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请扶贫开发资金发展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申请扶贫开发资金科技扶贫农户发展

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申请扶贫开发资金科技扶贫

农户发展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宁陵县扶贫办

承办单位: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胡业勇

技术依托单位:宁陵县畜牧局

申报时间: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第一章 项目总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振兴农村经济是各级政府工作中的中心工作,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拉大农业产业链条,是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基础,是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

畜牧养殖业是大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养殖业在宁陵县乃至豫东平原发展较快,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养殖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更符合宁陵县实际。畜牧业是宁陵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短、平、快项目,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有了好的转机。宁陵县委、县政府提出:科技兴牧、资金帮牧,大力扶牧政策,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养殖业发展作文章,广大农民素有养殖习惯,且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强品种改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是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以龙头带农户、以公司帮农户的运作模式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良好选择。

本报告对该项目建设依据、背景条件及必要性、结合国家及各级政府有关产业政策、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对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地址、实施规划方案、工艺流程、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等方面做了综合分析,为该项目决策,提供了

可靠可行的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项目区域

宁陵县地处黄河故道两侧,属黄准地区,大沙河纵贯全县,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1061个自然村,13.22万户,农业人口55.6万人。工业欠发达,以农业发展为主要产业,宁陵县是小麦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农业资源比较丰富,饲草饲料比较充足,畜牧业发展较快,是槐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生猪养殖基地。

宁陵县属豫东平原,地处东径115°15’至115°30’,北纬34°14’至34°37’,南北长37.5公里,东西宽18.5公里。地形地貌是:地势平坦,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度为五千分之一左右,海拔高度50.5-60.3米之间。可分为黄河故道高滩地、北河洼地、槽形洼地和缓冲泛滥平原地貌类型。

水文:全县河流准河水系,有大沙河、洮河、古宋河、陈两河、废黄河、清水河六条骨干河流穿越县境,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

土壤:全县均为潮土类,分为黄潮土、褐土化潮土、碱化潮土和盐化潮土四个亚类,七个土属,二十四个土种。

气候资源:属温暖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全年可照实数4430.7小时,实照时数为2220.3小时。无霜期平均212天,历年平均降水量662.2毫米,县境内降雨量差异不大,但年际间分布不均。

全县土地面积79267公顷,农田耕地57856公顷,点总土地面积的73%;果园面积4537公顷,占5.7%。本县作物的复种指数为118%。近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带动了畜牧业发展,2009年牧业产值达到11.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随着饲养管理和医疗防疫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与普及,更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养羊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效益高,适应平原农业经济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比较宽松,经济发展速度继续加快,人均GDP将突破1000美元,这将出现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尤其是由收益增长拉动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粮食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肉、蛋、奶等营养高的畜产品代替,高蛋白的羊肉倍受人们欢迎,社会需求量较大,供求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所以发展畜牧业对解决供求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宁陵经济快速稳固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宁陵县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业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方便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饲料资源优势。县境内有两个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和商丘市皮革制业有限公司。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生猪10万头,牛1万头,羊5万只;商丘市皮革制业有限公司,年

加工牛皮10万张,羊皮30万张。养殖业发展与畜牧龙头加工结成稳固的产业链条,产销一条龙、一体化。市场需求量大,产业结构合理,大力发展养殖业,可减轻内加工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原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长畜牧业生产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产、企业增效、牧业发展、农民增收、强县富民的目的。

养殖产生的消耗废料粪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和各种微量无素,是任何无机肥料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施入土壤,不仅使作物稳产高产、减少化学合成肥料的资金投入,而且可保持土壤结构。粪便也可通过沼气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是可为养殖企业提出能源,二是也可解决粪便污染,符合“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实现生态环保养殖。

宁陵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意见”规定:对达到一定养殖规模,符合节能减排养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的养殖企业预以优惠政策扶持,能源使用等方面预以优先优惠安排。

方便的地理位置,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饲料资源,稳定的产业链条,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可行性条件。

第五章 项目条件与行业分析

一、项目条件

1.项目区距离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较近,区域内县乡级公路交织成网,交通条件便利,有利于畜产品集散。

2.项目区是农业区,盛产小麦、玉米,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作物秸杆是牛羊养殖的主要饲草,玉米是生猪饲养的主要能量饲料,足够的饲草饲料可供养殖业发展。

3、项目区地势平坦,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周围无矿区,没有工业污染,是发展养殖的理想场所。

