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文言文复习

《治水必躬亲》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一、主要内容: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中心论点:治水必躬亲

二、重要注释:

1. 治水必躬亲: 亲自去做 14.躬历山川: 亲自登山涉水

2.执一: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15. 躬: 亲自

3.泥(nì): 拘泥 16.胼胝: 手脚因劳作而磨出的茧子

4.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18.布袍缓带: 指轻便衣服 穿着

5.盖: 原来(是) 19. 尝: 曾,曾经

6.潴: 水聚集的地方 20.横索: 横行勒索

7.势: (河流的)形势 21.举: 做成

8.相度: 观察和测量 22.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公益,

9.情: 真实情况 23.远: 远离

10.咨询: 访问,征求意见 24.则: 那么

11.穷: 追究到底 25.兴: 成功

12.致: 事理

13.是以: 因此

三、参照事例写出成语,要求加点字意思相同。

事例:泥于掌故 泥古不化

非相度不得其情 审时度势 度德量力 .

非咨询不穷其致 穷根究底 穷追不舍 .

未尝横索一钱 横行霸道 横征暴敛 .

远嫌避怨: 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五、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真实情况 ) 以情动人( 感情;情感 ) 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事理 ) 错落有致( 情趣 )

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亲自 ) 鞠躬尽瘁( 背部 )

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成功 ) 举世闻名( 全 )

六 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认为治水成功必须要避免哪些不良现象?(用原文回答)

“执一,泥于掌故”;“忘意轻信人言”

2.作者认为“事不举”、“水利不兴”的必要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益,远嫌而避怨

3. 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4分)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躬亲

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清廉

4.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治水必躬亲》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一、主要内容: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中心论点:治水必躬亲

二、重要注释:

1. 治水必躬亲: 亲自去做 14.躬历山川: 亲自登山涉水

2.执一: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15. 躬: 亲自

3.泥(nì): 拘泥 16.胼胝: 手脚因劳作而磨出的茧子

4.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18.布袍缓带: 指轻便衣服 穿着

5.盖: 原来(是) 19. 尝: 曾,曾经

6.潴: 水聚集的地方 20.横索: 横行勒索

7.势: (河流的)形势 21.举: 做成

8.相度: 观察和测量 22.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公益,

9.情: 真实情况 23.远: 远离

10.咨询: 访问,征求意见 24.则: 那么

11.穷: 追究到底 25.兴: 成功

12.致: 事理

13.是以: 因此

三、参照事例写出成语,要求加点字意思相同。

事例:泥于掌故 泥古不化

非相度不得其情 审时度势 度德量力 .

非咨询不穷其致 穷根究底 穷追不舍 .

未尝横索一钱 横行霸道 横征暴敛 .

远嫌避怨: 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五、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真实情况 ) 以情动人( 感情;情感 ) 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事理 ) 错落有致( 情趣 )

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亲自 ) 鞠躬尽瘁( 背部 )

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成功 ) 举世闻名( 全 )

六 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认为治水成功必须要避免哪些不良现象?(用原文回答)

“执一,泥于掌故”;“忘意轻信人言”

2.作者认为“事不举”、“水利不兴”的必要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益,远嫌而避怨

3. 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4分)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躬亲

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清廉

4.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相关内容

  • 治水必躬亲钱泳阅读答案
  • (一)(14分)                治水必躬亲      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 ...

  • 治水必躬亲教学案
  • 课题:治水必躬亲 主备人: 课型:新授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4.学习本文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理解治水必躬 ...

  • 治水必躬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 治水必躬亲 第1课时 制作 余向东 一目标导学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 重点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自学质疑 1.填空 <治水必躬亲>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 ...

  • 治水必躬亲教案
  • 治水必躬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 3.情感. ...

  •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
  •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 一.根据原文默写: 1.毅魄归来日, .2.角声满天秋色里,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 , . 3. ,自缘身在最高层.4.谁家新燕啄春泥, . 5.荡胸生层云, .6. ,一览众山小. 7.青树翠蔓, ...

  • 治水必躬亲学案
  • <治水必躬亲> 学案 一.目标导学: 1.导学前测:关于海瑞这个人物,你知道多少?在你的心目中他是怎样一个形象? 2.学习目标: (1)认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了解海瑞其人其事. (2)理解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翻译并能背诵全文,记住重要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二.互动导学: 1.你了解 ...

  • 初中文言文序列及清明假期复习篇目
  • 七上: <古代寓言>二则 <幼时记趣> <三峡> <梦溪笔谈>二则 七下: <赵普>(2009年) <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 <黔之驴> <爱莲说> 八上: <晏子 ...

  •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
  •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 一. 阅读下面几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晏子将使( )楚,楚王闻( )之,谓( )左右( )曰:..... "齐之习( )辞( )者也,今方( )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 左右对( )曰:"为( )其( )来也,臣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