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绘画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吴昌硕绘画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夏 万 杰

(江苏省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1)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苦铁、大聋等,为浙江安吉人士,出身于一个贫穷的书香门第。他一生经历了诸多磨难,尤其是在其早年,十七岁时遭遇战乱,一家人流离失所,在外飘泊五年之后才得以重返家乡,到那时全家九口人只剩下了吴昌硕父子二人,父亲迁居安城,开垦荒园,过了近十年的耕种生活。后来吴昌硕出门游历,以篆刻为生,直至50岁,经友人推荐才做了一个安东知县,但一月便辞官而去。辞官后久居上海,潜心于书画、篆刻的艺术创作,终成清末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观中,把传神写照、笔精墨妙、不似之似、超以象外、迁想妙得等传统审美观点视为评判中国画的重要标准。中国画讲究“神韵”,要求表现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继而有创造性地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吴昌硕的画中既有传统画风的精髓,同时浓厚的个人情感,用墨用色大胆、运笔流畅、笔力苍劲、独具一格,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选择和表现对象,融合晚清各家之长,然后遗貌取神,加以创造革新,以极度简练概括的笔墨来表现深邃的意境,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他所作的画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这正是“大处着眼,小心收拾”的结果。他以泼墨写叶,浓墨勾叶筋,淡墨画花卉蔬果,而盘旋往复,贯通全画的则是以书入画,画因书的流动而生意盎然。设色古朴,用笔豪放,充分表现了吴昌硕古拙、浑重、豪迈的画风。

吴昌硕有着独特的艺术发展道路:先习篆刻、石鼓文,而后学画,致使他的笔法与他人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总是以篆籀之法入画,用石鼓文的笔法作画,精心苦练,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并自成一家,开拓了宽博厚朴的画风。他的画作一扫清末画坛的萎靡柔弱之风,将钟鼎金石之力、气、姿、韵融于绘画中,使笔下的蔬果、花卉,绝不飘浮轻滑,而是古茂厚重,色彩斑斓,有一股雄劲苍古的金石之气,百看不厌,耐人寻味,流露出苍茫厚重、雄浑遒劲的古韵。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从他的画中不难看出,他的用

笔采用悬腕中锋,笔力苍劲老辣,力透纸背。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紫藤等,所作紫藤,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尽显以草隶之笔入画的气势。他的用笔深厚有力,富于书法的韵味,用墨酣畅、醇厚也是吴昌硕绘画的独到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他不把笔墨仅仅作为造型的手段,而是把笔墨作为感情的载体,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功能,这也正是写意二字的真谛所在。

诗、书、画、印一炉冶,是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理想,也是他绘画的重要特色。吴昌硕认为诗、书、画、印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是相通的,艺术家精通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有可能创造出有巨大艺术价值的作品,且他在实践上也真正做到把诗、书、画、印熔冶为一炉,使绘画演变为一种综合艺术。吴昌硕的每一幅作品,从绘画题材、构图布局、笔墨设色、落款铃印,无不经过仔细推敲,成竹在胸,笔到意随。他注重画面的整体配置,从空间的虚实、繁简、疏密、奇险,到画、诗、跋、印的相互补充、呼应和生发,形成完美的、有机的、气脉绵延的联结,许多作品还留下诗句来衬托画的内容,寄托他的思想感情。所以,吴昌硕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堪称一绝,并对近代画坛影响极大。

他绘画布局喜欢对角倾斜构图,作画也往往从画幅中间落笔,构图与不同前人,这些布局使他的画作极具古意,同时又极具现代感。他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和蔬果,用色大胆,其用色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红梅、牡丹,色泽强烈鲜艳布局疏密相间开合得体,构图饱满并运用书法增加气韵。

在72岁所作的《桃实图》可算是他作品中的精品代表作,这幅画的布局、用笔、设色等方面充分显示出了吴昌硕在画这幅画前的苦心思索:看整个绘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红的大仙桃,或藏或露,令观赏者色香扑鼻,垂涎三尺,枝干从画面的右上角凌空垂下,斜曲交错,给人以刚正平直的感觉;画面的左下角有一巨石从外伸入起到了与上下顾盼的作用,同时也象征着长寿万年,石头与树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大一小,一面一线,虚实相生。《珠光》这幅画是他在77岁时所作,从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他布局风格的大开大合、大疏大密,他把紫藤那繁杂的生长规律用笔墨描绘的杂而不乱、层次分明,画中擅于用长线,构图饱满气势宏伟。