4.项目区内高低压线路畅通、供电正常,没有线路障碍,能够保证养殖用电。

5.项目区农户素有养殖习惯,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

二、行业分析及市场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对肉食的要求数量越来越大,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肉品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无公害畜产品和绿色畜产品倍受青睐。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型畜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各国对畜产品进口都设立了“技术壁垒”,发展无公害养殖,生产优质畜产品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闯入国际市场,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加出口创汇,国际市场缺口较大,不存在任何风险,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畜牧业产值和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连年增长。牧业产值连续20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牧业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其贡献份额已由“六五”期间的34%上升到“七五”期间的41.3%,“八五”期间达到45%。我国继

1985年禽蛋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后,1990年以来又成为世界产肉第一大国,畜牧业的地位显著提高,已由家庭副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行业。

我国畜牧业生产已完成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折,进入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历史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显著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畜牧养殖业生产畜产品加工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畜牧养殖肉类生产与消费将保持持续稳步发展的态势。据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全国人均收入将在现有水平上提高一倍。畜产品消费平均每年递增3%-5%,畜牧养殖业将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我国将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深化改革方面推进畜牧养殖和肉类行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两大根本性转变。使畜产品高质量、高品位走入国内外市场。

第六章 项目单位基本概况

一、地理环境优势

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宁陵县南部华堡乡境内,宁柘公路两侧,距商丘市中心45公里,距陇海铁路32.5公里,距310国道32公里,距连霍高速公路2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畜产品集散。距离村庄500米以上,周围是庄稼,空气清晰,周边无矿区,地下水源清洁无污染,是发展养殖的理想场所。

二、公司概况

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属私营独资企业,始建于1998年,2004年进行了扩建。公司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羊舍面积0.7万平方米,仓库和饲料加工车间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种羊场一个,商品羊场三个,饲料加工场一个。总投资1320万元。羊存栏总量达到3120只,其中:种羊300只,商品羊2820只。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职工40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人,饲养管理人员23人。公司长期技术依托单位是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宁陵县畜牧局,专家教授定期到公司开展技术培训。公司建筑设计、布局结构合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严格分开,生态效益良好。企业设有防疫治疗室、消毒室、配料室及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健全了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消毒、治疗等各项制度,取得了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牧防疫合格证》。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肉羊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肉羊兽药使用、饲料使用、饲养管理准则等行业标准。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效益明显,多次受到国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商丘市政府列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龙头示范企业”称号,是市级龙头企业。

目前,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十分良好,但对整体而言,本公司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如产量在现状下再增加2倍,也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故公司扩建迫在眉捷。故而已通过多方专家论证,公司极慎重全盘考虑,

下决心扩建规模,扩建规模按照扩大一倍的生产量,带动农户500户,计划羊存栏总量达到2万只。

第七章 项目建设内容

一、计划扩建规模

1、其中:种羊500只,带动农户500户;

羊存栏量达到1万只。

2、扩建内容

(1)、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2)、土地租用:在原自有60亩地的基础上,基本不增租土地,即可完成扩建用地。

二、项目建设规划

计划建设羊舍2000平方米,饲料加工房100平方米,管理用房100平方米,一年内带动农户500户,公司帮助农户发展肉羊生产解决肉羊来源。

第八章 扩建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扩建投资规模

项目扩建需总投资200万元,其中:

1、建筑投资 2200㎡×300元/㎡=66万元;

2、设备投资10万元;

3、辅助设施建设10万元;

4、种羊购置14万元;

5、解决农户发展资金1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申请省扶贫科技项目资金100万元;

2、单位自筹80万元;

3、帮助集资20万元。

资金使用见附表:

第九章 生产技术路线

1、商品羊生产路线

(1)、该项目符合国家支持“三农”政策和重点扶持的产业政策,产品定位准确,产品销售对路,与当地的农业产业链条相适应。

(2)、该项目实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

(3)、该项目技术路线明确,工艺流程简单,医疗防疫条件齐全。 (4)、适合当地的资源情况。

(5)、当地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固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

第十章 成本与利润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商品羊饲养成本及利润分析

年存栏羊2万只,出栏羊达到1万只。每只羊饲养成本为300元,年饲养成本300万元;销售收入按每只500元计算,1万只应收入500万元,利润为500-300=200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周边县、乡、村带动农户发展养殖户,支持养羊户500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年出栏肉羊增加15000只,实现利润195万元。社会效益显著。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粪污处理实现无害化,应用养殖新技术,减少粪污排放,通过建沼气和生态养殖技术,解决污染问题,通过生物发酵,挖掘生物潜能,降低养殖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强度,节约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生态效益良好。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公司成立项目协调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成立项目执行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方案设计和项目建设;成立专家技术组,负责项目的技术引进、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参与项目的规划;成立资金管理组,负责资金使用,建立专帐,确保专款专用。

