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说明:档案馆消防系统结构示意图
正值冬季,天干物燥,防范火灾是各级档案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库房的消防系统在防灾、御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为您介绍——
档案安全重于泰山。中外档案部门针对档案库房消防系统安全工作都出台了相应的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对档案库房的火灾自动报警器、消防灭火剂及灭火器等方面都做了具体技术要求,以确保档案安
国际标准ISO 11799
国际标准化组织2003年出台了档案图书保存环境要求(ISO 11799),其中条款6.2和6.3分别对火灾探测系统和消防灭火系统进行了具体要求:建筑的每个部位都应安装火灾探测装置,并且连接到一个中央监控平台。火灾探测系统应自动感知火的出现、烟以及其他燃烧产物并报警。感温型火灾探测装置只能使用在其他类型探测装置不适合使用的场合(换言之感温型探测装置只是补充手段)。而且建筑的每个关键部位应提供手动操作的火灾报警电话或报警铃,由工作人员确认火灾时使用。火灾探测系统一旦触发应有以下相关的行动:确认火灾具体位置、关闭空调系统等某些设备、整个建筑火灾报警(通知人员撤离)并将信号传至当地消防机构。中央火灾预警控制平台应显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工作状态。控制平台应安装在建筑中央,方便的位置,可以不受影响持续地工作。
ISO11799指出,应考虑到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益处。气体或水灭火剂成分的消防系统可用于库房。安装使用自动灭火系统的场所应定期检查维修,并从设计的角度确保档案图书在受灾和防灾过程中损害程度最低。
■ 正确设计、安装和检修的水喷淋系统比人工手动灭火对档案图书产生的损害要小得多,如果水喷淋系统产生故障也可能会导致损害加重。
■ 目前研究适用于档案图书的细水雾系统使用很少量的水,在很高的工作压力下雾化灭火,比传统水喷淋系统更具优势。最主要的优势是水雾化后不会在档案图书表面残留。细水雾对高密度存放档案图书的库房,如使用密集架或堆放架的库房,是否有效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任何使用水灭火系统的地方,都应该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防突然漏水或者喷淋故障。楼梯和排水管必须确认在排水通畅时不会导致水的四溢。对于多层库房中间的地板必须采取防水处理。
气体灭火系统应只用于小的工作隔间,例如可以密封的、离散的小空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气体灭火的有效性。哈龙类气体(卤代烷烃)由于环境因素(破坏臭氧层)已被禁止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可用于工作人员的房间。
■ 目前已经开发出新的灭火气体,没有哈龙那样环境副作用。
在没有安装自动灭火系统的地方,应做好如下措施:
安装消防水管轮或架处于合理位置,使建筑的各个部位都处于消防水管完全张开的6m范围之内。超过30米高的建筑或单层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区域应安装消防栓系统或升压装置,以备消防队从建筑外通过管道进行增压。此法也推荐作为自动灭火系统的补充措施。推荐档案馆建筑使用排烟系统。
即使安装了自动灭火系统,也应合理配备手动灭火器,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培训,如果使用手动水管灭火装置,也应在事先做好培训工作。
应注意水灭火剂不可用于电气工作区域(细水雾灭火系统除外)。
中 国
新修订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将于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在第6部分防火设计中对档案馆建筑的防火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建筑墙体的耐火极限和防火分区要求;对档案馆火灾自动报警器的使用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要求,不仅涵盖档案库房,还包括技术性用房。虽没有明确指出火灾自动报警器的类型,但根据目前我国实践经验总结,档案库房采用的主要是感烟型火灾探测器,或者同时安装感烟、感温型两种火灾探测器。
此外规范还要求:馆区外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特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服务器机房应设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和乙级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由此可见,对于乙级以上的档案馆需配备两套消防系统,即档案库房等重点区域采用气体或细水雾灭火系统,而其他区域采用水喷淋灭火系统,或配置手动灭火器。
美 国
