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山走招安路的必然性

论梁山走招安路的必然性

摘要:梁山集团一直以来奉行流寇主义,没有建立根据地,靠打家劫舍来维持生存。但梁山好汉人马越来越多,使经济来源成为生存发展的制约瓶颈。最后迫使领导集团走上招安的道路。从经济角度,梁山接受招安,归顺朝廷,有其必然性,符合大局利益。

关键词:梁山泊;招安;流寇主义;根据地

宋朝时的梁山泊位于济州(今巨野)以北,东平府以南,成月牙形,南北狭长,梁山处于湖中,没有耕地。从王伦时期就养了许多小喽罗,梁山泊自己不从事稼穑、渔牧、服务等生产劳动,吃喝用度从何而来?对外掠夺是唯一途径,积蓄一段时间后,就去打打仗抢劫,为喽罗们提供衣食保障,只有保持收集财物和分配财物的平衡关系,不至于坐吃山空,并且是基本公平分配之后,除去山寨开支还略有盈余,梁山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一、流寇主义策略是梁山生存发展的思想瓶颈

梁山历届头领奉行的是流寇主义,没有像田虎、方腊建立根据地或游击区,更没有发动群众。群众想躲瘟神一样离家逃难,由于梁山下山抢夺财物,梁山附近的道路上没有了经过的商队,梁山四周人烟萧条、土地荒芜、投资环境极端恶劣,成为典型的不宜居住地区,梁山也就断绝了税收来源。唯一的收入就是抢劫,梁山要继续发展,仅靠在梁山附近州府钱粮是不够的,要夺取土地,这才是出路,但是梁山领导层没有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只有走黄巢、李自成的路子,没有稳定的收入,只能坐吃山空,梁山只好选择了招安。

梁山山寨如果从王伦上山算起到宋江招安存在了大约10年,前五六年梁山上的人员都在1000人以下,随着梁山事业的发展,梁山上的人员不断扩大,粮草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粮食的供给保障就会出现断链。坐吃山空,梁山集团要么解体要么招安,别无出路。

二、山寨规模扩大引起的人口激增导致供给失衡

王伦时期梁山是典型的土匪行为,劫货杀人,小打小闹,有财帛的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霸占梁山水泊,通过资金积累,搞了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山寨,修筑了聚义厅和耳房。梁山的人数据柴荣介绍:“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阮小二的估计,则是“聚集了五七百号人”,整体数字相差不大。山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月耗粮食量,每人每天的花销折算成粮食计算,则平均每人每天耗粮二斤,月耗食量为700×2×30=42000斤。它意味着:如果山寨平均每月获得的粮食数量少于这个数,山寨就面临饥荒、内乱、崩溃的危险。由于梁山泊的优越地势,山林湖泊相得益彰,易守难攻,占尽地利,尽管是“打家劫舍,抢掳往来客人”,由于摊子不大,也就700来号人,经济上没有出现瓶颈。

晁盖上山带来了10万生辰纲,梁山的人数没有大的变化,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晁盖又建设三件大事:一、修理山寨 ;二、打造军器,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敌官军;三、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厮杀,梁山从此有了水军。

梁山进行了生产活动:自酝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并鲜鱼,山上自有时新的桃、杏、山枣、柿之类,自养的鸡、猪、鸭等品物。梁山改了规矩:只取金帛财物,不伤害客商性命,将打劫所得的财物,平均分为公私两部分:一半用于山寨的公共事务,赏赐有功喽罗,花钱贿赂官府官吏、接山寨大头领的家小上山居住生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余下的一半财物,又平均分成两半,也就是说,全部财产的1/4,由十一位有交椅的大头领均分;另外的1/4,则由其余的七八百号喽罗平均分配。显然,十一位头领所分得的财产,和七八百名喽罗的一样多,即平均每位头领分得的份额,是每位喽罗的70倍左右。此时是梁山和谐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和谐其持续了2年左右。即使是花荣、秦明等好汉上山后,梁山基本也是和谐发展的。

江州劫法场,宋江上梁山后做了第二把交椅,梁山的人数有了大的发展,经济上有了潜在的危机,领导集团不得不为吃饭奔波,本来

晁盖不赞成攻打祝家庄,宋江以“即日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为理由,晁盖就不好说什么,可见梁山严重缺粮,通过里应外合,外去盟友,第三次打下了祝家庄,从宋江的语言中能推测出梁山攻打祝家庄时的大体人数,宋江推测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打下祝家庄以后,梁山将士把“祝家庄多余粮米,尽数装载上车;金银财赋,犒赏三军众将;其余牛羊骡马等物,将去山中支用。打破祝家庄,得粮五十万石。”在宋朝,1石约有76公斤,那么打破祝家庄,梁山得粮足有7600万斤。以梁山人马吃三年计算,假设每人每天吃1斤,梁山人马大约将近8000人。当时梁山出动6600人马攻打祝家庄,占军队总数的80%以上。

