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案例分析
更新日期:2007-03-15 来源: 点击:
5511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二、案例的作用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三、案例形成的过程及基本结构
形成案例时我们常参考以下几个步骤,在研究过程中尽量注意选择适合的方法:
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2. 情境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3. 问题讨论
4. 诠释与研究
四、分析过程注意事项
一是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分析要有新意。三是要做到论据充分。
五、案例分析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 混淆了教学实录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2. 混淆了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3. 泛泛而谈缺少鲜明主题
4. 就事论事缺乏背景交代
5. 凭空虚构杜撰教学案例
不一样的时空 一样的看客
——《药》教学案例
1. 背景
鲁迅的文章的教学课一向是不大好上的,倒不是因为没有东西可讲,而是可讲的太多,教师总是抱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不都点到嘛,担心学生领会不了鲁迅的深奥;全讲嘛,头绪太多,容易形成琐琐碎碎的尴尬局面。
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的高中生对教材中出现的鲁迅文章人多有此抵触情绪,学习热情不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把鲁迅的文章讲得太细致透彻,几乎所有的知识点无一遗漏,而在考卷上,鲁迅文章更是重中之重,因此,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鲁迅的每句话都是别有深意的,鲁迅的每个词都是值得深究的。尽管很多时候确实如此,但长此以往,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大有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之嫌。基于上述情况,本人在教授小说《药》时,采用了简化的处理于法,略去繁冗的分析,试图将部分精华凸显出来,以点带面,以深代全。
2. 过程描述
在事先通读这篇小说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将小说中的明暗两条线索整理出来(即小说的课后思考练习一)学生经过商量思考,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就基本准确地概括出了小说的线索,在这种常规问题上,学生的反应还是很敏锐的。就着学生列出的线索,分析了鲁迅把小说命名为“药”究竟有何用意,以及把华家安排在小说的明线有何好处等问题。解决这几个问题,也仅用了15分钟的时间。可见,高中生对鲁迅的作品还是具各了一定阅读能力的。
在剩下的20分钟里,我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一篇小作文:
小说里总共描写了两个群众场而,是在“买药”的环节里,众人围看杀头;二是在“谈药”的环节里,众茶客在茶馆里谈药。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群众场面的异同,完成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布置完毕,学生赶紧翻书阅读,很快议论纷纷,有困惑,有思索,有发问,有欣然,反应大不相同。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陆陆续续地交上了作文。
阅读这些在20分钟内完成的短文,发现可以分作两个层次:
一是浅层次的分析。如,两个场面都有很多人;两个场面都用了动作描写,而后者还更多加了语言的描写;两个场面都表达了相同的主题思想,即群众的愚昧和麻木(至于怎样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麻木,则未作具体分析)。
二是较为深层次的分析,也就是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细节或技巧的鉴赏如下边的两篇习作:
文一:《药》中详细地描写了两个群众场而,即刑场看杀头和茶馆攀谈,可渲染的气氛却不样。刑场那是黑沉沉,连狗都不敢叫的,显得十分阴森和压抑。而在茶馆中,气氛则是热烈的、高兴的,人家都笑嘻嘻,人声嚷嚷。可气氛毕竟只是表面的东西,我们却可以从两个不同场景中看出人们相同的心态。不论是刑场中“许多古怪的人”,还是茶馆里的熟客,他们看到或谈论革命者遇害时,人多是冷漠麻木,只把这件事当作无聊生活中的点缀,茶余饭后的谈资。
文二:一群人。黑压压的人,幸灾乐祸的人,身处水深火热却全然不知的人。什么人?中国人。一样的人,一样的心理却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秋天后半夜里放光的眼睛和一个个伸长的脖子,一目了然,一群好事不知所谓的家伙,只懂得看热闹。如果这只是批判了他们的漠然,那么茶馆里那些不停蠕动的舌头则从语言切入,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这群愚昧家伙们有点肮脏的心灵。麻木的神情,发光的眼睛,污浊的语言融合在一起,立体的展示了那个时期中国人麻木愚昧的矮小形象。
应该说,学生在20分钟的时间里既要阅读思考,又要提笔成文,能有上述文字,相当可贵,尽管这样水平的文章仍是少数。不可否认,部分学生的
分析思考能力超出了老师估计的范围。
第二节课讲评作文,我把情况做了总结,并朗读了这两篇佳作,学生们对同伴的作品给予了一片赞扬。待赞扬和议论过后,我拿出了自己的同题作文。我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同题科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对小说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文学鉴赏。
3. 教学反思
高中的语文课堂,总免不了这样的尴尬,那就是老有学生问:老师,高考又不考课本上的内容,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
诚然,我们不能苛求学生没有点功利主义,我们也可以很坦然地告诉他们,语文高考的特点是“知识在课内,题目在课外”。但就是这样一句话,说来容易做来难,语文学习的外延如此之大,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学知识尽数罗列,只能是选取经典案例做示范,提示学生分析的方向,提醒学生分析的深度,当然,更应该提起学生研究的热情。那么,这就意味着教学中不必对每篇文章中的每个人物一一涉及,而是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如此一来,既避免了繁冗的剖析消磨了学生的热情,同时也能在剖析的深度上作充分的追求。
另外,对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们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更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不要盲目低估了他们的水平,否则,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会放松对自我的警惕,以为只要准备好一些常规的问题就足以让学生忙上一阵的。对于课文提供的范例,不论是老课文,还是新篇目,其实都有潜力可挖。常读常新,不就是经典的魅力
