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长度和体积的测量2

§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特殊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1、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米尺各一把、皮卷尺等刻度尺,学生自带各种刻度尺; 2、各种刻度值的量筒、量杯、细线、水(滴几滴红墨水)、形状不规则的

小石块、长方体、学生自带饮料瓶

[教学思路]

(一)长度的测量

1、 列举事例先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测量的方法,

归纳测量的实质,引出长度单位。

2、 通过举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概念,进而介绍常用单位及换

算。

3、 通过多种刻度尺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再通过实例“测课本的长和宽”,归纳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4、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设计。 (二)体积的测量

1、

简单回顾小学已学过的立方体和柱体体积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2、 讨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及换算。 3、 讲清量筒的正确使用。最后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待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厘米、毫米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二、体积的测量 1、 体积的单位:

3363

1米=1000分米=10厘米1升=1000毫升

33

1升=1分米 1毫升=1厘米2、 量筒的使用

第 三 课 时

实验一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练习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器材:

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圆柱体、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 过程:

1、 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

2、 测量物体的长度

(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 (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都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倒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的V2是什么?)

讨论: 1、你会测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吗?试测算下图中树叶的面积,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图略)

2、观察图中所示的实验。(图略)

实验中测出木塞的体积是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

§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特殊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1、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米尺各一把、皮卷尺等刻度尺,学生自带各种刻度尺; 2、各种刻度值的量筒、量杯、细线、水(滴几滴红墨水)、形状不规则的

小石块、长方体、学生自带饮料瓶

[教学思路]

(一)长度的测量

1、 列举事例先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测量的方法,

归纳测量的实质,引出长度单位。

2、 通过举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概念,进而介绍常用单位及换

算。

3、 通过多种刻度尺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再通过实例“测课本的长和宽”,归纳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4、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设计。 (二)体积的测量

1、

简单回顾小学已学过的立方体和柱体体积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2、 讨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及换算。 3、 讲清量筒的正确使用。最后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待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厘米、毫米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二、体积的测量 1、 体积的单位:

3363

1米=1000分米=10厘米1升=1000毫升

33

1升=1分米 1毫升=1厘米2、 量筒的使用

第 三 课 时

实验一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练习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器材:

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圆柱体、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 过程:

1、 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

2、 测量物体的长度

(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 (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都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倒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的V2是什么?)

讨论: 1、你会测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吗?试测算下图中树叶的面积,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图略)

2、观察图中所示的实验。(图略)

实验中测出木塞的体积是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重难点分析 1. 通过&quo ...

  • 2014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 2014学年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你肯定知道牛顿苹果落地的现象吧,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 A. 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2.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 ...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 第一章 复习提纲 第一节 科学并不神秘 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第二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 1. 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2.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 ...

  • 科学(上海牛津版)
  • <科学(上海牛津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教学设计大纲 一.本章内容解析 二.本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三.本章教学安排 1.整体框架结构 2.核心主题概要 3.总体教学目标 4.建议课时安排 5.分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科学 ◆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教学策略 ◆ 学生活 ...

  • 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 班级 姓名 . 班级 姓名 .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 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着世界,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使人类利用和 保护 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也带来了负面的 ...

  •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综合训练题
  •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 .昆虫蜕皮 B .人造卫星飞上天 C .潮起潮落 D .雨后出现了彩虹 2.下列对观察方法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察要有目的 B .观察要有顺序 C .观察要动脑思考 D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 3.实验室 ...

  • 科学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 科学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56分) 1.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小明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留心观察 ,认真思考 C ...

  •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 科学入门 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方法:观察与实验 工具的用途:进行测量,做出准确判断,扩大观察范围 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多少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决定的, ...

  •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
  • 1.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 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