宋江入主梁山第一把交椅后,为了早日把天罡地煞星的传说变成现实,不顾经济上的不配套,盲目快扩大梁山人马,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白虎山、芒山,有的三五百人,有的七八百人,芒山则有三千之众,梁山的发展走向失衡。特别是呼家将的后代呼延灼、关羽的后代关胜的入伙,让梁山补足了军械,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大的提高,梁山攻打曾头市出动军队近2万人,但是随着投降军 的大量增多,梁山人马达到3万人以上,与粮草已经严重失衡,达到军队没有隔夜粮的困境,梁山集团只好下山借粮 ,先后攻打了高唐州、青州、东平府、东昌府和北京大名府,每次破城,梁山都把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装载上车,运往梁山泊贮用。高唐州、青州、东平府、东昌府的粮食够梁山3万人马吃2年,大名府是宋朝的北方重镇,粮食多,梁山人马可以消费1年多。所以梁山从打青州后三年,经常发生经济危机,梁山的领导集团也认清了这个严峻的形势,在五次反围剿中再没有收留降将降兵。宋江、卢俊义清楚的知道,梁山的实力无法夺取大宋的江山,朝廷不允许统治的中心地区有独立王国。长期作山贼草寇又没有经济基础,无法养活大批的人马,梁山的现实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没有吃喝自行解体,而是接受朝廷招安。梁山领导阶层决心找到一条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出路,宋江打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亲自去东京寻求招安路子,终于得到

了朝廷的回应,前两次由于个别好汉没有经济意识,不知道梁山外出借粮的道路越走越窄,附近的东平、东昌等州县已经被劫多次,梁山周围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没有多余的粮食。梁山“借”粮的距离不可能距离太远,远了也运不回粮食(如华州),梁山面临无饭可吃的窘境,坐吃山空让梁山好汉统一了思想(当然也有宋江思想上的狭隘和政治上的原因以及离东京太近宋朝不会坐视不管的原因),最后众人随宋江归属朝廷,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全部的梁山好汉大部分梁山军队都接受了招安,解决了梁山军马的吃饭问题。

招安彻底改变了梁山人马的命运,可见招安符合梁山的大局利益,实现了梁山好汉招安做官的人生价值。但由于宋江的错误决策,招安不彻底,妄图保持梁山的原有建制,受到了朝廷的猜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以悲剧的色彩落下了梁山事业的帷幕。

参考文献

[1]施耐奄. 水浒传.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刘传录. 山东泰安水浒研究会, 1983年.

论梁山走招安路的必然性

摘要:梁山集团一直以来奉行流寇主义,没有建立根据地,靠打家劫舍来维持生存。但梁山好汉人马越来越多,使经济来源成为生存发展的制约瓶颈。最后迫使领导集团走上招安的道路。从经济角度,梁山接受招安,归顺朝廷,有其必然性,符合大局利益。

关键词:梁山泊;招安;流寇主义;根据地

宋朝时的梁山泊位于济州(今巨野)以北,东平府以南,成月牙形,南北狭长,梁山处于湖中,没有耕地。从王伦时期就养了许多小喽罗,梁山泊自己不从事稼穑、渔牧、服务等生产劳动,吃喝用度从何而来?对外掠夺是唯一途径,积蓄一段时间后,就去打打仗抢劫,为喽罗们提供衣食保障,只有保持收集财物和分配财物的平衡关系,不至于坐吃山空,并且是基本公平分配之后,除去山寨开支还略有盈余,梁山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一、流寇主义策略是梁山生存发展的思想瓶颈

梁山历届头领奉行的是流寇主义,没有像田虎、方腊建立根据地或游击区,更没有发动群众。群众想躲瘟神一样离家逃难,由于梁山下山抢夺财物,梁山附近的道路上没有了经过的商队,梁山四周人烟萧条、土地荒芜、投资环境极端恶劣,成为典型的不宜居住地区,梁山也就断绝了税收来源。唯一的收入就是抢劫,梁山要继续发展,仅靠在梁山附近州府钱粮是不够的,要夺取土地,这才是出路,但是梁山领导层没有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只有走黄巢、李自成的路子,没有稳定的收入,只能坐吃山空,梁山只好选择了招安。