二、饲养管理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对养殖户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饲养品种、统一免疫程序、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兽药供应、统一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措施、统一产品销售。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合理布局,优化品种,调整结构,增加科技含量。

三、技术培训

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县畜牧局聘请专家教授和高级兽医师到公司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养殖技术、免疫程序、疫病防治、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等,提高饲养人员素质和养殖户饲养技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第十二章 结论

畜牧养殖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目标。畜牧养殖业是宁陵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支

柱产业。多年来农民素以养殖增加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宁陵县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有规模较大的省、市级畜牧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畜牧养殖业前景可观,市场广阔。

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技术力量较强,结构布局合理,职工素质较高。且项目区内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达到了“三通”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抵抗风险能力较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振兴农村经济的需要,是促进宁陵经济长足稳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此项目可行,建议予以扶持。

资金概算表

计量单位 万元

关于申请扶贫开发资金科技扶贫农户发展

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申请扶贫开发资金科技扶贫

农户发展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宁陵县扶贫办

承办单位: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胡业勇

技术依托单位:宁陵县畜牧局

申报时间: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第一章 项目总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振兴农村经济是各级政府工作中的中心工作,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拉大农业产业链条,是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基础,是实现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

畜牧养殖业是大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养殖业在宁陵县乃至豫东平原发展较快,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养殖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更符合宁陵县实际。畜牧业是宁陵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短、平、快项目,农民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有了好的转机。宁陵县委、县政府提出:科技兴牧、资金帮牧,大力扶牧政策,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养殖业发展作文章,广大农民素有养殖习惯,且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强品种改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是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以龙头带农户、以公司帮农户的运作模式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良好选择。

本报告对该项目建设依据、背景条件及必要性、结合国家及各级政府有关产业政策、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对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地址、实施规划方案、工艺流程、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等方面做了综合分析,为该项目决策,提供了

可靠可行的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项目区域

宁陵县地处黄河故道两侧,属黄准地区,大沙河纵贯全县,辖14个乡(镇),364个行政村,1061个自然村,13.22万户,农业人口55.6万人。工业欠发达,以农业发展为主要产业,宁陵县是小麦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农业资源比较丰富,饲草饲料比较充足,畜牧业发展较快,是槐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生猪养殖基地。

宁陵县属豫东平原,地处东径115°15’至115°30’,北纬34°14’至34°37’,南北长37.5公里,东西宽18.5公里。地形地貌是:地势平坦,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度为五千分之一左右,海拔高度50.5-60.3米之间。可分为黄河故道高滩地、北河洼地、槽形洼地和缓冲泛滥平原地貌类型。

水文:全县河流准河水系,有大沙河、洮河、古宋河、陈两河、废黄河、清水河六条骨干河流穿越县境,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

土壤:全县均为潮土类,分为黄潮土、褐土化潮土、碱化潮土和盐化潮土四个亚类,七个土属,二十四个土种。

气候资源:属温暖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全年可照实数4430.7小时,实照时数为2220.3小时。无霜期平均212天,历年平均降水量662.2毫米,县境内降雨量差异不大,但年际间分布不均。

全县土地面积79267公顷,农田耕地57856公顷,点总土地面积的73%;果园面积4537公顷,占5.7%。本县作物的复种指数为118%。近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带动了畜牧业发展,2009年牧业产值达到11.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随着饲养管理和医疗防疫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与普及,更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养羊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效益高,适应平原农业经济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比较宽松,经济发展速度继续加快,人均GDP将突破1000美元,这将出现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尤其是由收益增长拉动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粮食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肉、蛋、奶等营养高的畜产品代替,高蛋白的羊肉倍受人们欢迎,社会需求量较大,供求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所以发展畜牧业对解决供求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宁陵经济快速稳固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宁陵县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业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方便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饲料资源优势。县境内有两个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和商丘市皮革制业有限公司。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生猪10万头,牛1万头,羊5万只;商丘市皮革制业有限公司,年

加工牛皮10万张,羊皮30万张。养殖业发展与畜牧龙头加工结成稳固的产业链条,产销一条龙、一体化。市场需求量大,产业结构合理,大力发展养殖业,可减轻内加工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原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拉长畜牧业生产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产、企业增效、牧业发展、农民增收、强县富民的目的。

