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1938年武汉大学的师生管理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28—1938年武汉大学的师生管理制度 作者:王梦宇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15期

摘要: 1928年国民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乐山。这一时期的武汉大学无论是在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还是学生管理上都有一定的制度可循。且对师生的管理制度甚是细化,如在学生的管理上从工作学生到生活作息,乃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时刻关注。在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才生的基础上,严格教师聘任,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保障学生的优质培养。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国立武汉大学师生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旨在为新时期学校师生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立武汉大学;师生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08-02

武汉大学创建、成长、发展的历史,直接地反映着中国高等教育创建与成长、发展的历史。1893年11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设自强学堂,本着“讲求时务, 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之精神, 设立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个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书院谈经论道的办学模式。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 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 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为了在国内重点兴办一些大学,决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现阶段的针对武汉大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现代,关于民国时期的研究多是研究生教育以及对武汉大学建校以来的任职校长。对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研究甚少,本文以1928年到1938年组建武汉大学最初十年为时间轴,来研究当时的国立武汉大学对师生的管理。从而为当今大学在教师与学生的管理方面做一个好借鉴。

一、对学生与教职员工的管理

(一)对学生的管理

1.对学生的管理。武汉大学创建之初,注重对学生的管理。代理校长刘树杞、校长王世杰等都对加强学生管理提出了要求,这一方面与其办学的阶级性有关,另一方面与一些学者、教授强调的“一个学校要有一贯的精神①”严谨治校的要求相联。

(1)教学管理。当时有四个办学原则,第一,以学术为中心的原则办学;第二以文化演进的原则办学;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办学;第四以宁缺毋滥的原则办学。学校颁布修订了《本大学学则》等规定,在入学与注册、转院与转系,缺课及旷课、休学与退学等方面作了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28—1938年武汉大学的师生管理制度 作者:王梦宇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15期

摘要: 1928年国民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乐山。这一时期的武汉大学无论是在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还是学生管理上都有一定的制度可循。且对师生的管理制度甚是细化,如在学生的管理上从工作学生到生活作息,乃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时刻关注。在努力培养一批优秀的高才生的基础上,严格教师聘任,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保障学生的优质培养。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国立武汉大学师生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旨在为新时期学校师生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立武汉大学;师生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08-02

武汉大学创建、成长、发展的历史,直接地反映着中国高等教育创建与成长、发展的历史。1893年11月,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设自强学堂,本着“讲求时务, 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之精神, 设立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个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书院谈经论道的办学模式。1902年自强学堂更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 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 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为了在国内重点兴办一些大学,决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现阶段的针对武汉大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现代,关于民国时期的研究多是研究生教育以及对武汉大学建校以来的任职校长。对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研究甚少,本文以1928年到1938年组建武汉大学最初十年为时间轴,来研究当时的国立武汉大学对师生的管理。从而为当今大学在教师与学生的管理方面做一个好借鉴。

一、对学生与教职员工的管理

(一)对学生的管理

1.对学生的管理。武汉大学创建之初,注重对学生的管理。代理校长刘树杞、校长王世杰等都对加强学生管理提出了要求,这一方面与其办学的阶级性有关,另一方面与一些学者、教授强调的“一个学校要有一贯的精神①”严谨治校的要求相联。

(1)教学管理。当时有四个办学原则,第一,以学术为中心的原则办学;第二以文化演进的原则办学;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办学;第四以宁缺毋滥的原则办学。学校颁布修订了《本大学学则》等规定,在入学与注册、转院与转系,缺课及旷课、休学与退学等方面作了严


相关内容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的清华大学
  • 1928―1937年,清华大学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为"黄金十年".1937-1946年,清华大学辗转南迁长沙.昆明,与北大.南开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联合三校俊彦创造战时高等教育奇迹.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清华大学经历了一个大动荡.大转折关头. 事变前的准备 近 ...

  • 革命烈士的"狱中诗"和"就义诗"
  • 毛泽东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为了激励人们前仆后继,现把一些革命烈士的"狱中诗"和"就义诗"辑录如下: 杨超(1904―1927),原籍河南新县,4岁 ...

  • 近现代中国社会名著丛书
  • "近现代中国社会学名著"丛书策划方案 中国近现代著名社会学家及作品 陈达(1892-1975)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著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1923).<中国劳工问题>(1929).<人口问题>(1934).<南洋 ...

  • [中国新闻传播史]结构脉络图
  •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中国古代的 新闻传播活动 731-公元741) 981年) 999年) ,最晚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是一项公开的社会行业了 天启这一段时间,估计仍是手抄和雕版印刷两种方式并存,崇祯末年才出现了活版印刷的报纸 中国古代 .<天变邸钞>.<急 ...

  • 中国近代名人
  • 林祥谦(1892-1923)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福建闽侯人. 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任京汉铁路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 1923 年二七大罢工时领导了江岸工人的斗争. 2 月 7 日被捕, 拒绝下达复工的命令, 英勇就义.施洋(1889-1923)"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 ...

  • 天津大学简介
  • 天津大学 一.校训内容 实事求是 拉丁文(MOTTO ):QUAERERE VERUM ET FACTUM 英文:Seek Truth From Facts 二.出处及含义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 河间献王传>,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 ...

  •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839年
  •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839年-1999年) 了解详情可点击标题进入. 1839年6月:虎门销烟 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1844年7月3日:清政府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24日:清 ...

  • 裴毅然:"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始与终
  • 中共党史上,曾有过一个特殊的团体,名字叫"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是一个由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松散团体.那么,这团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这么一个称呼? 从"东大"到"中大" 十月革命后,为不让"帝国主义 ...

  • 原创精品教案 一个学派的诞生
  • 一个学派的诞生 教学目标:1. 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2.体会本文生动.风趣的叙事风格.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作者简介: 费米:最后一位"文武双全"的物理学大师.在五十年前逝世的费米,在物理学理论和实验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