梁山山寨如果从王伦上山算起到宋江招安存在了大约10年,前五六年梁山上的人员都在1000人以下,随着梁山事业的发展,梁山上的人员不断扩大,粮草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粮食的供给保障就会出现断链。坐吃山空,梁山集团要么解体要么招安,别无出路。

二、山寨规模扩大引起的人口激增导致供给失衡

王伦时期梁山是典型的土匪行为,劫货杀人,小打小闹,有财帛的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霸占梁山水泊,通过资金积累,搞了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山寨,修筑了聚义厅和耳房。梁山的人数据柴荣介绍:“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阮小二的估计,则是“聚集了五七百号人”,整体数字相差不大。山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月耗粮食量,每人每天的花销折算成粮食计算,则平均每人每天耗粮二斤,月耗食量为700×2×30=42000斤。它意味着:如果山寨平均每月获得的粮食数量少于这个数,山寨就面临饥荒、内乱、崩溃的危险。由于梁山泊的优越地势,山林湖泊相得益彰,易守难攻,占尽地利,尽管是“打家劫舍,抢掳往来客人”,由于摊子不大,也就700来号人,经济上没有出现瓶颈。

晁盖上山带来了10万生辰纲,梁山的人数没有大的变化,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晁盖又建设三件大事:一、修理山寨 ;二、打造军器,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敌官军;三、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厮杀,梁山从此有了水军。

梁山进行了生产活动:自酝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并鲜鱼,山上自有时新的桃、杏、山枣、柿之类,自养的鸡、猪、鸭等品物。梁山改了规矩:只取金帛财物,不伤害客商性命,将打劫所得的财物,平均分为公私两部分:一半用于山寨的公共事务,赏赐有功喽罗,花钱贿赂官府官吏、接山寨大头领的家小上山居住生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余下的一半财物,又平均分成两半,也就是说,全部财产的1/4,由十一位有交椅的大头领均分;另外的1/4,则由其余的七八百号喽罗平均分配。显然,十一位头领所分得的财产,和七八百名喽罗的一样多,即平均每位头领分得的份额,是每位喽罗的70倍左右。此时是梁山和谐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和谐其持续了2年左右。即使是花荣、秦明等好汉上山后,梁山基本也是和谐发展的。

江州劫法场,宋江上梁山后做了第二把交椅,梁山的人数有了大的发展,经济上有了潜在的危机,领导集团不得不为吃饭奔波,本来

晁盖不赞成攻打祝家庄,宋江以“即日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为理由,晁盖就不好说什么,可见梁山严重缺粮,通过里应外合,外去盟友,第三次打下了祝家庄,从宋江的语言中能推测出梁山攻打祝家庄时的大体人数,宋江推测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打下祝家庄以后,梁山将士把“祝家庄多余粮米,尽数装载上车;金银财赋,犒赏三军众将;其余牛羊骡马等物,将去山中支用。打破祝家庄,得粮五十万石。”在宋朝,1石约有76公斤,那么打破祝家庄,梁山得粮足有7600万斤。以梁山人马吃三年计算,假设每人每天吃1斤,梁山人马大约将近8000人。当时梁山出动6600人马攻打祝家庄,占军队总数的80%以上。

宋江入主梁山第一把交椅后,为了早日把天罡地煞星的传说变成现实,不顾经济上的不配套,盲目快扩大梁山人马,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白虎山、芒山,有的三五百人,有的七八百人,芒山则有三千之众,梁山的发展走向失衡。特别是呼家将的后代呼延灼、关羽的后代关胜的入伙,让梁山补足了军械,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大的提高,梁山攻打曾头市出动军队近2万人,但是随着投降军 的大量增多,梁山人马达到3万人以上,与粮草已经严重失衡,达到军队没有隔夜粮的困境,梁山集团只好下山借粮 ,先后攻打了高唐州、青州、东平府、东昌府和北京大名府,每次破城,梁山都把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装载上车,运往梁山泊贮用。高唐州、青州、东平府、东昌府的粮食够梁山3万人马吃2年,大名府是宋朝的北方重镇,粮食多,梁山人马可以消费1年多。所以梁山从打青州后三年,经常发生经济危机,梁山的领导集团也认清了这个严峻的形势,在五次反围剿中再没有收留降将降兵。宋江、卢俊义清楚的知道,梁山的实力无法夺取大宋的江山,朝廷不允许统治的中心地区有独立王国。长期作山贼草寇又没有经济基础,无法养活大批的人马,梁山的现实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没有吃喝自行解体,而是接受朝廷招安。梁山领导阶层决心找到一条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出路,宋江打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亲自去东京寻求招安路子,终于得到

