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酒店策划报告
文化是一种载体,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在历史上,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商人大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把“诚、信、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贯彻到从商经营之中去, 倡导“恪守信用,诚信为本,推己及人”的商业道德, 表现了传统商人“在商不唯商, 求利不唯利”的商业品格,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也为我们当下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范式。也是在提醒我们经济与文化应该并行。儒家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等物质消费,即物质生活;另一种是精神需求,即精神生活。从生存需要看,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第一,精神生活其次。人的这两种基本需要既是文化的起因,也是文化的目的。
广州花园酒店某负责人陈晞说:“当前,我国酒店市场已经告别了紧张的供不应求的年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上实力雄厚的酒店管理集团将逐步进军我国市场。企业文化对酒店竞争力的影响力加强,我国酒店企业应根据企业文化系统的不同层面,从培育服务理念、完善制度文化及打造文化品牌入手,对自身企业文化进行塑造和变革,以使企业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底蕴是企业的生命力!
那么,
酒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酒店需要什么样的商业形象?
酒店将以什么样的文化符号标识来打动目标消费群?
酒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我们将儒家文化注入进去,那么我们就能打造出一种儒家文化主题酒店,所谓“主题酒店”从理论上讲,就是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顾客体验为本质的酒店经营模式。“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就是在酒店原有企业文化基础上,注入传统的儒家文化,由单一的静态文化转变为视觉文化、动态文化、特色文化和儒家人文文化等文化形式的多元化载体,在视觉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起到推动和催化的作用,从而迅速推动酒店业向前发展。
在“中西合璧”叫嚣的厉害的今天,过多的引进外国的而且不加筛选的“拿来主义”对我国的餐饮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于是提出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
是持久不衰的,我们只有打造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才能将餐饮行业推向前进,儒家文化不失为一剂良药,我们退出圈外来看,这实则是双赢的策略,文化缺失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已无可辩驳的出现,文人墨客尽管扯破喉咙呼吁,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要想传承一种文化,则需要有载体,儒家文化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个学术概念,一种精神产品,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手段才能传承,酒店可以作为这样一种载体,在酒店中体现儒家文化,在儒家文化下发展酒店。为此,酒店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物品陈列、员工服饰、酒店管理、对客服务、经营运作等各个方面,都注入儒家文化的理念,使得这种经营者营造的文化气息渗透到消费者的头脑中,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一种更高的品味。
有人说:我可以容忍相同建筑风格的宾馆酒店,但我无法忍受其浅薄而单一的文化氛围。酒店产品的最终附加价值就源于酒店所独有的文化氛围,那么我们就要推陈出新,就要走与外国、与以往不同发展道路,儒家文化的丰富多样能够促使酒店业形成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形成一种“用餐饮实践儒家文化,靠文化发展大众餐饮”的发展模式。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形成这种文化与餐饮相溶互惠的模式呢?
我们所说的用文化发展餐饮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的观点的注入。儒家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以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为内容, 不仅是酒店经营者的主要价值取向, 同时也是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基础。因此, 很多有长远发展视野或者说那些能够持久立于不败之地的经营者都会将自己的文化内涵定位于此。例如: 以仁为本, 以和为贵, 义利兼顾, 等等。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成为中国传统商家标榜的招牌词语, 如: 聚仁、仁祥、义兴、义泰、正兴德、全聚德等, 都以儒家核心思想作为字号名称, 以便能够获得广泛社会认同。
位于曲阜的阙里宾舍是现代文化酒店的典范,它右临孔庙,后依孔府,是一座庭院式仿古的三星级涉外旅游酒店。整个建筑灰瓦覆顶,造型独特,古朴典雅,与孔庙、孔府浑然一体,庄重和谐。内部装修富丽堂皇而又古典儒雅,大堂两侧墙壁上刻有《诗经》中的三部作品,大堂顶端墙壁上雕刻有孔子的“圣迹图”整个阙里宾舍内部充满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氛,服务上业遵从礼让、恭谨的原则,建立起以古典“八音”为主调的古乐团,编排的歌舞艺术品味高,观赏性强。很值得意欲打造儒家文化品牌的同行借鉴和学习。
但是打造酒店文化并不是单纯的从形式上追求仿古、复古,而是以儒家文化为大主题大背景,将各种元素渗透在酒店外观及功能的各个层面;酒店对其外部环境、大堂、客房餐厅、会议室等进行主题化铺陈:譬如为提高审美趣味,可以把店名取得高雅、古朴、深奥, 以便取得顾客的审美认同。引《论语》中的经典,
或命之以名,或引名句悬于厅堂客房等。再者要渗透于酒店的经营活动中,从服务、服装、到音乐,电话铃声等各方面都与这种文化氛围相协调,给人以精神愉悦。
儒家文化的理念在酒店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从酒店管理者角度出发: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为“仁”,则酒店也应该考虑“以仁爱人”。要创造充满慈爱之心的环境,首先这儿的人必须是有仁德的人,由慈爱之心的人。比如客人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上菜时不小心把菜汁滴在了客人身上,服务员心头一紧张忘了道歉,客人十分生气,导致投诉现象的发生。其实,服务员如果能及时道歉,并体会到客人爱洁净的心理,抓紧处理,说不准客人也就不会生气。
