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特殊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1、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米尺各一把、皮卷尺等刻度尺,学生自带各种刻度尺; 2、各种刻度值的量筒、量杯、细线、水(滴几滴红墨水)、形状不规则的
小石块、长方体、学生自带饮料瓶
[教学思路]
(一)长度的测量
1、 列举事例先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测量的方法,
归纳测量的实质,引出长度单位。
2、 通过举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概念,进而介绍常用单位及换
算。
3、 通过多种刻度尺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再通过实例“测课本的长和宽”,归纳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4、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设计。 (二)体积的测量
1、
简单回顾小学已学过的立方体和柱体体积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2、 讨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及换算。 3、 讲清量筒的正确使用。最后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待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厘米、毫米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二、体积的测量 1、 体积的单位:
3363
1米=1000分米=10厘米1升=1000毫升
33
1升=1分米 1毫升=1厘米2、 量筒的使用
第 三 课 时
实验一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练习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器材:
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圆柱体、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 过程:
1、 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
2、 测量物体的长度
(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 (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都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倒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的V2是什么?)
讨论: 1、你会测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吗?试测算下图中树叶的面积,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图略)
2、观察图中所示的实验。(图略)
实验中测出木塞的体积是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
§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特殊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1、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米尺各一把、皮卷尺等刻度尺,学生自带各种刻度尺; 2、各种刻度值的量筒、量杯、细线、水(滴几滴红墨水)、形状不规则的
小石块、长方体、学生自带饮料瓶
[教学思路]
(一)长度的测量
1、 列举事例先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测量的方法,
归纳测量的实质,引出长度单位。
2、 通过举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概念,进而介绍常用单位及换
算。
3、 通过多种刻度尺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再通过实例“测课本的长和宽”,归纳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4、 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设计。 (二)体积的测量
1、
简单回顾小学已学过的立方体和柱体体积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2、 讨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及换算。 3、 讲清量筒的正确使用。最后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待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厘米、毫米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二、体积的测量 1、 体积的单位:
3363
1米=1000分米=10厘米1升=1000毫升
33
1升=1分米 1毫升=1厘米2、 量筒的使用
第 三 课 时
实验一 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练习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器材:
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圆柱体、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 过程:
1、 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
2、 测量物体的长度
(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 (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都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倒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的V2是什么?)
讨论: 1、你会测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吗?试测算下图中树叶的面积,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图略)
2、观察图中所示的实验。(图略)
实验中测出木塞的体积是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