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伏尔加河纤夫]

  烈日炎炎的伏尔加河畔,河滩上满是黄沙和些许残留物,映衬出一种悲凉寂寥的气氛。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他们个个都步履沉重,神情怆然地拖着一只无比巨大的商船。纤夫队伍中位于画面最前方的是一位面容憔悴的老者,木讷的面容掩盖不住岁月风蚀的痕迹,空洞无助的眼神更显露出繁重劳动下老者对生活前景的无奈与顺从。老者右边长着浓密胡子的赤脚汉子,是一位典型的俄国中年农民形象。倾角极为夸张的身躯犹如层层重担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用自己仅存的些许力气奋力向前拉着纤绳,眼神中却依然透露出一股倔强的坚毅。队伍最后面的那几位低垂着头颅的纤夫没有任何表情,而画面中最为显眼的反而是处在队伍中间的年轻男孩,他刚刚加入这支纤夫队伍的行列。与周围大多数只顾埋头拉纤的纤夫不同,他试图摆脱身上缠绕的绳索,从紧皱眉头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似乎并不习惯现实中的一切,并不甘心从事这份屈辱的劳动,彰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不满、反叛与奋争。俄国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赤贫境遇和悲惨命运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压抑低沉的《伏尔加河船夫曲》的回声。这就是《伏尔加河纤夫》,俄罗斯美术史上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旷世杰作,也是俄罗斯绘画献给世界美术史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   2004年-2005年,我有幸作为国家公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访学,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亲眼感受《伏尔加河纤夫》这件伟大的作品。之前在画册中也多次见过,但原作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印刷品难以想象的。这件作品创作于1870至1873年,是列宾花了三年时间完成,充分体现了列宾卓越的绘画才能,也是他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19世纪俄国的农奴制造成了帝国的落后、反动和贫困,使得进步知识分子为之奋起抨击现行制度,提出种种改变民族命运的美好设想,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便是当时俄国进步舆论力量的重要代表。俄国知识分子非常可爱,俄国知识分子举世无双,他们是一个具有基督教一东正教派集高度凝集力与人类使命感的社会群体,他们关注社会现实与未来走向,用道德与良知去批判现有的秩序,用责任与使命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他们悲天悯人有史诗般的情怀,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使者和工具,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是东正教和人性在释放着光辉。   公元862年,瓦良格人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一留里克王朝。古罗斯人主要信奉原始的多神教和万物有灵论。由于多神教的宗教特性使得古罗斯民族的信仰体系极为混乱,无法统一人们的思想,难以凝聚人心并形成强有力的民族精神。为了获得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提高国家权力和国家整体的执行力,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统治的俄罗斯正式接受了东正教。东正教的传人将俄罗斯纳入了世界历史的轨道,使俄罗斯人走上了文明之路,加强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拜占庭的封建文化还带来了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对俄罗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决定了整个俄罗斯的历史命运和文化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生活。时至今日,东正教对于现当代俄罗斯的影响仍是无孔不入,全球九成以上的东正教信徒都集中在俄罗斯,其信徒数量在俄罗斯国内不同的信仰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在俄罗斯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被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的二百多年所奉行的藏传佛教还是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文明的高度西化抑或是20世纪苏联强力推行的共产主义无神论体系,以上这些意识形态始终都无法抹去东正教在俄罗斯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它已经成为俄罗斯整体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俄罗斯文化的核心价值,东正教精神早已融入俄罗斯民族的意识之中并决定着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本质属性。