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知识过关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精髓 ,是民族的 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 井冈山
精神 、 延安精神 、 长征精神 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发展中形成了 两
弹一星精神 、 载人航天精神 精神,工人阶级形成的 大庆精神 和 孟泰精神 ,和面对灾难,
全国人民形成的 九八抗洪精神 都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在今天 要大力抗震救灾精
神,因为它是我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 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精神动力 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和困难的 不竭力量之源
2、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的内容 。
3、中华文化具有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特点,中华文明回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是 文化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4、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主要原因是 自然环境的差异 ,文化传播的基础、文化发
展的动力是 文化的多样性 ,
5、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民族精神 。民族的根是 民族文化 ,民族的魂是 民族精神
7、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8、我国的科技国情是科技水平低, 自主创新 能力差,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
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必须 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
力 能力,要提高这一能力首先要提高 教育创新能力 能力。创建 创新型社会 社会。
6、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教育 ,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 发展科技和教
育 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所以,国家要保障
公民 受教育权 权,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把教育摆在 优先发展战略 地位,
我们中学生则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 受教育 的义务,培养自己的 创新
精神和 实践 能力。
7、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 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推进改革
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8、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教育是民族振兴的 基石 ,是 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 的基础,是
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的重要力量。
10、在科技和教育发展商,我们分别要树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的思想
11、我们要树立 人力资源 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推进 人才强国 战略。
1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 经济和科技实力 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 教育和人才 的竞争。
1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它包括 思想道德建设 和
教育科学文化 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能为现代化建
设提供 精神动力 和 思想保证 ;后者是先进文化的 基础 工程,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智力支持 。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的根本、首要的要求和保证是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加强先
进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诚实守信 ,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原则是 集体主义 ,为了提高
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自觉履行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
基本国情基础知识过关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是1978年召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 上来, 邓小平 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 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是 改革开放
2、 改革首先在 农村 展开,既是改革的内容,也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改革在城市的主要内容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开放首先在
地区推行。 先后设立了 深圳、汕头、珠海、厦门 等四个经济特区,并逐步形成 全方位 对外开放
的格局。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除此之外,我国的基本国策还有 一国两制 、 计划生育 、 保护环境 、 节约资源
3、 改革开放的地位是 强国之路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 强大动力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由之路 .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必然选择 ,这要是我国要坚定不移坚持的 对外开放的基本
国策 ,为此,我们要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始终把 独立自
主 、 自力更生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 对内搞活 和 对外开放 结合起来,为现代化建设
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在贯彻这一国策是,既要积极 敞开国门 又要维护 自身安全 ,既要借鉴、
吸收 一切先进的东西 又要抵制 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 所
有 国家开放,是 政治 、 经济 、 文化 等各方面的开放。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了 改革开放 ,集中力量进行 经济建设 ,国力日益强大,国
际地位日益提高,一个 和平合作负责任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6、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决定这一国情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低 另外,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 还不完善也是决定这一国情的重要因素。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算起,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结束,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一任务是由
我国 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8、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客观依据是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根本出发点是 全国各族
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的核心内容是 一个中学两个基本点 ,即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 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从现代化 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依靠力量是 全国各族人民 ,
领导力量是 中国共产党
9、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四项基本原则 ,它的内容是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 , 人民民主专政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 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
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就必须处理好 改革发展和稳定 的关系,把握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的大局。
11、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闭关自守 ,为此,我们要坚持
对外开放 的基本国策。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和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始终高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我们已经达到的总体小康具有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的特点,因此在党的 十六大
上确立了 全面小康 的目标,到 2020 年, 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 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的美好画卷。
17、,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的社会,奏响和谐社会的交响乐, 各级党委和政府 负有重大责任,同时需要脚踏实
地的 艰苦奋斗 和 全体人民的参与 的共同参与
18、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基础知识过关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与这一
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我国的分配制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由 基本国情 和 社会性质 决定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 公有制
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
3、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解决人民的 温饱 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 小
康 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收入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 ,
基本实现现代化,到那时,我国将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国家。
4、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唱主角的是 公有制 经济,它包括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和 混合所有制经
济 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国民经济的主体是 公有制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 , 对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增
强我国的 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具有关键性 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6、集体经济是 公有制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 主体作用 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7、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和 外资 经济。
8、我国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分别是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和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共同富裕 。它要求我们在分配中,既要提倡 奉献精神 精神,又要落实 分
配制度 政策;既要反对 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 收入差距悬殊 。
10、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那就是要鼓励一部分人或地区通过诚实劳动 和 合法经意 先富起来,并通
