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临床医学概要

临床医学概要论文

题 目 浅谈临床医学

学生姓名 王 戈

学 号 [1**********]1

系 别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专 业 药 学

届 别 2013届

指导教师 唐安武

2013 年 1 月 15 日

浅谈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患病个体、群体以及与此相关病理状态的诊断、治疗、预防为主要内容;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学科。它在现代医学中占居重要地位,其内容丰富、领域宽广、涉及学科诸多。具体包括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诊断学、治疗学、传染病学等。其医学模式主要经历了两大转变:

一、生物医学模式 奠定了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深刻的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临床医学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患者的病因和疾病的作用机制。常见的症状包括:

一、发热(fever)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根据病因又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其发热的机制有致热原性发热(最常见)、非致热原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或存在引起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的疾病所致发热)。同时发热还伴随着其他症状:结膜充血、寒战、单纯疱疹等。

二、呼吸困难

主要是指呼吸时有一种不舒适感,病人会感到呼吸费力、胸闷、发憋、空气不足。

临床上将其分为:

(一)呼吸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四)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

(五)血液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也有伴随症状如: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胸痛、发热、咳嗽、咳痰、昏迷等。

除以上两个常见症状外,临床上水肿、腹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痛、黄疸这些症状也经常出现。

在临床中,了解一些症状和体征我们还需通过一些检查方法。一般的检查方法有:视、触、叩、听、嗅。视诊作为检查的第一步,是对患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而叩诊是我第一次从书本中所接触到的,它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患者生命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测量,配合其年龄、体型、营养情况及意识状态等,我们可以初步进行生理学判断,这十分有利于进一步对病症的治疗。

这些一般的检查可统一归于实验室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主要有:血液检验、生化检验、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检验、免疫检验、基因检验。

当然实验室检查离不开影像检查,常见的影像检验又包括:

一、放射:X线、CT、MR、造影等。

二、超声:B超、心超、多普勒等。

三、核素:放射性核素成像。

四、内镜:腔管直观/间接检查

除此之外,病理检查因其在各种检查中准确度最高而作为确定病变性质的重要检验。

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完之后,才可以对患者进行合理诊断。诊断的好坏与医师的临床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临床思维有六个特点:

(1)主体性和客体性的交错和相互作用

(2)个体性

(3)时间的紧迫性和资料的不完备性

(4)动态性和或然性

(5)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

(6)周期短、重复多、正误揭晓快

临床诊断的确定,无论对病人还是医生都是十分重要而严肃的。可以说从一个医学生到一个能在临诊时提出初步判断的临床医师,必须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

诊断后紧接着就是治疗阶段,疾病的治疗,就预期效果分三大类

消除病因(对因疗法)、缓解症状(对症疗法)、改善一般状况(支持疗法)。

根据治疗的方法又可分为:

一、物理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放疗、电疗、光疗、体疗等。

二、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感染、抗肿瘤药治疗肿瘤(化疗)等。

三、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手术修补、手术引流、手术解除等。

四、免疫疗法 调节免疫功能治疗。免疫增强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替代治疗。

五、放射疗法 放射线治疗。内照射治疗、外照射治疗等。

六、其他疗法 心理治疗、营养治疗、血液净化治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治疗等。

虽经过合理的治疗,但疾病预防还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个人来说,自我保健十分重要,我们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讲究心理卫生。这也是学习了临床医学概要这门课程对我们自身最基本的要求。

推及到社会群体预防又有三级:

一级预防:针对环境和社会的预防。

二级预防:针对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的预防。

三级预防:针对临床预防。

在这些预防中,传染病因危害性很强,从而对它的控制及预防又是重中之重。传染病主要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中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我们还需分清一种概念:虽然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具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过程有五种表现即清除病原体 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而传染病的特征又可分为四种: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4、有感染后免疫。

并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主要有三: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急性、慢性)、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 及受感染的动物。

二、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三、易感人群

即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于感染的人群。 还需注意的是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是它的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潜伏期、前躯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所以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我们需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要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懂得了临床医学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对发热、呼吸困难及传染病的详细深入了解,我知道了从对临床症状的判断、检查、诊断、治疗到预防整个流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医学有了更深的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技术、新材科和新药都将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联系也必将越来越密切。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个人健康保养及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同时有促于我们全面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每个公民自我的健康意识,使整个国家的人们的体质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了解更多的临床医学知识,这也符合当代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应关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医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掌握过硬的临床医学知识,将所学本领应用于实践中甚至进行理论创新,最终回馈社会,促进我国能成为世界先进医学国家的一员。

临床医学概要论文

题 目 浅谈临床医学

学生姓名 王 戈

学 号 [1**********]1

系 别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专 业 药 学

届 别 2013届

指导教师 唐安武

2013 年 1 月 15 日

浅谈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患病个体、群体以及与此相关病理状态的诊断、治疗、预防为主要内容;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学科。它在现代医学中占居重要地位,其内容丰富、领域宽广、涉及学科诸多。具体包括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诊断学、治疗学、传染病学等。其医学模式主要经历了两大转变:

一、生物医学模式 奠定了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深刻的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临床医学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患者的病因和疾病的作用机制。常见的症状包括:

一、发热(fever)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根据病因又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其发热的机制有致热原性发热(最常见)、非致热原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或存在引起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的疾病所致发热)。同时发热还伴随着其他症状:结膜充血、寒战、单纯疱疹等。

二、呼吸困难

主要是指呼吸时有一种不舒适感,病人会感到呼吸费力、胸闷、发憋、空气不足。

临床上将其分为:

(一)呼吸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四)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

(五)血液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也有伴随症状如: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胸痛、发热、咳嗽、咳痰、昏迷等。