美国国家文件与档案管理局(NARA)2002年颁布了NARA 1571文件-档案保存标准,在1571.19和1571.20条款中明确了对消防系统的要求,档案馆整个建筑必须安装经过授权和检验的火灾感烟自动报警系统,并且符合美国国家火灾预警规定NFPA 72的要求。所安装的感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须在火灾初期5分钟之内觉察,达到99%的探测可信度。在文件存放区域(如档案库房)使用光电型感烟探测装置。所有的文件存放区域或者相邻区域必须采用专业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使任何类型的火灾最大预期损失都低于300立方英尺文件的极限。另外,文件存放区域的喷淋系统必须独立于其他的建筑区域。湿管式喷淋系统必须符合美国国家火灾预警规定NFPA 13的要求。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与美国国家火灾预警规定NFPA 2001的要求一致,低温库房(温度低于4°C)、地下库房及博物馆库房必须安装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计算机房、电器电话间等也可以采用这类系统。
英 国
英国国家标准——档案文件保存和展览的建议(BS 5454:2000)除在第5.3款中突出了建筑结构防火要求外,在第6款对档案馆火灾预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范和要求,包括防范火灾基本知识介绍、火灾风险评估、如何把电气火灾损害降到最低、如何把空调设备火灾损害降到最低、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由于该标准颁布时间稍早而且内容很全面,因此对ISO 11799、NARA 1571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消防系统的大部分内容比较相近,所以不再赘述。
加拿大
加拿大档案学会2003年出版的档案基础保护(修订版),对档案馆火灾的防范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火灾预防、探测与消防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课题。预先咨询专业消防部门或火灾预防办公室,他们会为档案馆按照需求和资源条件设计最合理的消防系统,这样的咨询也会使消防机构熟悉档案馆的建筑、藏品和面临的挑战。每个档案馆都应具备特定类型的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最常用的两种火灾探测器是感温型探测器和感烟型探测器,但是感烟型探测器比感温型探测器报警时间更早一些。感烟探测器也有两种类型,即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离子化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对焖燃型火灾反应迅速,离子化感烟探测器则对明火相应较快。专业消防部门可以根据档案馆的实际特点建议其选用合适的类型。档案馆应组建中央火灾报警系统,将装于各部位的火灾探测器联网,并连接到24小时安全值班室或当地消防部门。
加拿大档案部门使用的是水喷淋灭火系统。档案馆有两种常见类型的灭火系统,干管系统和湿管系统。湿管系统即任何时候都有水,干管系统则是为减少漏水可能而设计的,平时没有水,管内充满高压空气或氮气,只有当启动系统时,气体释放,管中才有水。两套系统对档案馆都是适用的。
手持式灭火器可以作为自动灭火系统的补充,需经过正确的操作培训后方可使用。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标准文件管理规定(AS 4390.6)第6部分——关于文件保存的规定指出,使用“适当的设备例如感烟报警器”,在附录C中的表中详细地列出了保存不同档案文件的载体类型所适用的报警器。对于纸质档案库房须用“感温或感烟报警器”,而照片、磁带、胶片应采用“极早期感烟报警装置(VESDA)” 。
令人惊奇的是,澳大利亚国家规定AS 1670(火灾监测、报警、控制和通讯系统——系统设计、安装和运转)的1-6部分对档案馆却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因此不能检查档案馆消防系统的工作状况。
在澳大利亚档案管理专家泰德·林的专著《坚固、安全、保密——澳大利亚档案库房建设》(1998版)一书中指出:一系列的烟感和热感(温度)报警器应该安装于库房正确恰当的位置;在特定的区域例如电脑机房、视频监控室等,则应该安装极早期感烟报警装置即VESDA。
另外,澳大利亚2002年颁布了文件管理标准AS ISO 15489以代替AS 4390,但是关于档案馆消防系统部分的规定仍然保留。
对比之下找差距
各国档案部门制定的规范或标准首先在档案馆建筑结构上要求能够防灾、御灾;在火灾自动报警方面,要求能够在火灾早期报警,并且能够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对档案库房一般都要求使用感烟型报警探测器,其中澳大利亚还要求使用极早期感烟报警装置;在灭火系统方面,英国、美国等国的标准指出纸质档案库房可采用水喷淋灭火系统,中国要求库房采用气体或细水雾灭火系统,国际标准ISO11799对此则进行了分类要求。此外,各国的规范或标准还对手动灭火装置等备用消防系统进行了技术要求。在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特别是火灾的预防工作方面,各国档案部门都充分体现出了“关注细节、止于至善”的思想。
