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质量守恒法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例1. 向5g 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

加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4.2g 。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和铜粉各多少克?

二、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质量守恒的关系,但某一状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这一差值称为差量。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关的待求量。因此,寻找差量,正确建立差量与待求量的比例关系,是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常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例2. 某学生将16g 氧化铜装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 。问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

三、关系式法

在涉及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根据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关系式法。

化学反应中,有时会涉及到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又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对多步反应的计算题,用通常的方法从已知数据到求得最终结果要根据每个化学方程式一步一步地计算,相当繁琐。由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只要找到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可一步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

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建立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比例关系。

例2. 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将产生的氧气用于红磷的

燃烧实验。要制得五氧化二磷15g ,所需氯酸钾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克?

四、无数据计算

计算题需要数据,但有许多化学计算题缺少数据甚至无数据,这就需要假设数据。假设数据也有技巧,否则会使计算变得复杂。

【例1】 有一瓶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1%。取一定量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充分加热至不再反应为止,试求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例2】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

止。试求剩余国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中有一类计算题,整道题不出现一个数据,全是文字叙述,这类计算题即为“无数据计算题”。其实,这类题不是真的没有数据,而是数据被隐含在题目中了。解题时只要从基础知识入手,精心分析潜在条件,就不难使隐藏的数据“显露”出来,从而找到量的关系,进而求解。下面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挖掘。

一、利用质量相等求解

【例3】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则容

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

A .11 :14 B.20 :14 C.44 :25 D.16 :25

二、利用等量代换求解

例2.若千克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

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40% C.50.4% D.80%

三、利用假设数据求解

例3 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1 :1 B.2 :3 C.5 :6 D.6 :5

四、利用质量守恒求解

例4 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炭完全氧化,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五、借助化学方程式求解

例5 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物质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

六、利用差量求解

例6 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的两端,分别在两烧杯中各放入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完全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质量守恒法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例1. 向5g 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

加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4.2g 。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和铜粉各多少克?

二、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质量守恒的关系,但某一状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这一差值称为差量。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关的待求量。因此,寻找差量,正确建立差量与待求量的比例关系,是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常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例2. 某学生将16g 氧化铜装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 。问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

三、关系式法

在涉及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根据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关系式法。

化学反应中,有时会涉及到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又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对多步反应的计算题,用通常的方法从已知数据到求得最终结果要根据每个化学方程式一步一步地计算,相当繁琐。由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只要找到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可一步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

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建立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比例关系。

例2. 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将产生的氧气用于红磷的

燃烧实验。要制得五氧化二磷15g ,所需氯酸钾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克?

四、无数据计算

计算题需要数据,但有许多化学计算题缺少数据甚至无数据,这就需要假设数据。假设数据也有技巧,否则会使计算变得复杂。

【例1】 有一瓶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1%。取一定量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充分加热至不再反应为止,试求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例2】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

止。试求剩余国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中有一类计算题,整道题不出现一个数据,全是文字叙述,这类计算题即为“无数据计算题”。其实,这类题不是真的没有数据,而是数据被隐含在题目中了。解题时只要从基础知识入手,精心分析潜在条件,就不难使隐藏的数据“显露”出来,从而找到量的关系,进而求解。下面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挖掘。

一、利用质量相等求解

【例3】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则容

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

A .11 :14 B.20 :14 C.44 :25 D.16 :25

二、利用等量代换求解

例2.若千克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

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40% C.50.4% D.80%

三、利用假设数据求解

例3 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 .1 :1 B.2 :3 C.5 :6 D.6 :5

四、利用质量守恒求解

例4 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炭完全氧化,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五、借助化学方程式求解

例5 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物质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

六、利用差量求解

例6 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的两端,分别在两烧杯中各放入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完全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所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相关内容

  • 化学竞赛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 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中常设置新颖.灵活的计算题,借以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解题速率,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技巧非常必要.现将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1. 守恒法 例1 某种含有MgBr ...

  •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大家在心理上对计算题不太重视,使得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少考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太多.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 ...

  • 有机反应方程式
  • 有机反应方程式 CH 4 +2O2 CH 4 + 2Cl2 CH 4 + 3Cl2 CH 4 + 4Cl2 CH 4 (二) 烯烃 C 2H 4 + 3O2 CH 2=CH 2 + Br2 CH 2=CH 2 + H2O CH 2=CH 2 +H2 2CO 2 + 2H2O CH 2BrCH 2Br ...

  •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 中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形式灵活多样,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点,因而在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在各类题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说选择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份试卷分数的高低.每次考试完毕,总有一些同学因选择题耗时过多,从而导致后面能做的题没有时间去做, ...

  • 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 ,基本规律(定律) ,基本方法. 如:对于"凸透镜"一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q ...

  •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守恒法.差量法.估算法.和量法.设一法.奇偶数法.关系式法.虚拟法) 一.守恒法 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 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 与其所 ...

  • 初三化学中考考前辅导
  • 初三化学中考考前辅导 一.知识的准备 1.注重基础,夯实基本功.从每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中不难发现,无论是选择题中关于化学变化的考查,还是填空题中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无一不是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不要好高骛远,而应踏踏实实立足于课本,将每一个基本知 ...

  • 初中各科学习方法大全
  • 初中学习方法 前言 ........................................................... 3 睡前"七问"(20分钟内完成) ................................ 4 2010年中考考生必读30条学习方 ...

  •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
  • 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 题型解读 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由于其具有信息量大.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角度和层次多且评分较客观等优点,成为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高考选择题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侧重于双基考查,分值比较重(每题6分) ,且是单选题容易得分,所以要想高考得理想,必须提高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