除以上两个常见症状外,临床上水肿、腹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痛、黄疸这些症状也经常出现。

在临床中,了解一些症状和体征我们还需通过一些检查方法。一般的检查方法有:视、触、叩、听、嗅。视诊作为检查的第一步,是对患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而叩诊是我第一次从书本中所接触到的,它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患者生命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测量,配合其年龄、体型、营养情况及意识状态等,我们可以初步进行生理学判断,这十分有利于进一步对病症的治疗。

这些一般的检查可统一归于实验室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主要有:血液检验、生化检验、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检验、免疫检验、基因检验。

当然实验室检查离不开影像检查,常见的影像检验又包括:

一、放射:X线、CT、MR、造影等。

二、超声:B超、心超、多普勒等。

三、核素:放射性核素成像。

四、内镜:腔管直观/间接检查

除此之外,病理检查因其在各种检查中准确度最高而作为确定病变性质的重要检验。

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完之后,才可以对患者进行合理诊断。诊断的好坏与医师的临床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临床思维有六个特点:

(1)主体性和客体性的交错和相互作用

(2)个体性

(3)时间的紧迫性和资料的不完备性

(4)动态性和或然性

(5)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

(6)周期短、重复多、正误揭晓快

临床诊断的确定,无论对病人还是医生都是十分重要而严肃的。可以说从一个医学生到一个能在临诊时提出初步判断的临床医师,必须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

诊断后紧接着就是治疗阶段,疾病的治疗,就预期效果分三大类

消除病因(对因疗法)、缓解症状(对症疗法)、改善一般状况(支持疗法)。

根据治疗的方法又可分为:

一、物理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放疗、电疗、光疗、体疗等。

二、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感染、抗肿瘤药治疗肿瘤(化疗)等。

三、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手术修补、手术引流、手术解除等。

四、免疫疗法 调节免疫功能治疗。免疫增强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替代治疗。

五、放射疗法 放射线治疗。内照射治疗、外照射治疗等。

六、其他疗法 心理治疗、营养治疗、血液净化治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治疗等。

虽经过合理的治疗,但疾病预防还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个人来说,自我保健十分重要,我们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讲究心理卫生。这也是学习了临床医学概要这门课程对我们自身最基本的要求。

推及到社会群体预防又有三级:

一级预防:针对环境和社会的预防。

二级预防:针对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的预防。

三级预防:针对临床预防。

在这些预防中,传染病因危害性很强,从而对它的控制及预防又是重中之重。传染病主要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中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我们还需分清一种概念:虽然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具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感染过程有五种表现即清除病原体 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而传染病的特征又可分为四种: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4、有感染后免疫。

并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主要有三: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急性、慢性)、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 及受感染的动物。

二、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三、易感人群

即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于感染的人群。 还需注意的是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是它的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潜伏期、前躯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所以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我们需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医学概要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懂得了临床医学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对发热、呼吸困难及传染病的详细深入了解,我知道了从对临床症状的判断、检查、诊断、治疗到预防整个流程的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医学有了更深的看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技术、新材科和新药都将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联系也必将越来越密切。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个人健康保养及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同时有促于我们全面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每个公民自我的健康意识,使整个国家的人们的体质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了解更多的临床医学知识,这也符合当代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应关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医学生,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掌握过硬的临床医学知识,将所学本领应用于实践中甚至进行理论创新,最终回馈社会,促进我国能成为世界先进医学国家的一员。


相关内容

  • 浅谈对临床医学概要的认识6
  • 临床医学概论论文 浅谈对临床医学概要的认识 姓 名 系 别 专 业 完 成 时 间 目录 摘要 ...................................................................................................... ...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 <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疾病概要 课程代码:03011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 修订时间:2016年4月20日 课程负责人:刘伟 课标审批人:计仁军 课程团队:王云飞.费鸿.国秀丽.刘伟.候媛媛.顾海鸥.郭佳.王艳慧 ...

  •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哪些听觉法
  •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哪些?听觉法 第一关 听课不走神题 (一)听数字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听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听课效率.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28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28 88245 35628 254336 39 ...

  •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2016.03
  •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 学时:140学时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专科) 考核方式:考试,占7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占30%. 一.目的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还包括 ...

  • 门诊部精细化管理 (内含组织结构图)
  • 门诊部精细化管理 1 第 1 章 组织结构设计与责权 1.1 门诊部组织结构设计 . 门诊部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图 总经理 药械部经理 医务部主任 客服部经理 行管部经理 药 房 主 管 器 械 主 管 门 诊 主 管 理 疗 主 管 灸 疗 主 管 客 服 主 管 营 销 主 管 保 障 主 管 ...

  • 土地资源管理(07)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土地资源管理(07)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 前 言 华中师范大学在恢复研究教育后的20多年,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切合实际的研究生教学及管理规章制度.各学科专业制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经过五次修订,日臻完善.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 ...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投稿须知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投稿须知 信息来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作者: 发布时间:201-1-24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感染病学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从事感染病专业临床.预防.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感 ...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稿约
  • 生坐旦膣匿堂苤盍垫!!生!旦箜笪鲞筮!期£!也』壁!型生:』!垃垫!!:!!!:笪:型竖!・447・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稿约 <中华/2/腔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协办的/3腔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广大口腔医师 ...

  • 常见中医病证的考试要点(一)
  • 常见中医病证的考试要点之感冒.内伤发热.咳嗽.呕吐.泄泻.喘证.哮病. 常见中医病证--感冒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时 流清涕 ,咽痒,咳嗽,舌苔薄白, 脉浮紧 . 答题要求 1. ...