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思想认识加强国防建设

端正思想认识 加强国防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当前,在加强国防建设上。需要克服和纠正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克服和纠正当和平兵的思想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基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提出的一个科学判断。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重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有些同志据此产生了和平麻痹思想,认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在我的服役期内不会打仗”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进而把演习当“戏”演,把“练为战”当成了“练为看”,出现了一些图形式走过场的“花拳绣腿”或中看不中用的应景之作,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军事训练的质量,使国防现代化建设受到了影响。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就要走出对“和平与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理解上的误区,要认识到国防建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仗可以千年不打,但国不可一日无防。国家的生存权、民族的发展权,是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

要根源。超级大国依仗军事实力,奉行单边主义,军事干涉和武装肢解别国的事件时有发生。天下并不太平,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强化时刻准备打仗的意识,砺练军事本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二、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

克服和纠正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当作先后顺序的关系来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国防建设必须也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紧密配合这个大局,而不能妨碍和影响这个大局,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完全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绝不是先后顺序的关系,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军队和国防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不是说国防建设可有可无,也不是说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以后再搞国防建设。邓小平说,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丝毫没有把国防建设当作“局部”而应该忽视的意思。相反,国防建设“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同一层面的主次关系,而不是不同层面之间的主从关系,更不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主从关系具有相对

稳定性,而主次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主次关系的双方相互移位,形成新的主次关系。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来说,和平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不排除暂时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可能性。正如江主席指出的:“我们不仅在战争环境下要重视和加强军队建设,在相对和平时期,同样要重视和加强军队建设。”另外,加强国防建设本身也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强大的国防能够为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的前提下,加强国防建设,惟一的办法是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如果过高地估计国家安全受到的威胁,盲目加大国防投入,就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如果无视威胁的客观存在,放弃国防建设的必要投入,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应该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妥善处理“富国”与“强兵”的关系,全面正确地理解“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内在含义,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三、正确认识拥有“杀手锏”武器装备的作用

坚持国防建设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高技术武器装备是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军要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加快发展,尽快拥有几样克敌制胜的“杀

手锏”。但在发展武器装备的同时,要注意国防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按照“精干、合成、高效”的原则,根据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理顺军队体制编制,压缩军队规模,优化军队结构,改革指挥体制。同时,要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按照我军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突出“五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为“打得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另外,要全面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逐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加大联合作战训练力度,强化联合作战意识,提高部队联合作战能力。要针对我军武器装备短期内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实际,积极探索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立足现有装备克敌制胜的战法,要在战争理论上寻跨越,在更新观念上求突破,在打敌弱点上谋对策,在以劣胜优上想办法,在战法创新上找出路。积极研究探索信息作战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在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同时,着力建立完备的后备力量建设体系、快速战争动员体系和战时指挥控制体系,充分利用蕴藏于群众和专家队伍中的信息技术力量,做好进行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

四、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威力,克服由“恐高症”引发的悲观失望的心态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样式,侦察立体化、战场透明化、火力精确化、打击高效化、机动远

程化、反应快速化、控制自动化、对抗体系化、装备隐形化、防护综合化、保障超强化、后勤高难化等特点越来越突出,高技术武器装备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高技术武器装备只有和训练有素的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战斗力。因此,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仍然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再先进的武器都是由人制造的,最终要形成战斗力仍需要人来操作和使用,训练有素的军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现有的武器装备最大限度的发挥作战效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战胜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当前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军事强国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改变。这就更需要我们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加大训练的科技含量,提高人的科技素质,积极探索和研练破敌的战法,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同时,要认识到高技术武器装备也有致命的弱点或“死穴”。人类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高技术武器装备并不是坚不可摧、攻无不克的,即使常规的“低”技术方法或低技术装备也有用武之地。如卫星侦察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虚假信息的影响和干扰。从我军实践看,上个世纪60年代,二炮部队就曾经采取雷达接力的办法,用电子设备相对落后的萨姆导弹击落了装备有先进电子战设备的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海湾战争中,伊军用常规高炮也击落了一些多国部队的高性能飞机。

