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李昊翰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说、想中理解小动物的语言。 课文中当三个小动物各收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后,对于小猪重点通过它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了它憨厚可爱且略显贪吃的形象;写小牛时,作者只是写出了它的想法,小猴则是寥寥几笔的点出它的具体做法,所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三个小动物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它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去做的?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见过这些动物,对他们的了解都较为详细,所以学生都能较好的揣摩它们的所说所想,同时也较好的开动学生的想象力,畅所欲言的表达心中的想法,小动物的形象也就更加丰满,学生的印象也较为深刻。但是学生的朗读训练较少,应加强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的训练。
2、以土地爷爷为线索贯穿全文。一年以后土地爷爷重返故地,它都会看到那些情景?会想些什么呢?他又会说些什么?进而根据土地爷爷的态度比较小猪、小牛、小猴的性格以及对这三种做法的认可度。如当学生读到“舔了舔嘴唇”“最好吃的”小猪那种贪吃又很可爱的模样立即就会浮现在脑海中,正是因为它的这种憨厚,所以它在处理这袋麦子的时候最先想到
的自然就是吃,看到小牛的做法,土地爷爷点了点头,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找出小牛是如何做的,联系前文的基础上,感知这是怎样的小牛啊!
3、在想象中创新思想。课文结尾,我深情地告诉学生:“大雪纷飞,又要过年了。有一天一个白胡子的老头突然拎着一口袋东西来到你的家里,送给你一袋麦子,你拿到这袋麦子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积极谈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综合三个动物的优点,有的孩子还利用数学中学到的份数,把一袋麦子分成三份,一份像小猪那样美美的享受,一份像小牛那样做个优秀的保管员,最后的一份选择小猴的做法,以试验的方式进行播种,即使试验不能成功,在总结缺失的基础上,保存的那一份还可以再次进行试验。很严谨的思维让我震惊三年级的孩子思考问题以如此全面。
不足之处是讲授这节课是上午的第三节,学生在承受了前两节紧张的学习后,发言不是很积极,但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尚属到位。
2013年9月27日
9、《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李昊翰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说、想中理解小动物的语言。 课文中当三个小动物各收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后,对于小猪重点通过它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了它憨厚可爱且略显贪吃的形象;写小牛时,作者只是写出了它的想法,小猴则是寥寥几笔的点出它的具体做法,所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三个小动物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它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去做的?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见过这些动物,对他们的了解都较为详细,所以学生都能较好的揣摩它们的所说所想,同时也较好的开动学生的想象力,畅所欲言的表达心中的想法,小动物的形象也就更加丰满,学生的印象也较为深刻。但是学生的朗读训练较少,应加强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的训练。
2、以土地爷爷为线索贯穿全文。一年以后土地爷爷重返故地,它都会看到那些情景?会想些什么呢?他又会说些什么?进而根据土地爷爷的态度比较小猪、小牛、小猴的性格以及对这三种做法的认可度。如当学生读到“舔了舔嘴唇”“最好吃的”小猪那种贪吃又很可爱的模样立即就会浮现在脑海中,正是因为它的这种憨厚,所以它在处理这袋麦子的时候最先想到
的自然就是吃,看到小牛的做法,土地爷爷点了点头,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找出小牛是如何做的,联系前文的基础上,感知这是怎样的小牛啊!
3、在想象中创新思想。课文结尾,我深情地告诉学生:“大雪纷飞,又要过年了。有一天一个白胡子的老头突然拎着一口袋东西来到你的家里,送给你一袋麦子,你拿到这袋麦子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积极谈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综合三个动物的优点,有的孩子还利用数学中学到的份数,把一袋麦子分成三份,一份像小猪那样美美的享受,一份像小牛那样做个优秀的保管员,最后的一份选择小猴的做法,以试验的方式进行播种,即使试验不能成功,在总结缺失的基础上,保存的那一份还可以再次进行试验。很严谨的思维让我震惊三年级的孩子思考问题以如此全面。
不足之处是讲授这节课是上午的第三节,学生在承受了前两节紧张的学习后,发言不是很积极,但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尚属到位。
201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