过 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为了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富裕,党和政府就
采取了 西部大开放 战略。 为了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采取了 社会主义新浓村建设
9、我们社会要确立 劳动 、 资本 、 技术 和 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原则,让 尊重知识 、 尊重劳动 、 尊重人才 、 尊重创造 蔚然成风。
10、 改革开放 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日趋 多样化 ,消费水平 不断提高 ,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不再
限于 基本需要满足 的满足,二是更加注重提升 生活品质 ,追求 文明健康科学 的生活方式。
12、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是 学会理财 。学会合理消费,首先要理性消费,其次要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
品,即追求 绿色消费 消费,另外,还要注重 适度消费 ,不要超过家庭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13、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 计划 市场 两种,其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市场 。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有 经济 法律 和具有迅速、直接特点 行政 手段,以弥补市场调节存在的 滞后、盲目、自发 的弱点。
16、我国不同地区之间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
遵循 因地制宜 原则。通过区域合作和交流能达到 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的目的。东西部之
间交流和合作如 西气东输 工程和 西电东送 工程,南北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南水北调 工程都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
17、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市场经济规律 ,它发挥 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作用,看得见
的手是 政府 它发挥 宏观调控 的作用
18、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
展。
19、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遵循的前提是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基础知识过关
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洲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建
立了 欧盟 ,它是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政治经济集团 (性质)的组织,它的前身是 欧
洲共同体 ,他的建立有益于世界相 多极化 方向发展。
2、 和平和发展 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造成和平问题
没有解决的原因除了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还有 恐怖主
义力量 的增长 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威胁而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
3、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 的关系问题,又称 南北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历
史原因是 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根本原因是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
4、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多极化世界共同指定世界规则的地方就是 联合国 , 成立于 1945 年, 它的宗旨是 维
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在 维护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
解决地区冲突 和 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也是它的 创始国
国,具有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地位,这一地位是在 1971年 年恢复的。
6、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数量大 、 人口素质不高 ;对此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计
划生育 、 发展教育 。此外,我国还遭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这指的是 人口老
龄化 问题,对此应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体系 。
10、我国自然资源 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存在的问题
表现为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 、 时空分布不平衡 , 自然资源
质量低 。为解决资源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开源节流 , 在此过程中, 科学技术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依靠它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解决资源区域
性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跨区域调配 ,如为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修建了 南水北调 工程,为
解决东部的资源问题,修建了 西气东输 工 程。
1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 和 荒漠化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 废水
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对此我国把 保护环境 列为基本国策,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治理 的方针,决不能重蹈西方国家 先污染后治理 的覆辙。
13、在PRED 问题 是 人口、资源、环境、 发展 问题的简称, 这一系列问题中的, 核心问题是 人
口 , 实质是 发展 , 必须实施 可持续发展 战略。
14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既 公平性 共同性 、 持续性 原则。中
国的 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如在农业方面正在建设 生态农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 人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 关系,而处理这一关系的关键是 提高人口素质 另外还要树立 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 向 集约型 转变。
1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必须实施 资源节约型
和 环境友好型 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 生产那发展、生活浮云、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 生态 文明建设。
16、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是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目的是 控制人口素两,提高人口素
质 ,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降低人口出生率
17、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 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
,人类面对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应该留下
的深层反思是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8、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防护林工程是 沙尘暴 问题。
1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
一、“核心”(中心) 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中国共产党
4、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 人民当家作主
5、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分别是: 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6、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7、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
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 经济建设
9、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有法必依
10、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
11、 时代精神的核心 是: 改革创新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二、“根本”类: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低
2、我国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呢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宪法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8、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宪法
9、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宪法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共同富裕
11、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和根本的要求是: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
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公民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教育
15、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6、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当今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是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8、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三、“最”字类:
1、 国家处于困难时期 ,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2、 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最高理想是: 实现共产主义
5、 中国改革最早从 农村 开始,对外开放最早从 沿海 推行
6、中国迄今为止展开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7、解决中国资源区域性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 跨区域调配
8、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联合国
9、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式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是: 欧盟
10、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是: 世界贸易组织
11、中国外交活动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力。最活跃的时期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2、被称为“世界失态工程之最”的是: 三北防护林工程
13、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14、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教育
15、社会主义民主最好的体现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现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国务院
18、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最高人民法院
19、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是: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四、“基本”类:
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的基本路线是: 略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5、党和国家为完成祖国统一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多,素质低
8、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 自然资源
10、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五、 “原则”类:
1、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3、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共同富裕
六、基础类
1、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 思想基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一个中国
3、“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一个中国
4、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础是: 工农联盟
5、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
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
7、 各地区文化传播的基础(动力)是: 文化多样性
8、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是: 经济发展
9、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 物质文明
10、 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和科学
11、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四项基本原则
13、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
七、“重点”“重要”类:
1、 做好环境保护的重点在: 生态遭到破坏和环境遭到污染 之前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3、 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4、绿色消费的重点: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5、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变化: 单一公有制想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 提高人口素质
7、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开源节流
8、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9、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依法行政
八、“起点”(第一、开始、首要) :
1、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 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小康”一词,最早出自: 诗经
3、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首先提出的是: 邓小平
4、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上海国际组织
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降低人口出生率
6、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经济建设
九、其他
(1)“目的”、类:
1、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目的是 保障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发展两岸关系的最终目的是 为两岸人民谋福祉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 实现共同富裕
(2)“决定”类:
1、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力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基本国情和社会性决定的。 质
3、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挥着那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由 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 决定的
(3)、“数字”类:
1、 四个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
2、 五个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一国两制 、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两个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4、 四个方面的建设: 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5、 四个文明是: 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4)、“要求”类:
1、 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3、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 见课本77
4、 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标志”类: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1956 ,三大改造完成
2、冷战结束的标志: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1999,澳门回归
5、联合国诞生的标志是 1945,联合国宪章生效
(6)、“关键”(转折点)类: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提高人口素质
3、PRED 的关键因素是: 人口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发展
5、依法治国的关键是: 执法必严
(7)“方针”类:
1、中国防治环境污染的方针是: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
(8)“前提”类
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有法可依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前提是: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3、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稳定
4、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是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知识过关
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精髓 ,是民族的 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 井冈山
精神 、 延安精神 、 长征精神 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发展中形成了 两
弹一星精神 、 载人航天精神 精神,工人阶级形成的 大庆精神 和 孟泰精神 ,和面对灾难,
全国人民形成的 九八抗洪精神 都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在今天 要大力抗震救灾精
神,因为它是我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 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精神动力 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和困难的 不竭力量之源
2、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的内容 。
3、中华文化具有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特点,中华文明回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是 文化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4、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主要原因是 自然环境的差异 ,文化传播的基础、文化发
展的动力是 文化的多样性 ,
5、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民族精神 。民族的根是 民族文化 ,民族的魂是 民族精神
7、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8、我国的科技国情是科技水平低, 自主创新 能力差,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
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必须 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
力 能力,要提高这一能力首先要提高 教育创新能力 能力。创建 创新型社会 社会。
6、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教育 ,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 发展科技和教
育 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所以,国家要保障
公民 受教育权 权,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把教育摆在 优先发展战略 地位,
我们中学生则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 受教育 的义务,培养自己的 创新
精神和 实践 能力。
7、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 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推进改革
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8、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教育是民族振兴的 基石 ,是 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 的基础,是
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的重要力量。
10、在科技和教育发展商,我们分别要树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的思想
11、我们要树立 人力资源 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推进 人才强国 战略。
1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 经济和科技实力 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 教育和人才 的竞争。
1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它包括 思想道德建设 和
教育科学文化 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能为现代化建
设提供 精神动力 和 思想保证 ;后者是先进文化的 基础 工程,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
智力支持 。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的根本、首要的要求和保证是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加强先
进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诚实守信 ,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原则是 集体主义 ,为了提高
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自觉履行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规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
基本国情基础知识过关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是1978年召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 上来, 邓小平 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 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是 改革开放
2、 改革首先在 农村 展开,既是改革的内容,也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 改革在城市的主要内容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开放首先在
地区推行。 先后设立了 深圳、汕头、珠海、厦门 等四个经济特区,并逐步形成 全方位 对外开放
的格局。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除此之外,我国的基本国策还有 一国两制 、 计划生育 、 保护环境 、 节约资源
3、 改革开放的地位是 强国之路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 强大动力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由之路 .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必然选择 ,这要是我国要坚定不移坚持的 对外开放的基本
国策 ,为此,我们要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始终把 独立自
主 、 自力更生 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 对内搞活 和 对外开放 结合起来,为现代化建设