1999年3月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在开战第3天就被南联盟的地面火力击落。虽然高技术装备在战争制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我们不能被动适应。悲观失望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用现有装备制敌的“招数”、“绝活”、创新战法,进而占领科技练兵的制高点。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军队采用GPS信号干扰机、石油燃烧等手段,干扰精确制导武器,使美英联军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多次偏离目标,落到科威特、沙特和土耳其境内,甚至还出现了普通轻武器和肩扛式地空导弹先后击落先进的阿帕奇、支奴干直升机的战例。只要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高技术武器的优点和不足,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练兵活动,加强对外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作战特点规律的研究,熟悉其作战方法、手段和技术参数,掌握敌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软肋”、“死穴”,探索破敌的策略、招法和手段,就一定能够提高现有装备的战斗力。

五、正确认识我军已有的战法“优势”,把继承传统与发扬传统结合起来

我军在过去的战争实践里,依靠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战法打败了形形色色的敌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使过去胜敌的经验与时俱进,否则会成为前进的包袱。我军重视“以智取胜”,但要认识到谋略是有

用又有限的。特别是当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处于同时代水平时,谋略能够起到制胜的作用,但当武器装备出现明显的时代差或隔代差时,谋略发挥的作用将受到限制。正如江主席指出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任何敌人。但武器装备落后,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对抗能力不强,夺取战场主动权就比较困难,赢得胜利就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科学,重视武器的作用,要探讨高技术条件下的谋略运用问题。我们要树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由我军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决定的。我军的作战历史也是一部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成功战史。但有人就此把“以劣胜优”当作了作战指导规律来认识,这显然是错误的。就战争本身来说,强胜弱败、优胜劣败才是基本规律,要取得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必须在作战的总体力量上形成优势,要在作战指导思想、作战指导原则、战略战术、部队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等方面形成优势,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在重视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的同时,注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体发展,以我军的总体优势抗击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人多是我国的一大特点,也是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大优势,如果把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聪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办很多人少不能办到的事,甚至可以创造出很多人少难以创造的伟大奇迹。特别是

在冷兵器时代和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的热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也确有非常神奇的功效。但“人多力量大”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真理,当人数多于实际需要时,就肯定不是好办事,而是碍事了。从提高部队战斗力角度讲,更多的是体现在:兵贵精而不在多。当前,裁减数量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普遍做法。美国于1987年开始裁军,到目前其现役兵力已由210多万减至约140万左右,减少约30%,一类预备役人员由约115万减至96万多,减少16%,文职人员也由113万减少到80多万。俄罗斯现役的总兵力也将减少至120万,其他西方国家也有相当程度的削减。当年我军裁减员额100万时,邓小平就指出:“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在高新技术全方位渗透于战斗力诸要素之中的信息时代,战争情况瞬息万变,作战空间加大,仅靠庞大的军队数量而没有质量是无论如何难以打胜仗的。因此,我们必须摈弃“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树立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思想。(摘自《国防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端正思想认识 加强国防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当前,在加强国防建设上。需要克服和纠正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克服和纠正当和平兵的思想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基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提出的一个科学判断。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重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有些同志据此产生了和平麻痹思想,认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在我的服役期内不会打仗”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进而把演习当“戏”演,把“练为战”当成了“练为看”,出现了一些图形式走过场的“花拳绣腿”或中看不中用的应景之作,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军事训练的质量,使国防现代化建设受到了影响。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就要走出对“和平与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理解上的误区,要认识到国防建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仗可以千年不打,但国不可一日无防。国家的生存权、民族的发展权,是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

要根源。超级大国依仗军事实力,奉行单边主义,军事干涉和武装肢解别国的事件时有发生。天下并不太平,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影响我国安全环境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强化时刻准备打仗的意识,砺练军事本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二、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

