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
1. 该课题的研究历史
上文中,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涉及到数轴上不同属性自然数之分布规律。自然数除“1”之外,其余是位置互补的两类数:第一类是素数,也称为质数,它指那些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素数从唯一的偶素数2起始,存在无穷多个,但其分布是无章可循的。第二类是合数,它指那些两个以上素数之乘积。所以,素数只含本身一个素数因子;而合数至少含有两个素因子。由此可推知,任意合数b的最小素因子,
。那么,不大于任意偶数2
a
所有素数之整倍数、就筛掉了不大于2a的全部合数,就暴露出了小于2a的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是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其内容可表述为:凡是大于4的偶数必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所以又将其简记为“1+1”,“1+1”可被形象地理解为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再加上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
该命题问世以来,其证明一直被喻为是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所以,1920年以来,全世界数学家展开了一场 “逐步逼近”、无限缩小包围圈的战役,依次证明出了“9+9”“7+7”…“1+2”。“1+2”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出来的,被誉为“陈氏定理”,其结论是: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2个奇素数乘积数之和。
但在人们庆幸该成果诞生之余,却无奈地发现终极目标“1+1”距我们并非只剩下“一步之遥”,而是还“远在天边”!因为从“9+9”到“1+2”的证明过程中,一直使用的这种“逐步逼近”的办法,似乎已走到了尽头,无法再继续下去、抵达终极目标“1+1”了!
这种结局的积极意义是:它促使人们摆脱陈旧的定势思维、重起炉灶、另辟蹊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创新数学方法,使该课题峰回路转,闯出了柳暗花明的又一片新天地;但其消极影响也很严重,它挫伤了一些人的自信心,从而引发了许多悲观的、无所作为的论点。当时,某权威媒体曾刊文说:“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这种棉里藏针且极为情绪化舆论压力,使得再也无人敢正视该课题的新研究成果,将其一概斥之为“胡说八道”。这就是1966年至今又过去了半个世纪!该课题仍然推不出更新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该课题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证明方法
摆脱了旧有定势思维的禁锢、和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的束缚,思路便豁然开朗了。 如前所述,素数的分布是无章可循的;而小于
2a数确定的,是有章可循的。所以,用原来“逐步逼近”的方法、直接探寻无章可循的“1+1”,不如另辟蹊径、淘汰所有有章可循的非“1+1”,间接暴露出“1+1”。这就如同直接观察求索不可见之黑洞,不如根据周围可见天体的运动状态,去推测黑洞之存在位置一样。
为了暴露偶数2a的素分割对“1+1”
n个,并用pi表示其中任一个(i=1,2,3...n)。那么,在[0,2a]上,只需筛掉所有pi的整倍数,存留下来的整数就都是素数了。为了只存留能构成“1+1”的素数,可先分割、后筛选。即先将偶数2a分割
