高明一些了……

·

声明: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老子对孔子说了句什么话,让孔子三天三夜没吃饭睡觉

事情是这样的:

孔子五十一岁那年,大老远的跑去见老子,俩人有些年头不见了,谈得很投机。说着说着就说起知识的问题来。

孔子对老子说:“别人都说我博学,我却没有先生知道得多。先生懂得那么多,肯定看的书比我多多了。”

老子说:“我看了也没有几本书。”

孔子说:“哦?那么是有人给你讲解的吗?”

老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孔丘,我问你,你天天读那么多书,你这样就能够知道天下了吗?”

孔子答道:“我的目标就是想通晓天下。我很年轻就开始读书,现在我没有读过的书恐怕也不是很多了。不过书毕竟是有限的,知识却好像没完没了,我只怕是活到100岁,读到老死,也不见得达到目标了。先生的知识很是神通,莫非是有奇书秘笈吗?”

老子说:“呵呵,有些东西不是书本上能够得来的。不出于户,我就能够知天下;不窥于牖,我就能够见天道。其实你越是闯荡得越远,你知道的反而越少。所以圣人是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孔丘,其实只要你够致虚极、守静笃,你就能够洞见天下万物共同的生母,我称此物为道;知道了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你就能够根据这个获知天下万物一切的情况了。我是怎么得以明白四达、通晓一切的呢?就是靠这个。”

孔子听了老子的绝密传授,如获至宝,回到曲阜就关门闭户,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静座了三天三夜。弟子们都怀疑孔子脑子出问题了,又碍于孔子的老虎脾气,不敢多问。

第四天,孔子出来了,熬的两眼通红、脸色蜡黄,说话走路有气无力。

子路过来问他:“老师,您这是怎么啦?”

孔子说:“唉,我听人说闭目虚静、嘛事不想,就能够获得通晓天下的智慧和知识,我照着捣鼓了三天三夜,什么智慧什么知识也没有得到啊!”

子路说:“这究竟是什么人坑骗老师啊?”

孔子说:“罢了罢了,我只是一时好奇想亲身实践一下而已,跟人家无关。”

孔子心里却想:这老聃岂不是骗我吗,明明有宝贝秘笈瞒着我却不传授,还用这个损招折腾我,唉,不拿咱当自己人啊……都说他是圣人,圣人怎么就那么不实在呢?!

此后,孔子再不去见老聃,甚至连„老聃‟二字自此也挂口不提。

于是乎,《论语》中就有了那么一句: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后来的荀子读《论语》读到这里,也很想试一试。

不过荀子很狡猾,它认为孔子之所以没有得到【道】,就在于两个原因:

第一,孔子不吃不喝,没有能量补充了,饿的头晕眼花,自然也就没有力气得到【道】了。

第二,时间可能太短,才坚持了三天三夜就靠不下去了,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那么应该起码思悟十天十夜。

于是乎荀子照常吃喝,坚持了十天十夜,结果同样一无所获,最后还是捧起了书本。(:这些读书人,大概成了书奴了,有段时间不读书就会书瘾发作、浑身难受的)

后来荀子编写《荀子》一书,本想着把这件事照实写上去,转而一想,我这不是自曝愚蠢吗?那可不行。于是他是这样写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样一来,荀子只是花了一天,还没有挨饿,就证明了老子【不行而知】的荒谬性,自己比起孔子终于算是要高明一些了……

·

声明: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相关内容

  •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知 ...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侨光中学 林小静 本专题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其中,本课的课标要求为: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 ...

  •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牛素娴 孔子和老子,一儒家一道家,我国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对我们华夏民族精神文化影响可谓深远,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么,老 ...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 ...

  • 孔子拜师说课稿
  • <17.孔子拜师>说课稿 [说教材] <17.孔子拜师>位于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组成. ...

  • 老子是怎么老的
  • 刘斯翰老师讲课速记稿:老子是怎么老的--老子的智慧 2012-07-09 来源: 主持人关婷:现场各位观众.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光临格力电器珠海文化大讲堂194讲,由刘斯翰为我们带来的主题讲座<老子是怎么"老"的>,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来自珠海广播电视台的关婷.那 ...

  • 孔子拜师[1]
  • 让语文课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孔子拜师>教学案例及分析 龙山小学 周桂东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组课文主要围绕以"中华 ...

  • 孔子拜师.教案
  • <孔子拜师>教案 教学目标 1. 2. 认识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2.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 ...

  • 诸子的那些瞬间
  • 诸子的那些瞬间 发布时间:2015-11-27 05: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鲍鹏山 老子 庄子 导读 孔子 推开历史的窗户,中国的一个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天佑中华,诸子并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我们民族的思想与智慧灿若星河.光芒万丈:而且,他们同时被誉为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为了巡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