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大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和答案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模拟题

语 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10分)

1、“筚路蓝缕,以___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

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

A. 起 B. 乞 C. 启

2、夕阳西下,暮色沉沉,的林海,发生了阵阵的

松涛声。 ( )

A .苍茫 B. 苍莽 C. 沧茫

3、工厂抓生产,既要注意______,也要讲究质量,二者

不可偏废。 ( )

A. 功效 B. 工率 C. 工效

4、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自古道:“吉人自有天_ _。”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 ( )

A. 相 B. 像 C. 象

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他又闲不住了。 ( )

A. 安静 B. 清静 C. 清净

6、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

比如媒体 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

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 )

A. 披露 B. 曝露 C. 透露

7、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__________。

( )

A. 侃侃而谈 B. 夸夸其谈 C. 滔滔不绝

8、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

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______实实在在

的利益。 ( )

A .牟取 B. 谋取 C. 缪取

9、2007年12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

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

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

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

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

A .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1、“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

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

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与此

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

乐道。部分门户网站还开展了“微博小说大赛”。

请以“物价”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

令人回味,并引用或化用一句古诗文,不多于140字。

三、文言文翻译(20分)

12、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

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

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

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

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

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

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

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

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 —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填空、对话与兴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

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

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

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

“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

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 Roman Ingarden,

1893-1970) 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

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

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

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

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

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

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

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

“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

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

- Ceorge Gadamer,1900- )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

读者与文本的 “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

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 “对话”中

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

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

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

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

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

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

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

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

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

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

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

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

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

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

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

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

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

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

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

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

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

“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

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

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

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

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

和特征。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

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

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

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文

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

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

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

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

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

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

的想象才能进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

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

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

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

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

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

去“对话”,去“兴味”。

13、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第二文本、

填空、对话。(6分)

14、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

为什么?请用不多于90字的语言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表

述。(6分)

15、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

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

点?请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

200字。(8分)

五、作文(40分)

16、请以“广告”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CBCAB BABAB

二、

【参考范例】以前,人民币上起先有五十六个民族,再后

来,是四大领袖,再后来,就只有毛爷爷屹立不倒了。同

样的一张纸币,从能供56人花销到只能支撑一个人的生

活,毛爷爷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 啊!

(要求或幽默,或深刻,引用得到,意义表达清晰。)

三、

翻译大义:古代的正统大义是,东西南北只要是舟车能够

到达、人迹所至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然后才能称天子;

德行深厚,恩泽广泛,然后可以称帝;有美德更好的时候,

可以称皇。现在主上的称号十分美好,然而(恩泽威严等)

实际上不出长城。他们(指匈奴)不仅仅是不服从您的统

治,而且大不敬。边境和中原之地常不安宁,(匈奴)就

像伏虎,见机而动,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以前高帝起于平民百姓而震服九州,现在陛下执掌九州却不能震服匈奴,私下里认为陛下不足,而且形势有十分逆反的现象。天子,天下的首脑,是什么?是上位之人。蛮夷,是天下的足,是什么?是下位之人。征令蛮夷,是主上的行为;供贡天子,是臣下的礼仪。足现在反而位居上位,首只能居于下位,是颠倒的形势。天下的形势颠倒。却不能治理,称得上国家有人吗?德行可以向远方施行,威严可以向远方施展,舟车能够到的地方,意图可以实现,而现在只能管制数百里的地方切威严命令不能使人信服,真是使人流涕啊。

13、

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14、

相通之处: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

糊性和不确定性。

15、

答案要点:作品如果能不仅仅是传统四大名著,得分可以高一点儿,各位同学要注意创新,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

第 11 页 共 11 页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模拟题 太阳摘要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模拟题

语 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10分)

1、“筚路蓝缕,以___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

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

A. 起 B. 乞 C. 启

2、夕阳西下,暮色沉沉,的林海,发生了阵阵的

松涛声。 ( )

A .苍茫 B. 苍莽 C. 沧茫

3、工厂抓生产,既要注意______,也要讲究质量,二者

不可偏废。 ( )

A. 功效 B. 工率 C. 工效

4、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自古道:“吉人自有天_ _。”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 ( )

A. 相 B. 像 C. 象

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他又闲不住了。 ( )

A. 安静 B. 清静 C. 清净

6、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

比如媒体 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

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 )

A. 披露 B. 曝露 C. 透露

7、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__________。

( )

A. 侃侃而谈 B. 夸夸其谈 C. 滔滔不绝

8、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

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______实实在在

的利益。 ( )

A .牟取 B. 谋取 C. 缪取

9、2007年12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

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

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

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

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

A .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1、“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

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

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与此

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

乐道。部分门户网站还开展了“微博小说大赛”。

请以“物价”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

令人回味,并引用或化用一句古诗文,不多于140字。

三、文言文翻译(20分)

12、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

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

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

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

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

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

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

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

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

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 —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填空、对话与兴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

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

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

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

“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

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 Roman Ingarden,

1893-1970) 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

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

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

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

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

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

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

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

“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

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

- Ceorge Gadamer,1900- )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

读者与文本的 “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

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 “对话”中

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

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

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

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

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

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

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

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

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

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

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

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

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

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

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

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

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

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

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

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

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

“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

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

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

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

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

和特征。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

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

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

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文

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

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

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

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

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

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

的想象才能进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

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

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

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

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

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

去“对话”,去“兴味”。

13、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第二文本、

填空、对话。(6分)

14、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

为什么?请用不多于90字的语言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表

述。(6分)

15、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

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

点?请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

200字。(8分)

五、作文(40分)

16、请以“广告”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CBCAB BABAB

二、

【参考范例】以前,人民币上起先有五十六个民族,再后

来,是四大领袖,再后来,就只有毛爷爷屹立不倒了。同

样的一张纸币,从能供56人花销到只能支撑一个人的生

活,毛爷爷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 啊!