强调正统性是东正教的立教之本,它严格遵守古教义、古礼仪和传统宗教规范,不允许做出任何改变并且极少与基督教其他教派交流。东正教注重信仰者个体内心的宗教体验,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与上帝直接交流,也就是要求信徒与上帝进行独立的精神沟通,这种强调个体性信仰体验和独立精神的修道生活使得俄罗斯人大都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及人格独立的优秀品质。由于东正教始终排斥世俗社会中盛行的物质欲望和功利主义,它致力于追求完善的精神生活,反对个体不择手段地侵犯公众利益与普世价值,这就加强了俄罗斯人内心对社会正义的向往和对民间疾苦的怜悯与同情,让人的那颗心一方面柔软善良另一方面有责任与担当。经过了世世代代的漫长修行与发展,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民族精神早已融为一体,可以说,没有东正教的传入,就不会产生出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宾、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理、普希金、索尔仁尼琴等举世公认的大师。就不会产生卓越辉煌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画派,更不会产生俄罗斯1000多年绵亘不绝的灿烂文明。   列宾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极为虔诚的东正教哥萨克家庭中,宗教经典中所提倡的东正教传统美德在他年幼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东正教教义让他领悟到他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培养了他的内心正义、善良及对穷苦大众的悲悯情怀,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艺术道路贯彻始终如一的行动指南。为创作《伏尔加河纤夫》列宾曾多次到伏尔加河畔实地考察,巨大的商船和骨瘦如柴的纤夫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并深深触动了列宾敏感的道德神经和柔软的内心良知,对以纤夫为代表的俄国底层民众的同情油然而生。失去人格尊严的穷苦劳动者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无助,他们所获得的待遇与付出的劳动代价极不对等,这并不是列宾心目中的理想国。伏尔加河――俄国的母亲河,它看到如此现实会做何感想?这一切让列宾对国家、民族、人性都产生了新的价值判断,他内心的良知与责任指使他力图真实描绘俄国社会最下层的劳动大众,把他们的生存现状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也成为了他艺术创作全新的原动力。评论家们之所以认为《伏尔加河纤夫》是列宾整个艺术生涯最伟大的一幅作品,正是因为这幅作品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他内在良知与责任的彰显,也是列宾本人内心虔诚的东正教情结与批判现实主义观念的完美统一,产生了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而直抵观者的内心。正如文艺批评家斯塔索夫所评述的那样:“列宾是同果戈里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们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们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风雨飘摇的俄罗斯社会、贫困交加的俄罗斯民族、黑暗腐朽的统治阶层……就画面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这件作品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堪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是一位具有纯粹的信仰的俄罗斯画家发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第一声呐喊。”纤夫的悲惨命运是整个俄罗斯民众的命运,纤夫的纤绳是捆绑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枷锁,纤夫的形象就像是俄罗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真实存在状态。   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人格是作品的灵魂,文化是人格的灵魂,宗教精神又是文化的灵魂。在俄罗斯文化结构中东正教占据了重要位置,东正教精神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支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大师、产生杰作是理所当然的。

