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之路
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
年少时曾看过一篇叫《读书的阶梯》的文章,给我留下的感触颇深。它的内容虽以记不清楚,但意思是说,读什么样的书,是和一个人的成长阅历有关的。不同的年龄段读不同的书,不一样的人生历程,读的书当然也不一样。细细回想我的读书历程,真的是在不同的阶梯
上一直走过来„„. 少年时,最喜欢看的是童话和寓言故事。童话世界是五彩缤纷、神奇变幻的。它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讲述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儿时看过的《神笔马良》、《东郭先生和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寓言故事当时我也很喜欢。它可以让动物说话,让植物行走。短小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课本上学过的寓言,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已经在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青年上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热情,让我迷恋上了诗歌。古体诗,现代诗,我都喜欢。不仅读,有时还自己偷偷地写。曾经用几天的时间写过一首诗,叫《听海》,自己读着,竟被自己感动的哭了。其中的有些诗句,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任是海鸥怎样的飞舞,任是海浪怎样的翻滚,„„”现在想来,也觉得可笑。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当时,特别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经意间,现在还会经常顺嘴说出。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较忙,读诗、写诗的的热情已经消退,就开始去读散文。散文是情感性质的,需要赤忱的心去体验感应。其中,我特别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非凡的领悟力。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
结婚生子后,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太多的精力再去看深奥的散文。经历了生活的世态冷暖,知晓了生活的烦恼和喜悦,关于人情世故的小说就来到了我的面前。年轻时没有好好看过的《平凡的世界》又摆上了我的窗前案头。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
人到中年,家庭事业比较稳定,因此也少了很多的浮躁。带有哲学思考的书让日渐浮躁的心得到了安宁,于是《蒙田随笔》这方面的
书也总会再三地出现在我的书桌上。读了哲学,人变得明快透彻,但还应保留一分稚嫩和天真,太彻底了,心灵有的空虚,人生感到孤寂,总想皈依什么,那时忙不迭地寻觅“佛与人生”等宗教读物了。
现在,我还在一如既往的读着书。不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像我这样的还有几人呢?幸好,还有这么多好书陪着我。在读书的阶梯上,我将继续走下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希望在读书的路上,有你相伴……
我的读书之路
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
年少时曾看过一篇叫《读书的阶梯》的文章,给我留下的感触颇深。它的内容虽以记不清楚,但意思是说,读什么样的书,是和一个人的成长阅历有关的。不同的年龄段读不同的书,不一样的人生历程,读的书当然也不一样。细细回想我的读书历程,真的是在不同的阶梯
上一直走过来„„. 少年时,最喜欢看的是童话和寓言故事。童话世界是五彩缤纷、神奇变幻的。它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讲述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儿时看过的《神笔马良》、《东郭先生和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寓言故事当时我也很喜欢。它可以让动物说话,让植物行走。短小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课本上学过的寓言,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已经在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青年上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热情,让我迷恋上了诗歌。古体诗,现代诗,我都喜欢。不仅读,有时还自己偷偷地写。曾经用几天的时间写过一首诗,叫《听海》,自己读着,竟被自己感动的哭了。其中的有些诗句,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任是海鸥怎样的飞舞,任是海浪怎样的翻滚,„„”现在想来,也觉得可笑。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当时,特别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经意间,现在还会经常顺嘴说出。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较忙,读诗、写诗的的热情已经消退,就开始去读散文。散文是情感性质的,需要赤忱的心去体验感应。其中,我特别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非凡的领悟力。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
结婚生子后,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太多的精力再去看深奥的散文。经历了生活的世态冷暖,知晓了生活的烦恼和喜悦,关于人情世故的小说就来到了我的面前。年轻时没有好好看过的《平凡的世界》又摆上了我的窗前案头。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
人到中年,家庭事业比较稳定,因此也少了很多的浮躁。带有哲学思考的书让日渐浮躁的心得到了安宁,于是《蒙田随笔》这方面的
书也总会再三地出现在我的书桌上。读了哲学,人变得明快透彻,但还应保留一分稚嫩和天真,太彻底了,心灵有的空虚,人生感到孤寂,总想皈依什么,那时忙不迭地寻觅“佛与人生”等宗教读物了。
现在,我还在一如既往的读着书。不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像我这样的还有几人呢?幸好,还有这么多好书陪着我。在读书的阶梯上,我将继续走下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希望在读书的路上,有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