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沈 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郑州450015)

摘 要:当前,在民族文化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是:开设通识课程,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中国迅速和平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体的实用精神,义以为上的重德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等,建构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宝库。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为此,我国高校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使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的责任,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现对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做如下阐述:

一、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二、多方位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

对学科课程,尤其是对文科课程,我们在讲授其专业知

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开掘其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基于课程本身浓厚的人文特质,可以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资源,从哲学、政治、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的意义建构,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其他文史哲课程亦如此。对自然科学课程则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等方法,强化专业的历史教育,如法制史、财政史、金融史、经济史、建筑史、物理史、化学史、数学史等,使学生对中国科技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三、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现在,尽管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对它们的评价却是“效果平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则是屡屡受人诟病。然而,同样是传统文化的传授,央视 “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却十分受人欢迎。“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要注重对传统经典中的现代因子进行挖掘,从“现代视角”,在新时期语境下,进行阐释和调整,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在注重对历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设计与把握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需要,不能居高临下,故作高深,过于强调学术性,要采取“平民立场”和普及的态度,从学术研究的高阁中走出来,运用深入

浅出的方法,甚至可以“用非学术的语言,来讲学术性的内容”,努力实现从“曲高和寡”向“和之者众”的转化,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历史

的原因,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资助课题、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并造就一批国学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骨干。

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在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教材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今后我们非常有必要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尝试“以实为主,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方法,尽快编写出高水平、规范化、深受师生喜爱的大学教材,并不断加

工修改和提高质量,逐步将全国的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校园中营造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播放古曲、古乐,张贴古代先贤的语录,通过各种文化社团组织古诗词朗诵、古诗词写作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开设讲座和论坛,传习传统技艺等,还可在传统节日组织各种民俗活动,紧紧围绕节日主题,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学生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七、有效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我们还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主流渠道,使其成为大学生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校外课堂,促进学生们的文化认同与认识深化。在运用上述途径对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时,还应注意

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视基础文科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看待基础文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因为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提升文化品位,丰厚文化底蕴,锻铸自己的文化品格。第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能只讲文化的继承,也应该重视文化的批判和创新。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我们还要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绵延不绝、长盛不衰、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是培养一个人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旨在通过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平台,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淳化风气,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和谐发展,帮助他们修养身心并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Z].2006-09.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7.

[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何静,何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

[6]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许 佳〕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沈 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郑州450015)

摘 要:当前,在民族文化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是:开设通识课程,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中国迅速和平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体的实用精神,义以为上的重德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等,建构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宝库。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为此,我国高校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使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的责任,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现对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做如下阐述:

一、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二、多方位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

对学科课程,尤其是对文科课程,我们在讲授其专业知

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开掘其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基于课程本身浓厚的人文特质,可以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资源,从哲学、政治、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的意义建构,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其他文史哲课程亦如此。对自然科学课程则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等方法,强化专业的历史教育,如法制史、财政史、金融史、经济史、建筑史、物理史、化学史、数学史等,使学生对中国科技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三、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现在,尽管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对它们的评价却是“效果平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则是屡屡受人诟病。然而,同样是传统文化的传授,央视 “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却十分受人欢迎。“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要注重对传统经典中的现代因子进行挖掘,从“现代视角”,在新时期语境下,进行阐释和调整,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在注重对历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设计与把握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需要,不能居高临下,故作高深,过于强调学术性,要采取“平民立场”和普及的态度,从学术研究的高阁中走出来,运用深入

浅出的方法,甚至可以“用非学术的语言,来讲学术性的内容”,努力实现从“曲高和寡”向“和之者众”的转化,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历史

的原因,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资助课题、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并造就一批国学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骨干。

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在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教材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今后我们非常有必要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尝试“以实为主,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方法,尽快编写出高水平、规范化、深受师生喜爱的大学教材,并不断加

工修改和提高质量,逐步将全国的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校园中营造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播放古曲、古乐,张贴古代先贤的语录,通过各种文化社团组织古诗词朗诵、古诗词写作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开设讲座和论坛,传习传统技艺等,还可在传统节日组织各种民俗活动,紧紧围绕节日主题,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学生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七、有效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我们还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主流渠道,使其成为大学生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校外课堂,促进学生们的文化认同与认识深化。在运用上述途径对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时,还应注意

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视基础文科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看待基础文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因为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提升文化品位,丰厚文化底蕴,锻铸自己的文化品格。第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能只讲文化的继承,也应该重视文化的批判和创新。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我们还要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绵延不绝、长盛不衰、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是培养一个人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旨在通过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平台,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淳化风气,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和谐发展,帮助他们修养身心并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Z].2006-09.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7.

[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何静,何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

[6]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许 佳〕


相关内容

  • 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途经分析
  • 本科生毕业论文 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途经分析 学 院 xxxxxxxxx 专 业 xxxxxxxxxx育 班 级 1xxx一班 学 号 xxxxxxxxxx 学 生 姓 名 xxxxxx 联 系 方 式 xxxxxxxxxxx 指 导 教 师 xxx彬 职称: 副教授 201x年x月 独 创 性 声 ...

  • 期宁波大学学报
  • 第30卷 第3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0 No.3 2008年6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Jun. 2008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文化系统 陈 莉 (四川师范大 ...

  • 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
  • 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 邱柏生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社会热点问题通常具有大众性.综合性.内含矛盾的复杂性.对人们思想触动的深刻性等特性.它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通过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种主要方式.目前值得关注的大学生思想倾向主要有:无 ...

  • 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 2006年第12期(总第186期) 教玄探圣 No.12,2006General,No.186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甘开鹏 (云南财贸学院法学院,昆明650221)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的 ...

  • 试谈大学生现代慈善观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 试谈大学生现代慈善观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大学生加强现代慈善观教育,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现代慈善观教育不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又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予了有力支撑. 一.大学生现代慈善观教育 ...

  • 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 2011年第8期(总第92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BORDERECONOMYANDCULTURE No.8.2011General.No.92 [教育探索] 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赵松林 (汝南幼儿师范学校,河南驻马店463300) 要: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廉洁文化建设的 ...

  •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作者:周琰培 李海晶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17期 摘 要 红色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形式和有效载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成效,试图从长效机制.创新 ...

  •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
  • 第28卷第9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TONGHUATEACHERSCOLLEGE Vol.28№9Sep.2007 2007年9月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 胡德超1,刘达禹2 (1.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4024 摘 2.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4024) 要:社会转型 ...

  •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一章绪言 1.1选题依据--从大学生村官辜某贪腐一案说起 据2012年04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时任四川省简阳市三岔镇新民乡藕堰村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辜晓明在村征地拆迁过程中,主管填写丈量数据.记录房屋附着物.绘制房屋平面图.制作拆迁补偿协议等工作.辜晓明利用其在土地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