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 邀请访学

先对请柬和请帖做一介绍: 柬,又叫请帖,是为邀请宾客而发出的书面通知.请柬在社会交际中被广泛应用.一些公务活动包括召开较隆重的会议需要请柬:人们在结婚.祝寿.生育或举行其他庆典活动时,为邀请亲友赴宴或与会,也常常需要发请柬给被邀请者.发请柬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表明邀请者的郑重态度,所以请柬在款式和装帧设计上应美观.大方.精致,使被邀请者体味到主人的热情与诚意,感到喜悦和亲切. 现在通行的请柬形式有双柬帖与单柬帖两种:双柬即双帖,将一张纸折成两等分,对折后成长方形:单柬帖即单帖,用一张长方形
<桃花源记>训练案 悉如外人 无论魏晋 来此绝境 妻子邑人 及郡下 ...... 芳草鲜美 屋舍俨然 便扶向路 缘溪行 诣太守 ... 寻病终 鸡犬相闻 咸来问讯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 ....皆叹惋 阡陌交通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后遂无问津者 落英缤纷 .....复延至其家 欣然规往 寻向所志 后遂无问津者 为具言所闻 ..... 豁然开朗 处处志之 落英缤纷 未果 遂迷 ...... 二.选择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
2006-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实词考查汇总表 二.虚词考查情况 2006-2015年虚词考查情况统计表 课本文言实词迁移训练(部分) 属(10年12考)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滕王阁序>) (4)衡少善属文 (<张衡传>) (5)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 ...
高考文言文常用常错实词100例 高考文言文常用常错实词100例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
<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
增分题目组合练(五) 文言文+古诗歌+名篇名句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父复,宣德中进士及第.历官修撰,与刘球善.球上封.. 事,约与俱,复妻劝止之.球诣复邸,邀偕行.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球出叹曰:"彼乃谋及妇人."遂独上奏,竟死.居无何,复亦病死.妻深悔之,每哭辄曰:"早知尔,曷若与刘君偕死."同幼闻母言,即感奋,思成父志.尝入吉安忠节祠,见所祀欧阳修. ...
<桃花源记>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文言文.原是陶渊明<桃花 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 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 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 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 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 ...
中学历史组校本研修活动总结 一.研修背景 1.从高考层面看:文言文历史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是比较常见的试题类型.在每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都会有一定量文言文试题的出现,每年每种卷型至少都有一个以上直接涉及文言文材料的题目的出现,无论在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文言文材料内容或长或短,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 2.从学生层面看:部分学生因为汉语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往往对此类题型感到惧怕.厌烦甚至放弃等消极心理,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这类试题,对此类题型望而生畏,难于读懂材料,难于理解题意,难于组
作者:付维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2011年08期 在人教版九年制初中语文文言课文所包含的词汇中,文言虚词相对较少,意义较为单一.固定,词义较好把握.这样一来,理解实词词义就成了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障碍.这主要是因为词义的引申会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另外,还有假借.转注等用字法的作用以及词义范围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的改变等,这些都增加了词义的复杂性.其实,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规律可循,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下面介绍文言实词含义的几种常见的推断策略,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句
篇一:李若水阅读答案 李若水字清卿①,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 章再上,乃止. 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 必使李侍郎无恙. 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 事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 ...
(12分) 姚敬恒先生事略 姚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杭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杭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①,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②.敬恒对曰:游魂③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 ...
<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年级:初二 课时:一课时 执教人: [课前准备]: 拍手游戏--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举起左手,分别用右手的一个手指.两个手指.三个手指.四个手指.整个右手掌去拍打左手掌,每个动作重复三次.然后左右手互换,重复一遍.(教师启发同学们:有力量的撞击才能有动人的声响,高质量的课堂需要你我他大脑的撞击.明白?)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咱们的合作从一个成语开始,从一个故事开始.(出示幻灯)--"世外桃源".大家知道这个故事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十则>: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汤"(tàng)通"烫",意思是用热水焐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齐"(jì)通剂 <乐羊子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第三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 ...
初中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文言文成语汇编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 ...
<聊斋志异>赏析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和总结 --<聊斋志异> 第一节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 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古典小说发展的总结期.代表这高峰和总结的是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是<聊斋志异>,一部是<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总结,<红楼梦>是古代长篇小说的总结. 唐宋以后,古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文言和白话两途,白话小说以其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贴近 ...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文章内容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
2009年高考语文(山东卷)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裹:包扎,裹粮:出行时携带干粮),遂与大夫期(约定时日)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敲锣.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而退,罢兵而去(离开).士有从原中出者(定语后置句),曰:"原三日即(就)下矣."群臣左右 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姑且)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这样)亡(失去,丢失)吾信(信用)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quo ...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