成a对整分割对,再用p1筛掉其中的偶分割对,最后再用奇素数筛网p2…pi…pn成双成对地筛掉a对奇分割对中的那些“双合数”及“单合数”分割对,剩下的就只有“1+1”了。 要分割2a,只要绕a点将数轴右半段旋转180度,在数轴重叠段上,位置重叠的每一对整数,就是偶数2a的一对整分割对。如例图(1)中,偶数44分割、筛选示意图所示:
由例图(1)可知,整分割对就是关于a点对称的两个整数(a−j)和(a+j)。在用偶素数p1(=2)筛除时,由于其筛点关于a点也是对称分布的,所以筛掉和存留的整分割对都是完整的。它筛掉了所有的偶分割对;保留下所有的奇分割对。奇分割对的对数至少有a对。 2
进而,用奇素数pi筛除时,由于其筛点关于a点一般是不对称的,所以一般筛掉的只是奇分割对的半边,还保留着另半边。比如上例中再用p2(=3)筛时,筛掉了3、9、15、21、27、33、39这七个数;还残留着与其成对的41、35、29、23、17、11、5。这些残留数中,除35和5等个别数在后面再用p3(=5)筛时还能被筛掉,其他都是素数,不会再被筛掉的。这些残留的数成了“孤寡素数”,在计算“1+1”数目时,它们会“滥竽充数”充大“1+1”数目。
因此再用奇素数pi筛时,要采取“翻倍双筛”,即给筛除率
留率由pi−1
pi1i乘2变为2i,从而使存变为pi−2pi。幸好用p1筛时只需单筛无需双筛!而需要双筛的奇素数pi筛网的
pi−2
ipi≥3,使“双筛存留率”不会成为0!否则就无法用“双筛法”完成该课题! ≥1
“双筛法”将传统筛法中的“筛一个”转换成了“筛一双”,从而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删掉了所有的“孤寡素数”,使其“1+1”数目计算值,只能小于或等于其真值!而绝不会大于其真值!比如在上例中,在用p2双筛的基础上再用p3(=5)双筛时,只有25+19这种“单合数对”是真正被p3首次筛掉的,但在其双筛计算中,还隐含着它对5+39和35+9这两对“双合数对”的再次筛除。显然这种“双合数对”都会被多筛一次,从而使“1+1”的双筛计算值更小于其真值。如上例中,用双筛计算式2×(2a⋅p1−1
p12⋅p2p−⋅2p3−2p3“1+1”对数)计算,
的双筛计算值为2.2,而真实存留的“1+1”的对数是3,它们分别是13+31、7+37、1+43。
3.新证明方法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显然,证明猜想命题,就是要证明任意偶数都存在“1+1”,而新证明方法,是要用排除法筛掉那些有合数存在的整分割对(即非“1+1”),显露出“1+1”。所以需要建立能筛除合数的通用计算式。那么,若用p2(=3)筛除时,可从数轴原点起每隔3个数、筛掉一个、存留两个,在通用计算式中,存留率计为2即可。但这样做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素数“3”被筛掉了。因此传统筛法中,各pi的筛点都是从2pi点开始的,这样做有利之处仅仅是留住了pi这个素数;但其弊却远大于利。各pi筛网仅因起始点不同,而破坏了整个筛网的完整性、周期性、对称性。因此必须改造传统筛法,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准素数模型。
新模型只是让n个pi筛网的筛点、都从原点起始,仍保持每隔pi个整数筛掉一个。但它却使筛网具有了完整性、周期性、对称性。其唯一的缺点是在[0,pn]上筛掉了p1—pn这n个素数、且保留了“1”,除此之外与传统筛法完全相同。所以新模型的利远大于弊,可利用它的周期性、对称性建立准素数数目的线性近似计算式;并证明出其误差界值;再根据准素数与素数的关系,确定素数数目。下面例图(2)是
p3阶准素数模型一个周期的示意图。
准素数是离散分布的,其数目是随x阶梯性变化的阶梯函数,不可能写成x的连续函数,所以无法利用连续函数已有的丰富成果、证明猜想命题。因此需要构造一个pn阶准素数数目的线性近似函数ωnx,用它及其误差来表示pn阶准素数数目。当然这个函数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实际可称为真值阶梯函数之伴随函数。因为该ωnx在周期两端点、中点的值都与真值相等,真值阶梯函数曲线,就像藤绕树那样缠绕着ωnx直线,除周期端点、中点之外,二者还存在着更多的交叉点。原文证明ωnx相对真值的最大误差小于n。比如说n=4(ω4=35)时,用ω4x计算小于121的素数(注意2、3、5、7暂且不记,但要记
