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2 摘 要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外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呼声,人民币升值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平衡贸易顺差,但同时会对出口企业和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只有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和对我国经济生活各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才能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风险,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利弊 对策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走势 (一)汇率制度 我国1994年以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2004年实行事实上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2005进行了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7月至今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二)汇率走势 伴随着不同的汇率制度,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也大不相同,1979年到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1994年到2005年,基本稳定在8左右,2005年随着汇率改革,人民币几乎处于升值阶段。 二、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局面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大量的出口,巨额的贸易顺差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就业的增多,但同时也导致了国内资源大量流失,环境恶化,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战,人民币升值将会提高我国产品的价格,虽然会对出口有抑制作用,但一方面促进资源在全球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减少了贸易摩擦。 2.抑制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期间,本币升值是避免恶性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国内的产品价格不会受到影响,而进口产品因为汇率下降而价格下降,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价格下降,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因此在我国目前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无疑是抑制通胀的一剂药方。 3.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人民币国际购买力提高,国内对进口产品的消费支付能力增强,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出国人员的成本,同时可以缓解国内需求紧张局面。 4.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我国商品的主要竞争优势是其低廉的市场价格,人民币升值使这一竞争优势不再显著,迫使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企业挤出国际市场,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加强管理、不断创新,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金融的冲击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不完善,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脆弱,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巨大,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人民币升值会加剧金融市场风险,制造资产泡沫。如果在放开资本市场之前,政府不加强金融监管系统的建设,国内商业银行将受其害。 2.基础产业、传统出口商品的发展受到冲击 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和产业的出口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价格,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性。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将失去价格竞争力,这会影响传统产品及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将受到进口农产品低价格的强烈竞争。 3.国内总需求受到抑制,加剧就业问题 净出口对我国总需求的拉动作用一直很大。目前我国消费率较低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使总需求必定受到抑制。另外,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抑制,就业问题将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越来越突出,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4.外汇储备缩水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美元资产,其中又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为主。由于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因此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与美元的大幅贬值就使国家的外汇储备损失巨大。巨额的外汇储备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而缩水,从而使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积累的成果受到侵蚀和剥夺。 5.“广场协议 ”的启示 如果放任人民币的升值,从日本泡沫经济的惨痛教训中,我们就可以嗅到我们经济的未来: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而这一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综合以上的博弈分析,在这场汇率战中,我们要做好多方准备才能取得胜利。 (一)政府层面 1.进一步明确中国的汇率政策,密切关注外资动向 现阶段人民币单方面升值的预期,必然会吸引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政府应当密切关注外资的流向,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汇率政策还要注意与其他政策配合使用 汇率政策由于牵涉面广,容易受限,需要与其他政策配合使用:如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消费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升经济效率和内生增长动力;继续加大进口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便利“走出去”投资和居民购汇用汇等。 3.加快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进程 人民币虽然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自由的使用,如中国周边东南亚国家,而且很受欢迎。逐步推进人民币成为硬通货,符合我国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4.继续扩大内需,走内需发展型道路 汇率会受到国际的许多因素制约,国内需求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我国国内需求有很大的发掘潜力。 另外还应注意,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防范对企业和金融体系的过大冲击。 (二)企业层面 汇率改革对出口长久来看,影响较大,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出口企业必须做好应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准备,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也是一个警醒,企业应尽早发展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线,避免过度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而形成的产品价格优势。企业的经营者对于将来汇率的风险都应当有足够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健康而有序的轨道上得以前行。 四、结语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问题涉及国际经济、政治以及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平衡等许多问题。汇率制度的稳定和在此基础上的适度改革是必须的。只有汇率最终上升至市场认可的真实汇率,中国的有限的资源秉赋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与分配,产业结构才可能得到实质性调整,中国经济才可能如凤凰涅�浴火重生。 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内需的不断增加,国力的日趋强盛,人民币最终将会成为独立的、根据市场自由浮动的硬通货。 参考文献: [1]谭晓芬.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演讲稿). [2]林淼.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浅析.现代商业.2010(26). [3]张新.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与对策.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9). [4]王宇新.美国为何狠催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家.2010(07). [5]郭建川.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北方经济.2007(20). [6]屠佳琦,蒋捷.浅析人民币升值.