(二) 从创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孔子曾说“里仁为美”,根据这一观点,酒店可以引申为怎样为客人创造舒适、舒心、优雅的居住环境。“顾客就是上帝”,“客人永远是对的”。人们意识到,要想提高效益,必须有客人来,要想让客人来,必须有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要让客人感觉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三)从员工培训的角度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酒店在搞员工培训时,可以向员工灌输 “中庸”的思想。所谓“中庸”,是儒家思想除“仁”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实际上讲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意思是说达到最高的服务境界了。酒店企业平时的员工培训工作,主要追求的是员工技术能力的提高,但目的总会离不开这种指导思想。
能够做到以中国儒家文化、儒家伦理道德、处世哲学为自己行为规范的酒店, 往往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在地方,地方的往往表现为民族的,民族的往往就是传统的,对于世界而言就是特色的、就是现代的。酒店经营亦是如此,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酒店经营,酒店就会富有个性特点,就会有吸引力,有新鲜感和现代时尚感。把“时尚”中的“文化”和“民族”中的“传统”进行有机地结合,古今融会,形成一种高品位的时尚,使人耳目一新。将传统儒家文化引入酒店,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但是,文化主题酒店要想真正成功,就要作精心设计和审美扬弃,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儒家文化主题酒店中浓郁的文化元素及文化信息,构成酒店别具一格的风景,令宾客赏心悦目。富有文化个性的服务和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将会使酒店形成较高的卖点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更使宾客消费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酒店通过文化意境的熏陶,让宾客对所倡导的文化产生了兴趣,获得了在酒店物质消费以外的更多满足。文化主题酒店,在塑造酒店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和培养着宾客,或者说是在与宾客一同体验文化带来的乐趣。
一种文化融入到酒店,时间越久,挖掘的越深,融入的越多,展示的越广,韵味就越浓,品质就越高,发展空间也就越大。如济宁名雅经纬大饭店自开业以来,一直未间断过对文化、对历史、对记忆的挖掘工作,在挖掘儒家文化积淀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如:在装修上力求突破和变化,打破以往酒店装修,壁画迎门、字画充栋的传统做法,创新结合本土文化资源,大量采用儒家文化符号,篆章纹印、书法铭文、石刻造像等传统文化符号为载体,将几千年儒家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大堂迎门,孔子像和《论语》序说,令人肃然起敬;古朴长案,文房四宝;气势磅礴的“状元榜”,独具匠心的“六艺印”,长廊供奉的“七十二贤图”,总台嵌设的“四方吉祥印”,“大雅堂”美食苑的《诗经——大雅篇》等,一座酒店就像一部《论语》,每个楼层都是一个篇章。一楼候梯厅内装点着《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二楼候梯厅内装点着《论语》第二篇——《为政第二》,依次类推。整个酒店文化气氛连绵,使客人步入酒店后就深受感染。
文化主题酒店在为消费者提供酒店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采用文化营销的方法,突出细节,把文化精髓渗透到酒店环境之中;把文化要义融入服务细节,塑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形象。在名雅经纬大饭店《赋》中这样写到:“不慕装点金玉其外,但求服务精细其中。”每张卡片、每张宣传页上都摘选一句孔子的语录;宴会席签上:“钟鼓既设,举酬逸逸”;欢迎钥匙卡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宴会菜单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等。在客房内摆放着三种语言的《论语》和《孔子胜迹图》,供不同国家的宾客选用;通过精心研究,推出了数道典型的“孔府菜肴”;大堂门童全部身着传统的“少爷袍”服装;总台前摆放着古朴典雅的“红木鼓凳”;宴会厅摆放着酒具礼器“爵”,背景音乐也以“古筝曲”为主。酒店礼节也采用古今合璧的方式,在服务上推行“御仆式”服务,谨遵先贤“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的教导,提倡“将小事做成精品,将细节做到极至,将服务做出超值,将顾客视为亲人”的座右铭,让宾客真正感受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仁爱、信义和礼遇。
构建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就是打破原有的企业文化格式,再造强势文化。要深悟其要,文化先行、文化育人、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连锁,打造酒店文化产业。以促进餐饮业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
主题酒店策划报告
文化是一种载体,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在历史上,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商人大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把“诚、信、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贯彻到从商经营之中去, 倡导“恪守信用,诚信为本,推己及人”的商业道德, 表现了传统商人“在商不唯商, 求利不唯利”的商业品格,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也为我们当下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范式。也是在提醒我们经济与文化应该并行。儒家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即面对两种基本需要,一种是吃穿住行等物质消费,即物质生活;另一种是精神需求,即精神生活。从生存需要看,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应该第一,精神生活其次。人的这两种基本需要既是文化的起因,也是文化的目的。
广州花园酒店某负责人陈晞说:“当前,我国酒店市场已经告别了紧张的供不应求的年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上实力雄厚的酒店管理集团将逐步进军我国市场。企业文化对酒店竞争力的影响力加强,我国酒店企业应根据企业文化系统的不同层面,从培育服务理念、完善制度文化及打造文化品牌入手,对自身企业文化进行塑造和变革,以使企业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底蕴是企业的生命力!