1)数目,其误差不超过4.下面例图(3)是线性近似函数ω3x与真值阶梯函数之关系图:
误差δn(x)界值的证明,是该课题最大难点,有利因素在于δn(x)具有周期性、反对称性,只需研究清楚半个周期即可;不利之处在于δn(x)是由2个锯齿波叠加而成的极复杂函数。好在每个周期上,仅周期端点是这2个波公共的2π相位重叠点(也即2个波峰重叠点)。虽因2个波的幅值相等、其中正波与负波数目也相等,在公共的波峰重叠点之上
负分量平衡、相消为0。但在稍微偏离波峰公共重叠点处,分别以p1δn(x)的正、 、nnnnp2…pn
为周期的这n个周期最短、周期差最小、且幅值同为正1的波,率先走完了各自的第一个周期,纷纷回落到其波谷0点,造成了δn(x)的正分量锐减,而此处绝大多数负波还正在向其波峰值“−1” 靠近,负分量幅值仍较大,所以在波峰重叠点正、负分量平衡的状态、被最大程度地打破了,出现了最大负峰值。由于最大峰值是由n个峰值为1的正波、密集回落造成的,所以最大负峰值的幅度不会大于n。或者说是n个pi的第一个筛点在(1,pn+1)区间内纷纷密集出现,造成了极大的准素数空白区、和因空白区形成的最大负误差。
周期中点,则是2n−1个周期为奇数锯齿波的2π相位重叠点。因此在其邻近区域,也出现了近相位相长叠加,也产生了较大的负误差峰值,但其幅度小于端部。下面的例图(4)、
(5),分别是δ
3(x
)
,δ4(x)的示图,可以看出,阶次越高,其最大负误差峰值便越突出。
例图(4)p3阶全周期上的误差曲线δ3(x)的示图 {为使纵坐标整数化,图上的纵坐标等于30×δ3(x)}
例图(5):p4阶前半周期上的误差曲线δ4(x)的示图 {为使纵坐标整数化,图上纵坐标等于35×δ4(x)}
4.哥德巴赫猜想命题的证明结论.
猜想证明所针对的对象,是大偶数而非小偶数,而大偶数的真实情况是:偶数2a越大,其奇数分割对数目越多。虽然被筛掉的分割对也随2a增大而增多,但其增速远不如基数2
2快。因此大偶数之素分割对,绝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至少有多少的问题!就此而言,猜想命题也并非是一个刁钻的难题,近三个世纪都解决不了、完全是因为定势思维的问题。摆脱了定势思维的禁锢;另辟蹊径;建立起准素数模型;采用了创新的双筛法;证明了准素数线性分布函数计算式ωnx的计算误差之界值,便架起了用连续函数解决该离散数学问题的桥梁,该难题便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用λ(2a)表示2a的素数分割对数目,再用双筛的线性近似函数、减去可能出现的综合误差最大值2n、计算出2a的素数分割对数目下界,则有:
p−2p−2p−2p−1p−2p−2λ(2a)>1⋅...−2n} ⋅{2a⋅⋅⋅...显然,该式右端仅仅是左端λ(2a)的不足近似值,在其右端在计算中,既是一而再、123i−1in123i−1in
再而三地取其不足近似值,而从来不取其过剩近似值,原不等式将始终成立!为了简化运算过程,并使计算结果成为只与2a大小有关,而与中间过程无关的通用表达式,便采用了如下运算技巧:(1)根据i≥3时pi−2≥pi−1,右端正项分子中满足i≥3的pi−2一律用不大于它的pi−1替换、并与分母中的pi−1约分;(2)根据2a与pn关系式:pn≤2a
2λ(2a)>2⋅{pn⋅2⋅p−2n}n222pn4−n
这里,即nn是不大于p的素数个数,上式有三种等价形式: π=(p)π所以,尽管上式右端只是偶数素分割对数目一个很小的不足近似值,但它仍然能够显示:之后,偶数2a就一定会有素分割对“1+1”存在。比如:4
2a=22500=150、pn=149 、n=35时,就有 n
pn35=149 4.25 、λ(2a)=2.25。
π(x)
x→∞数论理论证明,数轴上从左向右素数的密度越来越小,即因此,limnnlim0。p→∞
最终结论是:式(55)证明,足够大的偶数一定有“素数分割对”存在。
【注:本文只是上文的简介,逻辑性更强、更严谨的证明在上文】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