吴昌硕绘画的艺术特点为:“以苦铁画气不画形,不似之似聊象形”为宗旨,

绘画以篆印入画,格高韵古、元气淋漓、动人心魄,使观者为之心壮。从他的写意花鸟来看,可贵之处是大胆求新,将诗文、篆刻、书法熔于一炉,使画面显得古朴质实、刚柔相济、雄浑苍厚、光华辉映,爆发出一股雄劲苍古的生命力量,一扫清末画坛柔媚轻巧和清艳之风,令观赏者耳目一新,对现代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昌硕绘画作品艺术风格浅析

夏 万 杰

(江苏省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1)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苦铁、大聋等,为浙江安吉人士,出身于一个贫穷的书香门第。他一生经历了诸多磨难,尤其是在其早年,十七岁时遭遇战乱,一家人流离失所,在外飘泊五年之后才得以重返家乡,到那时全家九口人只剩下了吴昌硕父子二人,父亲迁居安城,开垦荒园,过了近十年的耕种生活。后来吴昌硕出门游历,以篆刻为生,直至50岁,经友人推荐才做了一个安东知县,但一月便辞官而去。辞官后久居上海,潜心于书画、篆刻的艺术创作,终成清末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观中,把传神写照、笔精墨妙、不似之似、超以象外、迁想妙得等传统审美观点视为评判中国画的重要标准。中国画讲究“神韵”,要求表现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继而有创造性地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吴昌硕的画中既有传统画风的精髓,同时浓厚的个人情感,用墨用色大胆、运笔流畅、笔力苍劲、独具一格,具有高超的艺术境界。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选择和表现对象,融合晚清各家之长,然后遗貌取神,加以创造革新,以极度简练概括的笔墨来表现深邃的意境,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他所作的画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这正是“大处着眼,小心收拾”的结果。他以泼墨写叶,浓墨勾叶筋,淡墨画花卉蔬果,而盘旋往复,贯通全画的则是以书入画,画因书的流动而生意盎然。设色古朴,用笔豪放,充分表现了吴昌硕古拙、浑重、豪迈的画风。

吴昌硕有着独特的艺术发展道路:先习篆刻、石鼓文,而后学画,致使他的笔法与他人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总是以篆籀之法入画,用石鼓文的笔法作画,精心苦练,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并自成一家,开拓了宽博厚朴的画风。他的画作一扫清末画坛的萎靡柔弱之风,将钟鼎金石之力、气、姿、韵融于绘画中,使笔下的蔬果、花卉,绝不飘浮轻滑,而是古茂厚重,色彩斑斓,有一股雄劲苍古的金石之气,百看不厌,耐人寻味,流露出苍茫厚重、雄浑遒劲的古韵。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从他的画中不难看出,他的用

笔采用悬腕中锋,笔力苍劲老辣,力透纸背。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紫藤等,所作紫藤,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尽显以草隶之笔入画的气势。他的用笔深厚有力,富于书法的韵味,用墨酣畅、醇厚也是吴昌硕绘画的独到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他不把笔墨仅仅作为造型的手段,而是把笔墨作为感情的载体,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功能,这也正是写意二字的真谛所在。

诗、书、画、印一炉冶,是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理想,也是他绘画的重要特色。吴昌硕认为诗、书、画、印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是相通的,艺术家精通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有可能创造出有巨大艺术价值的作品,且他在实践上也真正做到把诗、书、画、印熔冶为一炉,使绘画演变为一种综合艺术。吴昌硕的每一幅作品,从绘画题材、构图布局、笔墨设色、落款铃印,无不经过仔细推敲,成竹在胸,笔到意随。他注重画面的整体配置,从空间的虚实、繁简、疏密、奇险,到画、诗、跋、印的相互补充、呼应和生发,形成完美的、有机的、气脉绵延的联结,许多作品还留下诗句来衬托画的内容,寄托他的思想感情。所以,吴昌硕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堪称一绝,并对近代画坛影响极大。

他绘画布局喜欢对角倾斜构图,作画也往往从画幅中间落笔,构图与不同前人,这些布局使他的画作极具古意,同时又极具现代感。他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和蔬果,用色大胆,其用色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红梅、牡丹,色泽强烈鲜艳布局疏密相间开合得体,构图饱满并运用书法增加气韵。