  烈日炎炎的伏尔加河畔,河滩上满是黄沙和些许残留物,映衬出一种悲凉寂寥的气氛。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他们个个都步履沉重,神情怆然地拖着一只无比巨大的商船。纤夫队伍中位于画面最前方的是一位面容憔悴的老者,木讷的面容掩盖不住岁月风蚀的痕迹,空洞无助的眼神更显露出繁重劳动下老者对生活前景的无奈与顺从。老者右边长着浓密胡子的赤脚汉子,是一位典型的俄国中年农民形象。倾角极为夸张的身躯犹如层层重担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用自己仅存的些许力气奋力向前拉着纤绳,眼神中却依然透露出一股倔强的坚毅。队伍最后面的那几位低垂着头颅的纤夫没有任何表情,而画面中最为显眼的反而是处在队伍中间的年轻男孩,他刚刚加入这支纤夫队伍的行列。与周围大多数只顾埋头拉纤的纤夫不同,他试图摆脱身上缠绕的绳索,从紧皱眉头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似乎并不习惯现实中的一切,并不甘心从事这份屈辱的劳动,彰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不满、反叛与奋争。俄国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赤贫境遇和悲惨命运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压抑低沉的《伏尔加河船夫曲》的回声。这就是《伏尔加河纤夫》,俄罗斯美术史上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旷世杰作,也是俄罗斯绘画献给世界美术史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   2004年-2005年,我有幸作为国家公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访学,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亲眼感受《伏尔加河纤夫》这件伟大的作品。之前在画册中也多次见过,但原作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印刷品难以想象的。这件作品创作于1870至1873年,是列宾花了三年时间完成,充分体现了列宾卓越的绘画才能,也是他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19世纪俄国的农奴制造成了帝国的落后、反动和贫困,使得进步知识分子为之奋起抨击现行制度,提出种种改变民族命运的美好设想,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便是当时俄国进步舆论力量的重要代表。俄国知识分子非常可爱,俄国知识分子举世无双,他们是一个具有基督教一东正教派集高度凝集力与人类使命感的社会群体,他们关注社会现实与未来走向,用道德与良知去批判现有的秩序,用责任与使命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他们悲天悯人有史诗般的情怀,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使者和工具,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是东正教和人性在释放着光辉。   公元862年,瓦良格人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一留里克王朝。古罗斯人主要信奉原始的多神教和万物有灵论。由于多神教的宗教特性使得古罗斯民族的信仰体系极为混乱,无法统一人们的思想,难以凝聚人心并形成强有力的民族精神。为了获得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提高国家权力和国家整体的执行力,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统治的俄罗斯正式接受了东正教。东正教的传人将俄罗斯纳入了世界历史的轨道,使俄罗斯人走上了文明之路,加强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拜占庭的封建文化还带来了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对俄罗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决定了整个俄罗斯的历史命运和文化发展道路,彻底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生活。时至今日,东正教对于现当代俄罗斯的影响仍是无孔不入,全球九成以上的东正教信徒都集中在俄罗斯,其信徒数量在俄罗斯国内不同的信仰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在俄罗斯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被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的二百多年所奉行的藏传佛教还是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文明的高度西化抑或是20世纪苏联强力推行的共产主义无神论体系,以上这些意识形态始终都无法抹去东正教在俄罗斯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它已经成为俄罗斯整体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俄罗斯文化的核心价值,东正教精神早已融入俄罗斯民族的意识之中并决定着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本质属性。强调正统性是东正教的立教之本,它严格遵守古教义、古礼仪和传统宗教规范,不允许做出任何改变并且极少与基督教其他教派交流。东正教注重信仰者个体内心的宗教体验,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与上帝直接交流,也就是要求信徒与上帝进行独立的精神沟通,这种强调个体性信仰体验和独立精神的修道生活使得俄罗斯人大都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及人格独立的优秀品质。由于东正教始终排斥世俗社会中盛行的物质欲望和功利主义,它致力于追求完善的精神生活,反对个体不择手段地侵犯公众利益与普世价值,这就加强了俄罗斯人内心对社会正义的向往和对民间疾苦的怜悯与同情,让人的那颗心一方面柔软善良另一方面有责任与担当。经过了世世代代的漫长修行与发展,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民族精神早已融为一体,可以说,没有东正教的传入,就不会产生出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宾、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理、普希金、索尔仁尼琴等举世公认的大师。就不会产生卓越辉煌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画派,更不会产生俄罗斯1000多年绵亘不绝的灿烂文明。   列宾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极为虔诚的东正教哥萨克家庭中,宗教经典中所提倡的东正教传统美德在他年幼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东正教教义让他领悟到他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培养了他的内心正义、善良及对穷苦大众的悲悯情怀,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艺术道路贯彻始终如一的行动指南。为创作《伏尔加河纤夫》列宾曾多次到伏尔加河畔实地考察,巨大的商船和骨瘦如柴的纤夫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并深深触动了列宾敏感的道德神经和柔软的内心良知,对以纤夫为代表的俄国底层民众的同情油然而生。失去人格尊严的穷苦劳动者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无助,他们所获得的待遇与付出的劳动代价极不对等,这并不是列宾心目中的理想国。伏尔加河――俄国的母亲河,它看到如此现实会做何感想?这一切让列宾对国家、民族、人性都产生了新的价值判断,他内心的良知与责任指使他力图真实描绘俄国社会最下层的劳动大众,把他们的生存现状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也成为了他艺术创作全新的原动力。评论家们之所以认为《伏尔加河纤夫》是列宾整个艺术生涯最伟大的一幅作品,正是因为这幅作品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他内在良知与责任的彰显,也是列宾本人内心虔诚的东正教情结与批判现实主义观念的完美统一,产生了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而直抵观者的内心。正如文艺批评家斯塔索夫所评述的那样:“列宾是同果戈里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们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们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风雨飘摇的俄罗斯社会、贫困交加的俄罗斯民族、黑暗腐朽的统治阶层……就画面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这件作品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堪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是一位具有纯粹的信仰的俄罗斯画家发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第一声呐喊。”纤夫的悲惨命运是整个俄罗斯民众的命运,纤夫的纤绳是捆绑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枷锁,纤夫的形象就像是俄罗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真实存在状态。   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人格是作品的灵魂,文化是人格的灵魂,宗教精神又是文化的灵魂。在俄罗斯文化结构中东正教占据了重要位置,东正教精神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支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大师、产生杰作是理所当然的。