如何进行案例分析
更新日期:2007-03-15 来源: 点击:
5511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二、案例的作用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三、案例形成的过程及基本结构
形成案例时我们常参考以下几个步骤,在研究过程中尽量注意选择适合的方法:
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2. 情境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3. 问题讨论
4. 诠释与研究
四、分析过程注意事项
一是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分析要有新意。三是要做到论据充分。
五、案例分析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 混淆了教学实录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2. 混淆了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3. 泛泛而谈缺少鲜明主题
4. 就事论事缺乏背景交代
5. 凭空虚构杜撰教学案例
不一样的时空 一样的看客
——《药》教学案例
1. 背景
鲁迅的文章的教学课一向是不大好上的,倒不是因为没有东西可讲,而是可讲的太多,教师总是抱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不都点到嘛,担心学生领会不了鲁迅的深奥;全讲嘛,头绪太多,容易形成琐琐碎碎的尴尬局面。
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的高中生对教材中出现的鲁迅文章人多有此抵触情绪,学习热情不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把鲁迅的文章讲得太细致透彻,几乎所有的知识点无一遗漏,而在考卷上,鲁迅文章更是重中之重,因此,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鲁迅的每句话都是别有深意的,鲁迅的每个词都是值得深究的。尽管很多时候确实如此,但长此以往,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大有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之嫌。基于上述情况,本人在教授小说《药》时,采用了简化的处理于法,略去繁冗的分析,试图将部分精华凸显出来,以点带面,以深代全。
2. 过程描述
在事先通读这篇小说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将小说中的明暗两条线索整理出来(即小说的课后思考练习一)学生经过商量思考,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就基本准确地概括出了小说的线索,在这种常规问题上,学生的反应还是很敏锐的。就着学生列出的线索,分析了鲁迅把小说命名为“药”究竟有何用意,以及把华家安排在小说的明线有何好处等问题。解决这几个问题,也仅用了15分钟的时间。可见,高中生对鲁迅的作品还是具各了一定阅读能力的。
在剩下的20分钟里,我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一篇小作文:
小说里总共描写了两个群众场而,是在“买药”的环节里,众人围看杀头;二是在“谈药”的环节里,众茶客在茶馆里谈药。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群众场面的异同,完成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布置完毕,学生赶紧翻书阅读,很快议论纷纷,有困惑,有思索,有发问,有欣然,反应大不相同。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陆陆续续地交上了作文。
阅读这些在20分钟内完成的短文,发现可以分作两个层次:
一是浅层次的分析。如,两个场面都有很多人;两个场面都用了动作描写,而后者还更多加了语言的描写;两个场面都表达了相同的主题思想,即群众的愚昧和麻木(至于怎样表现群众的愚昧和麻木,则未作具体分析)。
二是较为深层次的分析,也就是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细节或技巧的鉴赏如下边的两篇习作:
文一:《药》中详细地描写了两个群众场而,即刑场看杀头和茶馆攀谈,可渲染的气氛却不样。刑场那是黑沉沉,连狗都不敢叫的,显得十分阴森和压抑。而在茶馆中,气氛则是热烈的、高兴的,人家都笑嘻嘻,人声嚷嚷。可气氛毕竟只是表面的东西,我们却可以从两个不同场景中看出人们相同的心态。不论是刑场中“许多古怪的人”,还是茶馆里的熟客,他们看到或谈论革命者遇害时,人多是冷漠麻木,只把这件事当作无聊生活中的点缀,茶余饭后的谈资。
文二:一群人。黑压压的人,幸灾乐祸的人,身处水深火热却全然不知的人。什么人?中国人。一样的人,一样的心理却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秋天后半夜里放光的眼睛和一个个伸长的脖子,一目了然,一群好事不知所谓的家伙,只懂得看热闹。如果这只是批判了他们的漠然,那么茶馆里那些不停蠕动的舌头则从语言切入,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这群愚昧家伙们有点肮脏的心灵。麻木的神情,发光的眼睛,污浊的语言融合在一起,立体的展示了那个时期中国人麻木愚昧的矮小形象。
应该说,学生在20分钟的时间里既要阅读思考,又要提笔成文,能有上述文字,相当可贵,尽管这样水平的文章仍是少数。不可否认,部分学生的
分析思考能力超出了老师估计的范围。
第二节课讲评作文,我把情况做了总结,并朗读了这两篇佳作,学生们对同伴的作品给予了一片赞扬。待赞扬和议论过后,我拿出了自己的同题作文。我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同题科文”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对小说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文学鉴赏。
3. 教学反思
高中的语文课堂,总免不了这样的尴尬,那就是老有学生问:老师,高考又不考课本上的内容,我们学这些有什么用?
诚然,我们不能苛求学生没有点功利主义,我们也可以很坦然地告诉他们,语文高考的特点是“知识在课内,题目在课外”。但就是这样一句话,说来容易做来难,语文学习的外延如此之大,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学知识尽数罗列,只能是选取经典案例做示范,提示学生分析的方向,提醒学生分析的深度,当然,更应该提起学生研究的热情。那么,这就意味着教学中不必对每篇文章中的每个人物一一涉及,而是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如此一来,既避免了繁冗的剖析消磨了学生的热情,同时也能在剖析的深度上作充分的追求。
另外,对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们老师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更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不要盲目低估了他们的水平,否则,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会放松对自我的警惕,以为只要准备好一些常规的问题就足以让学生忙上一阵的。对于课文提供的范例,不论是老课文,还是新篇目,其实都有潜力可挖。常读常新,不就是经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