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在贯彻这一国策是,既要积极 敞开国门 又要维护 自身安全 ,既要借鉴、
吸收 一切先进的东西 又要抵制 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 所
有 国家开放,是 政治 、 经济 、 文化 等各方面的开放。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了 改革开放 ,集中力量进行 经济建设 ,国力日益强大,国
际地位日益提高,一个 和平合作负责任 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6、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决定这一国情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低 另外,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 还不完善也是决定这一国情的重要因素。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算起,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结束,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一任务是由
我国 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8、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客观依据是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根本出发点是 全国各族
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的核心内容是 一个中学两个基本点 ,即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 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从现代化 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依靠力量是 全国各族人民 ,
领导力量是 中国共产党
9、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四项基本原则 ,它的内容是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 , 人民民主专政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 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
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就必须处理好 改革发展和稳定 的关系,把握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的大局。
11、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闭关自守 ,为此,我们要坚持
对外开放 的基本国策。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和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始终高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我们已经达到的总体小康具有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的特点,因此在党的 十六大
上确立了 全面小康 的目标,到 2020 年, 我们的社会将会出现 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的美好画卷。
17、,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的社会,奏响和谐社会的交响乐, 各级党委和政府 负有重大责任,同时需要脚踏实
地的 艰苦奋斗 和 全体人民的参与 的共同参与
18、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基础知识过关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与这一
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我国的分配制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是由 基本国情 和 社会性质 决定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 公有制
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
3、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解决人民的 温饱 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 小
康 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收入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 ,
基本实现现代化,到那时,我国将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国家。
4、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唱主角的是 公有制 经济,它包括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和 混合所有制经
济 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国民经济的主体是 公有制 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有经济 , 对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增
强我国的 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具有关键性 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6、集体经济是 公有制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 主体作用 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7、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和 外资 经济。
8、我国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分别是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和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共同富裕 。它要求我们在分配中,既要提倡 奉献精神 精神,又要落实 分
配制度 政策;既要反对 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 收入差距悬殊 。
10、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那就是要鼓励一部分人或地区通过诚实劳动 和 合法经意 先富起来,并通
过 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为了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富裕,党和政府就
采取了 西部大开放 战略。 为了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采取了 社会主义新浓村建设
9、我们社会要确立 劳动 、 资本 、 技术 和 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
原则,让 尊重知识 、 尊重劳动 、 尊重人才 、 尊重创造 蔚然成风。
10、 改革开放 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日趋 多样化 ,消费水平 不断提高 ,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不再
限于 基本需要满足 的满足,二是更加注重提升 生活品质 ,追求 文明健康科学 的生活方式。
12、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是 学会理财 。学会合理消费,首先要理性消费,其次要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
品,即追求 绿色消费 消费,另外,还要注重 适度消费 ,不要超过家庭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13、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有 计划 市场 两种,其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市场 。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有 经济 法律 和具有迅速、直接特点 行政 手段,以弥补市场调节存在的 滞后、盲目、自发 的弱点。
16、我国不同地区之间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发展区域经济时必须
遵循 因地制宜 原则。通过区域合作和交流能达到 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的目的。东西部之
间交流和合作如 西气东输 工程和 西电东送 工程,南北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南水北调 工程都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
17、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市场经济规律 ,它发挥 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作用,看得见
的手是 政府 它发挥 宏观调控 的作用
18、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
展。
19、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遵循的前提是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基础知识过关
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洲加快了一体化的进程,建
立了 欧盟 ,它是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 政治经济集团 (性质)的组织,它的前身是 欧
洲共同体 ,他的建立有益于世界相 多极化 方向发展。
2、 和平和发展 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造成和平问题
没有解决的原因除了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还有 恐怖主
义力量 的增长 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威胁而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
3、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 的关系问题,又称 南北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历
史原因是 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根本原因是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
4、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多极化世界共同指定世界规则的地方就是 联合国 , 成立于 1945 年, 它的宗旨是 维
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在 维护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
解决地区冲突 和 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也是它的 创始国
国,具有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地位,这一地位是在 1971年 年恢复的。
6、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数量大 、 人口素质不高 ;对此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计
划生育 、 发展教育 。此外,我国还遭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这指的是 人口老
龄化 问题,对此应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体系 。
10、我国自然资源 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存在的问题
表现为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 、 时空分布不平衡 , 自然资源
质量低 。为解决资源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开源节流 , 在此过程中, 科学技术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依靠它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解决资源区域
性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跨区域调配 ,如为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修建了 南水北调 工程,为
解决东部的资源问题,修建了 西气东输 工 程。
1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 和 荒漠化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 废水
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对此我国把 保护环境 列为基本国策,坚持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治理 的方针,决不能重蹈西方国家 先污染后治理 的覆辙。
13、在PRED 问题 是 人口、资源、环境、 发展 问题的简称, 这一系列问题中的, 核心问题是 人
口 , 实质是 发展 , 必须实施 可持续发展 战略。
14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既 公平性 共同性 、 持续性 原则。中
