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实验报告

核磁共振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磁共振设备结构。

2. 了解磁共振设备软件的使用。 3. 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T1,T2值。

二. 实验原理

1. 本实验所使用小型核磁设备磁场强度为0.5T。

2. 该设备包括谱仪,射频柜,梯度柜和一个主机。其中谱仪中有线圈,

样品通过试管放在谱仪中进行检测。梯度柜有三个旋钮调整磁场的均匀性。

3. 核磁成像的原理是根据物质中的氢原子成像,自由水所表现出的特征

是T1和T2均长,即含水量多的物质T1,T2均长。

三. 实验步骤

1. 2. 3. 4.

开启总电源,开主机。

待设备正常工作后,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打开射频柜,将被测样品放入试管中,放入谱仪。 测量T2.

(1) 调整中心频率,由于刚开机,噪音大,所以需要过一段时间之后调

整中心频率。

(2) 选择硬脉冲序列,将采集到的信号累加,进行FFT变化,在一维处

理中选择设置中心频率,点击波峰处,将此操作重复,直至其中心频率为0,或者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两条曲线无相交。此步骤目的为将久为开机的设备从偏共振状态变为共振状态。

(3) 寻找P1,P2值,其中P1为90°脉冲的作用时间,P2为180°脉

冲的作用时间,其寻找方法为将界面调至模数据,累加,在采样菜单下改变P1值,当P1值从小到大变化时,对应模数据左端点的值先变大后变小,找到最大值P1和零值P2,一般P1=1/2P2.

(4) 选择硬脉冲CPMG序列,填入步骤5中所测得的P1,P2值,并且

调整其他数值。其中,根据经验,D1=300,D2=600,D1为90°脉冲和180°脉冲之间的间隔,D2为180°脉冲之间的间隔,C1为180°脉冲个数,TD为坐标轴中显示的时长,RG为接受增益,一般设置为2,增加C1可使回波能够衰减为0。设置完这些参数后,累加,观察所示波形,若回波噪音过大或不能衰减为0,需重新设置步骤(4)中的参数,保存.fid文件,退出该数据采集软件。

(5) 打开反演拟合软件,测T2,选择CPMG取峰点,打开步骤(4)中保

存的fid文件,取每个回波的重点,保存该文件,可以得到一个txt文件,在该软件中打开这个txt文件,反演,即可得到一个相关成分峰值面积图,包含信息有各个成分的比例,T2的时间范围。

5. 测量T1

(1) 调整中心频率,如步骤3中的(1)(2).

(2) 选择反转恢复序列测T1,改变D1,使得模数据从大到小变化,再

从小到大变化,记录其多个数值。

(3) 在一维菜单下选择T1拟合,录入步骤(2)记录的数值,选择反转

恢复测T1,设置T1初始值(一般油类为200~300),选择拟合,得到曲线以及T1的值。

四. 实验结果

1. 本组数据 (1):本组T1 蒜香豌豆:

(2):本组T2 蒜香豌豆:

-----BEGIN----- 峰总个数 4

峰总积分面积 2398.03307

[第1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0.225702 1.19536 [峰顶点坐标] 0.403702 18.6307 [峰终止点坐标] 0.509414 2.63491 [峰积分面积] 84.04856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350

[第3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23.6449 44.3645 [峰顶点坐标] 33.516 140.396 [峰终止点坐标] 59.9484 52.9063 [峰积分面积] 839.8977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3502

[第2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4.13201 8.22832 [峰顶点坐标]

4.64159 16.4823 [峰终止点坐标]

5.21401 1.68619 [峰积分面积] 26.39681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110

[第4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67.3415 72.3948 [峰顶点坐标] 107.227 300.157 [峰终止点坐标]

151.991 10.8252 [峰积分面积] 1447.69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6037

-----END-----

2.他组数据

引用陈冰组苹果数据如下 (1)苹果T1:

(2)苹果T2:

-----BEGIN----- 峰总个数 4

峰总积分面积 2524.681418

[第1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0.1 0.896538 [峰顶点坐标] 0.284804 15.8458 [峰终止点坐标] 0.642807 2.0781 [峰积分面积] 147.131368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583

[第3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67.3415 63.024 [峰顶点坐标] 75.6463 196.506 [峰终止点坐标] 95.4548 32.2662 [峰积分面积] 483.1072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1914

[第2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5.21401 9.71787 [峰顶点坐标]

5.85702 25.1925 [峰终止点坐标]

7.39072 1.63868 [峰积分面积] 61.31385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243

[第4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385.353 110.121 [峰顶点坐标]

486.26 739.242 [峰终止点坐标]

546.228 382.629 [峰积分面积] 1833.129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7261 -----END-----

五. 实验分析

(1) T1比较:

蒜香豌豆的T1为104.8ms,而苹果的T1为589.1ms,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可推断T1之间较大的差距是由于苹果中自由水含量较高而经过加工的大豆中自由水含量较少导致的。

(2) T2比较:

蒜香豌豆的峰总个数为4,所以在蒜香豌豆中,主要有四种物质,或者其一种物质中有T2相近的不同种物质,其T2的时间分别为0.4ms左右,4.6ms左右,33.5ms左右,107.2ms左右,其所占比例分别为0.0350,0.0110,0.3502,0.6037。具体物质目前难以推断。

苹果的峰总个数为4,所以在苹果中,主要有四种物质,或者其一种物质中有T2相近的不同种物质,其T2的时间分别为0.3ms左右,5.9ms左右,75.6ms左右,486.3ms左右,其所占比例分别为0.0583,0.0243,0.1914,0.7261。具体物质目前难以推断。

六. 实验总结

(1) 通过初步的实验,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了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

硬件设备的构成,软件设备的操作方法。同时认识到不同的物质经过磁共振成像后得到的数据类型以及其不同之处。认识到脉冲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实践加深了对磁共振成像的认识。

核磁共振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磁共振设备结构。

2. 了解磁共振设备软件的使用。 3. 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T1,T2值。

二. 实验原理

1. 本实验所使用小型核磁设备磁场强度为0.5T。

2. 该设备包括谱仪,射频柜,梯度柜和一个主机。其中谱仪中有线圈,

样品通过试管放在谱仪中进行检测。梯度柜有三个旋钮调整磁场的均匀性。

3. 核磁成像的原理是根据物质中的氢原子成像,自由水所表现出的特征

是T1和T2均长,即含水量多的物质T1,T2均长。

三. 实验步骤

1. 2. 3. 4.

开启总电源,开主机。

待设备正常工作后,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打开射频柜,将被测样品放入试管中,放入谱仪。 测量T2.

(1) 调整中心频率,由于刚开机,噪音大,所以需要过一段时间之后调

整中心频率。

(2) 选择硬脉冲序列,将采集到的信号累加,进行FFT变化,在一维处

理中选择设置中心频率,点击波峰处,将此操作重复,直至其中心频率为0,或者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两条曲线无相交。此步骤目的为将久为开机的设备从偏共振状态变为共振状态。

(3) 寻找P1,P2值,其中P1为90°脉冲的作用时间,P2为180°脉

冲的作用时间,其寻找方法为将界面调至模数据,累加,在采样菜单下改变P1值,当P1值从小到大变化时,对应模数据左端点的值先变大后变小,找到最大值P1和零值P2,一般P1=1/2P2.

(4) 选择硬脉冲CPMG序列,填入步骤5中所测得的P1,P2值,并且

调整其他数值。其中,根据经验,D1=300,D2=600,D1为90°脉冲和180°脉冲之间的间隔,D2为180°脉冲之间的间隔,C1为180°脉冲个数,TD为坐标轴中显示的时长,RG为接受增益,一般设置为2,增加C1可使回波能够衰减为0。设置完这些参数后,累加,观察所示波形,若回波噪音过大或不能衰减为0,需重新设置步骤(4)中的参数,保存.fid文件,退出该数据采集软件。

(5) 打开反演拟合软件,测T2,选择CPMG取峰点,打开步骤(4)中保

存的fid文件,取每个回波的重点,保存该文件,可以得到一个txt文件,在该软件中打开这个txt文件,反演,即可得到一个相关成分峰值面积图,包含信息有各个成分的比例,T2的时间范围。

5. 测量T1

(1) 调整中心频率,如步骤3中的(1)(2).

(2) 选择反转恢复序列测T1,改变D1,使得模数据从大到小变化,再

从小到大变化,记录其多个数值。

(3) 在一维菜单下选择T1拟合,录入步骤(2)记录的数值,选择反转

恢复测T1,设置T1初始值(一般油类为200~300),选择拟合,得到曲线以及T1的值。

四. 实验结果

1. 本组数据 (1):本组T1 蒜香豌豆:

(2):本组T2 蒜香豌豆:

-----BEGIN----- 峰总个数 4

峰总积分面积 2398.03307

[第1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0.225702 1.19536 [峰顶点坐标] 0.403702 18.6307 [峰终止点坐标] 0.509414 2.63491 [峰积分面积] 84.04856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350

[第3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23.6449 44.3645 [峰顶点坐标] 33.516 140.396 [峰终止点坐标] 59.9484 52.9063 [峰积分面积] 839.8977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3502

[第2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4.13201 8.22832 [峰顶点坐标]

4.64159 16.4823 [峰终止点坐标]

5.21401 1.68619 [峰积分面积] 26.39681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110

[第4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67.3415 72.3948 [峰顶点坐标] 107.227 300.157 [峰终止点坐标]

151.991 10.8252 [峰积分面积] 1447.69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6037