当代经济(下半月).008(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2 摘 要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外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呼声,人民币升值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平衡贸易顺差,但同时会对出口企业和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只有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和对我国经济生活各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才能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风险,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利弊 对策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走势 (一)汇率制度 我国1994年以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2004年实行事实上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2005进行了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7月至今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二)汇率走势 伴随着不同的汇率制度,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也大不相同,1979年到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1994年到2005年,基本稳定在8左右,2005年随着汇率改革,人民币几乎处于升值阶段。 二、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局面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大量的出口,巨额的贸易顺差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就业的增多,但同时也导致了国内资源大量流失,环境恶化,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战,人民币升值将会提高我国产品的价格,虽然会对出口有抑制作用,但一方面促进资源在全球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减少了贸易摩擦。 2.抑制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期间,本币升值是避免恶性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人民币升值条件下,国内的产品价格不会受到影响,而进口产品因为汇率下降而价格下降,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价格下降,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因此在我国目前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无疑是抑制通胀的一剂药方。 3.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人民币国际购买力提高,国内对进口产品的消费支付能力增强,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出国人员的成本,同时可以缓解国内需求紧张局面。 4.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我国商品的主要竞争优势是其低廉的市场价格,人民币升值使这一竞争优势不再显著,迫使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企业挤出国际市场,激励企业提升技术、加强管理、不断创新,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金融的冲击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不完善,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脆弱,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巨大,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人民币升值会加剧金融市场风险,制造资产泡沫。如果在放开资本市场之前,政府不加强金融监管系统的建设,国内商业银行将受其害。 2.基础产业、传统出口商品的发展受到冲击 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和产业的出口主要依赖于低廉的价格,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性。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将失去价格竞争力,这会影响传统产品及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将受到进口农产品低价格的强烈竞争。 3.国内总需求受到抑制,加剧就业问题 净出口对我国总需求的拉动作用一直很大。目前我国消费率较低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使总需求必定受到抑制。另外,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抑制,就业问题将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越来越突出,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4.外汇储备缩水 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美元资产,其中又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为主。由于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因此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与美元的大幅贬值就使国家的外汇储备损失巨大。巨额的外汇储备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而缩水,从而使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积累的成果受到侵蚀和剥夺。 5.“广场协议 ”的启示 如果放任人民币的升值,从日本泡沫经济的惨痛教训中,我们就可以嗅到我们经济的未来: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而这一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综合以上的博弈分析,在这场汇率战中,我们要做好多方准备才能取得胜利。 (一)政府层面 1.进一步明确中国的汇率政策,密切关注外资动向 现阶段人民币单方面升值的预期,必然会吸引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政府应当密切关注外资的流向,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汇率政策还要注意与其他政策配合使用 汇率政策由于牵涉面广,容易受限,需要与其他政策配合使用:如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消费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升经济效率和内生增长动力;继续加大进口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便利“走出去”投资和居民购汇用汇等。 3.加快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进程 人民币虽然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自由的使用,如中国周边东南亚国家,而且很受欢迎。逐步推进人民币成为硬通货,符合我国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4.继续扩大内需,走内需发展型道路 汇率会受到国际的许多因素制约,国内需求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我国国内需求有很大的发掘潜力。 另外还应注意,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防范对企业和金融体系的过大冲击。 (二)企业层面 汇率改革对出口长久来看,影响较大,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出口企业必须做好应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准备,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也是一个警醒,企业应尽早发展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线,避免过度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而形成的产品价格优势。企业的经营者对于将来汇率的风险都应当有足够的重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健康而有序的轨道上得以前行。 四、结语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问题涉及国际经济、政治以及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平衡等许多问题。汇率制度的稳定和在此基础上的适度改革是必须的。只有汇率最终上升至市场认可的真实汇率,中国的有限的资源秉赋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与分配,产业结构才可能得到实质性调整,中国经济才可能如凤凰涅�浴火重生。 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内需的不断增加,国力的日趋强盛,人民币最终将会成为独立的、根据市场自由浮动的硬通货。 参考文献: [1]谭晓芬.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演讲稿). [2]林淼.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浅析.现代商业.2010(26). [3]张新.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与对策.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9). [4]王宇新.美国为何狠催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家.2010(07). [5]郭建川.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北方经济.2007(20). [6]屠佳琦,蒋捷.浅析人民币升值.当代经济(下半月).008(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