在72岁所作的《桃实图》可算是他作品中的精品代表作,这幅画的布局、用笔、设色等方面充分显示出了吴昌硕在画这幅画前的苦心思索:看整个绘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红的大仙桃,或藏或露,令观赏者色香扑鼻,垂涎三尺,枝干从画面的右上角凌空垂下,斜曲交错,给人以刚正平直的感觉;画面的左下角有一巨石从外伸入起到了与上下顾盼的作用,同时也象征着长寿万年,石头与树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大一小,一面一线,虚实相生。《珠光》这幅画是他在77岁时所作,从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他布局风格的大开大合、大疏大密,他把紫藤那繁杂的生长规律用笔墨描绘的杂而不乱、层次分明,画中擅于用长线,构图饱满气势宏伟。

吴昌硕绘画的艺术特点为:“以苦铁画气不画形,不似之似聊象形”为宗旨,

绘画以篆印入画,格高韵古、元气淋漓、动人心魄,使观者为之心壮。从他的写意花鸟来看,可贵之处是大胆求新,将诗文、篆刻、书法熔于一炉,使画面显得古朴质实、刚柔相济、雄浑苍厚、光华辉映,爆发出一股雄劲苍古的生命力量,一扫清末画坛柔媚轻巧和清艳之风,令观赏者耳目一新,对现代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内容

  • 论吴昌硕的篆书艺术
  • 摘 要:吴昌硕是我国近代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书画印四者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共同形成了一种气势磅礴.境界恢宏.内涵丰富的整体艺术风格.书法是吴昌硕整体艺术的根本,而篆书最为"名"对其风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浅析吴昌硕的社会背景. ...

  • 近代四大家
  •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国画四大家作 品赏析 . 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是美术史学界在20世纪的末期广泛认同的"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其特点是坚持传统绘画最基本的语言方式--笔墨方法.笔墨方法不仅包括写意画的笔法墨法,也包括工笔画的"骨法用笔&quo ...

  • 中国近现代绘画常识
  • 中国近现代绘画简史 岭南画派 十九世纪后期第一个地方性画派:(二)居--岭南(三)杰--四(关山月 黎雄才 杨善深 赵少昂) 二居指的是居巢和居廉 岭南三杰"岭南画派"以留学日本的广东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以及陈树人为著,世称"岭南三杰".他们的作品中融入海外技 ...

  • 东北师范中外美术简史16秋在线作业2
  • 中外美术简史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1. 17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画家( )的作品全面展现了的生活现实 . 安东尼? 勒南 . 卡拉瓦乔 . 路易? 勒南 . 马修? 勒南 正确答案: 2. <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是()风格的代表作. . ...

  • 论齐白石绘画的童真美
  • 西安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论齐白石绘画的童真美 姓名:蒋红雨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术学 指导教师:姜怡翔 20080301 论文题目: 专论齐白石绘画的童真美业:美术学 硕士生: 指导老师:夔红耍薹:险翅 摘要 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史,可以说是群星闪烁,灿烂辉煌.齐白石先 生是我国二十世 ...

  • 浅析宋元明清戏文中的吴越争霸故事
  • 摘要:吴越争霸之事于先秦西汉,主要见于<国语>.<左传>.<史记>等史传叙事作品中.先秦典籍由于史书题材的限制,主要表现出以史明鉴的功能,而在宋元明清戏曲当中,这种色彩则大为减弱,更多的表现出日常人情化合为尊者讳的特点. 关键词:吴越争霸:戏文:人情化 中图分类号 ...

  • 篆刻的临摹
  • 编者按:我们开设"小小刀客"栏目以来,陆续收到一些同学们寄来的习作,其中不少是临摹汉印的作品.可以说同学们的取法途径是正确的.但是从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同学的临摹方法可能存在问题,临作的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专门撰写了这篇文章,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临摹篆刻的方法. 篆刻的 ...

  • 大写意画法用墨初探
  • 大写意画法用墨初探 用墨汁,发现如今新出滴墨汁品质较之以前也是大幅品质提升样,比如最常见滴红星,用顺手时其实比研墨滴效果也不差很多,运用之畅快样更是无法相提并论滴~~~ 墨汁貌似最大毛病还是胶重了些,木有太多细节变化,但泼墨用来肯定好使,细节不足恰好令画面整体感更容易把控,也不好说就是啥绝对缺点哈, ...

  • 工笔画的写意性
  • 浅论工笔画的写意性 摘 要: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之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一般观点认为只有写意画才有"意"而工笔画中没有"意"的存在.其实受传统哲学.美学.绘画理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工笔画这种画体不但同写意画一样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及意的表达,而且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