相关内容

  • 纤夫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纤    夫 沈天鸿 ⑴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江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的幻觉,那声音,似乎就在我身后,追随着我的脚步,溢满天地-- ⑵长江的确就在我的窗外,仅仅隔着千余米的直线距离.它的水是浑黄的.一年四季,它都挟泥沙而俱下,不过大约二十年前每到冬天的 ...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
  • 关于的赏析 众所周知,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通过对艺术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我经过查阅资料,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做简单的鉴赏: 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 ...

  • 16油画[伏尔加纤夫]
  • 16.油画<伏尔加纤夫> 学习目标 1.认识绘画艺术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2.学习依次.具体.抓住人物个性介绍绘画的方法. 3.了解油画<伏尔加纤夫>的创作背景.具体内容和艺术成就. 知识点精讲 作者 朱伯雄,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51年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即 ...

  • 纤夫阅读训练及答案
  • 篇一:纤夫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先知道拉纤是在读书的时候,<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黄河船夫曲>,现在已记不清是油画还是交响乐了.不过,印象还是有的:雄浑.壮阔.粗犷: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命运的搏斗.于是纤夫的头上就晕出一圈圈五彩的光环,至于纤夫心中 ...

  •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祥案) 中山市板芙镇新联小学 肖力强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 2.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讨论,感受画家对劳动 ...

  •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词
  •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词:"到伏尔加河边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象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 列宾,现实主义油画技巧卓越,深刻的批判精神比法国写实主义绘画更具内涵.俄罗斯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展览画派的卓越代表.他与苏里柯夫标志十九世 ...

  • 远人| 让纤夫还原成纤夫(15.1.22)
  • (俄罗斯)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年) ◎ 远人 据说,俄罗斯写实主义画家列宾在西方艺坛名声有限.但在中国,这名字却家喻户晓.尤其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即使一个不涉足美术的人也十分眼熟. 画中是十一个年龄不等的纤夫费力地在河滩上行走,一条纤绳勒在他们 ...

  • 伏尔加船夫曲音乐教案
  • 课题:<伏尔加船夫曲>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具:多媒体 钢琴 教学目标: 1.掌握音乐进行中的力度变化 2.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和辨别人声类别 3.使学生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当时底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音乐中的力度变化 2.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

  • 油画[伏尔加纤夫]练习
  • 三维航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字词,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自读课文,研读课后习题,交流 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艺术热爱的感情. 课堂追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翌年     褴褛    憨直    羸弱     鞑靼      蓬首垢面 2.     根据下面一则新闻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