1. 该课题的研究历史
上文中,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涉及到数轴上不同属性自然数之分布规律。自然数除“1”之外,其余是位置互补的两类数:第一类是素数,也称为质数,它指那些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素数从唯一的偶素数2起始,存在无穷多个,但其分布是无章可循的。第二类是合数,它指那些两个以上素数之乘积。所以,素数只含本身一个素数因子;而合数至少含有两个素因子。由此可推知,任意合数b的最小素因子,
。那么,不大于任意偶数2
a
所有素数之整倍数、就筛掉了不大于2a的全部合数,就暴露出了小于2a的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是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其内容可表述为:凡是大于4的偶数必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所以又将其简记为“1+1”,“1+1”可被形象地理解为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再加上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
该命题问世以来,其证明一直被喻为是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所以,1920年以来,全世界数学家展开了一场 “逐步逼近”、无限缩小包围圈的战役,依次证明出了“9+9”“7+7”…“1+2”。“1+2”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出来的,被誉为“陈氏定理”,其结论是: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2个奇素数乘积数之和。
但在人们庆幸该成果诞生之余,却无奈地发现终极目标“1+1”距我们并非只剩下“一步之遥”,而是还“远在天边”!因为从“9+9”到“1+2”的证明过程中,一直使用的这种“逐步逼近”的办法,似乎已走到了尽头,无法再继续下去、抵达终极目标“1+1”了!
这种结局的积极意义是:它促使人们摆脱陈旧的定势思维、重起炉灶、另辟蹊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创新数学方法,使该课题峰回路转,闯出了柳暗花明的又一片新天地;但其消极影响也很严重,它挫伤了一些人的自信心,从而引发了许多悲观的、无所作为的论点。当时,某权威媒体曾刊文说:“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这种棉里藏针且极为情绪化舆论压力,使得再也无人敢正视该课题的新研究成果,将其一概斥之为“胡说八道”。这就是1966年至今又过去了半个世纪!该课题仍然推不出更新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该课题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证明方法
摆脱了旧有定势思维的禁锢、和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的束缚,思路便豁然开朗了。 如前所述,素数的分布是无章可循的;而小于
2a数确定的,是有章可循的。所以,用原来“逐步逼近”的方法、直接探寻无章可循的“1+1”,不如另辟蹊径、淘汰所有有章可循的非“1+1”,间接暴露出“1+1”。这就如同直接观察求索不可见之黑洞,不如根据周围可见天体的运动状态,去推测黑洞之存在位置一样。
为了暴露偶数2a的素分割对“1+1”
n个,并用pi表示其中任一个(i=1,2,3...n)。那么,在[0,2a]上,只需筛掉所有pi的整倍数,存留下来的整数就都是素数了。为了只存留能构成“1+1”的素数,可先分割、后筛选。即先将偶数2a分割