照片说明:档案馆消防系统结构示意图
正值冬季,天干物燥,防范火灾是各级档案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库房的消防系统在防灾、御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为您介绍——
档案安全重于泰山。中外档案部门针对档案库房消防系统安全工作都出台了相应的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对档案库房的火灾自动报警器、消防灭火剂及灭火器等方面都做了具体技术要求,以确保档案安
国际标准ISO 11799
国际标准化组织2003年出台了档案图书保存环境要求(ISO 11799),其中条款6.2和6.3分别对火灾探测系统和消防灭火系统进行了具体要求:建筑的每个部位都应安装火灾探测装置,并且连接到一个中央监控平台。火灾探测系统应自动感知火的出现、烟以及其他燃烧产物并报警。感温型火灾探测装置只能使用在其他类型探测装置不适合使用的场合(换言之感温型探测装置只是补充手段)。而且建筑的每个关键部位应提供手动操作的火灾报警电话或报警铃,由工作人员确认火灾时使用。火灾探测系统一旦触发应有以下相关的行动:确认火灾具体位置、关闭空调系统等某些设备、整个建筑火灾报警(通知人员撤离)并将信号传至当地消防机构。中央火灾预警控制平台应显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工作状态。控制平台应安装在建筑中央,方便的位置,可以不受影响持续地工作。
ISO11799指出,应考虑到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益处。气体或水灭火剂成分的消防系统可用于库房。安装使用自动灭火系统的场所应定期检查维修,并从设计的角度确保档案图书在受灾和防灾过程中损害程度最低。
■ 正确设计、安装和检修的水喷淋系统比人工手动灭火对档案图书产生的损害要小得多,如果水喷淋系统产生故障也可能会导致损害加重。
■ 目前研究适用于档案图书的细水雾系统使用很少量的水,在很高的工作压力下雾化灭火,比传统水喷淋系统更具优势。最主要的优势是水雾化后不会在档案图书表面残留。细水雾对高密度存放档案图书的库房,如使用密集架或堆放架的库房,是否有效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任何使用水灭火系统的地方,都应该预见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以防突然漏水或者喷淋故障。楼梯和排水管必须确认在排水通畅时不会导致水的四溢。对于多层库房中间的地板必须采取防水处理。
气体灭火系统应只用于小的工作隔间,例如可以密封的、离散的小空间。这样才可以保证气体灭火的有效性。哈龙类气体(卤代烷烃)由于环境因素(破坏臭氧层)已被禁止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可用于工作人员的房间。
■ 目前已经开发出新的灭火气体,没有哈龙那样环境副作用。
在没有安装自动灭火系统的地方,应做好如下措施:
安装消防水管轮或架处于合理位置,使建筑的各个部位都处于消防水管完全张开的6m范围之内。超过30米高的建筑或单层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区域应安装消防栓系统或升压装置,以备消防队从建筑外通过管道进行增压。此法也推荐作为自动灭火系统的补充措施。推荐档案馆建筑使用排烟系统。
即使安装了自动灭火系统,也应合理配备手动灭火器,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培训,如果使用手动水管灭火装置,也应在事先做好培训工作。
应注意水灭火剂不可用于电气工作区域(细水雾灭火系统除外)。
中 国
新修订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将于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在第6部分防火设计中对档案馆建筑的防火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建筑墙体的耐火极限和防火分区要求;对档案馆火灾自动报警器的使用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要求,不仅涵盖档案库房,还包括技术性用房。虽没有明确指出火灾自动报警器的类型,但根据目前我国实践经验总结,档案库房采用的主要是感烟型火灾探测器,或者同时安装感烟、感温型两种火灾探测器。
此外规范还要求:馆区外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特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服务器机房应设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和乙级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由此可见,对于乙级以上的档案馆需配备两套消防系统,即档案库房等重点区域采用气体或细水雾灭火系统,而其他区域采用水喷淋灭火系统,或配置手动灭火器。
美 国