那么,
酒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酒店需要什么样的商业形象?
酒店将以什么样的文化符号标识来打动目标消费群?
酒店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我们将儒家文化注入进去,那么我们就能打造出一种儒家文化主题酒店,所谓“主题酒店”从理论上讲,就是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顾客体验为本质的酒店经营模式。“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就是在酒店原有企业文化基础上,注入传统的儒家文化,由单一的静态文化转变为视觉文化、动态文化、特色文化和儒家人文文化等文化形式的多元化载体,在视觉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起到推动和催化的作用,从而迅速推动酒店业向前发展。
在“中西合璧”叫嚣的厉害的今天,过多的引进外国的而且不加筛选的“拿来主义”对我国的餐饮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于是提出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
是持久不衰的,我们只有打造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才能将餐饮行业推向前进,儒家文化不失为一剂良药,我们退出圈外来看,这实则是双赢的策略,文化缺失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已无可辩驳的出现,文人墨客尽管扯破喉咙呼吁,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要想传承一种文化,则需要有载体,儒家文化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个学术概念,一种精神产品,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物化手段才能传承,酒店可以作为这样一种载体,在酒店中体现儒家文化,在儒家文化下发展酒店。为此,酒店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物品陈列、员工服饰、酒店管理、对客服务、经营运作等各个方面,都注入儒家文化的理念,使得这种经营者营造的文化气息渗透到消费者的头脑中,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一种更高的品味。
有人说:我可以容忍相同建筑风格的宾馆酒店,但我无法忍受其浅薄而单一的文化氛围。酒店产品的最终附加价值就源于酒店所独有的文化氛围,那么我们就要推陈出新,就要走与外国、与以往不同发展道路,儒家文化的丰富多样能够促使酒店业形成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形成一种“用餐饮实践儒家文化,靠文化发展大众餐饮”的发展模式。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形成这种文化与餐饮相溶互惠的模式呢?
我们所说的用文化发展餐饮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的观点的注入。儒家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以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为内容, 不仅是酒店经营者的主要价值取向, 同时也是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基础。因此, 很多有长远发展视野或者说那些能够持久立于不败之地的经营者都会将自己的文化内涵定位于此。例如: 以仁为本, 以和为贵, 义利兼顾, 等等。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成为中国传统商家标榜的招牌词语, 如: 聚仁、仁祥、义兴、义泰、正兴德、全聚德等, 都以儒家核心思想作为字号名称, 以便能够获得广泛社会认同。
位于曲阜的阙里宾舍是现代文化酒店的典范,它右临孔庙,后依孔府,是一座庭院式仿古的三星级涉外旅游酒店。整个建筑灰瓦覆顶,造型独特,古朴典雅,与孔庙、孔府浑然一体,庄重和谐。内部装修富丽堂皇而又古典儒雅,大堂两侧墙壁上刻有《诗经》中的三部作品,大堂顶端墙壁上雕刻有孔子的“圣迹图”整个阙里宾舍内部充满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氛,服务上业遵从礼让、恭谨的原则,建立起以古典“八音”为主调的古乐团,编排的歌舞艺术品味高,观赏性强。很值得意欲打造儒家文化品牌的同行借鉴和学习。
但是打造酒店文化并不是单纯的从形式上追求仿古、复古,而是以儒家文化为大主题大背景,将各种元素渗透在酒店外观及功能的各个层面;酒店对其外部环境、大堂、客房餐厅、会议室等进行主题化铺陈:譬如为提高审美趣味,可以把店名取得高雅、古朴、深奥, 以便取得顾客的审美认同。引《论语》中的经典,
或命之以名,或引名句悬于厅堂客房等。再者要渗透于酒店的经营活动中,从服务、服装、到音乐,电话铃声等各方面都与这种文化氛围相协调,给人以精神愉悦。
儒家文化的理念在酒店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从酒店管理者角度出发: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为“仁”,则酒店也应该考虑“以仁爱人”。要创造充满慈爱之心的环境,首先这儿的人必须是有仁德的人,由慈爱之心的人。比如客人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上菜时不小心把菜汁滴在了客人身上,服务员心头一紧张忘了道歉,客人十分生气,导致投诉现象的发生。其实,服务员如果能及时道歉,并体会到客人爱洁净的心理,抓紧处理,说不准客人也就不会生气。