国的 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如在农业方面正在建设 生态农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 人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 关系,而处理这一关系的关键是 提高人口素质 另外还要树立 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 向 集约型 转变。
15、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必须实施 资源节约型
和 环境友好型 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 生产那发展、生活浮云、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 生态 文明建设。
16、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是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目的是 控制人口素两,提高人口素
质 ,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降低人口出生率
17、人类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 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
,人类面对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应该留下
的深层反思是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8、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防护林工程是 沙尘暴 问题。
1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
一、“核心”(中心) 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中国共产党
4、 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 人民当家作主
5、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分别是: 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6、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7、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
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 经济建设
9、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有法必依
10、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
11、 时代精神的核心 是: 改革创新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二、“根本”类: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低
2、我国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呢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宪法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8、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宪法
9、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宪法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共同富裕
11、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和根本的要求是: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
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公民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教育
15、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6、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当今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是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8、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三、“最”字类:
1、 国家处于困难时期 ,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2、 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最高理想是: 实现共产主义
5、 中国改革最早从 农村 开始,对外开放最早从 沿海 推行
6、中国迄今为止展开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7、解决中国资源区域性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 跨区域调配
8、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联合国
9、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式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是: 欧盟
10、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是: 世界贸易组织
11、中国外交活动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力。最活跃的时期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2、被称为“世界失态工程之最”的是: 三北防护林工程
13、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14、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 教育
15、社会主义民主最好的体现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现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国务院
18、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最高人民法院
19、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是: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四、“基本”类:
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的基本路线是: 略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5、党和国家为完成祖国统一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多,素质低
8、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 自然资源
10、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五、 “原则”类:
1、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3、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共同富裕
六、基础类
1、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 思想基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一个中国
3、“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一个中国
4、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础是: 工农联盟
5、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
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
7、 各地区文化传播的基础(动力)是: 文化多样性
8、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是: 经济发展
9、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 物质文明
10、 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和科学
11、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四项基本原则
13、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
七、“重点”“重要”类:
1、 做好环境保护的重点在: 生态遭到破坏和环境遭到污染 之前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3、 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4、绿色消费的重点: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5、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变化: 单一公有制想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 提高人口素质
7、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开源节流
8、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9、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依法行政
八、“起点”(第一、开始、首要) :
1、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 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小康”一词,最早出自: 诗经
3、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首先提出的是: 邓小平
4、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上海国际组织
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降低人口出生率
6、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经济建设
九、其他
(1)“目的”、类:
1、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目的是 保障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发展两岸关系的最终目的是 为两岸人民谋福祉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 实现共同富裕
(2)“决定”类:
1、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力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基本国情和社会性决定的。 质
3、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 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挥着那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由 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 决定的
(3)、“数字”类:
1、 四个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
2、 五个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一国两制 、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两个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4、 四个方面的建设: 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5、 四个文明是: 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4)、“要求”类:
1、 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3、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 见课本77
4、 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标志”类: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1956 ,三大改造完成
2、冷战结束的标志: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1999,澳门回归
5、联合国诞生的标志是 1945,联合国宪章生效
(6)、“关键”(转折点)类: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提高人口素质
3、PRED 的关键因素是: 人口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发展
5、依法治国的关键是: 执法必严
(7)“方针”类:
1、中国防治环境污染的方针是: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
(8)“前提”类
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有法可依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前提是: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3、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稳定
4、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是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