(要求或幽默,或深刻,引用得到,意义表达清晰。)

三、

翻译大义:古代的正统大义是,东西南北只要是舟车能够

到达、人迹所至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然后才能称天子;

德行深厚,恩泽广泛,然后可以称帝;有美德更好的时候,

可以称皇。现在主上的称号十分美好,然而(恩泽威严等)

实际上不出长城。他们(指匈奴)不仅仅是不服从您的统

治,而且大不敬。边境和中原之地常不安宁,(匈奴)就

像伏虎,见机而动,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以前高帝起于平民百姓而震服九州,现在陛下执掌九州却不能震服匈奴,私下里认为陛下不足,而且形势有十分逆反的现象。天子,天下的首脑,是什么?是上位之人。蛮夷,是天下的足,是什么?是下位之人。征令蛮夷,是主上的行为;供贡天子,是臣下的礼仪。足现在反而位居上位,首只能居于下位,是颠倒的形势。天下的形势颠倒。却不能治理,称得上国家有人吗?德行可以向远方施行,威严可以向远方施展,舟车能够到的地方,意图可以实现,而现在只能管制数百里的地方切威严命令不能使人信服,真是使人流涕啊。

13、

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14、

相通之处: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

糊性和不确定性。

15、

答案要点:作品如果能不仅仅是传统四大名著,得分可以高一点儿,各位同学要注意创新,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

第 11 页 共 11 页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模拟题 太阳摘要


相关内容

  • 自主招生命题
  • 2011年"北约"13校联考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16 10:22:05 一.选择正确的或者最好的表达形式(10分) 1.为维护语言的纯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______成语. A 篡改 B 窜改 C 纂改 2.大家推举在学界______的朱德熙先 ...

  • 山西2012年高考政策四大变革
  • 山西:2012年高考政策四大变革 来源:山西晚报 2011年12月20日 11:08 12月19日下午,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省2012年高考政策新变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网上评卷.网上填报志愿和扩大高职单独招生规模等四项改革.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我省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调整为 ...

  • 自招试题用北大状元编笑话 考生:想掀桌子
  • 2013-03-17 21:15:38 来源: 青岛早报(青岛) 有112人参与 题目的要求是让学生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一段150字的笑话,一名考生表示,看到这个题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我编了半小时都编不出来,最后憋了个,觉得10万个人能有一个人被冷到就不错了.& ...

  • ★2011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全国卷)-高考试题真题
  • ★2011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全国卷)-高考试题真题 用户名 密码 加入VIP 会员好评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全部考试 中国高考门户网站 报名时间-成绩查询-培训课程 高考 报名查分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考试辅导 保过培训 网址大全 高考热点: 2011高考报名 | 高考志愿填报 | ...

  • 自主招生面试必看 完全分析 祝你成功
  • 问题要避开,经验要借鉴?? --名校招办主任出高招 最近,有媒体报道<自主招生要来了高考生想方设法为自己贴金>,讲述了很多高考生把自主招生作为自己进入名牌高校的捷径,考生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获得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资格.现实中,自主招生的帷幕马上就要拉开,对这项考试,是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适 ...

  • 洛阳市高三二练作文导写
  • 原文地址:洛阳市高三二练作文导写作者:城郊李卫全 [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2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题目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有这样的题目: 文学和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请谈一下你心目中的陶行知. 请谈一下方舟子与韩寒之争的社会意义. 如何 ...

  • 2012高考相关信息整理
  • 湖北省2012年高考相关信息整理 湖北省2012年高考改革的四大变化 2011年湖北高校的录取分数线 2012高考考试日期 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武汉教科院给四月调考"号脉"(长江商报) 四月调考试卷部分学科解析(金报) 湖北省:2012年高考改革四大变化 2 ...

  • 张千帆 高考招生不公平
  •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实习记者 孙璐 记者 张蕾 最后更新:2012-07-25 16:01:43 标签 张千帆 高考招生 录取分数线 地域歧视 打印 小 字体 大 2011年,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河南为1.87,北京为52.5 ...

  • 教育的主要矛盾究竟在哪里
  • 教育的主要矛盾究竟在哪里(2009-06-25 08:57:28) 标签:杂谈  分类:时论酷评 推荐语:朋友良平有篇妙文,炮轰当今的高考制度,分析得极为精准和到位,推荐给各位博友一阅. 目前教育界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高考制度的设计-- 炮轰中国"高考制度" 邓良平  发表于&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