养殖产生的消耗废料粪便,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和各种微量无素,是任何无机肥料所不能替代的,通过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后施入土壤,不仅使作物稳产高产、减少化学合成肥料的资金投入,而且可保持土壤结构。粪便也可通过沼气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一是可为养殖企业提出能源,二是也可解决粪便污染,符合“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实现生态环保养殖。

宁陵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意见”规定:对达到一定养殖规模,符合节能减排养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的养殖企业预以优惠政策扶持,能源使用等方面预以优先优惠安排。

方便的地理位置,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饲料资源,稳定的产业链条,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可行性条件。

第五章 项目条件与行业分析

一、项目条件

1.项目区距离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较近,区域内县乡级公路交织成网,交通条件便利,有利于畜产品集散。

2.项目区是农业区,盛产小麦、玉米,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作物秸杆是牛羊养殖的主要饲草,玉米是生猪饲养的主要能量饲料,足够的饲草饲料可供养殖业发展。

3、项目区地势平坦,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周围无矿区,没有工业污染,是发展养殖的理想场所。

4.项目区内高低压线路畅通、供电正常,没有线路障碍,能够保证养殖用电。

5.项目区农户素有养殖习惯,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

二、行业分析及市场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调整,对肉食的要求数量越来越大,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肉品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无公害畜产品和绿色畜产品倍受青睐。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型畜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各国对畜产品进口都设立了“技术壁垒”,发展无公害养殖,生产优质畜产品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闯入国际市场,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加出口创汇,国际市场缺口较大,不存在任何风险,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畜牧业产值和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连年增长。牧业产值连续20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牧业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其贡献份额已由“六五”期间的34%上升到“七五”期间的41.3%,“八五”期间达到45%。我国继

1985年禽蛋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后,1990年以来又成为世界产肉第一大国,畜牧业的地位显著提高,已由家庭副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行业。

我国畜牧业生产已完成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折,进入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历史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显著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迈进,畜牧养殖业生产畜产品加工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畜牧养殖肉类生产与消费将保持持续稳步发展的态势。据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全国人均收入将在现有水平上提高一倍。畜产品消费平均每年递增3%-5%,畜牧养殖业将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我国将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深化改革方面推进畜牧养殖和肉类行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两大根本性转变。使畜产品高质量、高品位走入国内外市场。

第六章 项目单位基本概况

一、地理环境优势

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宁陵县南部华堡乡境内,宁柘公路两侧,距商丘市中心45公里,距陇海铁路32.5公里,距310国道32公里,距连霍高速公路2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畜产品集散。距离村庄500米以上,周围是庄稼,空气清晰,周边无矿区,地下水源清洁无污染,是发展养殖的理想场所。

二、公司概况

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属私营独资企业,始建于1998年,2004年进行了扩建。公司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羊舍面积0.7万平方米,仓库和饲料加工车间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种羊场一个,商品羊场三个,饲料加工场一个。总投资1320万元。羊存栏总量达到3120只,其中:种羊300只,商品羊2820只。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职工40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人,饲养管理人员23人。公司长期技术依托单位是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宁陵县畜牧局,专家教授定期到公司开展技术培训。公司建筑设计、布局结构合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严格分开,生态效益良好。企业设有防疫治疗室、消毒室、配料室及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健全了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消毒、治疗等各项制度,取得了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动牧防疫合格证》。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肉羊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肉羊兽药使用、饲料使用、饲养管理准则等行业标准。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效益明显,多次受到国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商丘市政府列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龙头示范企业”称号,是市级龙头企业。

目前,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十分良好,但对整体而言,本公司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如产量在现状下再增加2倍,也难以满足市场需要,故公司扩建迫在眉捷。故而已通过多方专家论证,公司极慎重全盘考虑,

下决心扩建规模,扩建规模按照扩大一倍的生产量,带动农户500户,计划羊存栏总量达到2万只。

第七章 项目建设内容

一、计划扩建规模

1、其中:种羊500只,带动农户500户;

羊存栏量达到1万只。

2、扩建内容

(1)、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2)、土地租用:在原自有60亩地的基础上,基本不增租土地,即可完成扩建用地。

二、项目建设规划

计划建设羊舍2000平方米,饲料加工房100平方米,管理用房100平方米,一年内带动农户500户,公司帮助农户发展肉羊生产解决肉羊来源。

第八章 扩建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扩建投资规模

项目扩建需总投资200万元,其中:

1、建筑投资 2200㎡×300元/㎡=66万元;

2、设备投资10万元;

3、辅助设施建设10万元;

4、种羊购置14万元;

5、解决农户发展资金1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申请省扶贫科技项目资金100万元;

2、单位自筹80万元;