(二) 从创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孔子曾说“里仁为美”,根据这一观点,酒店可以引申为怎样为客人创造舒适、舒心、优雅的居住环境。“顾客就是上帝”,“客人永远是对的”。人们意识到,要想提高效益,必须有客人来,要想让客人来,必须有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要让客人感觉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三)从员工培训的角度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酒店在搞员工培训时,可以向员工灌输 “中庸”的思想。所谓“中庸”,是儒家思想除“仁”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实际上讲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意思是说达到最高的服务境界了。酒店企业平时的员工培训工作,主要追求的是员工技术能力的提高,但目的总会离不开这种指导思想。
能够做到以中国儒家文化、儒家伦理道德、处世哲学为自己行为规范的酒店, 往往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在地方,地方的往往表现为民族的,民族的往往就是传统的,对于世界而言就是特色的、就是现代的。酒店经营亦是如此,将传统儒家文化融入酒店经营,酒店就会富有个性特点,就会有吸引力,有新鲜感和现代时尚感。把“时尚”中的“文化”和“民族”中的“传统”进行有机地结合,古今融会,形成一种高品位的时尚,使人耳目一新。将传统儒家文化引入酒店,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但是,文化主题酒店要想真正成功,就要作精心设计和审美扬弃,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儒家文化主题酒店中浓郁的文化元素及文化信息,构成酒店别具一格的风景,令宾客赏心悦目。富有文化个性的服务和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将会使酒店形成较高的卖点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更使宾客消费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酒店通过文化意境的熏陶,让宾客对所倡导的文化产生了兴趣,获得了在酒店物质消费以外的更多满足。文化主题酒店,在塑造酒店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和培养着宾客,或者说是在与宾客一同体验文化带来的乐趣。
一种文化融入到酒店,时间越久,挖掘的越深,融入的越多,展示的越广,韵味就越浓,品质就越高,发展空间也就越大。如济宁名雅经纬大饭店自开业以来,一直未间断过对文化、对历史、对记忆的挖掘工作,在挖掘儒家文化积淀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尝试。如:在装修上力求突破和变化,打破以往酒店装修,壁画迎门、字画充栋的传统做法,创新结合本土文化资源,大量采用儒家文化符号,篆章纹印、书法铭文、石刻造像等传统文化符号为载体,将几千年儒家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大堂迎门,孔子像和《论语》序说,令人肃然起敬;古朴长案,文房四宝;气势磅礴的“状元榜”,独具匠心的“六艺印”,长廊供奉的“七十二贤图”,总台嵌设的“四方吉祥印”,“大雅堂”美食苑的《诗经——大雅篇》等,一座酒店就像一部《论语》,每个楼层都是一个篇章。一楼候梯厅内装点着《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二楼候梯厅内装点着《论语》第二篇——《为政第二》,依次类推。整个酒店文化气氛连绵,使客人步入酒店后就深受感染。
文化主题酒店在为消费者提供酒店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采用文化营销的方法,突出细节,把文化精髓渗透到酒店环境之中;把文化要义融入服务细节,塑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形象。在名雅经纬大饭店《赋》中这样写到:“不慕装点金玉其外,但求服务精细其中。”每张卡片、每张宣传页上都摘选一句孔子的语录;宴会席签上:“钟鼓既设,举酬逸逸”;欢迎钥匙卡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宴会菜单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等。在客房内摆放着三种语言的《论语》和《孔子胜迹图》,供不同国家的宾客选用;通过精心研究,推出了数道典型的“孔府菜肴”;大堂门童全部身着传统的“少爷袍”服装;总台前摆放着古朴典雅的“红木鼓凳”;宴会厅摆放着酒具礼器“爵”,背景音乐也以“古筝曲”为主。酒店礼节也采用古今合璧的方式,在服务上推行“御仆式”服务,谨遵先贤“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的教导,提倡“将小事做成精品,将细节做到极至,将服务做出超值,将顾客视为亲人”的座右铭,让宾客真正感受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仁爱、信义和礼遇。
构建儒家文化主题酒店,就是打破原有的企业文化格式,再造强势文化。要深悟其要,文化先行、文化育人、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连锁,打造酒店文化产业。以促进餐饮业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