-----END-----

2.他组数据

引用陈冰组苹果数据如下 (1)苹果T1:

(2)苹果T2:

-----BEGIN----- 峰总个数 4

峰总积分面积 2524.681418

[第1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0.1 0.896538 [峰顶点坐标] 0.284804 15.8458 [峰终止点坐标] 0.642807 2.0781 [峰积分面积] 147.131368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583

[第3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67.3415 63.024 [峰顶点坐标] 75.6463 196.506 [峰终止点坐标] 95.4548 32.2662 [峰积分面积] 483.1072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1914

[第2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5.21401 9.71787 [峰顶点坐标]

5.85702 25.1925 [峰终止点坐标]

7.39072 1.63868 [峰积分面积] 61.31385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0243

[第4个峰参数] [起始点坐标]

385.353 110.121 [峰顶点坐标]

486.26 739.242 [峰终止点坐标]

546.228 382.629 [峰积分面积] 1833.129

[峰积分面积所占比例] 0.7261 -----END-----

五. 实验分析

(1) T1比较:

蒜香豌豆的T1为104.8ms,而苹果的T1为589.1ms,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可推断T1之间较大的差距是由于苹果中自由水含量较高而经过加工的大豆中自由水含量较少导致的。

(2) T2比较:

蒜香豌豆的峰总个数为4,所以在蒜香豌豆中,主要有四种物质,或者其一种物质中有T2相近的不同种物质,其T2的时间分别为0.4ms左右,4.6ms左右,33.5ms左右,107.2ms左右,其所占比例分别为0.0350,0.0110,0.3502,0.6037。具体物质目前难以推断。

苹果的峰总个数为4,所以在苹果中,主要有四种物质,或者其一种物质中有T2相近的不同种物质,其T2的时间分别为0.3ms左右,5.9ms左右,75.6ms左右,486.3ms左右,其所占比例分别为0.0583,0.0243,0.1914,0.7261。具体物质目前难以推断。

六. 实验总结

(1) 通过初步的实验,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了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

硬件设备的构成,软件设备的操作方法。同时认识到不同的物质经过磁共振成像后得到的数据类型以及其不同之处。认识到脉冲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用实践加深了对磁共振成像的认识。


相关内容

  • 强磁场实验装置 2011 年年度报告
  • 2011年年度报告 (稳态,合肥)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稳态强磁场大科学工程经理部 2012年2月 强磁场实验装置 一.装置概况 装置概况 强磁场实验装置(HMFF)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申报并获批准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 ...

  • 核磁共振实验报告
  • 核 磁 共 振 实验仪器 FD-CNMR-I型核磁共振实验仪,包括永久磁铁.射频边限振荡器.探头.样品.频率计.示波器 实验原理 FD-CNMR-I型核磁共振实验仪采用永磁铁,B0是定值,所以对不同的样品,通过扫频法调节射频场的频率使之达到共振频率0,满足共振条件,核即从低能态跃迁至高能态,同时吸 ...

  • FMRI成像技术
  • FMRI 人们越来越执著于对客观.确凿的大脑真相的追寻,现在有了一种非常优秀的大脑成像技术,那就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空间编码是磁共振成像的关键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问世至2007年底,这种技术已出现在12000多篇科学论文中,而且这个数字至今还在以每周30至40篇的速度增长.人们之所以 ...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与解放军总医院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医学影像远程会诊项目介绍 ◆单位简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国家体改委复查核准,卫生部主管,民政部检查登记的以医学影像为主,集理.工多学科一体的国家级社团组织,属一级学会,于1984年5月4日在北京成立.她涵盖了X线.CT ...

  • 急性脑静脉闭塞磁共振扩散.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与研究 急性脑静脉闭塞磁共振扩散.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郭大静孔祥泉王志刚赵建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22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thrombosis,EVT)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venoussinusthrombosiS,VST)是一种 ...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征稿稿约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征稿稿约 作者: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发布时间: 2016-08-08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辽宁省医学影像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 ...

  • 核磁共振仪原理-2011-11-3
  • 参考文献 [1] 宁永成编著.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M],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0年1月第二版. [2] Dudley H. Williams, Lan Fleming 著,王剑波,施卫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6年6月第一版.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 ...

  •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
  •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在帕金森病的应用 [摘要]目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手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本院经过全面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 ...

  • 肝脏转移瘤影像学检查进展
  • 塞旦匡堂墅堡盘查:!!!堡!旦笙!!鲞笙!塑』里坚!:!!!型!里!!!!:∑!!:!!:盟!:! ∞ 述 肝脏转移瘤影像学检查进展 洪建平左长京 肝转移癌的诊断是影像诊断的重要课题,肝转移病灶的及时检查发现对于寻找原发病灶.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都有重要意义_.肝外原发恶性肿瘤向肝脏转移是癌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