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离别时说的话
观古人之诗,大多以离别诗最著名。并且有折柳送别的故称,韦应物送李曹时说:“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卢纶送李端时叹:“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司空曙唱:“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杜牧吟:“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欧阳修在洛阳与友人离别时也感叹:“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柳永与欧阳修的心境相同,曾叹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苏轼却构思奇特,蹊径独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人说得
"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为叹为观止."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 ...
送别诗鉴赏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中就已出现,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赡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或"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风•渭阳>).伟大诗人屈原说过:&q ...
<雨霖铃>公开课教学实录 <雨霖铃>公开课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柳永.婉约词派的特征. 2.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结合创作背景,运用想象和讨论法,领悟其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词中的意境.离别之情,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 1.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名句的鉴赏方法 2.学会运用虚实结 ...
相见时难别亦难 --送别诗鉴赏例谈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一.产生背景 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送别诗,首先要从送别诗产生的背景说起,我们以唐代为例. 首先,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 ...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 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 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宋人好词,多是征戍.迁谪.行旅, 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 送别诗的特色.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教学要求 1.把握离别诗风格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 ...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望江南> 单位: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 姓名:高翔飞 日期:2013年9月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望江南> [设计者]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高翔飞 [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10页) [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了解课文涉及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离别诗 专题 [高考回眸] (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 ...
<古代送别诗鉴赏>学案 教学参考 1011 0948 <古代送别诗鉴赏>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送别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把握送别诗抒发的情感与的艺术风格. 学习过程与内容 1.请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初步感知鉴赏的方法: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巳 --送别诗鉴赏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那么,掌握鉴 ...
课例·案例 读古诗话离别 -经典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水富县云富中心学校刘树春 [群诗材料]<赠汪伦><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查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了解古人送别朋友的习俗,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进行交流,落实言语实践,感受阅读古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3.推荐阅读送别主题的其他古诗,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激发其持续阅 ...
1.[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本诗开篇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
内容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杜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意象.而在民间传说中,杜鹃的意象更是频频出现.在这些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中,杜鹃鸟不仅仅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本文将对民间传说中的杜鹃意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杜鹃鸟 民间传说 文化意蕴 杜鹃鸟是一种夏侯鸟,又名布谷鸟.杜宇.子规等.在春末夏初时,在我国许多地方都会听到杜鹃的鸣叫声.在杜鹃鸣声背后有许多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有的和我国人民的农业生产有关,有的带有一定的神话传说色彩,表达一种悲哀的感情,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精粹及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送别诗鉴赏 一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主要寄托的思想感情和常用的艺术手法. 2 熟悉送别诗常见意象. 二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2多媒体 一导语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 "人世死前惟有别" (李商隐)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让我们走进送别诗, ...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式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孔家崖第一小学 陆瑞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 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 ...
古典诗歌的分类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
<望海潮>教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2了解作者,有感情地吟诵本词 3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4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5背诵整首词. [课时重点] 1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2背诵整首词. [课时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质疑法 讨论法 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 ...
浅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发展 作者:孙笑仙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3期 摘 要: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感情与表达内心感受的重要创作形式,它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文人的心境与所处的情境,对送别诗歌各个时期的状况加以整理阐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个时代送别诗歌的创作特色与创作情况. 关键词:送别诗歌 前奏 全盛时期 没落时期 送别是古人吟唱歌咏的主题,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离就很难再相聚,道路坎坷,离别之人也不知道前途如 ...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幻灯1:"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师生听歌) 师:邓丽君深情.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师:对啊!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