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
13建筑x班 xxx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调查包括了在校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状况、课外阅读的时间及其课外阅读的动机等。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对于结果进行分析。课外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种最有效的自助学习的方式之一,通过这次调查作者希望能够全面而真实地反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字:合理调查 提出问题 仔细分析
正文:一.通过前人研究结果,现在大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在大大降低。当代大学生对读书吃越来越功利的态度。大学里读书氛围也不强烈,特别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读书呈现出漠不关心的状态。读书阅读,尤其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越来越不受大家欢迎,大多数学生很少上图书馆,各种读书设施和渠道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很多同学将考试等同于看书,没有明白读书的真正意义,不能够正确对待书籍阅读。
(一)目前多数大学生不喜欢读书调查显示,63.5%的学生目前是不喜欢读书,他们普遍认为,互联网等其他多媒体日益发达,增长知识远远不止书本一种形式。只有28.9%的学生称很喜欢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二)读书空间较为便利,但有一定的闲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利用的阅读地点依次是宿舍,图书馆,教室,家里,有38.3%认为如果自己想阅读,一般能够找到比较便利的阅读地点,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在校大学生读书空间的保障是没有问题的。同时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和教室内部的硬件条件”普遍持满意态度,其中非常满意占21.3%,基本满意占50.8%。此项调查还显示,在目前大学生读书空间比较便利的情况下,学生对这些空间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亟待挖掘图书馆,教室等现有设施的潜在功能,吸引学生读书。
(三)当前在校大学生在阅读方面虽然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但从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的图书数量可以看出,大学生把这些充裕的时间利用到读书上还不够。对于影响读书的主要因素,选择课外活动多的占12%,选择功课压力大的占27%,选择社会就业压力大的占12%,选择书籍太多难以选择的占15%,选择其他选择太多的占8%。
(四) 读书类型趋向功利且多元化对于主要阅读的图书类型,当前大学生群体在阅读图书的类型选择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与专业学习或考级考证类相关的书籍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比例高达52%以上。由此可见,很大比例的学生都是出于一种外在的压力下进行阅读,阅读的近期目的性比较强。对于出于何种原因借阅图书, 大部分学生表示是为
了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自身修养。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为以后找工作等做铺垫,选择提升涵养修养的需要占28%,选择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的占23%其中男生占34.29%,女生占21.74%,此种状况,高年级的学生甚于低年级学生(大二学生中占66.67%,大三学生中均不超过40%),这是与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分不开的,同时也显示出学生们意识到了读书与工作、与未来的关系密切。总之,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很强,也比较务实。 此外选择考试考级需要的占16%,选择完成作业需要的占10%,选择消磨时间的占18%,选择其他的占5%。被动性是借阅的特点之一,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借阅无目的性,盲从性大,集中表现在18%的学生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
(五)读书渠道多样但内容较浅层次对于主要的阅读渠道,调查数据显示,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读书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网络传媒,音像制品等新型读书方式正成为其新的选择。对于是否读过四大名著这一类书籍,选择读过的占59%。选择通过影视作品欣赏过的占26%,选择想读,还没有机会读的占11%,选择没想过要读的占4%。
(六)大学生每天用来读书的时间过少。当谈到大学生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时,82%的同学读书不到一小时,相对来说,进入大学时间比较宽裕,同学们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只有不足2%的同学每天读书5小时以上。
二. 他们具体的调查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累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00份,男女比例为1:1。同时还采取了个案调查的方式对问卷调查进行了补充。调查时他们将不同年级的同学按照性别分开,并且主要以本专业同院的同学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由于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回执单的形式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效的回执单,将其取出,从已经调查完毕并且有效的回执单中将其全部作为研究对象再加以研究,在此过程中,将整个数据进行统计之后得到结论。
三. 这份调查报告总体做到了详细与周全,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1.从一开始的调查手段来看,太过于局限。目前,大多数同学都会采用网上作答的形式,只发放调查问卷是一种单一且效率不高的手段。2.调查范围太窄,没有普遍性只在本院进行样品对象太少。这是调查阶段最主要的问题所在,3.在提到对于读书空间对于大学生读书影响时,只是提到了有哪些空间束缚了大学生的阅读并没有正真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4.所涉及到的问题以及所造成调查结果的调查因素太少,不能够全面的进行分析与论述。5.但谈到大学生利用很少空闲时间读书时,整个数据以及待查分析不到位,只是给了简单几组数据并没有认真对数据进
行简单说明,比起之前较为简单。
四. 根据之前所写的报告,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借鉴之处,但我们也有很多要改进的
地方,比如,1.我们做调查时一定要做到对于广大同学进行调查采访,不能仅局限在身边的同学从而失去了整个报告的广泛度。2.我们在做报告调查时,应当注意利用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以便提高效率。3.对于调查问卷的问题应当涉及广泛,不能仅局限在几个固定的焦点话题上,要将视野放宽。4.认真领会没一个问题的意义以及通过数据所反映出的现象切不可泛泛而谈。5正确分析数据,通过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升入调查时,可以将每个大问题中都附带多个小问题以保证调查的深入。6.认真做好问题的设置,每个问题要哟自己的独特的针对性
相信在正确分析前人报告的基础上我们会更加完善自己的报告内容。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总结