了朝廷的回应,前两次由于个别好汉没有经济意识,不知道梁山外出借粮的道路越走越窄,附近的东平、东昌等州县已经被劫多次,梁山周围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没有多余的粮食。梁山“借”粮的距离不可能距离太远,远了也运不回粮食(如华州),梁山面临无饭可吃的窘境,坐吃山空让梁山好汉统一了思想(当然也有宋江思想上的狭隘和政治上的原因以及离东京太近宋朝不会坐视不管的原因),最后众人随宋江归属朝廷,当下辞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全部的梁山好汉大部分梁山军队都接受了招安,解决了梁山军马的吃饭问题。

招安彻底改变了梁山人马的命运,可见招安符合梁山的大局利益,实现了梁山好汉招安做官的人生价值。但由于宋江的错误决策,招安不彻底,妄图保持梁山的原有建制,受到了朝廷的猜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以悲剧的色彩落下了梁山事业的帷幕。

参考文献

[1]施耐奄. 水浒传.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刘传录. 山东泰安水浒研究会, 1983年.


相关内容

  •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及其历史意义
  • 文史研究 2011年第1朗 论<水浒传>招安结局的必然性及其历史思义 张勇 (阜蒙县职业中专,辽宁阜新) [摘要]由于被逼无奈,水浒英雄们聚叉水泊粱山,以嗜天行澎为旗帜,上演同统治者进行大规模军事对抗,进而表达出"八 方共域.异娃一家"的社会理想.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 ...

  • 水浒_招安问题[1]
  • 论<水浒传>的受招安及悲剧结局 招安是<水浒传>的重要情节之一,它与<水浒>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金圣叹曾对<水浒>进行了腰斩,使之成了"断尾巴的蜻蜓"(鲁迅语).但仍然消除不了招安的痕迹.招安又是表现主题的关键.招安导致的悲惨结局, ...

  • [水浒传]招安的必然性
  • 论<水浒传>招安的必然性 顺其自然 初一十二班 史云翔 提起梁山泊好汉,大家都觉得十分骄傲,对此也感到一丝悲伤.有些人倍感疑惑,为什么行侠仗义的梁山伯好汉们会最终归顺朝廷?为什么勇猛无敌的好汉们会一落千丈? 梁山泊好汉归顺朝廷是大势所趋的.梁山好汉虽然众所周知.风光无限,但主要一点就是兵 ...

  • 论[水浒传]的悲剧意义
  • 作者:佘树声 齐鲁学刊 1999年09期 一."梁山"叛逆群落的悲剧根源 <水浒传>"梁山"的悲剧性内在于"梁山"自身."梁山"叛逆群落是由在上的首领和在下的众英雄两个层面整合而成.故"梁山&quo ...

  • 超精彩读书笔记:[水浒传]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分析
  •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分析 摘要:宋江,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是被世人评论得最为细致也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悲剧人物.作者对宋江其人的塑造充满了矛盾性.复杂性,集中体现了英雄与悲剧人物的对立统一,也是宋江 ...

  •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 话说陈宗善领了诏书,回到府中,收拾起身,多有人来作贺:"太尉此行,一 为国家干事,二为百姓分忧,军民除患.梁山泊以忠义为主,只待朝廷招安,太尉 可着些甜言美语,加意抚恤."正话间,只见太师府干人来请,说道:"太师相邀 太尉说话."陈宗善上轿,直到新宋门大街太师 ...

  • [水浒传]:个人英雄主义的挽歌
  • 摘要:<水浒传>不是英雄主义的颂歌.梁山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梁山必须向外发展才能生存,而防御政策使发展成为不可能:个人英雄主义尽管痛快淋漓,却与作者的价值取向不符.所以,小说中的梁山必然失败. 关键词:<水浒传> 英雄义气终南捷径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民间知识分 ...

  • 从[水浒传]看中国绿林文化的表现特征
  • 从<水浒传>看中国绿林文化的表现特征 (转自:榕树下) 绪论 从<水浒传>这本古典名著可以看出中国绿林事业的文化根源所在.那就是根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绿林豪侠事业与绿林文化思想体系.所谓的绿林文化是种俗文化与雅文化相结合的复杂的文化体系,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形而上的政治利益 ...

  • 新生读后感
  • 新生读后感(一) <新水浒传>已经看完了,和看完<三国>的感觉一样,拍的不错. 对于<水浒>的主旨,应该很多小学生都能够说出来,那就是"官逼民反".这次姑且谈谈这次对于<新水浒传>导演对于<水浒>本身理解的观后感吧. 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