克服和纠正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当作先后顺序的关系来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国防建设必须也应当“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紧密配合这个大局,而不能妨碍和影响这个大局,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完全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绝不是先后顺序的关系,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军队和国防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不是说国防建设可有可无,也不是说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以后再搞国防建设。邓小平说,强调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丝毫没有把国防建设当作“局部”而应该忽视的意思。相反,国防建设“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同一层面的主次关系,而不是不同层面之间的主从关系,更不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主从关系具有相对

稳定性,而主次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主次关系的双方相互移位,形成新的主次关系。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来说,和平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不排除暂时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可能性。正如江主席指出的:“我们不仅在战争环境下要重视和加强军队建设,在相对和平时期,同样要重视和加强军队建设。”另外,加强国防建设本身也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强大的国防能够为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的前提下,加强国防建设,惟一的办法是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如果过高地估计国家安全受到的威胁,盲目加大国防投入,就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如果无视威胁的客观存在,放弃国防建设的必要投入,也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应该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妥善处理“富国”与“强兵”的关系,全面正确地理解“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内在含义,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三、正确认识拥有“杀手锏”武器装备的作用

坚持国防建设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高技术武器装备是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军要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加快发展,尽快拥有几样克敌制胜的“杀

手锏”。但在发展武器装备的同时,要注意国防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按照“精干、合成、高效”的原则,根据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理顺军队体制编制,压缩军队规模,优化军队结构,改革指挥体制。同时,要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按照我军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突出“五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为“打得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另外,要全面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逐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加大联合作战训练力度,强化联合作战意识,提高部队联合作战能力。要针对我军武器装备短期内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实际,积极探索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立足现有装备克敌制胜的战法,要在战争理论上寻跨越,在更新观念上求突破,在打敌弱点上谋对策,在以劣胜优上想办法,在战法创新上找出路。积极研究探索信息作战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在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同时,着力建立完备的后备力量建设体系、快速战争动员体系和战时指挥控制体系,充分利用蕴藏于群众和专家队伍中的信息技术力量,做好进行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

四、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威力,克服由“恐高症”引发的悲观失望的心态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样式,侦察立体化、战场透明化、火力精确化、打击高效化、机动远

程化、反应快速化、控制自动化、对抗体系化、装备隐形化、防护综合化、保障超强化、后勤高难化等特点越来越突出,高技术武器装备决定战争胜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高技术武器装备只有和训练有素的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战斗力。因此,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仍然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再先进的武器都是由人制造的,最终要形成战斗力仍需要人来操作和使用,训练有素的军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现有的武器装备最大限度的发挥作战效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战胜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当前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军事强国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改变。这就更需要我们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加大训练的科技含量,提高人的科技素质,积极探索和研练破敌的战法,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同时,要认识到高技术武器装备也有致命的弱点或“死穴”。人类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高技术武器装备并不是坚不可摧、攻无不克的,即使常规的“低”技术方法或低技术装备也有用武之地。如卫星侦察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虚假信息的影响和干扰。从我军实践看,上个世纪60年代,二炮部队就曾经采取雷达接力的办法,用电子设备相对落后的萨姆导弹击落了装备有先进电子战设备的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海湾战争中,伊军用常规高炮也击落了一些多国部队的高性能飞机。

1999年3月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在开战第3天就被南联盟的地面火力击落。虽然高技术装备在战争制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我们不能被动适应。悲观失望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用现有装备制敌的“招数”、“绝活”、创新战法,进而占领科技练兵的制高点。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军队采用GPS信号干扰机、石油燃烧等手段,干扰精确制导武器,使美英联军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多次偏离目标,落到科威特、沙特和土耳其境内,甚至还出现了普通轻武器和肩扛式地空导弹先后击落先进的阿帕奇、支奴干直升机的战例。只要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高技术武器的优点和不足,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练兵活动,加强对外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作战特点规律的研究,熟悉其作战方法、手段和技术参数,掌握敌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软肋”、“死穴”,探索破敌的策略、招法和手段,就一定能够提高现有装备的战斗力。