13建筑x班 xxx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调查包括了在校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状况、课外阅读的时间及其课外阅读的动机等。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对于结果进行分析。课外阅读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种最有效的自助学习的方式之一,通过这次调查作者希望能够全面而真实地反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字:合理调查 提出问题 仔细分析
正文:一.通过前人研究结果,现在大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在大大降低。当代大学生对读书吃越来越功利的态度。大学里读书氛围也不强烈,特别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读书呈现出漠不关心的状态。读书阅读,尤其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越来越不受大家欢迎,大多数学生很少上图书馆,各种读书设施和渠道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很多同学将考试等同于看书,没有明白读书的真正意义,不能够正确对待书籍阅读。
(一)目前多数大学生不喜欢读书调查显示,63.5%的学生目前是不喜欢读书,他们普遍认为,互联网等其他多媒体日益发达,增长知识远远不止书本一种形式。只有28.9%的学生称很喜欢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二)读书空间较为便利,但有一定的闲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利用的阅读地点依次是宿舍,图书馆,教室,家里,有38.3%认为如果自己想阅读,一般能够找到比较便利的阅读地点,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在校大学生读书空间的保障是没有问题的。同时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和教室内部的硬件条件”普遍持满意态度,其中非常满意占21.3%,基本满意占50.8%。此项调查还显示,在目前大学生读书空间比较便利的情况下,学生对这些空间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亟待挖掘图书馆,教室等现有设施的潜在功能,吸引学生读书。
(三)当前在校大学生在阅读方面虽然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但从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的图书数量可以看出,大学生把这些充裕的时间利用到读书上还不够。对于影响读书的主要因素,选择课外活动多的占12%,选择功课压力大的占27%,选择社会就业压力大的占12%,选择书籍太多难以选择的占15%,选择其他选择太多的占8%。
(四) 读书类型趋向功利且多元化对于主要阅读的图书类型,当前大学生群体在阅读图书的类型选择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其中与专业学习或考级考证类相关的书籍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比例高达52%以上。由此可见,很大比例的学生都是出于一种外在的压力下进行阅读,阅读的近期目的性比较强。对于出于何种原因借阅图书, 大部分学生表示是为
了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自身修养。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为以后找工作等做铺垫,选择提升涵养修养的需要占28%,选择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的占23%其中男生占34.29%,女生占21.74%,此种状况,高年级的学生甚于低年级学生(大二学生中占66.67%,大三学生中均不超过40%),这是与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分不开的,同时也显示出学生们意识到了读书与工作、与未来的关系密切。总之,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很强,也比较务实。 此外选择考试考级需要的占16%,选择完成作业需要的占10%,选择消磨时间的占18%,选择其他的占5%。被动性是借阅的特点之一,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借阅无目的性,盲从性大,集中表现在18%的学生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
(五)读书渠道多样但内容较浅层次对于主要的阅读渠道,调查数据显示,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读书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网络传媒,音像制品等新型读书方式正成为其新的选择。对于是否读过四大名著这一类书籍,选择读过的占59%。选择通过影视作品欣赏过的占26%,选择想读,还没有机会读的占11%,选择没想过要读的占4%。
(六)大学生每天用来读书的时间过少。当谈到大学生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时,82%的同学读书不到一小时,相对来说,进入大学时间比较宽裕,同学们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只有不足2%的同学每天读书5小时以上。
二. 他们具体的调查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累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00份,男女比例为1:1。同时还采取了个案调查的方式对问卷调查进行了补充。调查时他们将不同年级的同学按照性别分开,并且主要以本专业同院的同学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由于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回执单的形式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效的回执单,将其取出,从已经调查完毕并且有效的回执单中将其全部作为研究对象再加以研究,在此过程中,将整个数据进行统计之后得到结论。
三. 这份调查报告总体做到了详细与周全,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1.从一开始的调查手段来看,太过于局限。目前,大多数同学都会采用网上作答的形式,只发放调查问卷是一种单一且效率不高的手段。2.调查范围太窄,没有普遍性只在本院进行样品对象太少。这是调查阶段最主要的问题所在,3.在提到对于读书空间对于大学生读书影响时,只是提到了有哪些空间束缚了大学生的阅读并没有正真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4.所涉及到的问题以及所造成调查结果的调查因素太少,不能够全面的进行分析与论述。5.但谈到大学生利用很少空闲时间读书时,整个数据以及待查分析不到位,只是给了简单几组数据并没有认真对数据进
行简单说明,比起之前较为简单。
四. 根据之前所写的报告,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借鉴之处,但我们也有很多要改进的
地方,比如,1.我们做调查时一定要做到对于广大同学进行调查采访,不能仅局限在身边的同学从而失去了整个报告的广泛度。2.我们在做报告调查时,应当注意利用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以便提高效率。3.对于调查问卷的问题应当涉及广泛,不能仅局限在几个固定的焦点话题上,要将视野放宽。4.认真领会没一个问题的意义以及通过数据所反映出的现象切不可泛泛而谈。5正确分析数据,通过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升入调查时,可以将每个大问题中都附带多个小问题以保证调查的深入。6.认真做好问题的设置,每个问题要哟自己的独特的针对性
相信在正确分析前人报告的基础上我们会更加完善自己的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