美国国家文件与档案管理局(NARA)2002年颁布了NARA 1571文件-档案保存标准,在1571.19和1571.20条款中明确了对消防系统的要求,档案馆整个建筑必须安装经过授权和检验的火灾感烟自动报警系统,并且符合美国国家火灾预警规定NFPA 72的要求。所安装的感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须在火灾初期5分钟之内觉察,达到99%的探测可信度。在文件存放区域(如档案库房)使用光电型感烟探测装置。所有的文件存放区域或者相邻区域必须采用专业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使任何类型的火灾最大预期损失都低于300立方英尺文件的极限。另外,文件存放区域的喷淋系统必须独立于其他的建筑区域。湿管式喷淋系统必须符合美国国家火灾预警规定NFPA 13的要求。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与美国国家火灾预警规定NFPA 2001的要求一致,低温库房(温度低于4°C)、地下库房及博物馆库房必须安装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计算机房、电器电话间等也可以采用这类系统。
英 国
英国国家标准——档案文件保存和展览的建议(BS 5454:2000)除在第5.3款中突出了建筑结构防火要求外,在第6款对档案馆火灾预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范和要求,包括防范火灾基本知识介绍、火灾风险评估、如何把电气火灾损害降到最低、如何把空调设备火灾损害降到最低、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由于该标准颁布时间稍早而且内容很全面,因此对ISO 11799、NARA 1571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消防系统的大部分内容比较相近,所以不再赘述。
加拿大
加拿大档案学会2003年出版的档案基础保护(修订版),对档案馆火灾的防范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和分析:火灾预防、探测与消防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课题。预先咨询专业消防部门或火灾预防办公室,他们会为档案馆按照需求和资源条件设计最合理的消防系统,这样的咨询也会使消防机构熟悉档案馆的建筑、藏品和面临的挑战。每个档案馆都应具备特定类型的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最常用的两种火灾探测器是感温型探测器和感烟型探测器,但是感烟型探测器比感温型探测器报警时间更早一些。感烟探测器也有两种类型,即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离子化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对焖燃型火灾反应迅速,离子化感烟探测器则对明火相应较快。专业消防部门可以根据档案馆的实际特点建议其选用合适的类型。档案馆应组建中央火灾报警系统,将装于各部位的火灾探测器联网,并连接到24小时安全值班室或当地消防部门。
加拿大档案部门使用的是水喷淋灭火系统。档案馆有两种常见类型的灭火系统,干管系统和湿管系统。湿管系统即任何时候都有水,干管系统则是为减少漏水可能而设计的,平时没有水,管内充满高压空气或氮气,只有当启动系统时,气体释放,管中才有水。两套系统对档案馆都是适用的。
手持式灭火器可以作为自动灭火系统的补充,需经过正确的操作培训后方可使用。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标准文件管理规定(AS 4390.6)第6部分——关于文件保存的规定指出,使用“适当的设备例如感烟报警器”,在附录C中的表中详细地列出了保存不同档案文件的载体类型所适用的报警器。对于纸质档案库房须用“感温或感烟报警器”,而照片、磁带、胶片应采用“极早期感烟报警装置(VESDA)” 。
令人惊奇的是,澳大利亚国家规定AS 1670(火灾监测、报警、控制和通讯系统——系统设计、安装和运转)的1-6部分对档案馆却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因此不能检查档案馆消防系统的工作状况。
在澳大利亚档案管理专家泰德·林的专著《坚固、安全、保密——澳大利亚档案库房建设》(1998版)一书中指出:一系列的烟感和热感(温度)报警器应该安装于库房正确恰当的位置;在特定的区域例如电脑机房、视频监控室等,则应该安装极早期感烟报警装置即VESDA。
另外,澳大利亚2002年颁布了文件管理标准AS ISO 15489以代替AS 4390,但是关于档案馆消防系统部分的规定仍然保留。
对比之下找差距
各国档案部门制定的规范或标准首先在档案馆建筑结构上要求能够防灾、御灾;在火灾自动报警方面,要求能够在火灾早期报警,并且能够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对档案库房一般都要求使用感烟型报警探测器,其中澳大利亚还要求使用极早期感烟报警装置;在灭火系统方面,英国、美国等国的标准指出纸质档案库房可采用水喷淋灭火系统,中国要求库房采用气体或细水雾灭火系统,国际标准ISO11799对此则进行了分类要求。此外,各国的规范或标准还对手动灭火装置等备用消防系统进行了技术要求。在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特别是火灾的预防工作方面,各国档案部门都充分体现出了“关注细节、止于至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