五、正确认识我军已有的战法“优势”,把继承传统与发扬传统结合起来

我军在过去的战争实践里,依靠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战法打败了形形色色的敌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使过去胜敌的经验与时俱进,否则会成为前进的包袱。我军重视“以智取胜”,但要认识到谋略是有

用又有限的。特别是当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处于同时代水平时,谋略能够起到制胜的作用,但当武器装备出现明显的时代差或隔代差时,谋略发挥的作用将受到限制。正如江主席指出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任何敌人。但武器装备落后,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对抗能力不强,夺取战场主动权就比较困难,赢得胜利就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科学,重视武器的作用,要探讨高技术条件下的谋略运用问题。我们要树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由我军的实际状况和未来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决定的。我军的作战历史也是一部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成功战史。但有人就此把“以劣胜优”当作了作战指导规律来认识,这显然是错误的。就战争本身来说,强胜弱败、优胜劣败才是基本规律,要取得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必须在作战的总体力量上形成优势,要在作战指导思想、作战指导原则、战略战术、部队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等方面形成优势,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在重视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的同时,注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体发展,以我军的总体优势抗击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人多是我国的一大特点,也是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大优势,如果把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聪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办很多人少不能办到的事,甚至可以创造出很多人少难以创造的伟大奇迹。特别是

在冷兵器时代和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的热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也确有非常神奇的功效。但“人多力量大”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真理,当人数多于实际需要时,就肯定不是好办事,而是碍事了。从提高部队战斗力角度讲,更多的是体现在:兵贵精而不在多。当前,裁减数量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普遍做法。美国于1987年开始裁军,到目前其现役兵力已由210多万减至约140万左右,减少约30%,一类预备役人员由约115万减至96万多,减少16%,文职人员也由113万减少到80多万。俄罗斯现役的总兵力也将减少至120万,其他西方国家也有相当程度的削减。当年我军裁减员额100万时,邓小平就指出:“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在高新技术全方位渗透于战斗力诸要素之中的信息时代,战争情况瞬息万变,作战空间加大,仅靠庞大的军队数量而没有质量是无论如何难以打胜仗的。因此,我们必须摈弃“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树立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思想。(摘自《国防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相关内容

  • 入党思想汇报之浅谈端正入党动机
  • [入党思想汇报之浅谈端正入党动机] 争取入党,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这是对争取入党的同志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考验,入党思想汇报之浅谈端正入党动机. 1.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前提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入党的内在原因,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一名争取入党的同志, ...

  • 端正思想认识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 端正思想认识 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转变地税系统工作作风,规范执法.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地税部门形象.在巩固去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市局决定今年继续在全系统开展深化作风建设.优化税收服务活动.通过认真学习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 ...

  • 端正入党动机
  • 尊敬的党组织: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每一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若想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加强党性修养. 端正入党动机,也是党课培训时老师所讲授的最后一节内容.入党动机,这是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深思 ...

  • 大学生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 如何端正入党动机范文如下: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在入党的时候我们理应知道我们的入党动机是什么,这是我们入党的前提. 那么什么是入党动机?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 一. 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例如:有些同志 是 ...

  • 党校考试论述题
  • 党校考试材料简答题 2:入党积极分子如何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答: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二,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第三,要自觉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四,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创造一流业绩.第五,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 ...

  • 学校校规建设意见
  • 学校校规建设意见 校规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校规学规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管理水平,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 党课培训体会:思想入党和组织入党
  •  今天台老师给我们上了关于入党动机的党课,听了之后我深受触动,我们不仅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需要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是争取早日入党的首要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克服和纠正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不断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入党 ...

  • 端正入党的动机
  • 端正入党的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即为什么入党.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的经历不尽相同,因而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觉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我们这些要求入党的同学中,每个人的思想动机目的往往是不相同的,同时也存在着正确与 ...

  • 入党动机及对党的认识
  • 入党动机及对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人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具有铁的纪律的政党,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党,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振兴中华.党的事业是全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它要求有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并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