成a对整分割对,再用p1筛掉其中的偶分割对,最后再用奇素数筛网p2…pi…pn成双成对地筛掉a对奇分割对中的那些“双合数”及“单合数”分割对,剩下的就只有“1+1”了。 要分割2a,只要绕a点将数轴右半段旋转180度,在数轴重叠段上,位置重叠的每一对整数,就是偶数2a的一对整分割对。如例图(1)中,偶数44分割、筛选示意图所示:
由例图(1)可知,整分割对就是关于a点对称的两个整数(a−j)和(a+j)。在用偶素数p1(=2)筛除时,由于其筛点关于a点也是对称分布的,所以筛掉和存留的整分割对都是完整的。它筛掉了所有的偶分割对;保留下所有的奇分割对。奇分割对的对数至少有a对。 2
进而,用奇素数pi筛除时,由于其筛点关于a点一般是不对称的,所以一般筛掉的只是奇分割对的半边,还保留着另半边。比如上例中再用p2(=3)筛时,筛掉了3、9、15、21、27、33、39这七个数;还残留着与其成对的41、35、29、23、17、11、5。这些残留数中,除35和5等个别数在后面再用p3(=5)筛时还能被筛掉,其他都是素数,不会再被筛掉的。这些残留的数成了“孤寡素数”,在计算“1+1”数目时,它们会“滥竽充数”充大“1+1”数目。
因此再用奇素数pi筛时,要采取“翻倍双筛”,即给筛除率
留率由pi−1
pi1i乘2变为2i,从而使存变为pi−2pi。幸好用p1筛时只需单筛无需双筛!而需要双筛的奇素数pi筛网的
pi−2
ipi≥3,使“双筛存留率”不会成为0!否则就无法用“双筛法”完成该课题! ≥1
“双筛法”将传统筛法中的“筛一个”转换成了“筛一双”,从而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删掉了所有的“孤寡素数”,使其“1+1”数目计算值,只能小于或等于其真值!而绝不会大于其真值!比如在上例中,在用p2双筛的基础上再用p3(=5)双筛时,只有25+19这种“单合数对”是真正被p3首次筛掉的,但在其双筛计算中,还隐含着它对5+39和35+9这两对“双合数对”的再次筛除。显然这种“双合数对”都会被多筛一次,从而使“1+1”的双筛计算值更小于其真值。如上例中,用双筛计算式2×(2a⋅p1−1
p12⋅p2p−⋅2p3−2p3“1+1”对数)计算,
的双筛计算值为2.2,而真实存留的“1+1”的对数是3,它们分别是13+31、7+37、1+43。
3.新证明方法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显然,证明猜想命题,就是要证明任意偶数都存在“1+1”,而新证明方法,是要用排除法筛掉那些有合数存在的整分割对(即非“1+1”),显露出“1+1”。所以需要建立能筛除合数的通用计算式。那么,若用p2(=3)筛除时,可从数轴原点起每隔3个数、筛掉一个、存留两个,在通用计算式中,存留率计为2即可。但这样做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素数“3”被筛掉了。因此传统筛法中,各pi的筛点都是从2pi点开始的,这样做有利之处仅仅是留住了pi这个素数;但其弊却远大于利。各pi筛网仅因起始点不同,而破坏了整个筛网的完整性、周期性、对称性。因此必须改造传统筛法,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准素数模型。
新模型只是让n个pi筛网的筛点、都从原点起始,仍保持每隔pi个整数筛掉一个。但它却使筛网具有了完整性、周期性、对称性。其唯一的缺点是在[0,pn]上筛掉了p1—pn这n个素数、且保留了“1”,除此之外与传统筛法完全相同。所以新模型的利远大于弊,可利用它的周期性、对称性建立准素数数目的线性近似计算式;并证明出其误差界值;再根据准素数与素数的关系,确定素数数目。下面例图(2)是
p3阶准素数模型一个周期的示意图。
准素数是离散分布的,其数目是随x阶梯性变化的阶梯函数,不可能写成x的连续函数,所以无法利用连续函数已有的丰富成果、证明猜想命题。因此需要构造一个pn阶准素数数目的线性近似函数ωnx,用它及其误差来表示pn阶准素数数目。当然这个函数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实际可称为真值阶梯函数之伴随函数。因为该ωnx在周期两端点、中点的值都与真值相等,真值阶梯函数曲线,就像藤绕树那样缠绕着ωnx直线,除周期端点、中点之外,二者还存在着更多的交叉点。原文证明ωnx相对真值的最大误差小于n。比如说n=4(ω4=35)时,用ω4x计算小于121的素数(注意2、3、5、7暂且不记,但要记