3、帮助集资20万元。

资金使用见附表:

第九章 生产技术路线

1、商品羊生产路线

(1)、该项目符合国家支持“三农”政策和重点扶持的产业政策,产品定位准确,产品销售对路,与当地的农业产业链条相适应。

(2)、该项目实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

(3)、该项目技术路线明确,工艺流程简单,医疗防疫条件齐全。 (4)、适合当地的资源情况。

(5)、当地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固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

第十章 成本与利润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商品羊饲养成本及利润分析

年存栏羊2万只,出栏羊达到1万只。每只羊饲养成本为300元,年饲养成本300万元;销售收入按每只500元计算,1万只应收入500万元,利润为500-300=200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周边县、乡、村带动农户发展养殖户,支持养羊户500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年出栏肉羊增加15000只,实现利润195万元。社会效益显著。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粪污处理实现无害化,应用养殖新技术,减少粪污排放,通过建沼气和生态养殖技术,解决污染问题,通过生物发酵,挖掘生物潜能,降低养殖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强度,节约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生态效益良好。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公司成立项目协调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成立项目执行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方案设计和项目建设;成立专家技术组,负责项目的技术引进、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参与项目的规划;成立资金管理组,负责资金使用,建立专帐,确保专款专用。

二、饲养管理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对养殖户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饲养品种、统一免疫程序、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兽药供应、统一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措施、统一产品销售。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合理布局,优化品种,调整结构,增加科技含量。

三、技术培训

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县畜牧局聘请专家教授和高级兽医师到公司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养殖技术、免疫程序、疫病防治、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等,提高饲养人员素质和养殖户饲养技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第十二章 结论

畜牧养殖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目标。畜牧养殖业是宁陵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支

柱产业。多年来农民素以养殖增加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宁陵县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有规模较大的省、市级畜牧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畜牧养殖业前景可观,市场广阔。

宁陵县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技术力量较强,结构布局合理,职工素质较高。且项目区内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达到了“三通”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抵抗风险能力较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振兴农村经济的需要,是促进宁陵经济长足稳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此项目可行,建议予以扶持。

资金概算表

计量单位 万元


相关内容

  • 生猪养殖可行性报告 (1)
  • 生猪繁育产业化扶贫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五日 生猪繁育养殖产业化扶贫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鸿泰生猪繁育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三.项目主管部门:纳雍县 四.项目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车祥林 所有制形式:合伙企 ...

  • [精品]关于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及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
  • 关于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及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创新扶贫模式,加强项目监管,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按照河北省扶贫办.河北省财政厅<关于扶贫开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实施办法(试行)>(冀扶办联201410号) 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 ...

  • 扶贫贴息贷款项目推荐与认定
  • 一.事项名称 扶贫贴息贷款项目推荐与认定 二.审批依据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发 [2008]29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 ...

  • 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 关于社会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在云南召开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推动我市社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办于10月13日至19日,由办公室分管领导带队,组织相关县(市.区)扶贫办人员共9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到阆中.南部.西充.仪陇.营山和嘉陵等7个县(市.区 ...

  •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 最新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2015年5月上旬,青岛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赴莱西市对青岛市农村扶贫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实地察看了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村.沟西村和车格庄村的扶贫工作情况,听取了青岛市农委.莱西市和日庄镇有关情况汇报,并和驻村市人大代表.村干部进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基层情况和群众的实际困难.委 ...

  • 县政府扶贫到户调研报告
  • 扶贫到户是实施《湖北农村扶贫条例》,完善与农村扶贫制度相衔接的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惠农政策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它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市场行为,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民间行为,还有贫困农户的主体行为,各种行为交织在一起。如何将各方力量、各类扶持资金项目等扶贫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 ...

  • 关于建立仲坪村黄牛养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总说明 (一)项目一般概况 1.项目名称:仲坪村黄牛繁育饲养 2.建场地址:石门镇仲坪村 3.项目负责人:任南洙 4.技术依托单位:安图县畜牧总站 (二) 仲坪村基本概况 仲坪村位于石门镇的北部.全村总户231户,总人口880,现有耕地327公顷(水田40公顷,旱田287公顷),林草地资源丰富. ...

  • 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基本情况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类型: 3.项目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点: 5.项目建设单位: 6.项目建设规模: 7.项目建设年限: 二.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江公司是由自然人联合投资,在江苏省县境内新组建的一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现 ...

  •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南漳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南漳县畜牧特产局 1.1.3.建设单位及法人:共7个.其中: ①南漳县天添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闫国军: ②南漳县昌海畜牧良种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