1)数目,其误差不超过4.下面例图(3)是线性近似函数ω3x与真值阶梯函数之关系图:
误差δn(x)界值的证明,是该课题最大难点,有利因素在于δn(x)具有周期性、反对称性,只需研究清楚半个周期即可;不利之处在于δn(x)是由2个锯齿波叠加而成的极复杂函数。好在每个周期上,仅周期端点是这2个波公共的2π相位重叠点(也即2个波峰重叠点)。虽因2个波的幅值相等、其中正波与负波数目也相等,在公共的波峰重叠点之上
负分量平衡、相消为0。但在稍微偏离波峰公共重叠点处,分别以p1δn(x)的正、 、nnnnp2…pn
为周期的这n个周期最短、周期差最小、且幅值同为正1的波,率先走完了各自的第一个周期,纷纷回落到其波谷0点,造成了δn(x)的正分量锐减,而此处绝大多数负波还正在向其波峰值“−1” 靠近,负分量幅值仍较大,所以在波峰重叠点正、负分量平衡的状态、被最大程度地打破了,出现了最大负峰值。由于最大峰值是由n个峰值为1的正波、密集回落造成的,所以最大负峰值的幅度不会大于n。或者说是n个pi的第一个筛点在(1,pn+1)区间内纷纷密集出现,造成了极大的准素数空白区、和因空白区形成的最大负误差。
周期中点,则是2n−1个周期为奇数锯齿波的2π相位重叠点。因此在其邻近区域,也出现了近相位相长叠加,也产生了较大的负误差峰值,但其幅度小于端部。下面的例图(4)、
(5),分别是δ
3(x
)
,δ4(x)的示图,可以看出,阶次越高,其最大负误差峰值便越突出。
例图(4)p3阶全周期上的误差曲线δ3(x)的示图 {为使纵坐标整数化,图上的纵坐标等于30×δ3(x)}
例图(5):p4阶前半周期上的误差曲线δ4(x)的示图 {为使纵坐标整数化,图上纵坐标等于35×δ4(x)}
4.哥德巴赫猜想命题的证明结论.
猜想证明所针对的对象,是大偶数而非小偶数,而大偶数的真实情况是:偶数2a越大,其奇数分割对数目越多。虽然被筛掉的分割对也随2a增大而增多,但其增速远不如基数2
2快。因此大偶数之素分割对,绝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至少有多少的问题!就此而言,猜想命题也并非是一个刁钻的难题,近三个世纪都解决不了、完全是因为定势思维的问题。摆脱了定势思维的禁锢;另辟蹊径;建立起准素数模型;采用了创新的双筛法;证明了准素数线性分布函数计算式ωnx的计算误差之界值,便架起了用连续函数解决该离散数学问题的桥梁,该难题便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用λ(2a)表示2a的素数分割对数目,再用双筛的线性近似函数、减去可能出现的综合误差最大值2n、计算出2a的素数分割对数目下界,则有:
p−2p−2p−2p−1p−2p−2λ(2a)>1⋅...−2n} ⋅{2a⋅⋅⋅...显然,该式右端仅仅是左端λ(2a)的不足近似值,在其右端在计算中,既是一而再、123i−1in123i−1in
再而三地取其不足近似值,而从来不取其过剩近似值,原不等式将始终成立!为了简化运算过程,并使计算结果成为只与2a大小有关,而与中间过程无关的通用表达式,便采用了如下运算技巧:(1)根据i≥3时pi−2≥pi−1,右端正项分子中满足i≥3的pi−2一律用不大于它的pi−1替换、并与分母中的pi−1约分;(2)根据2a与pn关系式:pn≤2a
2λ(2a)>2⋅{pn⋅2⋅p−2n}n222pn4−n
这里,即nn是不大于p的素数个数,上式有三种等价形式: π=(p)π所以,尽管上式右端只是偶数素分割对数目一个很小的不足近似值,但它仍然能够显示:之后,偶数2a就一定会有素分割对“1+1”存在。比如:4
2a=22500=150、pn=149 、n=35时,就有 n
pn35=149 4.25 、λ(2a)=2.25。
π(x)
x→∞数论理论证明,数轴上从左向右素数的密度越来越小,即因此,limnnlim0。p→∞
最终结论是:式(55)证明,足够大的偶数一定有“素数分割对”存在。
【注:本文只是上文的简介,逻辑性更强、更严谨的证明在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